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46歲遊覽古寺,看到滿山桃花寫下這首詩,開篇就是絕妙之句

2020-12-21 張赫赫的小宇宙

詩詞往往運用簡單的語言就能將詩人進行創作時的所感所想充分地、生動地表達了出來。詩人筆下的詩往往都與自己的當時的際遇以及對人生的感悟有關,而很多詩詞作品儘管通俗易懂,動人心魄的力量從來不缺,甚至有的作品對我們還有著深刻的啟迪與指導作用,而風格也因人而異。

比如李白推杯換盞之中往往都有浪漫色彩濃重的名句出現: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

杜甫在登上泰山時會發出: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的絕妙感嘆。

蘇軾在想念自己的弟弟子由時,將自己的內心感情升華到了一個常人無法企及的高度: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小赫赫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這首詩是來自於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對於這首詩,想必我們都比較熟悉。

眾所周知,白居易的詩,就是一通俗易懂而著稱,而即使是這樣的簡單、通俗也不會影響其所蘊含著的哲理與感悟。

白居易作此詩時正值他被貶謫江州,孟夏時節,春天那股濃重的氣息已然過去,自然萬物歸於平靜,沒有了春天的熱鬧非凡,而就在白居易來到大林寺時,偶然發現了在牆外的一片陡然盛開的桃花林。正所謂在:

山高地深,時節絕晚

時出現了比較少見的現象。其實,現在看來這是一種正常的物候現象,但是對於古代人而言,這樣的特殊性可謂蘊含著不可言說的神秘力量。整首詩無一生僻字,看似信手拈來,但是白居易以一種獨特的視角將自己對於大自然的真切感受細膩地描寫了出來,他用這樣「簡單」的詩句向我們訴說著自然的美和其中蘊含的哲理。

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句,語言與寫作手法方面也沒有特別之處,但是他卻將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的「普遍」、「普通」的現象細細分析揣摩後,用通俗的語勾勒出一種深邃謐靜的意境,且開篇就是千古名句,讓我們站在白樂天的視角品讀一下這首簡單的小詩。

01最美人間四月天

本意:四月孟夏時節,我與朋友漫步在廬山腳下,放眼望去春天已經走遠啦!那村落中曾經爭豔萬分的百花,早已跟隨春天遠去的腳步而逐漸凋落,但是在廬山上明顯有一片盛開著的桃花林,異常嬌豔。細問之下才知道那裡是大林寺的所在。

結合後兩句可以知道,在看到大林寺的桃花之前,白居易其實心內是惆悵與失望,甚至有些惱怒的,因為他不願看到春光遠去,不願意看到百花凋落,但是廬山上大林寺的桃花林此時的盛開給了白居易一個不小的驚喜,他沒有想到在這樣的孟夏季節還有這一大片盛開地略顯孤獨的桃花林。從開始的失落到後來的欣喜,白居易只用了六個字「芳菲盡」、「始盛開」。這樣的驚喜無異於將白居易在那一瞬間離開了令人悲傷的現實而到了一個奇異的世界之中。

當然實際上,在廬山上盛開的桃花是由於海拔高度的原因造成不同高度的植物有了奇特的生長規律。科學地講:

廬山海拔大約1400米,山頂的溫度與山腳下的溫度差則有將近10度左右,而詩體中的大林寺就處於廬山典型的「花徑」範圍,因此這裡的春天來得晚,走得也晚。

白居易是否了解這樣的科學原理,未曾可知,但是這都不重要,白居易在此詩開頭時用這種極具想像以及獨特的視角將自己從惜春、戀春,到怨春再到尋春的過程描繪了出來。

雖然整個首句中沒有什麼生僻字,但是白居易卻寫出了美輪美奐的意境,尤其是開頭的「人間四月芳菲盡」更是千古傳誦的名句。

02生活處處有驚喜

白居易在尾句中讓自己想像的翅膀盡情展開,更加使得原本怨春的情感瞬間變成——愛春。

春天在白居易眼中變成了有著感情的、善於與詩人做遊戲的一位小姑娘,活潑可愛。無形變有形,無情變有情。白居易心中的童心被激發了出來,難能可貴的是他用通俗的語言講這種不可言說的感情妙趣橫生的描寫了出來,「千古佳作」之稱實至名歸。

細品之下,不難發現,白居易其實將自己比作了桃花,因為自己的直言不諱而遭受到了權貴的排斥,最終被貶江州。自己心內的那種懷才不遇以及對時下的不滿全部付諸於詩句之中。而白居易更加可貴的是,善於透過事物的表面現象去發現本質,這其實也是他在用這樣的詩句向我們傳遞的一種思想。

