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凹:人最大的「任性」就是不顧一切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

2021-01-14 趙趙的期待

人既然如螞蟻一樣來到世上,忽生忽死,忽聚忽散,該自在就自在吧,各自完滿自己的一段生命,這就是生存的全部意義——賈平凹

《自在獨行》是2016年賈平凹寫出版的書籍,這本書相對於之前賈平凹的作品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我們也看到了一位作家漸漸老去,他的心靈和精神發生的巨大的變化。

賈平凹曾經在接受採訪中說道:

「年輕的時候覺得自己無所不能,年紀大了才覺得微不足道,我覺得不管是那個年代,他的生命過程都是樣的。」

這或許就是歲月的魅力,它讓人老了容顏,卻看清楚了自己,也明白怎樣與這個世界和平相處,這是一種瀟灑的態度,更是賈平凹的「任性」,只有長大後的我們才明白,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究竟有多難。

年少時的我們是快樂的,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有人曾經說,賈平凹是具有「叛逆性」的作者,曾經他的作品《廢都》被禁,經過16年這本有顏色的書籍才被解禁,看過《廢都》的人應該都知道,這本書的尺度有多大,甚至有人將它比作《紅樓夢》與《金瓶梅》的結合體。

這本書其實就是年輕的賈平凹對與那個時代的嘶吼,在那個年代人們的思想和欲望被禁錮,知道鄧麗君的靡靡之音漸漸地傳入,那個年代的人,才有想要有勇氣衝破這思想的牢籠。

在公子看來這不是賈平凹的有顏色的小說,它就是年輕賈平凹的藝術。

年輕的時候我們覺得自己就是最好的,不服輸也不怕輸,但是人到中年,忽然發現有些事情你不得不去認真地去領悟。

只是當我們醒悟時少年已過,只有還留在心間的只有淡淡的憂愁和悔恨,因此早一點明白一些道理,在人生的道路上可以少走很多的彎路,這也就是讀書與不讀書的差距吧,在書中學到的道理,或許在你身處險境時可以用得到。

考研的時候,有一位英語老師,相信很多考研的小夥伴對他很熟悉,這個人就是「朱偉」,他曾經說自己年少的時候喜歡音樂,但是當時他只是一個「窮小子」根本就沒有辦法去實現自己夢想,後來因為生存他當了考研英語老師,現在的他是一位成功人士,講課的時候他經常會說「夢醒是要養的,很嬌貴」。

雖然他沒有成為歌手,但是他現在投資音樂行業,這也是另一種堅持自己的夢想了吧。

「守財奴」的賈平凹,從人才寫到「天才」

有人曾經說作為一個大作家賈平凹是一個小氣吝嗇的人,他的墨寶在西安城內的隨處可見,他的字畫明碼標價,也正是因為這個他被眾人嘲笑。可是沒人知道,他對這個世俗的世界有多麼深刻的理解。

他的好友路遙一輩子仗義好施,但是在去世的時候一貧如洗,路遙告誡自己的朋友說,千萬不要走他的老路,當時賈平凹哭了,之後的他也聽進去朋友的話,開始變得吝嗇,甚至不願意亂花一分錢。

在當代賈平凹絕對不是最有才的那一個,但是他絕對是最刻苦的那一個,已經年過古稀的賈平凹,光小說,就寫了16部,散文隨筆更是不可勝數,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他把自己「從一個人才寫到了天才」。

是有多熱愛,才會年過古稀還如此堅持這樣高質量的寫作。

《自在獨行》是我們每個人一生都要走的路

這本書的書名,在小編看來應該是這樣讀「自在、獨行」,這是一位老者告訴還處在年輕的我們,人生的路就是應該從「自在」到「獨行」。

人能活得自在嗎?尤其作為獨生子女的我們來說?從一出生,我們就響應國家政策的號召。我們背負上了「獨生子女」的稱呼,但是我們身上的責任又是何其之重!全家幾口人,只有你一個小孩兒。從小爺爺奶奶寵愛你,爸爸媽媽把注意力全集中在你身上。從小,全家就以你為支點畫了一個保護圈兒。

獨行嗎?20多歲的時候,有時還在伸手向父母要錢;20多歲的我們,沒有屬於自己房子;每天思考職場生存法則;擔心學習成績怎樣提高;計算一個月到底能掙多少錢。我們被生活瑣事困住,精神和身體受到不同程度的壓力。我們經常思考的問題就是究竟還有幾年,才可以有一個完全獨立的自己。

自在,獨行。是每一個人都要經歷的階段,或許現在的你一個人在大城市默默打拼,找不到方向。或許現在的你正在埋頭苦幹,每天為房貸車貸小孩兒的奶粉錢心力交瘁。或許你現在正在圖書館看著枯燥的書本,憧憬著自己的未來。

那麼在不傷害他人的情況下,不有損社會利益的時候,人生必須需要一次獨行的機會。

在《自在獨行》這本書的尾頁賈平凹寫到:

