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一個團契,由兩位同工一起負責,但他們在主持團契活動時總是夾帶「私貨」,動不動就說對方是非,將存在的矛盾公開化,直到最後其中一位選擇離開,到其他教會侍奉。
在當前中國教會中,把講臺作為炮臺的現象雖然並不多,但造成的危險卻不小。很多教會的紛爭多少是因為這個問題引發的。由於在事工安排甚至個人利益方面發生矛盾,有的人感到氣憤,很想抒發內心的憤恨,於是就通過講臺之便,在大庭廣眾之下攻擊與他有矛盾的人;而有的人則是蓄意的希望將矛盾公開化,以博取大眾的支持。
這種現象往往激化了教會矛盾,讓一些本可消弭的矛盾愈加嚴重,從而破壞了同工關係,甚至導致分裂。就像有個堂會,兩位牧者因為事工方向發生衝突,結果接下去幾個主日,他們輪流講道,但都是在指責對方的問題,並把自己說得何等無辜委屈。最後有位牧者憤然離開,原本和諧的教會氛圍被打破。而不少信徒也因為牧者的紛爭產生了軟弱,離開這個堂會。因此,將講臺當做炮臺的舉動,是對教會發展的極大阻礙。
我們必須要清楚,教會的講臺是傳播神旨意的管道,無論是主日講道或是團契分享,其根本目的都在於讓弟兄姐妹明白神的真理,從而生命得到成長。如果我們將其作為發洩內心不滿,甚至攻擊他人的炮臺,顯然與神的旨意背道而馳。豈有把神聖的講臺,作為攻擊他人的炮臺呢?如此行為怎麼能蒙主喜悅呢?從信仰角度看,教牧同工務必摒棄這種錯誤的做法。
把講臺當炮臺的行為,也會讓信徒跌倒。很多弟兄姐妹都是通過主日講道或者團契分享了解真理的,講道者作為神的話語的出口,得到了信徒的尊敬,將其說的話視為真理的信息。假如講道的牧者同工傳道,在臺上肆意地論斷他人,那麼就會傳遞給信徒這樣信息——基督徒是可以隨便論斷是非的。
一些弟兄姐妹就會覺得,既然牧師都這麼說了,我們論斷、排斥那些跟我們有過節的肢體又何妨?如此一來,他們的生命就難免受到虧損。而另一些人信徒肯定認為,「你作為牧師居然也說這樣的話,簡直比我們還不如,今後憑什麼聽你的。」結果是牧師的威望也一落千丈,而最終造成了弟兄姐妹紛紛跌倒。
更可怕的是,一旦攻擊言論公開化,必然會迅速傳播整個教會。而且每個人都多少有關係密切的人,這樣的結果是導致教內結黨的出現。雙方相互抱團,相互攻擊,則必然導致教會分裂,從事工的開展,信徒的成長帶來嚴重破壞。這是絆倒人的惡事,基督徒千萬不可行。
教會生活難免有矛盾,但絕對不可在神聖的講臺上去論斷。這樣不僅愧對主,也會絆倒信徒。解決矛盾的最好方法還是大家心平氣和在主裡彼此守望,以主的愛相互寬恕對方,一同在主的家裡服侍。
基督時報特約/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立場,供讀者參考,基督時報保持中立。歡迎個人瀏覽轉載,其他公眾平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