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單看相貌的話,你很難想像,這位站在你面前的胖胖的中年男人,拿起筆來,卻有著如此細膩的一面。如果你不看他的書法的話,你很難想像,當今書壇,還有這麼一位低頭耕耘自己的實力派。
他叫黃秋原,1979年出生於黑龍江,典型的東北男人的形象。黃秋原自幼喜歡書法,特別鍾情於唐人寫經。他抄寫的《心經》、《金剛經》、《妙法華嚴經》等楷書作品,用筆細膩溫潤,精緻遒勁,再加上那古香古色的裝裱效果,看上一眼,保準你也會喜歡。
黃秋原的楷書取法自唐人寫經。那麼,什麼是唐人寫經呢?佛教自漢代傳入之後,發展至唐代達到了鼎峰。建寺廟,造佛像,這些活動非常的頻繁。在那個還沒有印刷術的時代,為了佛經的廣泛傳播,就需要大量的寫手來抄寫這些經書。「唐人寫經」體楷書由此誕生。
經書的字數那麼多,抄寫的時候最看重的當然是書寫的便捷性和識讀的容易性。也正是因為這個,才導致「寫經體」楷書類似於我們經常提到的「館閣體」。
回過頭來,我們再來看黃秋原的「寫經體」楷書。你會發現,黃秋原絕對是植根傳統的實力派。當然了,這種實力來自於數十年如一日的埋頭苦練。大家都知道,越是規範的字,越吃功夫。特別是「寫經體」楷書這樣有特色的楷書,如果沒有精準度和熟練度作為保障,很難寫出其中的精髓。
黃秋原不光抄寫經書,時常會進行其他的書法創作。下面,我們來欣賞一下黃秋原的楷書《赤壁賦》,怎一個美字了得,多說一句,他不是中書協會員。即使你不懂書法,我相信,你也會不自覺的多看兩眼。
和我們平常見到的白紙黑字不同,黃秋原創作的《赤壁賦》是淺底金字,顯得更加的華麗典雅。細看用筆,仍然是典型的「寫經體」特色。由此也可以看出,「寫經體」已經植根在黃秋原的筆墨之中,下筆即有,筆筆生動。
最後強調一點,黃秋原只是在19歲的時候加入了省書協。到現在,他也不是中書協的會員。當然了,會員不會員的根本不重要,因為,提筆寫字,已經是黃秋原日常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其他的,沒那麼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