「人最大的「任性」就是不顧一切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只有這樣,人才可以說,我這一生不虛此行。」

無論此時的你奔波在何處,請靜靜地看完這本洗滌心靈的書籍,現在正版《自在獨行》原價59元,現在只需要39元,喜歡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購買吧。

相關焦點

  • 《自在獨行》:人「最大的任性」就是不顧一切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
    人「最大的任性」就是不顧一切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人「最大的任性」就是不顧一切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只有這樣,人才可以說,我這一生不虛此行。這句話中:「不顧一切」、「堅持」、「喜歡」三個詞單獨拿出來都容易實現,可是當組合在一起,便很少會有人做到。但賈平凹做到了。他喜歡安靜,他說平生最害怕的就是敲門聲。
  • 賈平凹的四句話,句句發人深省,很多人讀得懂卻做不到
    賈平凹是個真性情的人,先給大家講兩件他的趣事。賈平凹喜歡逛舊書攤,有一次恰好看到一本自己贈給朋友的書,扉頁上還有自己的題字「贈某某兄」,估計是朋友把這本書當廢品賣掉了。還有一件事,賈平凹有一次參加一場義賣活動,寫了幾幅字都被在場的企業家買了去,錢也都捐了出去。當時有一位領導,想請賈平凹也給自己題一幅字,自己回去裱好掛起來欣賞。哪知賈平凹自己說自己向來不白白給人題字,要題字就要花錢來買。把那位領導弄得臉紅脖子粗,甚是尷尬。賈平凹這麼做,可能會被別人看起來不懂人情世故,連領導都敢得罪。
  • 賈平凹「精神出軌」妻子要離婚,親友勸和,賈平凹懟:你懂個錘子
    1992年,賈平凹的妻子發現他「精神出軌」,鬧著要離婚,賈平凹不願意,不久後,路遙去世,參加完好友的葬禮後,賈平凹毅然決定離婚,親友都勸他三思,賈平凹卻回懟:「你懂個錘子。」此時的賈平凹已經40歲了,與他並列陝西文壇三駕馬車的路遙和陳忠實都已名聲大噪,只有賈平凹籍籍無名,更讓他苦悶的是,就連相伴多年的妻子都不能理解自己。
  • 賈平凹:人的日子必是一日遇佛,一日遇魔
    大凡世上,做愚人易,做聰明人難,做小聰明易,做聰明到愚人更難。當五十歲的時候,不,在四十歲之後,你會明白人的一生其實幹不了幾樣事情,而且所幹的事情都是在尋找自己的位置。性格為生命密碼排列了定數,所以性格的發展就是整個命運的軌跡。
  • 賈平凹 :人過的日子必是一日遇佛,一日遇魔
    01大凡世上,做愚人易,做聰明人難,做小聰明易,做聰明到愚人更難。當五十歲的時候,不,在四十歲之後,你會明白人的一生其實幹不了幾樣事情,而且所幹的事情都是在尋找自己的位置。性格為生命密碼排列了定數,所以性格的發展就是整個命運的軌跡。
  • 人物|賈平凹:以作品梳理時代,梳理自己
    這群人代表著城市的時尚,猶如道邊的樹,是美的風景,能標示著風向,但大風來了會斷枝折股,即便是微風,那葉子也在不停地搖晃翻動。」在賈平凹的筆下,她們看似光鮮,實則辛酸;熱熱鬧鬧簇夥,每個人卻都孤獨著。《暫坐》裡有大量的筆墨在寫霧霾和市井。「我曾說過『天氣就是天意』的話,還寫過文章。
  • 能做自己喜歡的事,就是一種幸運,所以一定要堅持做自己
    後來他給一位美國老奶奶寫信,把自己的苦惱告訴老奶奶,老奶奶給他回了一封信,是這麼說的:「人的一生,能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是幸運的,有自己的真正興趣,才會活得有趣,才可能會成為一個有意思的人,當你不計功利地全身心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完全投入的那種愉悅感、成就感,就是最大的收穫和褒獎。」
  • 賈平凹:越是沒錢的人,越是喜歡裝有錢
    賈平凹曾說:「那些膚白貌美的女子,精緻的手袋塞滿了衛生紙,她們不敢進澡堂,剝了華麗的外套,縮身著支離破碎的內衣,鋥亮的高跟皮鞋不能脫,襪子被腳趾捅出個洞。」錢的屬性既然是流通的,錢就如人身上的汙垢,人又是泥捏的,洗了生,生了洗。
  • 丨關於做自己
    「你為什麼就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來過呢,為什麼不能走自己想走的路呢,為什麼要在意別人的眼光呢,為什麼別人覺得你不行你也要覺得自己不行呢,你為什麼不試試堅持做自己呢?」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提到一個詞:做自己。
