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簡單線條表達感動和感謝」,天津「美小護」成江岸方艙全能手

2020-12-26 長江日報

長江日報-長江網2月23日訊從2月10日凌晨抵達武漢到現在,13天的時間裡,忙碌在江岸方艙醫院的天津醫療隊護士張瑾,完成了從護士到宣傳員兼職漫畫家的轉變。「對我來說,護士工作肯定更熟悉一些,但我也知道,醫療隊的所有工作都很重要,既然組織上把其他任務派給了我,再難我也要完成好。」張瑾說。

張瑾所作醫生正在看診斷報告的漫畫。圖片由張瑾提供

抱著平常心上一線,最放心不下女兒

33歲的張瑾是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婦科的一名護士。疫情發生後,她與同事一起寫了請戰書,早早地準備好了來武漢的行李,2月9日接到通知,拉著行李就去了機場。「家人都很支持我,雖然也會擔心,但明白緊張擔心並沒有什麼用,不如抱著一顆平常心對待」。

張瑾最放不下的是5歲的女兒,她在給女兒的家書中寫道:「嘿,你好,小朋友,在家是不是已經憋壞了?再堅持幾天,因為外面的小病毒最喜歡和小朋友捉迷藏了,如果它藏到了你身後,吃藥打針少不了。你問我為什麼媽媽不怕,還要出去玩耍。因為媽媽是個戰士,專門把病毒殺,還要讓生病的小朋友早點回家。」張瑾告訴記者:「小姑娘很敏感,所以我和家人不會跟她說疫情有多麼的嚴重,就讓她把這當成是我一次普通的出差就好。」

陰差陽錯,臨危受命成為宣傳員

10日凌晨抵達武漢。張瑾與同事經過兩天的培訓後,被分配到了位於武漢全民健身中心的江岸方艙醫院。就在這時,張瑾卻接到了一個命令:她被抽調到了天津醫療隊宣傳小組:張瑾所在的醫療隊有兩名護士長,一名負責護理,一名負責黨建及宣傳。「說實話,接到命令的時候我非常不理解,我是一名護士,是來照顧病人的,而且我從來沒搞過宣傳工作,完全沒有頭緒。我去跟領導申請,想要進艙從事護理工作,但領導告訴我,宣傳工作同樣重要,甚至任務更重。」

與領導溝通後,張瑾接受了自己新的崗位,經過思考,她明確了自己的工作目標:「首先,我要讓艙外的病患家屬知道自己的親人在艙裡過得很好,讓他們放心;其次,我還想讓醫護人員的親友知道,我們在武漢工作得特別順利,不管是跟病患還是跟武漢這邊的工作人員,大家都非常和諧,這樣我們在天津的家人也能放心。另外,在我們之後,肯定還有很多醫護人員會來支援武漢,我希望讓他們也能感受到,武漢人民對外地援漢醫療隊的熱情,這樣讓他們更有信心來武漢,共同戰勝疫情。」

2月14日,張瑾與同事用巧克力拼出愛心圖案,為武漢加油。圖片由張瑾提供

領導交給張瑾的工作很雜,包括從到達武漢開始每天的日常記錄、艙內重要活動的拍照錄像編輯、醫療隊隊員們寫的戰地日記和隨感的徵集整理,還有一些黨員小組活動的記錄等等。這些工作絕大部分都可以在艙外完成,但張瑾覺得,只是從出艙的醫護人員口中了解艙內的生活,這不是第一手素材,「我必須進艙才能捕捉到最真實的東西」。於是,張瑾常常申請與醫護人員一同進艙,「一個是為了採集資料,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想讓大家知道,我們是一個團隊,我會和大家在一起,你只有進艙去,才會真正感受到,在裡面工作的同事真的是很不容易。」

簡單的漫畫,表達難以言表的感動和感謝 

張瑾告訴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方艙醫院剛開始運行時,醫護人員和患者彼此有些不知道如何相處。「2月17日是個轉折點,當時方艙醫院的運行已經基本順暢,院方為2月份過生日的醫護人員和患者準備了一場生日會,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距離,醫患之間變得特別和諧,特別齊心,每天都有令人感動的事情在上演。」

2月20日,江岸方艙醫院首批5名患者集中出艙,張瑾和同事們收到了一名患者畫的一幅漫畫,「就是簡單的白紙、黑筆,畫著醫院以及醫生抗擊病毒的畫面。這名患者說,她是名幼師,想給醫護人員準備禮物,但方艙醫院裡的東西都不能拿出去,乾脆畫一幅畫,醫護人員可以拍照留在手機裡,表達她的感謝」。張瑾和同事們拿到畫的時候特別感動,也想給患者留下點紀念,商量後,便由張瑾畫了一幅米老鼠的漫畫,希望這個患者在鼠年順順利利。

