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朋友圈跑步健身的動不動就十幾公裡?甚至有人天天一個馬?

2020-12-16 開心快樂的家常事

每天跑步的人很多,每天跑10公裡的人也很多,一個月跑兩次半馬的人也不少,因為你不在跑友圈子裡,裡面的人一個月跑200—300公裡的比比皆是。我屬於比較懶的人,不每天跑,一般隔一天跑一次,時間允許的話會跑10公裡以上,時間緊張估計就跑5—6公裡。

有幾年跑齡的人通常一次跑10公裡對他們來說就是非常輕鬆的,天天半馬的人不多見,除非那種專業運動員,一般人天天半馬的話,容易導致訓練過度,引起受傷和其他一些不良反應。至於步數作弊的事,好像有人用那種招財貓把手機掛上去,其他的就不清楚了,步數作弊沒意義,為了獲得朋友圈的羨慕?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有那功夫還不如出去跑兩圈呢。

當你的跑步能力達到一定水平之後,5公裡也就相當於熱身,10公裡屬於正常訓練,半馬很輕鬆,全馬也沒有問題。一定水平,跑過馬拉松,跑齡2年以上,持續訓練的跑步愛好者,完成上述訓練問題不大。當然對於大部分跑者,不太可能天天跑,除非參加某種挑戰任務的例外。凡事過猶不及。一般每周出勤3-5次,太少沒什麼效果,太多容易過量。所有在你的朋友圈動不動就十幾公裡,甚至有人天天一個半馬,也就不奇怪了。

更有甚者,微信步數封頂,那是有人去跑100公裡長距離賽事了。對於這些跑者,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的心肺功能好,耐力好。看你主要問的是跑步軟體怎麼作弊的問題,這個很簡答啊,方法多了去了,待我一一講來。

第一名,購買設備。最省事的方法就是購買設備,從淘寶搜索手機計步器,幾十元一個的小玩意,把手機放在上面自動給你搖啊搖,一天幾萬部輕鬆的很。要是軟體不能覺察的話,你把手機綁在電風扇上估計計步更多。第二名,腿腳不動,手臂動。坐著沒事的時候,把手機拿在手裡搖啊搖,或者帶著手環的手搖啊搖。第三名,藉助僱傭兵。你家不是有寵物嗎,把手環拴在狗腿上,讓你的小狗出去溜溜彎,回來增加一萬步。

第四名,暴力破解。要是技術夠牛的話,暴力破解手機軟體,直接從系統修改數據。跑步為了什麼?運動為了什麼?先解決這個問題。

朋友圈是用來交友的,通過刷朋友圈來獲得自我滿足的成就感,這與運動無任何關係。你可以刷每天的美食,刷旅遊,刷笑話,一樣很多關注。如果跑步、運動為了健康,那麼刷朋友圈沒有丁點關係。運動又怎樣可以令到我們身體健康呢?

其次,我們身體一切活動,包括跑步、走路、呼吸、消化、思考,都需要能量支持,我們吃飯,食物會轉化為糖、脂肪這些能夠產生能量的物質,然後身體會不停地生產能量,同時不停地消耗能量。消耗大於供給,我們就會累,就要減少運動來減少能量的消耗,從而補充能量。

第二點,中國傳統上說的人體能量叫做氣,儲存在人體經脈當中。是的,就像一個蓄電池一樣,因此睡覺後,能量生產大於消耗,我們就補充了能量,人就精神。量子物理裡面的量子躍遷現象,足以說明組成我們人體的微觀世界,是可以吸收、儲存和釋放能量的。好了,我們看看運動怎樣才能令我們身體健康。

運動過程,我們身體需要大量消耗能量,這個時候身體各處組織都通知大腦需要增加能量供應,這個時候,大腦就會激活能量轉化系統,讓更多的能量物質轉化為能量。這個激活的過程,會讓我們能量轉化過程更加活躍,這個時候,運動完畢,我們身體不但不會因為消耗能量而疲勞,反而會因為能量轉化系統的激活而產生更加多的能量,能量飽滿了,我們會更加精神,而且,這個時候人體的食慾會下降,因為能量足夠,因為人體能量需要而補充食物的信號就下降。同樣道理,晚上跑步,你不會因為累而睡得更好,反而因為能量飽滿而沒有睡意。

好了,跑馬拉松呢?超大的運動量,會讓我們人體激活的能量轉化系統都無法短時間補充能量,這個時候,身體由於能量補給不足,各處的機能都會下降,容易受傷,容易損害身體組織。同時,如果每天跑馬,身體適應了大運動量,那麼一般的運動所能達到的補充能量效果就會下降。

因此,最好的跑步方式,以慢跑為主,每周3-4天慢跑3-5KM,1天進行10KM長跑,或者進行3-5KM的間歇跑,每天保持半小時的核心訓練,將這樣的跑步習慣長久地保持下去,這樣身體就會越來越好。

