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氣爽、天氣漸涼,在陵城區義渡口鎮五虎莊社區的文化中心廣場上、柏油路兩旁樹蔭下、社區一棟棟高樓旁,處處可見說說笑笑、手裡舞動著藤條編織藤椅的村民。
五虎莊社區群眾在家門口編制藤椅
「俺今年70多歲了,出門打工也沒人要,在家編藤椅,一個月收入1000多塊錢,還不耽誤照顧有殘疾的孫女,這多虧了小周在俺家門口辦的廠子,讓我這個老太太能多些收入。」冷家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田桂香說道。
田桂香老人口中提到的「小周」,是一凡藤椅家具有限公司的創辦人周娟娟。周娟娟是義渡口鎮冷家村人,2010年她與丈夫冷玉寶在河北省霸州市打工時,與藤編結下不解之緣。當時,藤編行業已經是河北霸州市家喻戶曉的致富項目。在外漂泊的周娟娟離家越久對孩子和父母思念越深,於是萌生了返鄉創辦藤編廠的想法。通過市場調研發現,藤編行業就業靈活,簡單易學,不受地點、時間限制,而且收入可觀。周娟娟說服丈夫辭去了高薪工作,到工廠學習藤編技術。經過一年多的學習鑽研,他們帶著花了4萬元購買的藤編材料,回到了冷家村開始創業。
正在忙碌的周娟娟
經過多年努力,周娟娟夫妻倆的藤編生意越做越紅火,不但每年有了10多萬元的收入,工人們一年四季也都有活幹。工廠除了與河北藤椅公司保持有長期的訂單合同外,還與臨沂市、天津市大客商有業務往來,藤編椅子、沙發、茶几、床等家具遠銷歐美、非洲等地。
五虎莊社區群眾在家門口編制藤椅
一人富不是富,周娟娟有個更大的夢想,就是帶領更多的姐妹們一起致富。在各級婦聯的幫助下,她多次外出學習、參加培訓,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
去年,她依託鎮婦聯舉辦的農業技能培訓活動,創新式的在工廠內開設了「巾幗課堂」,不但免費讓留守家中尚有勞動力的老人、貧困戶等學習藤編技術,更是向周圍的居家婦女分享創業經歷,鼓勵她們拋開陳舊觀念大膽去創業。同時,她儘自己所能為村民提供就業崗位,鼓勵有能力的群眾領件回家編織。
丁秀琴是冷家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患有輕度精神疾病,家中共有5口人,公公患有慢性哮喘病早已離世,;婆婆冷淑芳患有喉癌,手術後需要藥物長期維持,家庭的重擔壓在她丈夫冷相寒一人肩上。了解到丁秀琴家庭的特殊情況,鎮婦聯和村支部書記走訪慰問丁秀琴,並將她介紹到周娟娟的公司打工。現在丁秀琴每年能有1.4萬元的收入,家庭人均收入已經達到9000多元,一家人跨越式脫貧達到了小康標準。「多虧現在政府政策好,也感謝娟娟的幫助,讓我們家的日子越過越好。」丁秀琴滿含熱淚感謝道。
公司一角整齊擺放著已編好的藤椅
目前,周娟娟創辦的一凡藤椅家具有限公司帶動了周邊300餘名群眾家門口就業,同時吸納周邊13個村26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前來務工,帶動貧困戶每戶年增收14000餘元。公司被陵城區婦聯命名為「陵城區居家靈活就業示範點」。
「下一步,我們想在馬廟社區、大李管區成立兩個藤編廠,實現創業的初衷,帶動周邊婦女姐妹不離土,不離鄉,實現共同奔小康!」說起未來的發展,周娟娟憧憬著。
供稿:陵城區婦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