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蒸、油炸都讓人回味無窮,客家蘿蔔丸詳細製作過程

2021-02-06 愛天下美食

"

一、敘說客家蘿蔔丸

客家人認為,圓圓的蘿蔔丸寓意一家子平安團圓。其實蘿蔔本身具有清熱、解毒、利溼、散瘀、健胃消食、化痰止咳、順氣、利便、去燥降火等功效,所以,多吃蘿蔔丸有很多好處。

二、客家蘿蔔丸的幾種吃法

①清蒸

梅州的農村流行蒸素蘿蔔丸,以前貧窮的日子裡好多人家都這樣做,只加入一些芹菜和香蔥,有的人家會加入一些蘿蔔乾丁,不放肉,這種做法木薯粉佔大部分,口感稍有些黏稠,勝在清爽可口又健康!

同樣是蒸,另一種做法是葷蒸,在蘿蔔絲、木薯澱粉中加入一些半肥瘦豬肉丁、香菇丁或者豬油渣等自己喜歡吃的輔料,拌勻做成丸子再蒸,這種做出來的蘿蔔丸清香中帶有肉味。

蒸好的蘿蔔丸可以直接拿來做零吃,也可以放點蔥花和胡椒粉,簡單地煮湯作為點心吃。

②油炸

客家蘿蔔丸也可以油炸,炸好後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用來做湯或配菜。以前過年的時候經常這樣做,這樣做的蘿蔔丸具有香、脆的特色。

三、客家蘿蔔丸的基本做法

主料:新鮮白蘿蔔、木薯澱粉

配料(非必須):幹魷魚、香菇、半肥瘦豬肉、芹菜、香蔥

調料:鹽、胡椒粉、油

①步驟一做蘿蔔絲:

首先將白蘿蔔用刀切成粗細均勻的蘿蔔絲

也可以藉助工具去刨絲,就這樣擦、擦、擦!刨蘿蔔絲一定要直刨,蘿蔔絲長一些才容易與配料包成團,吃起來也更有嚼頭。

將蘿蔔絲用開水煮軟一下,煮開後便撈起過清水

將過清水的蘿蔔絲撈起擠幹水分,這一步記得一定要將水分擠幹,因為水分太多的蘿蔔絲做成丸子的時候不能很好地成形,擠幹水分的蘿蔔絲一般要加入一點鹽和雞精拌勻提味。

有部分人客家人做蘿蔔絲時上面兩步不做,而是起鍋燒油,將切好或者擦好的蘿蔔絲加點鹽放到鍋裡,再加入切成碎丁的芹菜一起炒軟炒勻,注意炒的時候翻幾次炒軟就行了,炒好的蘿蔔絲起鍋待用,同樣要擠幹水分。

②步驟二加配料、拌粉:

將蘿蔔絲加入木薯粉攪拌,方法是逐步倒入木薯粉,邊倒邊攪拌,攪拌過程中如果發覺過幹,可以加入適量的水增加粘稠性。

木薯粉的量加到能用手把丸子捏成型而不會散掉為宜。

如果做的是葷丸子,這一步還要加入預先炒好的肉丁和香菇丁等配料一起拌勻。

③步驟三捏丸子:

取牛丸稍大的分量,然後一個一個用手掌搓成丸子,就像下面的大小,注意搓丸子的時候力度不要太大,不然口感沒那麼好了,很多時候,有經驗的人用手捏成團就可以了。

④步驟四蒸丸子:

放進鍋中蒸大約10分鐘就可以出鍋了,原則上蒸熟就行,蒸越久口感會越軟。如果怕丸子跟蒸架粘連,可以在蒸架底盤上抹點食用油。

就這樣,晶瑩剔透的蘿蔔丸就做好啦!記住要現蒸現吃,隔餐就不那麼新鮮了,冷了還會發硬,而且味道也沒有那麼香!

下圖是蒸好的素蘿蔔丸

正好的葷蘿蔔丸

客家蘿蔔丸的升級做法

上面說到蘿蔔丸裡面還可以加入各種肉餡,這裡就介紹葷料的做法:

將五花肉、香菇等輔料切丁

鍋內放少許油,先將五花肉煸炒,炒至金黃色後再加入香菇、蝦米,放入鹽、胡椒粉,生抽再炒一會就好了。

炸蘿蔔丸:

客家蘿蔔丸除了清蒸之外,還可以將捏成丸子狀的蘿蔔丸,裹上一層麵粉或者是雞蛋液,放進油鍋裡炸,這樣製作出來的蘿蔔丸,外皮酥脆,裡頭香糯,顏色金黃誘人,吃起來真香!

