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這首詩,只有短短的4句,卻把少女的嬌羞表現得淋漓盡致

2020-12-11 慶餘說詩詞

《採蓮曲》是樂府舊題,為《江南弄》七曲之一。其內容多描寫江南一帶採蓮少女的勞動生活情態,以及她們對純潔愛情的追求等。這類詩歌作品,最早可見漢樂府《江南》:「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南北朝時期也有《西洲曲》:「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之句。而到了唐代,這類詩歌逐漸成為一種流行,不乏名篇佳句。

譬如,李白的:「若耶溪邊採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王昌齡的:「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張籍的:「秋江岸邊蓮子多,採蓮女兒憑船歌」等。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採蓮曲》,便是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留下的一首寫採蓮的經典名篇。它寫於白居易出任杭州刺史期間,是白居易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白居易這首詩的內容,主要是描寫了一位採蓮少女見到情郎後嬌羞的情態。雖然說把人物心理狀態描摹的生動而傳神並不容易,但是白居易這首詩無疑是做到了,尤其是後兩句通過少女動作而展開的細節描寫,使得整首詩熠熠生輝。正如劉永濟先生在《唐人絕句精華》中所說:「善於體會人情,故讀來如見其人,如聞其聲」。

《採蓮曲》

菱葉縈波荷颭風,荷花深處小船通。

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

首先,我們來看詩的前兩句「菱葉縈波荷颭風,荷花深處小船通」,即在碧水蕩漾一望無際的水面上,菱葉飄飄蕩蕩,荷葉在風中搖曳。在荷花深處,採蓮少女的小船正與情郎的小船相遇。很顯然,白居易這兩句詩先是描繪出接天蓮葉無窮碧的盛景,然後以風吹動荷葉,進而突出藏於荷花深處的人物活動。它就像是一組電影長鏡頭般,為我們細細展開,給人以真切感。

然後,我們便來看詩的後兩句「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也就是對人物活動及心理的描摹。它的意思是說,採蓮少女見到了自己的情郎,想要說話卻又含羞地在那裡低頭微笑,沒想到一不小心,頭上的碧玉簪兒就落入了水中。我們說白居易這首詩善於體會人情,便表現在這兩句詩中。「欲語低頭笑」說明採蓮少女內心是充滿喜悅的,但因為是女子,故又有羞澀難為情的情態。

其實沒有下一句「碧玉搔頭落水中」,這句詩已經將少女的嬌羞表現的生動傳神了。但有了「碧玉搔頭落水中」,說明採蓮少女見到情郎後的喜悅和激動之情要大過於她的羞澀難為情。如此一來,既自然逼真,又顯意味無窮。而在我們眼中,白居易的此番描寫,無疑展現了一個欲語還休、嬌羞帶笑的採蓮少女。從對人物心理活動描摹來看,它無疑是有著深厚的功力。