相關焦點

  • 《跑步治癒》1-為什麼你總是跑不動?
    本期「10天陪你讀本書」,為您帶來張展暉的作品——《跑步治癒》。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健身。996的工作強度,熬夜失眠的生活狀態,都讓我們的身體越來越差,擁有一個好身體,已經成為我們不得不提上日程的一件事情。同時,健身所帶來的好身材,也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把健身列入自己的計劃表中。
  • 岸邊露伴一動也不動:熱愛健身是好事,但不要走火入魔哦
    大家好,我是漫語漫念,這一期和大家聊一聊《岸邊露伴一動也不動》ova版。前期的時候我已經介紹過富豪村和六壁坂兩部ova了,這一次又新出了2集新的ova,本期就和大家聊一聊《The Run》這集。(以下內容全劇透,不喜誤入。)
  • 為什麼我天天跑步減肥,結果腿卻更粗了?!
    為什麼我天天跑步減肥,結果腿卻更粗了?!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有人覺得跑步會粗腿呢?這樣就有很好的理由不跑了你們難道以為坐著不動就不傷膝蓋了嗎?一項研究表明健身跑的人們關節炎發生率僅3.5%而久坐不動人群的關節炎發生率卻為10.2%所以說久坐比跑步更傷膝蓋
  • 【運動】老美為什麼愛跑步?[附最全健身3D動圖]
    ,雖然這只是基於一個商業產品的數據統計,但仍然可以從側面了解各個城市跑步參與者的數量差異。最近,聽說他又在和詹森一起跑步。天天穿著運動帽衫,運動鞋,也學年輕人一樣,耳朵裡塞著耳塞,沿著河邊慢跑。只不過他聽的不是什麼流行歌曲,而是一種叫「北路梆子」的山西地方戲劇。這樣跟著詹森先生跑了兩個月之後,他在一次聚會上問大家:你們知道美國人為什麼愛跑步嗎?大家都不說話等著他的下文。
  • 為什麼有人動不動就滿身大汗,有人卻從不出汗?
    夏天天氣炎熱,身體特別容易出汗,出汗是人體本身代謝調節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總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就比方說有的人動不動就滿身大汗,有的人卻從不出汗。新陳代謝,外界運動氣溫升高都會產生熱量,如果無法及時將熱量排出去,就會使體內溫度過高,影響各個器官的運轉,出汗可以及時的給身體散熱,調節身體正常體溫,不然超過正常體溫就不舒服了。如果大家對此理解有些困難的話,那麼不妨想像一下自己發燒的感覺。為什麼有人動不動就滿身大汗,有人卻從不出汗?
  • 跑步5公裡,怎麼跑步才能感覺比較輕鬆
    跑步5公裡,一般都是勻速跑,想跑得更輕鬆,可以試試變速跑,就是不知道提問者體能怎麼樣。除了通過跑步提高跑步成績或跑得更輕鬆之外,還要專門鍛鍊臀腿、腰腹等部位肌肉,提高肌肉力。跑步5公裡,距離不算遠,只能算作是基礎跑量,以後可以嘗試8-10公裡,15公裡,半馬,至於全馬,全看個人興趣。全馬和半馬完全是兩種運動,不要以為能跑半馬就能跑全馬。勻速跑5公裡比較容易,三四十分鐘基本就能跑完。如果提問者40分鐘內跑完5公裡,不管是勻速跑,還是變速跑,都可以較輕鬆完成。
  • 為什麼跑步雖好?但也不要天天跑!
    也有跑友疑惑:這樣天天跑都不休息好嗎?  確實,我們需要明白,同樣是跑步,通過跑步強身健體和跑步體育競技,是有很大區別的。  達子已經跑步快10年了,對於跑步可能不僅限於跑步健身,而是想在馬拉松成績上有所突破,而且他也已經積累了很多經驗,懂得讓自己在跑步中如何避免受傷。
  • 8分鐘才跑1公裡,都不敢曬朋友圈!真丟人?
    近日,大家紛紛加入到了跑圈,在朋友圈裡曬跑步打卡的人越來越多。雖然疫情還沒徹底結束,但是大家對健康越來越重視。在大家曬圖發圈時,我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那就是自己跑完後,這樣的成績到底是算快了,還是慢了?1公裡跑8分鐘,正不正常?5分鐘跑1公裡,算不算快?
  • 為什麼有人動不動就「滿身汗」?有人從不出汗,小護士告訴你原因
    也有一些人在熱的時候不流汗,甚至一些活動對他們的身體來說只是輕微的潮溼。那麼,為什麼有些人動不動就已經「滿身汗」了,但是有些人卻不熱、不出汗呢? 新陳代謝,外界運動氣溫升高都會產生熱量,如果無法及時將熱量排出去,就會使體內溫度過高,影響各個器官的運轉,出汗可以及時的給身體散熱,調節身體正常體溫,不然超過正常體溫就不舒服了。
  • 3個月從500米跑不動,到跑步減重30斤,他是如何做到的?
