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藍印花布,蘊含的是一棵藍草從發芽到收穫。一株棉花從剛冒出頭到織成一匹布,然後在藍草的熬製發酵,布匹的浸染晾曬中漸漸沉澱下來的所有情緒。織物給了草木一個載體,而草木則把沉靜安詳的氣質毫無保留地給了織物。
藍印花布的製作過程繁複,就印染便有夾纈、灰纈、絞纈、葛纈四種。不過無論哪種染法,都需經過數次的反覆印染,再一次次洗掉浮色,才能成就它最終的樣子。
藍白印花土布俗稱藍印花布,又稱青白花布,俗稱豆漿布、藥斑布、澆花布,是一種用石灰豆漿防染花靛藍色的雙色布,屬鏤空印花,具有染而不褪,耐洗耐曬,紋樣圖案愈洗愈明的特點。其廣泛流行於江浙民間的古老手工印花布,是我國傳統印染藝術中的一支奇葩,它以純潔而又樸素、鮮明而又和諧的藍白之美聞名於世。
藍印花布源於秦漢,興盛於商業發達的唐宋時期,後來南宋遷都臨安,藍印花布的發展遂匯集於江南一帶。曾形成織機遍地,染坊連街,河上布船如織的壯觀景象。廣泛普及於明清之際,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歷史。
藍印花布與百姓的生活非常密切,它與人的一生,與民俗、地域文化都緊密聯繫在一起。 「藍印花布原來都是民間的生活用品,家裡的衣服、被面、包袱布、帳簷、蚊帳、門帘、頭巾,在生活中間無所不在。」
藍印花布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是我國傳統民間藝術的一朵燦爛之花,希望大家能夠了解、並愛上這復古的元素,讓藍印花布的道路越走越遠。
歡迎關注「了不起的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