綜觀白居易的這首《採蓮曲》,雖然只有短短的4句,但是它沒有落入俗套,而是既寫景,又寫人,層層深入,對人物心理活動描摹的生動而傳神,把少女的嬌羞表現得淋漓盡致。總的來說,在古代所有的《採蓮曲》中,白居易這首詩稱得上一首佳作。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大晚上睡不著,白居易寫下一首詩打發時間,短短20字成就千古絕句
    我們本篇的主角——大詩人白居易,大半夜睡不著,就爬起來寫了一首詩,雖然只有短短20字,但這首詩卻成為了千古絕句!這大概就是我們和大佬的區別吧!說起白居易,那可真是一時半會說不完啊!白居易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有「詩魔」和「詩王」之稱,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又與劉禹錫並稱「劉白」。我們對白居易印象最深的應該就是這兩首作品:《琵琶行》、《長恨歌》,同時它們也是白居易寫得最為成功的作品。歷朝歷代都對他給予了高度評價。
  • 白居易46歲遊覽古寺,看到滿山桃花寫下這首詩,開篇就是絕妙之句
    對於這首詩,想必我們都比較熟悉。眾所周知,白居易的詩,就是一通俗易懂而著稱,而即使是這樣的簡單、通俗也不會影響其所蘊含著的哲理與感悟。其實,現在看來這是一種正常的物候現象,但是對於古代人而言,這樣的特殊性可謂蘊含著不可言說的神秘力量。整首詩無一生僻字,看似信手拈來,但是白居易以一種獨特的視角將自己對於大自然的真切感受細膩地描寫了出來,他用這樣「簡單」的詩句向我們訴說著自然的美和其中蘊含的哲理。
  • 白居易一首絕美小詩,短短4句驚豔千年,成為唐詩中的不朽名篇
    (歡迎關注「文化點心鋪」:這裡沒有高深莫測的大道理,只有通俗易懂的小知識。學無止境,每天陪伴!)眾所周知,繼杜甫、李白之後,唐代詩壇影響力最大的一位詩人就是白居易了。然而,這不代表在白居易的詩作中,就沒有一些令人感到輕鬆愉悅的作品。自古道:「文人多情」!作為詩人,白居易肯定也有詩情畫意、吟風賞月的時候。例如,今天筆者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首《暮江吟》,就是白居易的一首絕美寫景小詩,短短4句驚豔千年,成為唐詩中的不朽名篇。
  • 杜甫的這首詩只有4句,卻驚豔了整個春天,美得令人心醉!
    它出自於唐代大詩人杜甫之手,是杜甫寓居成都郊外草堂時創作的組詩作品《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中的第六首。從它的題目來看,我們可以得知杜甫這首詩的創作背景是獨自在江邊散步賞花時有感而發。所抒發的情感,自然也就離不開對花、對春天的喜愛之情。但我們又都知道,古代詩人寫詩多有所寄託。那麼杜甫這首詩究竟有著什麼寄託呢?這就需要我們先去了解杜甫寓居成都草堂時的心境。
  • 古代少女新婚夜怎麼過?柳永這首詞,將新娘的羞態刻畫得淋漓盡致
    他的詩中有一首名為《鬥百花·滿搦宮腰纖細》,這首詞生動地記錄了古時候的少女新婚之夜是什麼樣子的,如此的嬌羞,通過一系列的動作將未成年少女的不經事描寫的淋漓盡致。這首詞的一開始,「滿搦宮腰纖細,年紀方當笄歲」寫的是剛好才握滿手的腰,纖細的身姿,還是剛剛成年的少女。
  • 白居易很深情的一首詩,開篇4句就十分驚豔,打動了無數人!
    開頭4句十分精彩。點明了作者有一個十分思念的人,但是卻與作者相隔在很遠的他鄉。這一句開門見山寫出了作者寫這首詩的原因:懷念他所愛的那個人。緊接著他寫自己有一件感懷於心的事情,被他深藏在心底。結合上下文我們就知道了,這件作者感懷於心的事情,就是對這個女子的思念。
  • 詩魔白居易想喝酒了,於是寫下了這首詩,竟成了人人喜歡的一首
    新釀的米酒,色綠香濃;小小紅泥爐,燒得殷紅。天快黑了大雪將至,能否一顧寒舍共飲一杯暖酒?劉十九:白居易留下的詩作中,提到劉十九的不多,僅兩首。但提到劉二十八、二十八使君的,就很多了。這首詩寥寥二十字,沒有深遠寄託,沒有華麗辭藻,字裡行間卻洋溢著熱烈歡快的色調和溫馨熾熱的情誼,表現了溫暖如春的詩情。「綠蟻新醅酒」,開門見山點出新酒,由於酒是新近釀好的,未經過濾,酒面泛起酒渣泡沫,顏色微綠,細小如蟻,故稱「綠蟻」。詩歌首句描繪家酒的新熟淡綠和渾濁粗糙,極易引發讀者的聯想,讓讀者猶如已經看到了那芳香撲鼻,甘甜可口的米酒。