    撰文/石春健編輯/燈芯絨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3個月從500米都跑不動,到跑步減重30斤,他是如何做到的?因為連500米都跑不動,一直不敢有跑步的想法6月開始,刷到石老師抖音,大體重初跑者要以走路的速度跑步這個視頻,有了跑步減重的想法。一開始,跑跑走走40分鐘,速度都是12分多,堅持了1個星期,前後腳指頭都在起泡泡,我用針去給他捅破,一直堅持下去。後來堅持住了,腳再也沒事了。
  • 5公裡跑多少分鐘,就是什麼樣的等級?不是誰都能天天跑步
    1、專業跑者在跑圈裡,有一群跑者天天跑步,一個月30天從不休息,每天還能堅持跑步10公裡以上。這些跑者都堪稱大神,都是專業的跑者。基本上都有著5至10年的跑步經驗,5公裡的成績基本上都是破20分的。他們是專業的跑者,天天跑步也是進行著專業的訓練。他們想要的,並不止是健康,而更多是想要參加馬拉松比賽,並拿得名次。
  • 跑步從0到30公裡,會經歷些什麼?
    2018年目標半馬,由於各種理由跑步還是沒有養成習慣,有時候一個月就跑一兩次,只要有合理的理由都可以不跑。時間如流水轉眼就到了半馬報名期,聽說跑不完15公裡就最好不要去參加半馬。第一次有具體的目標:跑完15公裡。參加比賽前的一個月勉強完成了15公裡。完賽後疼了好幾天,發誓不想再跑了。生活這麼美好為什麼要自虐。
  • 為什麼不能天天跑步?初學者必看!
    新手入門,跑多少公裡合適?剛開始跑步,跑多久比較合適?剛開始跑步的第一周,每次15分鐘是比較適合的。然後循序漸進往上加。剛開始無法堅持跑15分鐘怎麼辦?你可以用慢跑、快走結合。跑累了就快走一段,恢復了就繼續跑。當你可以完成5公裡後,可以挑戰儘量不快走,全程跑完5公裡。當你完成時,恭喜你,你已經成為入門級跑者。
  • 100天跑步500公裡,成功瘦身30斤,我想告訴你這些!
    如果有人在去年7月的西安科技二路附近,看到有兩個二B零點沿著馬路全力奔跑,不用懷疑,那就是我和舍友。汗水終不會被辜負,一個月時間,成功減肥15+斤。 工作後由於沒有運動時間,飲食未進行控制,體重又飆升到了170+斤,然後就有了100天跑步500公裡的故事。
  • 讓你膝蓋受傷的不是跑步,而是錯誤的跑步方法
    撰文/柳條 編輯/柳條 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 前兩天小編寫了一篇文章《跑步後不發朋友圈,不就相當於白跑了嗎?》
  • 零基礎起步,健身小白最需要注意什麼?
    零起步健身時,需要注意不少事項。但只要大方向搞明白了,加上一定的堅持,基本上就能達到健身目標,效果也會比較快的顯現。所以,這裡只說三點,掌握好就算健身上路了。為什麼要健身?新人健身最容易出的問題,就是不假思索就開始。比如,我太胖了,明天就開始跑步。
  • 汕大發起室內運動打卡,學生在線健身做瑜伽,有人早起跑半馬
    「熱身加跑步2km,引體向上」「早起之後跑了個半馬」「今日跑步6km,跟著老師練腹肌大概30分鐘,運動時長70分鐘」…… 近期,汕頭大學發起「21天室內運動打卡挑戰」線上活動,鼓勵學生進行室內運動,參與活動的一百多名學生以「運動打卡」的方式堅持每天鍛鍊。如今,該活動已經結束,仍有不少的學生在打卡圈裡分享自己的運動經歷。
  • 為什麼有人動不動就一身汗,有人再熱也不出汗?讓中醫告訴你答案
    在太陽下,有人身上大汗淋漓,有人只是微微汗出;有人無論天氣多熱都不出汗,而有人即使在空調房也會汗出溱溱。到底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差別?出汗的多少,能告訴我們身體的不同情況嗎?看看你屬於哪種「汗」在上期「身體的聲音」專欄中,我們講到了衛氣具有防禦功能,這種功能是通過溫養肌膚、充實腠理、主導毛孔開合來達到的。
  • 運動一分鐘 = 跑步一小時?健身網紅,不要再侮辱跑步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跑步被一些所謂的「健身達人」「減肥達人」整得一文不值,什麼都比跑步強,隨便編上一個或幾個動作你是不是對慢跑、跑步,有什麼誤解?你出去跑1小時、2小時試試,能跑下來嗎?別說2小時,半小時5公裡能跑下來嗎?沒有跑過憑什麼就能說,躺躺就比跑步強?還是發現了什麼科學奇蹟,有神奇的運動卡路裡消耗公式了? 這是在教人健身嗎?
  • 為什麼5公裡才是跑步的關鍵距離?你能跑到哪個級別?
    所以,假期結束後恢復跑步的跑友們也無需過於追求速度,循序漸進,慢慢提升起來。大家觀察身邊朋友圈跑步打卡記錄會發現一個現象:很多人日常跑步鍛鍊的距離以5公裡、10公裡為主,對於剛入門跑或者恢復跑的朋友來說,5公裡的打卡記錄更為常見。小朋友,你可能有很多的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