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縣廟壩鎮三「管」齊下將群眾管控在村(社區)

2020-12-13 四川新聞網達州頻道

管好宣傳 堅持輿論氛圍一體

四川新聞網達州2月7日訊(劉達建)為貫徹落實好省、市、縣關於「儘量減少人員流動,切斷病毒傳染路徑"的疫情防控要求,大竹縣廟壩鎮黨委、政府針對該鎮場鎮大、門市雜、道路多、人員流動頻繁等特點,狠下決心、三「管」齊下,努力將廣大群眾就地管控在村(社區)。

該鎮切實管好宣傳,堅持輿論氛圍一體化。做到標語掛起來:自疫情爆發以來,該鎮先後懸掛宣傳標語62條,印發傳單10000餘份;廣播放起來:利用216個村村響廣播,每天循環播放疫情發展及防疫要點8小時;喇叭吼起來:針對村(社區)廣播覆蓋不到的人員聚集區,各村(社區)使用100餘個高音小喇叭對疫情進行流動播報;LED亮起來:利用鎮域內各大機關企業的LED顯示屏14塊,每天滾動播放宣傳口號100餘條;宣傳車跑起來:全鎮統籌3輛宣傳車和72輛黨員摩託車成立流動宣傳隊,在轄區內流動播放疫情防控相關知識和最新要求,累計流動宣傳2000餘小時。通過做到「五個起來」,在全鎮形成了一切人為防疫服務、一切事為防疫讓路、一切習慣為防疫改變的輿論氛圍,為確保疫情防控舉措落地、落實,奠定了強大的輿論基礎。

管好關口 堅持人員流動最小化

該鎮切實管好關口,堅持人員流動最小化。建立三級卡口嚴防控:制定《廟壩鎮疫情防控人員管控方案》,切實落實管控責任,建立鎮守場鎮、村攔要道、組包院落的三級卡口體系;組建黨員先鋒勸返隊24支160餘人,設立鎮級勸返檢查卡口17個、村級卡口24個,在全鎮轄區內各道路進出口進行全面勸返,沒有正當理由一律不予放行;抽調公安等執法部門精幹力量組建機動小隊,根據情況隨時支援各卡口。堅持兩不放行嚴出口:建立「出行通行預約制」,統一製作廟壩鎮村(居)民出行通行證,各村(社區)住戶確須外出的,提前24小時向組(樓)長申請,由組(樓)長統一匯總後報村(居)委會,村(居)委會辦理完成後再由組(樓)長帶回發放給申請住戶;所有卡口堅持沒有村(居)委會審批條的不放行,沒有戴口罩的不放行;若確實沒有口罩又要買生活必需品的由村(居)委會核實,由村(居)委會代買。堅持三個必須嚴標準:各村(居)委會在批條子時嚴格執行必須是購買生活必需品的才批(每戶每三天可派1人外出購買生活必需品),必須是農名工外出務工的才批(嚴格執行「三不走三緩走」政策),必須是生病需看病的才批的標準。通過強化「三二三」措施落實,全鎮最大限度地減少了群眾外出的人數。

 管好執行 堅持責任落實最大化

該鎮切實管好執行,堅持責任落實最大化。建立出行人員核實臺帳:各村對所有批准出行的人員必須建立臺帳,由鎮上對照臺帳進行抽查核實,確保一人一信息,把嚴出口關。建立勸返人員信息臺帳:在全鎮交通要道設置12個隔離管控卡點,每日統計各村(社區)無通行證外出的人員,並對數據進行通報;對於防控工作流於形式、工作落實不到位的相關責任人員,將嚴肅問責。建立巡迴督導制度:鎮紀委牽頭組建巡迴督導組,在全鎮範圍內開展巡迴督導,勸導群眾外出的「漏網之魚」;同時,採取「四不兩直」方式開展監督問效工作。

近期以來,大竹縣廟壩鎮通過紮實推進實施三「管」齊下措施,有力、有效地保障了防控工作落實,將全鎮群眾最大限度地管控在村(社區),為全面打贏疫情阻擊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本文作者供圖)

 