"

相關焦點

  • 客家味道—清蒸蘿蔔丸
    清蒸蘿蔔丸清蒸蘿蔔丸是客家人非常喜歡的家常菜餚,逢年過節或上酒樓飯店請客吃飯必點之菜,圓圓的蘿蔔丸,意寓著大家的平安團圓;蘿蔔丸是特色傳統客家名菜
  • 學會客家人的神仙蘿蔔丸,沒胃口也能吃10個!
    【客家蘿蔔丸】蘿蔔還能怎麼吃?今天再教你一道神仙吃法!
  • 客家蘿蔔丸有特色的客家菜 做法簡單易操作
    客家蘿蔔丸是一道廣東省的特色傳統名菜,屬於粵菜系客家菜。
  • 以客家蘿蔔丸為例,漫談客家美食裡面的中古哲學
    整理照片時,發現春節前幫媽媽做蘿蔔丸時拍的照片,先寫一篇小文跟大家分享吧。稍帶講講,客家的美食,也是極其有特色的,很多食物及做法,我在其他地方沒有見過,究根溯源,還是因為客家保持了很多來自中古的飲食習慣。有件事很有意思,就是人類的科技可以很發達,但是飲食卻可以和兩千年前一樣,並不需要太多改進。
  • 客家蘿蔔丸
    客家蘿蔔丸是一道廣東省的漢族傳統名菜,屬於粵菜系客家菜。對於胸悶氣喘,食慾減退、咳嗽痰多等都有食療作用。胡蘿蔔:胡蘿蔔能提供豐富的維A,可促進機體正常生長繁殖、維持上皮組織、防止呼吸道感染與保持視力正常、治療夜盲症和眼乾燥症等功能。同時還能增強人體免疫力和抗癌的作用,並可減輕癌症病人的化療反應,對多種臟器有保護作用。婦女進食胡蘿蔔可以降低卵巢癌的發病率。
  • 定南客家灰水粄(bǎn)製作方法
    定南客家灰水粄歷史淵源甚久,早在宋元時期就有製作食用灰水粄的習俗。由於其香脆可口,柔軟而有韌性,在製作過程中加入了韭菜、大蒜,食用時佐以米酸酒、薑末、辣椒,有壯陽補腎、健胃消食、軟化血管、驅除風寒感冒之功效。
  • 《原神》炸蘿蔔丸子怎麼做 炸蘿蔔丸子製作方法分享
    本次給大家帶來的是原神中炸蘿蔔丸子的做法及效果介紹,炸蘿蔔丸子是我們初始自帶的菜譜,只要收集到食材就能直接做,這裡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這個菜的作用效果,希望能幫助到各位感興趣的玩家。 原神炸蘿蔔丸子怎麼做
  • 尋味舌尖上的梅州客家風味美食
    客家釀豆腐 ,火柴盒大小的水豆腐炸成金黃色,把豬肉魚肉做成的餡「釀」入其中,放進蔥花,香油,盛在雞湯瓦煲內燜著,直到香氣四溢。據說客家釀豆腐,是由五華長樂鎮(現華城鎮)的一對兄妹首創,故客家釀豆腐原名也叫做「長樂釀豆腐」。
  • 大埔傳統客家美食小吃做法大全,必須收藏!
    作為一個大埔人怎麼能不會做大埔美食呢!這裡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一份簡易的大埔傳統客家美食小吃的「菜譜」,收藏起來慢慢學習吧!白切雞製作方法:將五花肉上湯鍋煮透,加老抽、油炸上色,再切成肉片。之後加蔥、姜等調料炒片刻,再下湯用小火燜爛。五花肉盛入碗裡,上鋪梅菜段,倒入原湯蒸透即可。
  • 客家十大名菜,你知道嗎?
    相傳是早以前長汀司前街有個鄭姓富戶,其家婦女為求多子,常在豬肚內逐層填入小狗和烏雞媛、白鴿、麻雀、野山參等清蒸服用。此後做為一種飲食療法,一直在富戶中流傳。清朝末年汀郡總鎮肖芝美興辦慶壽筵宴時,曾把「麒麟脫胎」列為首菜。九·炒豬大腸炒豬大腸是一道具有廣泛代表性的客家特色美食。
  • 客家黃粿
    ▲黃粿       客家美食種類繁多、風味獨特。客家黃粿是客家美食之一。因其色澤金黃、可口柔韌、味淳清香、營養豐富等特點,長期以來,為客家人所喜愛,更是他們待客的傳統美食。       客家黃粿製作工藝非常講究。選米、燒灰、瀝灰、蒸米、杵打、保存,每道工藝都不能草率,這樣才能做出純正地道的黃粿。
  • 麥芽糖的詳細製作過程
