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帶佛像鑑寶,被專家一句話揭穿,專家:你會背《金剛經》嗎?

2020-12-13 古谷派

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沒有從歷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訓

本文由古谷派原創創作,歡迎轉載分享

佛教在中國影響深遠

在中國佛教是主流宗教之一,自從兩漢之際,佛教傳入中國很快就在中國落地生根,對中國的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不僅僅是在思想上,其佛家因果輪迴,前世今生的觀念被大多數信徒所接受,歷史上的大文豪蘇軾也是佛教的忠實教徒。這些文人吸取佛教的大量佛經教義創作出了許多新的詩歌意境,新的命意遣詞方法,給中國的文學帶來了新氣象。

而且對中國的其他方面也產生了一系列的影響。如建築而言,古代建築保存最多的就是佛教寺塔,根據不同時期,其建築風格也不同,北魏年間磚砌佛塔的嵩嶽寺,唐代木構建築的佛光寺,還有世界瑰寶的莫高窟等等。在繪畫方面,佛教中動人的故事常常成為藝術家取材的重要來源,中國歷代畫家如顧愷之,吳道子等都有佛畫傳世。

佛教鼎盛時期,正如詩中所言,「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佛教寺廟遍地開花,而佛教寺廟最重要的是什麼,就是佛像,中國的佛像多種多樣,有木刻的,石刻的,鍍金的,銅的等等,且在不同的時期,佛像造型也會有所改變,比如起初剛剛傳入的佛像往往是青面獠牙的,給人一種威懾的作用,而後面則逐漸變得親切,慈祥。由於佛教的受眾很廣,上至皇親國戚下至平民百姓,燒香拜佛總不能天天去寺廟,因此很多人會將專門打造一尊佛像請回家去供奉,因此除了寺廟之中,民間也有很多十分寶貴的佛像流傳下來。

白塔寺高僧的騙局

中國曾經出臺了一些鑑寶節目,很多散落在民間的寶物在這些節目中被發現,這些寶物身上的傳奇故事也讓觀眾嘆為觀止,但是這些民間收藏的寶物也有不少的贗品,為此還鬧出不少笑話。而今天要說的就是一個尼姑所帶來的一件寶貝,一尊佛。

在節目現場,一位尼姑拿著一尊面容慈祥,手捧聖物的坐佛。根據她自己的介紹,她自己是白塔寺的高僧,這尊佛像已經在寺廟裡供奉了上千年的時間,但是對於這尊佛像的來歷,寺廟中沒有人知道,出於好奇,為了真正了解這尊佛,於是她便帶著這尊佛像來到了這節目。

各位專家一聽立馬來了興趣,對著這尊佛像研究了很久之後,卻得出了一個難以置信的結果,這尊佛像是一件贗品,根本就沒有上千年的歷史,製作的工藝也很一般,根本就沒有什麼價值。結果一出,現場一片譁然,尼姑也不相信,對於專家的話不屑一顧。場面一度十分尷尬,雙方堅持不下,都很堅持自己的看法。

這時,一位專家對這位白塔寺的高僧的身份十分懷疑,畢竟佛教講究四大皆空,對於錢財這等身外之物根本不屑一顧,而這個尼姑卻十分在意這尊佛像的價值。這已經很讓人懷疑了。再加上,她自己說這尊佛像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如此珍貴的寶物怎麼就這麼輕易從寺廟裡拿了出來,在很多嚴肅莊嚴的佛教寺廟對於佛像的保護是十分嚴格的,都不允許拍攝,更何況在此等眾目睽睽的場合之下任由別人評說,這是對佛家的大不敬。

因此,專家就向這位自稱是得道高僧的尼姑問了一個問題,你會背《金剛經》嗎?結果正如專家所想的那樣,這位尼姑面對專家的反問一下子慌了神,支支吾吾半天說不出話來,趕緊慌忙逃離現場連她口裡珍貴異常的佛像都忘記帶走。

這位尼姑的私心其實很明顯就是想利用專家將一件毫無價值的東西利用噱頭變成價值連城的寶物,然後她自己從中牟取暴利。好在一下子就被揭穿了不然不知道要坑騙多少人。對於寶貴的文物不僅僅是屬於全中國人民甚至可以說是屬於全人類的寶貴文化遺產,本來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卻因為某些人的利益薰心而變得齷齪了起來,想不勞而獲那是不可能的。