受到這幅漫畫的啟發,這幾天張瑾閒暇時,就會畫上一幅畫,「我沒有任何繪畫基礎,最多就是偶爾在家陪孩子時一起畫點小東西,但希望我畫的這些簡單的線條,可以表達我的感動和感謝。」(記者賈蓓 馬萬勇 通訊員柯智濤 王藝蕾)

【編輯:陳冀濱 劉航】

相關焦點

  • 江岸方艙患者A250寫給河北省灤南縣中醫院陳靜的便籤
    按:2020年2月25日21時21分,我接到了江岸方艙醫院陳靜發來的便籤微信截屏:來方艙12天了,我深深感到這裡醫護人員的辛苦。特別是昨天中班的醫生陳靜(名字不知對不對),她個子不高,有點胖,我看她查房到我跟前時幾乎站不住,她晃了一下,沒有休息,繼續查房。
  • 疫情下,天津100張真實圖片曝光
    天津全民防疫已經兩個月, 疫情防控也初見成效。 在這段時間內, 無數攝影師和一線記者奔走在最前線, 為我們留下了珍貴的影像。
  • 以簡筆畫表達謝意 小患者畫畫感謝醫護人員
    小患者與醫務人員合影。紅網時刻2月12日訊(通訊員 雷利 楊芳)「謝謝你們,我們一起加油!」2月10日,在長沙市公共衛生救治中心,一名小患者晴晴(化名)將一幅自己畫的畫送到了護士周婷的手中。圖案雖然線條簡單略顯稚嫩,卻充滿了童真和溫情,讓周婷等醫護人員感動不已。周婷是長沙市第四醫院的一名護士,一位兩歲孩子的寶媽,疫情發生,她就主動請纓要到一線——長沙市公共衛生救治中心馳援。2月4日接到馳援通知後,儘管對家人有許多的不舍,但她還是毅然前往。「一想到還有那麼多病人等待援助,我覺得這是自己作為白衣天使該奉獻的時候了。」出發前,周婷對家人說。
  • 日本網友用中文表達感謝:讓我們合作並遏制冠狀病毒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官方推特1日早晨發布了關於中國向日本捐贈5000件防護服和10萬隻口罩的推文,文中這樣寫道:「為支持、協助日本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在無償提供檢測用試劑盒之後,中國又捐贈了5000件防護服及10萬隻口罩,其中一部分已於2月27日、28日完成交付。今後我們也將根據日本方面的需求,在力所能及的範圍提供支援與幫助,和日本的大家一起共渡難關。」
  • 「依然記得你們毅然出徵的笑臉」……她和丈夫用原創歌詞表達感激
    6月3日,被朋友圈的美圖吸引,陳紅和丈夫一起到「光谷網紅花海」打卡,看到無數頑強小花組成無邊無際的花海,想起這幾個月的經歷,她十分感慨:「挺過風雨,追尋陽光,最後一定會有美麗的風景。」父母均感染,她一個月瘦10斤陳紅和丈夫均是中國石化江岸油田工程院的工作人員,2010年從潛江到武漢工作、定居。
  • 院長不知肥宅快樂水,救治和恐懼的對抗,在一起之方艙有多真實?
    今晚,《在一起》的方艙片段,看到李大爺和蔡蔡和解了,真的太感動了,他們都是默默守護的人,真的很感謝有他們的付出,才能換來我們的安全!方艙不只有緊張的救治和對疫情的恐懼。《在一起之方艙》只是將真實的故事用最細膩的筆觸平實地記錄下來。《方艙》的基調是相對輕鬆的,沒有去渲染壓抑和沉悶。院長胡慶生,方艙裡每一位醫護、每一位患者,大家也會怕,也會累,但每一個人都積極應對,有歡笑有淚水,不著濃密重彩,譜寫人間真情。
  • 中國向日本捐贈5000套防護服和10萬隻口罩 日本網友用中文表達感謝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崔舒飛】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官方推特1日早晨發布了關於中國向日本捐贈5000件防護服和10萬隻口罩的推文,文中這樣寫道:「為支持、協助日本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在無償提供檢測用試劑盒之後,中國又捐贈了5000件防護服及10萬隻口罩,其中一部分已於2月27日、28日完成交付
  • 急診科醫生武強彬日記中的防疫「戰」:我在大花山方艙醫院的22天
    &nbsp&nbsp&nbsp&nbsp作為本市馳援武漢的第6批天津中醫醫療隊的一名隊員,他從2月10日就開始堅守在武漢江夏大花山方艙醫院的抗疫一線。到3月3日,武強彬醫生已在武漢江夏方艙醫院奮戰了22天,他通過自己的視角描述了在方艙醫院裡的點點滴滴。
  • 「綠葉叔叔」是病友們的身心療愈師,方艙志願者「戰友群」永不散
    記者許魏巍 攝教病友按摩理療,成方艙醫院裡的「中醫紅人」「家裡祖祖輩輩都懂中醫,兒時就記得外婆在我們住的地方很有名氣,徒手就可以治疑難雜症,後來母親傳承了她的手藝,我也得到了『真傳』。」陸雲峰從抽屜裡抽出一摞中醫針灸師證書、中醫康復理療專項職業能力證書等,「攝影攝像器材店是我的主業,但中醫這門手藝沒荒廢。」
