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領型能人
張光成
說起張光成,父老鄉親總會先豎起大拇指誇讚一番,「他對他媽孝順的很,他媽得了病,他硬是工作都不要就回來照顧」「他可是我們村的能人,靠著藤椅帶領大家共同致富」。
現年44歲的張光成是資中縣發輪鎮學田村的一名普通黨員,這些年來,他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秉持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在農村這片新天地中綻放出屬於他的璀璨。
敬孝道,用雙手撐起家庭
作為地地道道的農村人,出身貧苦的張光成深知農村生活的單調、乏味,不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著幾畝薄地靠天吃飯的日子,於是高中畢業後的他便開始了闖蕩之路。
他先後輾轉成都、重慶等地,最後在廣東一家藤椅製造廠落了腳。張光成踏實肯幹,工作效率高,很快便從一名普通員工晉升到了車間管理人員,一切都在朝著他期待的方向發展。可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打破了他的規劃,2014年,張光成的母親突患尿毒症。由於母親在家無人照顧,張光成只好辭去工作回家照顧母親。
回鄉之初,一切都顯得那麼艱難,多年積蓄被消耗殆盡,後續治療費用、孩子學費、日常開銷等全壓在了張光成肩上,讓他快喘不過氣。為了補貼家用,張光成不得不選擇到周邊的建築工地打小工,雖然辛苦,但勉強能養家餬口。
樹誠信,用真誠助力創業
母親有所好轉後,張光成心想,不能一直打小工,農村這麼廣闊的天地,只要肯想肯幹,一定能幹出一番成績。一番思索後,張光成選擇了自己相對熟悉的藤椅。
於是,說幹就幹,他立即向親朋好友東拼西湊了20萬,開了一個藤椅編織廠,取名為誠心誠意。萬事開頭難,雖說自己曾從事藤椅製造,但離專業水平還有一定距離,第一批藤椅製作出來後,質量總有些差強人意。於是,張光成開始到周邊製造廠學習、向農村編織竹椅的「土專家」學習,同時,還將一部分成品免費贈送給村民,徵求他們對藤椅的意見,主動對藤椅進行改進。慢慢地,他的編織技術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編織出來的藤椅不論是在質量還是外觀都達到了一流水平。
藤椅編織廠
張光成編制藤椅
技術問題解決了,緊接著又面臨銷售問題。由於編織廠剛創辦、無名氣,加之藤椅市場行情不好,生產的藤椅無人問津,這可急壞了張光成。
情急之下的張光成,只好帶著他的藤椅到各個臨近鄉鎮的家具門店「登門拜訪」。有的店主欣然應允「可以,放我這兒賣賣看」,但有的店主卻直接下「逐客令」,搞得他十分尷尬。「難堪又有什麼辦法,還不是得繼續跑,一次不行我就跑兩次,兩次不行我就跑三次」張光成如是的說。或許是被張光成的誠意所打動,之前拒絕幫忙銷售的店主最終都同意了,但提出了佔60%利潤的條件,張光成想都沒想就同意了。
由於藤椅質量一流、外觀好,張光成的藤椅受到了市場的青睞,原來的產能已跟不上市場需求了。於是,他開始聘請本村村民到編制廠打工,他則當起了指導員和質檢員。
藤椅成品
雖說是自己把關,但總有疏漏。有一次,一名顧客帶著有問題的藤椅找到張光成討說法,張光成毫不推脫,大方承認產品不合格,不僅立即賠償了顧客,還加送5張藤椅,同時徵求顧客對藤椅的意見。這位顧客萬萬沒想到這麼順利就解決了,當場對張光成另眼相看。
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和了解了誠信為本的張光成,藤椅生意也隨之越來越紅火。
講奉獻,用行動回報鄉土
功夫不負有心人,僅2019年,張光成的藤椅就賣出4500餘條,營業額達40餘萬元。「一人富不算富,要帶領更多的村民致富才算富」,張光成說。為了帶動村民共同致富,他釋放更多的就業崗位,免費將藤椅原材料發放給村民,以計件制的方式讓他們在家編織。生意紅火時,每位編織者月收入可達2500元。張光成的努力和付出也得到了村民們的一致認可,2017年,他被推選為學田村農村家庭能人,還擔當起了「能人講師」,免費為村民們傳授藤椅編織技術。
張光成指導村民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張光成始終銘記著「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決心不負黨員稱號。於是,他積極為黨組織分憂,主動參與村「兩委」各項事務,義務幫助村民解決困難。2018年,在村民們的支持和鎮黨委的考察下,他如願以償成為了學田村的後備幹部。脫貧攻堅、五清行動、抗疫一線、矛盾調解......每一處都有他的身影。
(張光成參與村級事務)
為家鄉奉獻一份綿薄之力,是他心之所向,行之所往。如今,他正用實際行動踐行著許下的諾言。小小的藤椅,不僅承載著大大的夢想,更承載著學田村越走越寬的共同富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