相關焦點

  • 尼姑拿佛像鑑寶,專家鑑定完成後,卻詢問尼姑是否會背誦金剛經
    但是也因為這一點,市面上也出現了大量的文物造假者,其文物形象非常的逼真,普通人根本就看不出來,只有業界專家才能夠辨認真假。這不,在一個鑑寶節目上,一個尼姑就帶著佛像來鑑寶了,結果專家最後鑑定完成後,尼姑還因此笑著問專家「你可知道我是誰」,後續怎樣呢?這個尼姑的真實身份又是什麼呢?
  • 尼姑帶佛像參加鑑寶,專家判定為贗品,尼姑笑道:你可知我是誰?
    曾經,隨著一些鑑寶節目的出現,人們了解到了許多珍貴文物背後的故事,而在一次鑑寶節目當中,一位尼姑所帶來的佛像文物也引起了鑑寶專家們的爭議。當時,在專家給出了贗品的答案之後,尼姑卻問專家:你可知我是誰?那麼,這個尼姑的真實身份究竟是什麼?在她帶來的佛像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 尼姑拿佛像去鑑寶,專家鑑定是假的,尼姑笑問:你可知我是誰?
    在專家鑑寶的過程中,現場的氣氛是非常緊張嚴肅的,也非常的吸引人注意,這也是為什麼有那麼多人喜歡看鑑寶節目的原因。接下來我們要說一件發生在鑑寶節目上面的事情,有一位尼姑帶著一尊佛像去鑑寶,專家鑑定過後,說尼姑帶來的佛像是假的,沒想到尼姑反而笑著問:你可知道我是誰嗎?
  • 小夥帶「邪門」法器鑑寶,稱是喇嘛送父親的禮物,專家:拒絕鑑定
    總之數千年的文化積澱也註定民間會散落許多文物珍寶,不過古玩市場魚龍混雜,即便是有經驗的老手也可能陰溝裡翻船。老話說「亂世黃金,盛世古董」,到了如今的太平盛世,很多人開始把玩起老物件兒,某些電視臺借著這股東風,推出了一系列鑑寶節目,讓觀眾可謂大飽眼福。
  • 大媽帶「洗澡盆」來鑑寶,自認為價值500萬,專家:你要站穩了
    大媽帶「洗澡盆」來鑑寶,自認為價值500萬,專家:你要站穩了生活有趣聞,故事每天說。因為生活條件開始富足之後,我國有不少人都開始收藏古董。
  • 女子帶「玉蟬」鑑寶,自稱已佩戴十年,專家:你膽大包天!
    近些年來,許多電視臺都陸續開展了免費鑑寶的節目,不僅可以普及人們對古董和文物認識,也可以幫助很多普通家庭免費鑑定寶物,說不定還可以發現很多具有重大意義的文物。鑑寶節目上的鑑寶人大都不具備鑑寶知識,說得寶物也大都是從各處買來的,真假難辨。女子帶「玉蟬」鑑寶,稱現已佩戴十年,專家:你真是膽大包天!
  • 鑑寶丨男子帶「壹圓」硬幣鑑寶,稱祖傳之物,不料專家估價不得了!
    一位男子,帶著祖傳的一元硬幣來到鑑寶中心,要求專家估價,不料專家看完大吃一驚,究竟怎麼回事呢?
  • 男子帶「佛珠」鑑寶,說是老僧送的,專家:蜜蠟質地,但無法估價
    當然,這麼說或許會引起一些朋友的嗤之以鼻「中華五千年歷史,佛教有這麼長的歷史嗎?」從歷史角度看,秦之前其實已經出現了遊方僧侶,至於佛教歷史,到目前還真是一個不好確定的年代;這裡單說佛教文物,除了博物館的「國寶」之外,其實民間藏寶也不少,如這名男子偶然得到一串佛珠,專家就說:無法估價。
  • 「鑑寶」節目黑幕,氣得專家當場退出,網友:水真深!
    當然隨之而來的,就是古玩市場上開始出現大量的贗品,這也促進了鑑寶專家這個行業的興起,尤其是在大量的鑑寶節目在電視上播出以後,大量的鑑寶專家開始攪動風雲,而近些年來,這些所謂的鑑寶專家也傳出了大量負面的消息。
  • 女子拿自家供奉的菩薩鑑寶,關燈後用光束一照,專家:不用鑑定了
    近年來,鑑寶節目一度火熱,就是因為這類節目中有很多有趣的歷史知識和故事,加上人們對文物藏品的價值總是感到好奇,所以吸引了許多的觀眾。對收藏文物的人來說,鑑寶節目也是一個鑑定文物價值的平臺,讓參加節目的嘉賓更加了解自己的藏品。鑑寶節目讓人們增長了文化知識,也開了眼界,十分有趣,其中發生的一些故事更是讓人印象深刻。
  • 泥佛像中藏著一具400年前的屍骨,正是憑空消失的得道高僧
    可能大家聽說過真正的得道高僧在自己圓寂之後會重見金身,但真正遇到的卻沒有幾個。 其實傳說的故事並不一定是真的,但在現實生活之中還真有這樣子的事情。所有拜祭過這一座泥佛像的人都認為這是古人做出來的一座假佛像,並不是真的。 但事情在10多年前打破了,這一座泥佛像其實是一個得道高僧的金身,高僧的屍骨正藏於泥佛像之中。如果不是被打破了金身,誰也不會相信大家祭拜的泥佛像之中竟然隱藏著一具400年前的屍骨。
  • 女子帶香爐「蒙面」鑑寶,專家手一比劃,女子:5000萬?專家搖頭,可能值3億.