    人類對追求舌尖上的美食,永遠都是情有獨鐘的!關於麥芽糖的製作,我們也不得不佩服老一代人的聰明智慧!慶幸的是這個製作過程直到如今,不僅沒有丟失,反而是不斷的進步!雖然現在這個美好的時代,只要有錢,什麼都可以買到!不過自己動手的成就感是金錢買不到的!
  • 福建龍巖市,客家文化和閩南文化交融,會產生哪些美食火花呢?
    這裡是愛吃玉米的小芳,喜歡各種好吃的美食,也會定期向吃貨老鐵們介紹各種好吃的特色美食,相信每個人都能夠在這裡找到你喜歡吃的東西!龍巖位於福建省西部,地處閩粵贛三省交界,通稱閩西。龍巖曾經是遠古時代「古閩人」的天堂,是「閩越人」的祖籍地和「南海國」的國都所在地及其中心區域,是河洛人的祖居地之一 。龍巖是國家客家文化生態保護試驗區,長汀被稱為「客家首府」,汀江被譽為「客家母親河」,永定客家土樓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客家文化和閩南文化在這裡交融,孕育了龍巖人熱情好客、勤勞開拓的品質。
  • 舌尖上的上杭 客家正月美食特輯
    2炸芋丸客家炸芋丸是人們在春節、七月半、八月半的應節美食,炸芋丸具有「酥、香、脆」的口感,吃後回味無窮,如今已成為尋常百姓家的日常美食。3 黃粄「黃粄」傳統小吃,當地人每年春節家家戶戶都做黃粄招待親友。黃粄在興寧、平遠常見,目前興寧的黃粄製作技藝已作為傳統技藝被列入梅州市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當客家男人遇上客家女人,絕配!
    大家也都了解客家的風俗習慣吧!不是一般的客家的還真的不知道!客家人都是從小在這樣的風俗裡耳濡目染長大的,不是本地人還真有點領會不了。飲食習慣得同步客家人的飲食自成體系,以大米為主食,海鮮以清蒸為主,還有花樣繁多的各種粿、粥,外地人還真不一定能適應。
  • 【溫暖景區】石城客家——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
    材料取自天然,烹製時色、香、味、形俱佳,用膳時講究趣味與氣氛的和諧與融洽,在不經意間體現了客家飲食的「色美、味美、形美、器美、趣美」。      色美。既指原料自然美質的本色,又指各種原料的相互搭配。如宴席飲食中的甜酸蘿蔔絲,紅白相間的胡蘿蔔與白蘿蔔,晶瑩剔透,交相輝映;色澤爽朗的清蒸海蝦,清純細緻,躍然入目。
  • 客家腐乳,帶你了解不同的客家風味食品
    為什麼著名的客家菜「釀豆腐」和「釀」?美食的傳承是一種情感寄託客家人:以客家語為母語的華夏漢族分支是幾千年來移民史上對中華民族、華夏文明影響最為深遠的分支之一。客家豆腐:客家三大名菜之一。在客家語中,「釀」意思是「植入、包入」,「釀豆腐」是指客家有餡的豆腐。是客家人,這是每一個新年節日的第一個食物和飲料,招待賓客和宴會。傳說中原南遷後,客家人一直保留著中原地區的主流文化和飲食習慣。不過,由於南方小麥缺糧,不可能在包餃子慶祝新年的到來,因此餃子的餡料用豆腐包好,油炸煮成餃子狀的食物,以表達思念家鄉的感覺和對家鄉美食文化的深厚感情。
  • 秋後梭子蟹正當吃,教你1個做法,比清蒸的好吃比油炸的更省事
    >                入秋後便是吃梭子蟹的季節,這個時候的螃蟹肉質肥美,吃著特別鮮嫩,梭子蟹平常多數人會選擇清蒸的方法做
  • 大埔人不要光吃,東西怎麼做出來的都不知道!
    作為一個大埔人怎麼能不會做大埔美食呢!這裡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一份簡易的大埔傳統客家美食小吃的「菜譜」,收藏起來慢慢學習吧!白切雞製作方法:將五花肉上湯鍋煮透,加老抽、油炸上色,再切成肉片。之後加蔥、姜等調料炒片刻,再下湯用小火燜爛。五花肉盛入碗裡,上鋪梅菜段,倒入原湯蒸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