相關焦點

  • 白居易很深情的一首詩,開篇4句就十分驚豔,打動了無數人!
    看到題目「白居易很深情的一首詩」,大家第一時間是不是想到了《長恨歌》?雖然《長恨歌》也是情深至極,但終究寫的是別人的故事。今天我們要說的這首「白居易很深情的詩」,說的是他自己的深情,是屬於白居易對一個女子的深情。
  • 詩魔白居易想喝酒了,於是寫下了這首詩,竟成了人人喜歡的一首
    劉十九:白居易留下的詩作中,提到劉十九的不多,僅兩首。但提到劉二十八、二十八使君的,就很多了。劉二十八就是劉禹錫。劉十九乃其堂兄劉禹銅,系洛陽一富商,與白居易常有應酬。綠蟻:指浮在新釀的沒有過濾的米酒上的綠色泡沫。醅(pēi):釀造。綠蟻新醅酒:酒是新釀的酒。新釀酒未濾清時,酒面浮起酒渣,色微綠,細如蟻,稱為「綠蟻」。雪:下雪,這裡作動詞用。
  • 白居易的一首詩,表面寫桃花,實際暗含哲理,僅28個字成千古名作
    在《琵琶行》一詩中,曾面對琵琶女產生「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滄桑感慨。但儘管如此,白居易也沒有被仕途不順的境遇打倒,從下面這首詩中我們就可以看出他的樂觀和可愛。《大林寺桃花》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 白居易為女兒寫下兩首詩,一首舐犢情深,一首痛斷肝腸
    白居易37歲才結婚,一生共有三個子女,其中的兩個都在三歲的時候夭折。這對於年近四十才當了父親的白居易來說,是極其痛苦的經歷。他曾經為長女金鑾子,寫下過兩首詩,一首舐犢情深,一首卻讓人肝腸寸斷。 第一首詩,是在金鑾子周歲的時候寫下的,此時,第一次做父親的白居易看著懷抱中嬌憨可愛、粉妝玉琢的女兒,心裡非常高興,便寫下了《金鑾子晬日》這首詩—— 行年欲四十,有女曰金鑾。生來始周歲,學坐未能言。慚非達者懷,未免俗情憐。從此累身外,徒雲慰目前。若無夭折患,則有婚嫁牽。使我歸山計,應遲十五年。
  • 白居易這首冬至詩,說盡相思之苦,簡單卻震撼人心
    古往今來,關與思念的冬至詩不勝枚舉,今天夢瞻要給大家講的,便是白居易的一首冬至詩,說盡相思之苦,簡單卻震撼人心。眾所周知,白居易才華橫溢,一首《長恨歌》極盡才情,詩中那句「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不知道感動了多少人。但殊不知,這句詩除了講述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故事,其實也帶有白居易自己的感情經歷和願望。
  • 白居易秋日詠懷,這首五律開篇就比喻生動,尾聯更是妙語雙關
    下面介紹的是白居易秋日詠懷,這首五律開篇就比喻生動,尾聯更是妙語雙關。秋思唐代:白居易夕照紅於燒,晴空碧勝藍。獸形雲不一,弓勢月初三。雁思來天北,砧愁滿水南。這首詩作於唐代太和六年秋天,當時詩人已經60歲,還在擔任河南尹。這一年他的好友元稹去世,白居易為其撰寫了墓志銘,並將元家給的潤筆費,全部布施於洛陽香山寺。元稹曾是樂天幾十年的老朋友,如今先於樂天而去,詩人悲痛交加,加上自己身體也逐漸衰弱,於是心情也非常惆悵。時值寒秋,他更加感慨秋意蕭瑟,於是詩人秋日詠懷,寫下了這首詩。
  • 初春時節下了一場大雪,白居易去到朋友家做客,還寫下了一首趣詩
    讀白居易的詩最是能夠讓人感受到詩歌獨特的美,一些看似很普通的作品,那也是寫得很有趣,譬如這首《春雪過皇甫家》,那就是他眾多作品中比較獨特的一首,整首詩情感細膩,寫得很是生動,同時也把深厚的友誼描寫得感人肺腑。
  • 白居易滿頭白髮參加賞菊宴會,寫下一首趣詩,末句的妙喻千古流傳
    如果給唐代詩人分類,相信白居易會被很多人歸到現實主義詩人的行列中去,的確,他許多我們耳熟能詳的名篇,如《琵琶行》、《觀刈麥》、《賣炭翁》等,都是反映現實社會現象的佳作,大有一種悲天憫人的氣概。但這樣的詩,讀起來也有一種壓抑之感,有著些許的哀悽之美。
  •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山寺桃花始盛開中的大林寺在哪裡你知道嗎?
    譯文是:在人間四月裡百花凋零已盡,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剛剛盛開。我常為春光逝去無處尋覓而悵恨,卻不知它已經轉到這裡來。這首詩可以說是詠春嘆春惜春的名篇,通過對大林寺桃花的盛開而感慨春歸不是無可尋覓,也許轉往山中可再尋!
  • 晚年的劉禹錫洗盡鉛華,寫下一首詩送給白居易,傾訴了人生的無奈
    ,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風格,特別是他晚年之後回到了洛陽,當時所有的好友都已經逝世了,只有白居易還在,兩個人經常在一起詩詞唱和,寫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經典名篇。白居易其實也是很倒黴,儘管他一輩子小心翼翼,但最終還是沒能逃過被貶外地的命運,兩個人正是有著被貶的經歷,也就使得他們有著共同的話題;為此晚年之後的劉禹錫寫過很多詩贈送給白居易,其中有一首寫得就很是傷感,正是這首《杏園花下酬樂天見贈》,在這首詩中劉禹錫把自己當年被貶之後的生活,以一種極為悲情的口吻描繪的淋漓盡致,字裡行間也是充滿了無限的憂愁,使得我們讀了之後立馬能夠感受到他內心的無奈
  • 《大林寺桃花》一詩表達詩人怎樣的情感呢?
    《大林寺桃花》一詩表達了詩人對美好春光的喜愛與留戀之情。全詩首句「人間四月芳菲盡」流露出詩人對春光匆匆不駐的失望,次句「山寺桃花始盛開」則透露出詩人心緒的轉變,表露出其對始料未及的春光的驚羨,全詩抒發了詩人因美好春光而生的欣喜與愉悅之情。