    女子帶香爐「蒙面」鑑寶,專家手一比劃,女子:5000萬?專家搖頭說起「蒙面人」大家會想到什麼?無論是哪種猜測,這類人都自帶一種神秘的氣息,讓人忍不住想去猜測這人身後是不是有什麼故事。這不,這期的鑑寶節目,就來了一個蒙面的女子想要鑑定寶物,即使是到了臺上,也沒有摘下口罩,這下引起了專家們和觀眾們的注意。
  • 女孩帶「玉佩」鑑寶,稱自己的朋友送的,專家:還是告訴你爸媽吧
    女孩帶「玉佩」鑑寶,稱自己的朋友送的,專家:還是告訴你爸媽吧玉在我國的文明歷史上,一直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孔子曾言:「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因此在古時候認為玉有著君子的一切美好品節,很多的謙謙君子也被譽為「溫潤如玉」。在《古詩箋》中,曾提到過「何以結恩情?美玉綴羅纓。」
  • 大叔帶含有蟲子的「項鍊」鑑寶,專家看後:你站穩!我估價
    大叔帶含有蟲子的「項鍊」鑑寶,專家看後:你站穩!我估價我們的地球形成的時間很長,而這種時間長度,拿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對比,這上千年的歷史對於它來說不過是時間長河的一滴水珠罷了。隨著現在的古董文物興起的潮流,很多鑑寶節目也跟著火熱了起來,有次節目中來了一位大叔,這位大叔脖子上面帶著一條含有蟲子的「項鍊」也就是琥珀來鑑寶,在專家鑑定之後,對這位大叔說:「你站穩!我估價了。」,那麼這件事情是怎麼樣的呢?這個大叔原來是一名交警隊的大隊長,據他描述,因為在工作之中,是不能佩戴飾品的,對於自己要求嚴格的他,同時也這樣要求自己的手下。
  • 女孩帶一對黑色杯子鑑寶,專家都不敢直接摸,專家:一定要戴手套
    在某期鑑寶節目上,就有一位女孩帶了一對黑色的瓷器來鑑寶,專家都不敢用手直接摸,表示一定要戴手套。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鑑寶節目上,女孩帶兩個黑色杯子來鑑寶,被主持人問是什麼東西,女孩表示不是很清楚,就簡單介紹了這一對黑色杯子的來歷。
  • 女子帶齊白石真跡去鑑寶,專家說是假的,女子大笑:你可知我是誰
    在這種情況之下,一些專業鑑寶節目就開始風靡在中國社會當中。在一檔鑑寶節目內來了一位穿著十分普通的女子,而她為專家們帶來的寶物,正是齊白石的《楓葉秋蟬圖》,據了解,這幅《楓葉秋蟬圖》是齊白石創作於1947年的一幅水墨設色畫。
  • 女子帶貼身玉嬋上鑑寶節目,聽完專家分析,感覺渾身不舒服
    2000多年的文明史給我國的文化色彩帶上了很不一樣的厚重底色。在上千年的歷史發展長河中,留給後人的奇珍異寶可以說是不計其數的了。在當代,考古界以及文物收藏界都非常之火熱,而民間各類鑑寶活動此起彼伏,而電視媒體也經常組織播出鑑寶一類的節目,收視率也是非常火爆。中央電視二套有一欄鑑寶節目,相信很多朋友們都喜歡觀看。
  • 美女戴了十幾年的玉雕,聽了鑑寶專家一句話,臉都綠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留給後代的文物會越來越少,也會越來越珍貴。一般的東西都是破碎了,還可以被複製或製造。文物不同於這些一般的東西,因為它們是不可複製的,不可再生的東西。即使它們在材料和外觀上完全相同,只能稱之為仿製品和贗品,沒有文物價值。一旦文物被破壞,就不可能恢復原狀。沒有大量的歷史遺蹟,何以證明我們是文明古國?
  • 大姐帶慈禧太后的護甲鑑寶,自己估價500萬,專家卻只是笑了笑,連說你失算了.
    大姐帶慈禧太后的護甲鑑寶,自己估價500萬,專家卻只是笑了笑如今,社會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的生活也越來越富裕。曾經,錢是大家眼中最重要的東西,錢能生錢。很多人好不容易積攢了一筆錢,因為不捨得花,也不敢大手大腳用,所以會把錢存在銀行裡,拿到銀行裡微薄的利息就覺得十分的滿足。有很多比較幸運的人,手中會有祖傳的一些寶貝。
  • 男子帶1千萬買的銅鏡來鑑寶,專家驚呼皇家之物,估價9千多萬
    基於此,於是很多鑑寶節目應市場需求,應運而生了。對於鑑寶人來說,是喜訊,可以鑑定寶物的真假性,讓自己吃顆定心丸。對於節目來說,也是好事,若辦得好的話,收視率會很高,畢竟大家感興趣看,通過節目可以看到更多的珍奇異寶,滿足好奇心,同時也學到一點皮毛的鑑寶知識。這不,就有一個男子拿一個很大的銅鏡過來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