  • 人生最重要的事,就是要做自己一輩子都喜歡的事
    我覺得人生最重要的事之一就是要在這輩子能夠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把自己喜歡的事做成自己一輩子的事業。那我們到底要怎麼確定什麼事才是我們內心一輩子都想要去做的事呢? 一輩子都想要做的事也不是那麼容易找到的,就像是讀書一樣,開始其實並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讀書,但是越是讀到最後也好像找到了感覺,自己為什麼要讀書。 找到自己一輩子喜歡做的事,就像是交朋友一樣,不可能一看到就成為了你的終身摯友。雖然交往中也有一見鍾情,一見如故的人,但是那是很少的。交朋友需要交往很久,相處很久,很久的相處後才能從中篩選出那麼幾個一輩子的知心朋友。
  • 賈平凹因「精神出軌」而離婚,二婚嬌妻寵他入骨,成就《暫坐》
    賈平凹卻不願意離婚,後來是去參加好友路遙的葬禮回來後,他改變主意,快速地答辦好離婚手續。我們都知道賈平凹是非常愛他的前妻的,當他的前妻離開他後,他很傷心,醉心寫作,成就了《廢都》。《廢都》這本書,讓他名噪一時,名聲大響,然而這本書裡面有許多尺寸較大的描寫,所以這本書被封了。賈平凹一下子從神壇掉了下來,面對一大片的都是謾罵。此時的賈平凹身心俱疲,他失去了寫作的熱情。
  • 賈平凹新作《暫坐》:人生就是一場暫坐,酸甜苦辣都是風景
    其實賈平凹是高產作家,他最出名的作品就是《廢都》,不僅獲得了很多人的喜歡,而且當時一出版,盜版就層出不窮,但是無奈裡面涉及著敏感內容,所以在很多地方都是此處略去若干字,憑藉著這部小說讓賈平凹「名動天下」。
  • 賈平凹《暫坐》:妻子人前光鮮亮麗,背著丈夫與老富豪同居
    喜歡賈平凹的小說,首先是喜歡這個「有爭議」的人「怎麼比《廢都》尺度還大,賈平凹咋還這麼敢寫?」年近古稀的賈平凹,耗時兩年,改稿4遍的新作《暫坐》,一經面世再度引發熱議。海若出於同情,決定幫她,卻沒料到因為這件事,自己苦心經營的茶館最終被毀,這事等會再說。和香港老闆好上後,辛起以為自己終於找到翻身的機會,沒想到香港老闆前段時間回到香港定居去了,不知何時再回西京城,也有可能永遠不回來了。更氣人的是,以前和辛起發生關係時,這個香港老闆每次都戴套,現在辛起才明白是不想讓她懷孕。
  • 賈平凹很諷刺窮光蛋的名言,讓有些人讀完想發笑,卻是那麼的現實
    窮光蛋,在很多人眼裡怎麼形成的,很多人可能想到蛋就是零的意思,窮光蛋,就是窮的只有零元錢,沒有錢,甚至負債。而窮光蛋這個詞的誕生就是對窮苦人的一種侮辱,但現實中很多人卻喜歡把自己一無所有,很窮,身無分文認為是窮光蛋,那不等於自己侮辱自己?
  • 賈平凹經典語句的文學魅力
    有些人來了去了,有些人近了遠了。你看,匆匆一年又一秋。歲月不堪數,故人不如初,不過在這人間暫坐,卻要經歷萬千滄桑。——賈平凹2、人既然如螞蟻一樣來到世上,忽生忽死,忽聚忽散,短短數十年裡,該自在就自在吧,該瀟灑就瀟灑吧,各自完滿自己的一段生命,這就是生產的全部意義。
  • 66歲賈平凹:寫作有「驚恐」愈寫作,愈明白自己的無知和渺小
    一般排除開會、活動等事務外,賈平凹會從早上起來後開始寫作,一直寫到中午十一點左右,然後吃吃飯,睡睡覺,再從下午三點寫到五點,正常情況下,每天可以寫四五個小時。他說,過年放假一般是他最快樂的時刻,「因為無人幹擾,就可以多寫一會兒了。」《靜虛村記》中賈平凹說自己是「世上最呆的人,喜歡靜靜地坐著,靜靜地思想,靜靜地作文」。
  • 任性與做自己
    任性的人的內在話語是做自己的人的內在話語是——我不介意你怎麼看,我按照自己的內心原則生活。做自己呼應的是內心的原則,而任性則是反應外界的以牙還牙。所以區分做自己和任性的第一個區別是:任性帶來越來越大的焦慮,而做自己帶來的是寧靜,因為雖然不完美,你已經做了最好的選擇。
  • 賈平凹《暫坐》,我悟到一個道理,多少人的苦惱在於「三個字」!
    讀書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找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感受著暖和的陽光,拿出一本書,慢慢地翻著,這種感覺真是太好了,當然讀書要讀好書,什麼是好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最近我就讀了一本好書,這本好書名叫《暫坐》!《暫坐》大家初次聽到這個名字會想到什麼?我聽別人讀的時候以為是「站住」,然後仔細想想會不會是「佔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