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醫生只說父母需要簡單掌握的,寫多了怕親您不看(紅色字體為重點)
PS:帶小孩,想不懂的就換自己角度想想
來講講簡單的流鼻涕處理方法:
1.溼度控制 室內溼度控制在50-60%,這種溼度能稀釋鼻涕,讓鼻涕容易點排出來(效果慢,而且很多時候讓人感覺不到效果)
2.鹽水滴鼻、噴鼻、洗鼻(推薦的處理方法,很多時候可作為首選,但並不是在家裡隨便拿點食用鹽配,含碘及防腐劑的都不建議用來 配)
3.吸鼻 買吸耳球、吸鼻器都行,但別懟到鼻黏膜上,不然用力一吸,會把鼻黏膜吸腫,腫了以後,會加重鼻塞,會分泌鼻涕更多。
4.拿夾子夾鼻屎 1.小心挫到小孩;2.鼻屎太幹、太硬粘著,會把鼻毛扯斷。3.如果鼻屎靠近鼻孔,「軟硬適中」,也可以用下棉枝
5.吃藥、鼻用激素等其他方法 (用藥等這些需要看醫生後處理,還是根據每個人情況,就診後了解,這裡不說這麼多,怕你學亂了)
這裡首先請家長先消除疑慮,洗鼻子不是很難受的,很多人用過都樂意接受的。不要被自己的錯誤想法而去拒絕這種方法。大人自己洗洗就知道了。
需要了解的
對於大多鼻部不適,如鼻涕、鼻塞、過敏性鼻炎、感染性鼻炎等都可用,而且是首選的物理處理方法。
洗鼻子就像洗車子(接回流鼻涕的基礎篇,通常鼻子「髒」了,鼻子就會覺得各種不適,就像車子髒了,最好的辦法就是洗車嘛)如圖:
把鼻子洗乾淨,就像把車子洗乾淨了,馬上覺得倍兒爽。通過「洗乾淨」,可以改善孩子鼻癢、鼻涕、鼻充血、咳嗽等症狀,減少抗生素的使用
滴鼻子
適用於所有年齡,包括新生兒。(年齡小的首選)
可以直接用生理鹽水,家裡已經有鹽水的,可以把鹽水噴出來,然後用個滴管滴,又或者直接上網買滴鼻子的如(沒有任何廣告費用,淘寶隨便找的樣板):
用法:一般讓小寶寶平躺,頭側一邊,滴入上邊的鼻孔。然後頭再側另外一邊,也是滴上邊的鼻孔,然後抱起,用紙巾擦拭、抹乾鼻涕和水。
噴鼻子
稍微大一點孩子就可以用了,一般4個月以上用,已經沒啥問題了。
一般像這樣的(這兩瓶是何醫生和我女兒用的)
橙色的兒童噴頭,綠色的是成人噴頭。只要是這個噴頭的鹽水都可以,不一樣固定牌子,噴的時候長按,像水槍一樣可以持續噴的。
用法:看孩子配合不配合,配合的話讓孩子向前傾的坐著,頭微微低著,分別噴兩個鼻孔就行啦,這樣鼻涕容易流出來.但如果不太配合的話也可以捉著仰著頭,但這樣的話鼻涕容易進入咽部,都吃到肚子裡(問題也不大,畢竟平時的鼻涕好多也給你吞下去了),噴鼻子的話,一般3-5次/天問題不大。
其實滴鼻、噴鼻、洗鼻最簡單的區分就是水量的大小:滴鼻<噴鼻<洗鼻
同時清潔程度:滴鼻<噴鼻<洗鼻
還有個很重要的東西,在小孩有一定歲數的情況下,應該教小孩「醒」鼻涕,(大多4到5歲能學會,但也不能強求),把該「醒」的鼻涕「醒」出來,當然是用鹽水後效果更佳
至於還有注射器洗鼻、擠壓瓶洗鼻、電動洗鼻機,等滲鹽水、高滲鹽水等這些進階的,我最後想了想,等大家先接受滴鼻跟噴鼻,以後有機會再繼續深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