  • 白居易的這首詩,只有短短的4句,卻把少女的嬌羞表現得淋漓盡致
    這類詩歌作品,最早可見漢樂府《江南》:「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南北朝時期也有《西洲曲》:「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之句。而到了唐代,這類詩歌逐漸成為一種流行,不乏名篇佳句。譬如,李白的:「若耶溪邊採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王昌齡的:「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張籍的:「秋江岸邊蓮子多,採蓮女兒憑船歌」等。
  • 白居易姓白名居易,字樂天,為何卻寫下「《長恨歌》」?
    為什麼提到這部電視劇呢,是因為劇中由王大陸飾演的渤王在其中一集問馬摘星,說他很好奇,白居易名居易字樂天,按道理來說應該是比較豁達的,為什麼卻寫下了《長恨歌》,而且還是「此恨綿綿無絕期「,他到底是有多恨?這一問引起了很多人的興趣,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白居易為什麼寫下《長恨歌》。
  • 白居易夢到元稹後給他寫首詩,元稹回詩一首,最後7字扎心了老鐵
    而白居易在元稹去世後對他的思念也從未斷絕,也曾寫下「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這樣的深情詩句來悼念好友。本期筆者要介紹的也正是他們之間的兩首有趣唱和詩。公元817年,白居易和元稹同時遭遇貶謫。白居易顯然是思念元稹的,但是他卻不承認,反倒說元稹思念他,讓人捧腹之餘也能感受到好友之間的那種溫情。元稹在收到白居易這首詩以後,也是回詩一首,不過比起白居易的「傲嬌」,元稹的回詩可謂扎心,尤其是最後7字。《酬樂天頻夢微之》山水萬重書斷絕,念君憐我夢相聞。
  • 冬至之夜,思家心切的白居易,寫下一首清新質樸的詩
    在一個冬至夜,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獨坐驛站,思念起了家人,寫下了一首清新樸實的七絕。邯鄲冬至夜思家白居易(唐)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在唐代,冬至節氣時,官員們還會有7天的冬假,這說明冬至在唐代是非常受重視的。可是,在這個團聚的日子,看著別人一家圍坐爐前歡聲笑語,大詩人白居易卻有事在身,遠行在外,只能在邯鄲的驛站度過,他能不想家嗎?詩人便以一個很直白的題目表達自己的思念。
  • 杜甫流落成都,寫下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人人會背!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絕句》,便是杜甫詩風沉鬱頓挫的代表作之一。不過與杜甫的「三吏」和「三別」等詩不同,這首《絕句》的沉鬱頓挫並不明顯。即整首詩看起來是一句一景,所描繪的大自然風光也都美如畫卷,但是它的背後,尤其是最後一句「門泊東吳萬裡船」卻有著深意,細細品讀,你會發現都是杜甫的辛酸淚。為什麼要這樣說呢?
  •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手繪配圖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這首詩就是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代三大詩人之一。寫作背景:此詩寫於作者被貶江州,任江州司馬時。
  • 白居易的這首詩,短短四句既有思鄉之情,又有家國之愁
    李白登高望遠,俯瞰長江寫下「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的壯美的景色;杜甫遊覽泰山,發出「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慨。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首白居易的一首詩,《郢州白雪樓》,寫登樓遠望家鄉。白雪樓中一望鄉,青山簇簇水茫茫。
  • 白居易夜想初戀,寫下一首詩,道盡相思之苦,一字一句仿佛從肺腑鏤出……
    千年前的一個冬夜,白居易想起了闊別多年的初戀,寫下一首詩《冬至夜懷湘靈》,短短20字道盡相思之苦。在古代,冬至是闔家團圓的大節日,宦遊異鄉的白居易在冬至夜寫過很多首思念親人的詩歌:「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十一月中長至夜,三千裡外遠行人」……這首五絕同樣表達了深切的思念之情,只是思念的對象由家人變成了他一生都難以忘懷的初戀——湘靈。
  • 大晚上睡不著,白居易寫下一首詩打發時間,短短20字成就千古絕句
    張繼晚上睡不著,寫下了《楓橋夜泊》;李白晚上睡不著,寫下了《靜夜思》。我們本篇的主角——大詩人白居易,大半夜睡不著,就爬起來寫了一首詩,雖然只有短短20字,但這首詩卻成為了千古絕句!這大概就是我們和大佬的區別吧!說起白居易,那可真是一時半會說不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