  • 冬至日白居易寫了一首詩,短短28個字,表達了濃濃的思念之情
    公元804年歲末冬至日這一天,唐代詩人白居易宦遊在外,恰好客宿邯鄲一站,孤單寂寞之時中想起家中熱鬧的場景,一家人圍著燈火的樣子,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於是就寫了一首詩,全詩短短28個字,表達了濃濃的思念之情,至今讀來仍令人感動。《邯鄲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 他是大曆才子錢起的曾孫,這首詩短短28字,卻妙筆生花
    唐代一位詩人更是奇思妙想,他是大曆才子錢起的曾孫,這首詩短短28字,卻妙筆生花。未展芭蕉唐代:錢珝冷燭無煙綠蠟幹,芳心猶卷怯春寒。一緘書札藏何事,會被東風暗拆看。錢珝,字瑞文,詩人錢起的曾孫。這首詩是錢珝的代表作,曹雪芹在紅樓夢中還提到過這首詩。當時元妃省親,並考察寶玉等的詩文水平。寶玉忽然間筆墨停頓,寶釵就以錢珝的這首詩提醒他,寶玉從而思路大開。早春時節、天氣嚴寒,芭蕉葉還沒有舒展。詩人看到這一幕,就突發奇想,描寫逼真,「冷燭無煙綠蠟幹,芳心猶卷怯春寒。」
  • 白居易的這首詩,寫失寵宮女的哀怨,短短四句傳唱了千年
    大多數的宮女只能是作為傭人,做到人老珠黃的那刻,被遣出宮,這是多麼令人悲傷。杜牧的詩,「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在一個寂靜冷清的秋夜裡,這位宮女無聊地拿著扇子撲螢火蟲玩,是多麼寂寞。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的美女佳麗又有幾人能享受到尊崇的生活呢?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首白居易寫的有關宮女的詩,寫一位失寵的宮女。
  • 白居易這首冬至詩,說盡相思之苦,簡單卻震撼人心
    古往今來,關與思念的冬至詩不勝枚舉,今天夢瞻要給大家講的,便是白居易的一首冬至詩,說盡相思之苦,簡單卻震撼人心。眾所周知,白居易才華橫溢,一首《長恨歌》極盡才情,詩中那句「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不知道感動了多少人。但殊不知,這句詩除了講述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故事,其實也帶有白居易自己的感情經歷和願望。
  • 兒女情懷總是詩:李清照這首詞,把自己小女兒姿態表現得淋漓盡致
    我們說:「兒女情懷總是詩」 ,李清照這首詞,則把自己的「小女兒」姿態表現得淋漓盡致,情竇初開,總是甜蜜。「古典的男人有了馬之後,把鞦韆交給了女人。於是女人就讓鞦韆成了自己的坐騎。男人騎在馬上喝酒消愁,酒能讓他們靈魂起舞。
  • 白居易半夜凍醒後,發現下大雪,寫下一首詩,美得讓人心醉
    特別是早晨一推開窗戶,看到外面一片銀裝素裹,變成了童話般的世界,常常高興得大叫大跳起來。古代詠雪的詩歌很多,但是白居易的這首唐詩《雪》,卻別出心裁,用短短的20個字,寫出了一首讓人心醉的夜雪詩。北風呼嘯,這是一個十分寒冷的冬天。這樣的天氣,大詩人白居易讀了一會書,烤了一會兒火,就早早上床睡覺了。可是,睡到半夜時分,他從一個哆嗦中醒來,摸了摸被窩和枕頭,仍然是一片冰涼。他不禁咒罵了一句:「這是什麼鬼天氣!」
  • 楊萬裡很「可愛」的一首詩,寫爬山的經歷,短短4句滿滿天真童趣
    這一段時間裡,經濟文化都高度繁榮,社會上沒有什麼大事發生。這也就迫著文人們尋找新的題材,對於自己日常的經歷和生活觀察的更加細緻。【臨其詩境】楊萬裡就是這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例子,首先糾正一個誤區,宋朝人並不是寫詩寫得少,相反,流傳下來的宋詩,比全唐詩的數目還要多。