相關焦點

  • 大竹縣廟壩鎮:農旅融合走向小康生活
    大竹縣廟壩鎮在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緊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機遇,大力發展全域旅遊,帶動當地村民致富奔康,今年榮獲達州市十佳小康鄉村殊榮。一大早,大竹縣廟壩鎮漁人部落風情園裡,已是一派繁忙的勞作景象。
  • 達州1區3鄉鎮30村在列!2019年四川鄉村振興先進名單公示
    擬命名達州市通川區等10個縣(市、區) 為四川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先進縣(市、區) 達州市大竹縣廟壩鎮等 達州市(1個) 達州市通川區 二、先進鄉鎮(50個) 達州市(3個) 大竹縣廟壩鎮
  • 19枚公章集體「退役」 四川大竹實現「一枚印章管審批」
    今年7月29日,大竹縣行政審批局把只蓋了一枚「行政審批專用章」的營業執照,發放給瑞英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的邱女士,在達州市率先實現「一枚印章管審批」。「這一舉措,不僅讓企業群眾辦事更方便,也使行政審批權力運行更陽光、更規範。」大竹縣行政審批局局長張興華說。
  • 麒麟區太和街道:黨建強引領 「四管三服務」創建「八無」社區溫馨...
    麒麟區太和街道雙友社區面積2.89平方公裡,有1個居民小組、76家非公企業,實有人口4619人。社區以強化城市基層黨建為引領,以創建「八無」社區為載體,採取「四管三服務」舉措,紮實推進社會治理提質增效。
  • 四川大竹縣2020年整治「群眾最不滿意的10件事」
    這只是達州市大竹縣去年以來開展整治「群眾最不滿意的10件事」活動的一個縮影。今年,大竹縣委決定持續開展此項活動,層層壓實責任,動真碰硬抓整治,全力推動群眾訴求辦理,切實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難題,用實幹實效換取群眾真心點讚、主動點讚。
  • 達州1鎮3村獲批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鎮
    達州市大竹縣廟壩鎮,達州市達川區萬家鎮雙橋村、達州市宣漢縣君塘鎮洋烈新村、達州市渠縣渠南鎮大山村獲批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 全名單如下: 1 四川獲批全國鄉村治理示範鄉鎮名單(6個) 都江堰市柳街鎮 自貢市貢井區建設鎮 射洪市金華鎮 大竹縣廟壩鎮
  • 大安區廟壩鎮:肉牛之鄉構建多元化產業格局
    耕地面積1.9萬畝,總人口2.7萬人,下轄8個行政村和1個居民社區。  在鄉村振興中,廟壩鎮大力發展歸雁經濟,著力培養致富帶頭人,示範帶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現代農業發展迅猛。投產後,每年可消納禽畜糞便12萬噸,固體廢料3萬噸,生產有機肥8萬噸,保障廟壩鎮及周邊鄉鎮的農業生產。  不僅是肉牛產業在轉型升級,歷史更加久遠的柑橘產業也在鎮黨委政府的有力舉措下日新月異。  隆富路是廟壩鎮內聯外通的主幹道,2018年改擴建後換上了新顏。道路左側,樹立著一塊巨大的標識牌,告訴人們,這裡是大安區萬畝雜柑示範生產基地。
  • 拓寬選人用人渠道 大安區為村(社區)「兩委」換屆引來「源頭活水」
    強化基層組織建設,優化村幹部結構,為村兩委換屆打下堅實基層,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自貢市大安區制定了《村級後備力量培養計劃》方案,通過公開招考,集中遴選一批優秀農民工後備力量,確保每村動態保持2名以上後備幹部。
  • 「聽民意、訪民情、解民憂」,社區群眾困擾多?武昌區首義路街人大...
    「社區智慧化防控設備的光纖屢次被供電公司損壞,能否幫助協調解決?」「能否在小區增設探頭,提升小區物防和技防?」8月20日,武昌區首義路街人大工委在大東門社區開展了人大代表「進社區」活動,共邀請了區人大代表、選民代表、社區工作者20餘人參加。人大代表們認真聽取了選民代表、社區工作者對疫情常態化防控和民生問題的意見與建議。
  • 順德高質量完成村(社區)「兩委」換屆
    將黨的全面領導貫穿換屆選舉全過程,充分彰顯村改和抗疫工作奠定的黨組織社會號召力和凝聚力,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鬥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帶領群眾選好「當家人」。一大批優秀黨員脫穎而出,被群眾通過法定程序選為「兩委」成員,村(居)委會成員中的黨員比例大幅上升達97.8%,比上屆提升15個百分點。 二是換屆工作高效規範。