  • 武漢下雪了,方艙醫院用電熱毯、棉被等多重措施應對寒潮
    江岸方艙醫院提前為每個病人準備了兩床被子和電熱毯,同時艙內準備了取暖器,庫內存了近300床棉被供有需求的病人使用。礄口區提前購買了3000多套棉絮棉被,供轄區方艙醫院和隔離點使用。同時購買400多件羽絨服供轄區方艙醫院醫護人員和病患使用。江夏區已為有需求的醫護人員提供電熱毯和羽絨服,大花山方艙醫院內有暖氣供應,每床配備電熱毯和羽絨大衣,定點醫院均有空調取暖。
  • 道一聲珍重,說不完感謝
    3月6日,四川醫療隊的醫護人員送一位阿婆出院,想給她拍照留念,老人家不知道該怎麼表達感謝,竟然直接跪下了。醫護們趕緊將老人扶起來,阿婆說:「我要回來看你們的。」 「蘇大強」繪製文化衫,贈與「戰友」 今天,江蘇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共146人也將離開武漢。
  • 天津海濱人民醫院移動PCR方艙實驗室正式啟用
    天津海濱人民醫院移動PCR方艙實驗室正式啟用為了做好應對秋冬季節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防控工作,進一步加強實驗室的生物安全水平,提升新型冠狀病毒核酸的檢測能力,按照區衛健委統一部署,海濱人民醫院引進移動PCR方艙實驗室,用於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工作
  • 小線條、大故事之十大線條繪本:
    今天大耳朵推薦的繪本,反其道而行之,都是用簡單的線條勾勒出的大故事。這些繪本的主角,是一小段線條,是一個洞,是一個腳印,看起來只是簡單的一筆,但它們都成了精,擁有了智慧、優雅、溫和、幽默的個性,表達著寓言性的故事。
  • 以為自己戰勝了新冠肺炎,嘚瑟幾天後,我被送入武漢方艙醫院
    塔子湖方艙即江岸方艙,是由塔子湖體育館改造的,可以容納 1000 人。下車後門口有個帳篷,進來了以後先登記,填表,發了一本患者手冊。患者手冊裡講解了方艙醫院的作用和功能流程,這是目錄。整個體育館被分成了 AB 兩個大區,每個大區又分為了一片片小的隔離段,男女分開。
  • 「方艙醫院真神奇」,可怕的不止是小男孩的濃妝
    這幾天,一首抗疫兒歌《方艙醫院真神奇》因歌曲內容和表演形式引起了大眾熱議。這首歌由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譚哲與作曲家卜文正、蔣軍榮聯手製作。根據創作者的介紹,是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為背景,傳達樂觀的精神。在鏡頭中,年僅11歲的小男孩塗著過白的粉底,描著濃黑的細眉和反光的鮮紅色口紅。不僅身體隨著節奏誇張地前後搖晃,還輔之以表現力極強的眉飛色舞,被批成是「套路式表演」。在一片批評聲中,主創之一蔣軍榮出面回應稱,這首歌本身是為了傳達樂觀精神,不要把苦難塞給孩子。
  • 英語小課堂——如何用英文表達感謝
    Hello,大家好,歡迎回到英語小課堂~ 提到感謝,有時我們內心千言萬語, 到了嘴邊還是那句 thank you, 雖然萬能,但不夠明確傳遞不同場合下我們的感謝之情。
  • 和姐妹一起變美!寫下暖心戰疫日記的美小護 今天圓夢啦!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邢臺市第五醫院的護士耿蕾主動請纓,在武漢漢陽體校方艙醫院的工作經歷,讓耿蕾接觸到了太多感人的故事,更覺得身邊親情、友情的可貴英雄戰疫歸來的她,許下一個心願:讓身邊姐妹一起變美「天使改造計劃」
  • 武漢14座方艙醫院全部休艙!病人從不敢進到不捨出院,經歷了什麼
    她,每天用溫柔的聲音感動患者武漢黃陂區方艙醫院,每天中午12點開飯的時候,病人們都會聽到熟悉的開場白「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少女懿」。這個溫柔清亮的女聲來自浙江第三批醫療隊隊員、浙大四院重症醫學科蔣思懿醫生。
  • 一張牽手照牽出更多感動
    這一幕被同事拍下後,感動無數人。離開武漢一個半月,羅淑丹很牽掛那位武漢老爺爺,希望能找到他遠程「見面」問候下。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共圓英雄夢」活動組發布尋找老人的信息。昨天,經熱心網友爆料,這位武漢老爺爺找到了!原來他就是曾經在網上刷屏的「方艙掃地爺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