  • 白居易的這首詩,短短四句既有思鄉之情,又有家國之愁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首白居易的一首詩,《郢州白雪樓》,寫登樓遠望家鄉。白雪樓中一望鄉,青山簇簇水茫茫。詩題是《登郢州白雪樓》,郢州在盡湖北的鐘祥。白雪樓在戰國時期楚國宋玉《對楚王問》中說,有人在郢都唱《陽春》、《白雪》,曲調高雅,能跟著唱的人很少。也有唱《下裡》、《巴人》的,跟著唱的卻很多。後人附會此事,就在郢州建了白雪樓。詩人就在此,在湖北的郢州白雪樓,登樓遙望遠處的家鄉。
  • 白居易的這首絕句,雅致無比,短短28字寫出了傷感但又美麗的秋夜
    今天小赫赫要為大家介紹的這首詩就來自於中唐時期著名詩人白居易的《村夜》:霜草蒼蒼蟲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絕。白居易的這首詩初讀後明顯感覺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暢然之感,詩中白居易是在親近大自然時排解著心中的孤獨與惆悵,現在看來,大自然的美景的確會令我們釋放自己、認識自己、暫時的忘卻孤獨之感。白居易的在寫這首詩時,正值他的母親去世,他回鄉丁憂期間,即公元814年。此時的白居易懷著對母親逝去而倍感孤獨的心情寫下了這首詩。
  • 王安石南浦踏青,這首詩只有短短4句話,卻新穎別致
    下面介紹的是王安石南浦踏青,這首詩只有短短4句話,卻新穎別致。南浦宋 · 王安石南浦東崗二月時,物華撩我有新詩。含風鴨綠粼粼起,弄日鵝黃嫋嫋垂。這首詩是王安石晚年隱居江寧鐘山時所寫,起句指出地點和時間,「南浦東崗二月時」。南浦是城郊的小河,詩人曾多次提到這裡;東崗,又稱白上崗,也在城郊。二月正是初春時節,乍暖還寒,詩人卻耐不住寂寞,冒著嚴寒,獨自出門尋春。荊公晚年身體逐漸衰弱,但心情卻調節得不錯。
  • 晚年的劉禹錫洗盡鉛華,寫下一首詩送給白居易,傾訴了人生的無奈
    ,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風格,特別是他晚年之後回到了洛陽,當時所有的好友都已經逝世了,只有白居易還在,兩個人經常在一起詩詞唱和,寫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經典名篇。白居易其實也是很倒黴,儘管他一輩子小心翼翼,但最終還是沒能逃過被貶外地的命運,兩個人正是有著被貶的經歷,也就使得他們有著共同的話題;為此晚年之後的劉禹錫寫過很多詩贈送給白居易,其中有一首寫得就很是傷感,正是這首《杏園花下酬樂天見贈》,在這首詩中劉禹錫把自己當年被貶之後的生活,以一種極為悲情的口吻描繪的淋漓盡致,字裡行間也是充滿了無限的憂愁,使得我們讀了之後立馬能夠感受到他內心的無奈
  • 如果你也有難以忘懷的初戀,讀讀白居易這首詩,比我想你更心碎
    千年前的一個冬夜,白居易想起了闊別多年的初戀,寫下一首詩,短短20字道盡相思之苦。《冬至夜懷湘靈》豔質無由見,寒衾不可親。何堪最長夜,俱作獨眠人。在古代,冬至是闔家團圓的大節日,宦遊異鄉的白居易在冬至夜寫過很多首思念親人的詩歌,「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十一月中長至夜,三千裡外遠行人」……這首五絕同樣表達了深切的思念之情,只是思念的對象由家人變成了他一生都難以忘懷的初戀——湘靈。
  • 王維的這首詩只有短短的4句,卻禪意深厚,空靈雋永,值得拜讀
    蘇軾在他的《書摩詰藍田煙雨圖》中說道:「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王維的詩歌創作把詩情、畫意、音樂美、禪趣這四者高度結合在了一起,更是將詩人的自我形象與山水景物的形象相契合交融,雖然著墨不多,但意境十分深遠,他個人更是被後世尊稱為「詩佛」。王維與佛教有著深厚的淵源,他的思想更是受到了佛教的深刻影響,這一點從他的字就可以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