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腮腺,可能有人會聯想到小時候得的「痄腮」,就是流行性腮腺炎。「痄腮」腫脹的位置就是腮腺,這也是腮腺腫瘤生長的位置。近年來,貴州遵義71歲的何先生被腮腺腫瘤折磨得苦不堪言。這個腫瘤不僅影響美觀,還嚴重影響了他的頸部運動。
耳朵下的疙瘩越長越大
35年前,何先生左邊腮腺區長出一個桌球大小的腫物。隨著時間流逝,何先生左腮腺的腫物越長越大,像個「小腦袋」。15年前,何先生曾到醫院檢查,醫生告訴他,這是腮腺腫瘤,距離面部神經太近,手術難度大。考慮到經濟狀況,腫瘤也沒有不適,何先生便沒有手術。不久前,何先生左腮部的腫瘤不小心被樹枝割傷,而且流血不止。
遵義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口腔頜面腫瘤外科主任醫師胡小華表示,何先生患的是左腮腺多形性腺瘤,是一種良性腫瘤。鑑於腫瘤周圍血供豐富,血管曲張,容易破裂且不易止血,醫院為何先生進行了腮腺腫瘤切除術。
腫瘤多發於一側腮腺
河南省洛陽市第一人民醫院口腔科副主任醫師張劍峰介紹,腮腺位於面部雙側耳前及耳垂下方,其功能是分泌唾液,幫助消化。腮腺腫瘤是常見的口腔頜面部腫瘤之一,大部分位於腮腺淺葉,表現為耳垂下、耳前區的腫塊。
「大多數腮腺腫瘤長在一側,也有的雙側腮腺都長了腫瘤。」張劍峰說,他曾遇到過這樣的患者,病程已有20多年。該患者一直覺得不疼不癢,沒啥大事兒。好在術後做病理化驗,他的腮腺腫瘤是良性的。
洗臉時摸到包塊要就診
張劍峰說,腮腺腫瘤分為腮腺多形性腺瘤、原發性混合瘤等類型。絕大多數腮腺腫瘤患者早期沒有症狀,只是在洗臉、刮鬍子時,發現長了個小疙瘩。大多數腮腺腫瘤不疼不癢,屬良性腫瘤;只有少部分惡性程度高,生長速度快,並出現疼痛、麻木等症狀,甚至導致面癱。「腮腺腫瘤越早治療效果越好。即使是良性腫瘤,也建議及早切除。」張劍峰說,因為腮腺腫瘤到了晚期,很難徹底切除且容易復發,需要進行放化療等輔助治療。另外,原發性混合瘤早期大多是良性的,越長越大,可能變成惡性腫瘤。
張劍峰建議,洗臉時以耳垂為中心摸摸臉部有無異樣,尤其是中老年人要注意,一旦發現包塊,要儘快到醫院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