現如今通過網絡,信息已經越發透明,大家對自己應該享有的權利也更加重視。就算是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在剛入職時,都不忘向公司詢問何時可以為自己繳納五險一金。這裡的「一金」指的就是公積金。按照官方提供的數字,到2019年,我國繳存公積金的單位已經超過了322萬戶,而從業人員也已經達到了1.5億人之多。
公積金可以算是公司為員工提供的一個很好的福利。員工可以用公積金貸款來買房,而公積金的貸款和其他商業貸款相比,利率低出許多,無形中相當於為我們節省了許多錢。
可是,因2020年的突發事件,有很多專家一度提議廢除公積金制度,董明珠和黃奇帆也都曾表示,公積金:沒必要存在,可以建議取消掉。
經濟學家黃奇帆在前段時間提議取消公積金。黃奇帆認為,取消掉公積金,就能夠讓企業的成本至少降低12%。另外,他還表示現在大部分人其實是用商業貸款來買房的。如此看來,公積金似乎就是可有可無的了,也便沒必要繼續保留。
儘管這樣的論調受到了很多工薪階層的反對,可還是有很多舉足輕重的人物站在那些學者們一方,這其中包括格力的董明珠。
董明珠就曾公開表示,自己也提議取消公積金,並明確表示公積金是沒有必要存在的。因為在格力,會給員工分房,便不需要公積金了。
而原財政部部長樓繼偉,也用數字說話,指出現在公積金繳存率是5%-12%,公司與個人加起來能夠達到24%。他提出,可以把公積金的繳存比率降低,降到5%,或者取消,用以補償社保減免繳費的缺口。
但也有許多人提出反對,他們認為,公積金是1.5億職工的福利。同時也可以作為個人所得稅抵扣的重要依據,還能用公積金貸款享受政策優惠。所以,公積金不能取消。這樣看來,公積金制度究竟會何去何從?
其實,在這一層面來看,國家可謂一錘定音,新政策現在已開始落實,而它所帶來的好處將與1.5億人息息相關,為此,還有人表示,貸款買房要「變天」?1.5億人的「錢袋」或要升值。
1、公積金繳存上限有所提高
目前為止,60多個城市都已經提升了地方公積金的繳存基數。這當中,漲幅排在第一位的是上海和海南三沙市,其漲幅甚至超4000元之多;接著便是台州和昆明,漲幅也在3500元左右;而其他地區的漲幅均為2000元上下。
到了2020年,上海的公積金繳存基數上限也做出了調整,為28017元,和去年相比,增加了4500元。換句話說,假如上海的某個公司按公積金的最高基數為員工發放工資,在公司和員工分別繳納7%的前提下,員工每月便可以得到3922元,等於多發一份工資的待遇,還是非常值得欣慰的。
2、異地提取、互認互助
從前,公積金只可以在繳存的城市提取並使用。目前我國已開通各地公積金省內異地貸款政策。換句話說,同一省份中,一些城市之間,公積金都能實現異地購房。據調查,青島、濟南、瀋陽、長春等10個城市都開始籤訂了合作協議,公積金能夠異地提取、城市與城市間能夠互認互貸。
3、公積金能夠用來加裝電梯
在「舊改」接替「棚改」的新政下,不少的「老破小」開始加裝電梯,上海等城市便提出安裝電梯費用可使用公積金支付。
4、用於重大疾病
儘管現在大多數打工人都有醫療保險,可遇到大病報銷,還是要自己消費很多費用。這個時候,員工便可以申請取出公積金帳戶裡的金額,用以支付醫療費用。
最關鍵的一點,提取公積金的手續變得越發簡便了,毫不誇張地說,很多地方足不出戶都可以辦理公積金業務。很多城市都開始實行網上辦理了,而另外一些城市也不甘示弱的緊隨其後。
現在,我國正在繳納住房公積金的職工大概是1.5億人,公積金改革也和這些人的利益息息相關。從這樣的調整,大家也能感受得到,公積金的作用開始變得寬泛,位置也越發的重要。而國家下發的這些文件,無疑也看出了住建部對一些謠言的回應,「公積金不會被取消」,上調的額度也可以使1.5億人的利益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