  • 我們村來了個女「督導員」——記鹽津縣廟壩鎮大壩村督導員 鍾紅萍
    鍾紅萍,昭通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副書記,昭通市駐鹽津縣廟壩鎮大壩村督導員,自2018年11月5日駐村以來,她積極投身到全村的脫貧攻堅、社會事業發展、疫情防控等工作中,做好工作人員的服務者、人民脫貧致富的奉獻者、百姓身體健康、生命安全的守護者。
  • 甘孜州13個村1個鄉鎮上榜四川首批鄉村治理示範村鎮名單
    本次公示的名單,此前已經各縣(市、區)申報,市(州)審核推薦,省直相關部門組織評審,下一步將上報省委城鄉基層治理委員會認定。>敘州區蕨溪鎮後壩社區村敘州區柏溪街道喜龍社區村敘州區柏溪街道少峨社區村江安縣陽春鎮姜廟社區村江安縣下長鎮民主村長寧縣梅白鎮洪漠村長寧縣長寧鎮馬村
  • 大安區廟壩鎮:農旅結合開出朵朵發展新花
    傾力打造「大安區沱江月亮灣農旅融合發展項目」,以產業促進鎮域經濟、村域經濟的發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引領群眾致富奔康。大安區廟壩鎮近年來調整發展思路、夯實產業基礎,依託土地流轉引進新興產業,就地務工助農增收,各個村組都自有妙招。
  • 四川大竹縣人民法院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入戶宣傳調查工作
    人民法治網訊(通訊員 聶倩)為紮實推進我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進一步提高廣大市民對創建文明城市工作的知曉度和滿意率,最大程度爭取市民的理解和支持,有效鞏固國家衛生縣城創建成果,近期,大竹縣人民法院幹警同中國電信大竹分公司、大竹縣第二小學職工深入四城同創聯創社區——竹陽街道竹陽社區
  • 四川省大竹縣364名第一書記爭當抗疫戰貧「急先鋒」
    「王大爺,您要的種子買回來了,我給您放在院壩裡……」2月27日一大早,大竹縣朝陽鄉木魚村九組貧困群眾王代友在家門口收到了第一書記王祥送來的水稻、玉米種。
  • 麻慄坡公安:三個結合四線聯動強化邊境管控
    麻慄坡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縣公安局局長謝良勇在專訪中介紹,自疫情防控開展以來,麻慄坡公安將打擊跨境違法犯罪與疫情防控工作緊密結合,以邊境社會治安穩定築牢邊境疫情防線,創新「三個結合」「四線聯動」的「打、防、管、控、建」多鎖鏈工作機制,全面加強邊境管控力度,全力保障轄區社會治安大局持續穩定。
  • 吉林省:加強鄉鎮(街道)、村(社區)應急管理體系、能力建設
    (三)明確村(社區)協助應急管理工作內容。網格員在鄉鎮(街道)應急管理辦公室和村(社區)「兩委」指導下開展工作,主要工作內容是:宣傳普及安全生產、消防安全、防災減災、救災救助、應急避險、自救互救等基本知識、基本常識和基本技能;定期排查網格內安全生產及水旱災害、消防火災、森林草原火災、地震和地質災害等自然災害風險隱患,第一時間向村(社區)報告風險隱患信息,督促整治隱患並對風險進行經常性的巡查監控;組織網格內各單位和村(居)民進行應急逃生、自救互救演練
  • 「三寬三嚴」 九龍坡區做好低風險分類管控
    精彩導讀●「三寬三嚴」做好低風險分類管控●五色圖+溫馨卡片 社區防疫有新招●企業復工復產遇上法律難題怎麼辦?即日起,取消兩天一次外出、憑票外出小區的社區防控要求,但對小區外來人員要嚴格做好登記管理,出入人員要進行體溫監測,憑藉「渝康碼」「老楊群工」聯繫卡進入,倡導使用「老楊群工」聯繫卡便民服務,確保社區人員管得住、流得動。同時,復工復產「寬審嚴管」。
  • 甘泉縣:「四個精準」下好村(社區)「兩委」換屆「先手棋」
    甘泉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於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精神,及早研究、精心部署、穩步推進,以「四個精準」下好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先手棋」。一肩挑」研判清單》《村(社區)「兩委」「紅黃綠」管理清單》「五臺帳三清單」,各鄉鎮(街道)黨委嚴格落實包村責任,通過入戶走訪、談心談話,廣泛徵求意見建議,切實掌握村情選情,做到了底子清、情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