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豐早參:公募基金規模達18.75萬億 再創歷史新高

2020-12-26 巨豐財經

巨豐今日策略

巨豐投顧認為目前跨年行情已經展開,宏觀經濟向好是股市最大的支撐,而流動性和市場情緒則對行情有所制約。經濟工作會議強調2021年八項重點任務刺激A股相關主題走強。受此歐洲疫情影響,A股周二大幅走低,盤後監管層釋放利好穩定市場情緒。周三A股震蕩反彈,煤炭、新能源、汽車、有色、軍工、農業等領漲,持續大漲的釀酒板塊退潮,資金向其它板塊遷移。對於後市,建議中線關注新能源汽車及相關的有色金屬;短線可關注科技股(晶片)反彈和消費板塊(汽車、家電)中的補漲機會。

市場概覽

外盤市場

北京時間24日凌晨,美股周三收盤漲跌不一,金融股引領道指收高,納指創盤中新高后收跌。投資者正在權衡嚴峻的新冠病毒疫情。美國總統川普拒絕籤署抗疫紓困刺激法案,佩洛西計劃周四表決川普提議的2000美元援助支票。英國脫歐貿易協議框架已經達成。

道指漲114.32點,或0.38%,報30129.83點;納指跌36.80點,或0.29%,報12771.11點;標普500指數漲2.75點,或0.07%,報3690.01點。

A股市場

周三,A股震蕩反彈。上證指數報收3382.32點,上漲0.76%;深成指報收14015.02點,上漲0.96%;滬深300指數報收5007.12點,上漲0.85%;創業板指數報收2842.97點,上漲1.11%。兩市成交9291億,較周二縮量285億,兩市合計70隻個股漲停,19隻跌停。

新聞速遞

熱點

1、商務部:針對外貿運價大漲、一櫃難求、匯率升值等問題將制定解決政策;

2、工信部向三大運營商頒發為期十年的5G中低頻段頻率使用許可證。

宏觀

1、2021年1月1日起我國調整部分商品進口關稅,對部分抗癌藥和罕見病藥品原料實行零關稅;

2、證監會確定五大重點工作,促進上市公司優勝劣汰、高質量發展;

3、銀保監會: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

4、上交所:支持和鼓勵更多「硬科技」企業和具備較強科技創新能力的企業發行上市;

5、深交所:加快推出創業板等單市場ETF期權。

產經

1、乘聯會:12月前三周乘用車零售為日均5.4萬輛 同比增長25%;

2、我國首次800千伏柔性直流短路試驗成功;

3、《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發布;

4、我國海上油氣年產量突破6500萬噸。

公告一覽

利好

中國電建(601669):下屬公司聯合體中標110億元重大工程項目;

金萊特(002723):子公司中標3.54億元合同;

天合光能(688599):擬30億元投建大矽片高效光伏電池項目;

大豪科技(603025):公司及有關各方正積極推進重組相關工作;

科前生物(688526):與華中農大籤訂合作研發協議;

普洛藥業(000739):全資子公司原料藥獲得CEP證書;

創業環保(600874):寧波百思樂斯貿易繼續增持公司H股股份。

利空

至正股份(603991):終止公司重大資產出售暨關聯交易事項;

今世緣(603369):因白酒行業市場估值也發生較大變化因素公司終止投資設立產業併購基金;

嘉澳環保(603822):涉嫌信披違法違規遭證監會立案調查。

熱點掘金

新能源2021年目標敲定 年度新增裝機首次突破1億千瓦

中國能源政策研究年會2020暨「中國電力圓桌」四季度會議在京召開。有代表在會上表示,目前國家能源局已經提出了「2021年我國風電、太陽能發電合計新增1.2億千瓦」的目標。該消息也得到了國家能源局相關人士的證實。這標誌著我國新能源行業年度新增裝機規劃將首次突破1億千瓦。

根據IRENA,2019年全球光伏電站LCOE成本降至0.068美元/kWh,接近化石燃料發電成本0.066美元/kWh,全球逐步進入平價時代。同時,中歐日韓紛紛發布碳減排目標或者規劃,拜登勝選美國總統,美國將重回巴黎協定,全球光伏新增裝機有望加速上行。國元證券分析指出,預計2020年全球光伏裝機125GW,其中國內35GW,海外90GW;預計2021-2025全球裝機分別達到168/218/273/341/410GW。

相關標的

珈偉新能(300317)相繼開發出斜單軸、平單軸等自適應跟蹤系統,來實現太陽光線垂直於電池面板光射強度的最大化,可提高15%-25%的發電量。

東方日升(300118)截至2020年上半年光伏組件年產能為12.6GW,是首批實現158.75mm 9BB異質結電池量產的廠家。

中來股份(300393)擁有光伏背膜及電池組件兩大生產基地,其中背板年產能達到13500萬平方米,可配套近20GW組件,N型TOPCon電池年產能已達到2.1GW。

不止光伏風電 這一清潔能源也被國家能源局點名

國家能源局指出,要穩步推進水電核電建設,按期建成投產白鶴灘水電站首批機組、福清核電5、6號機組等重大項目。

9月2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核准了海南昌江核電二期工程和浙江三澳核電一期工程,這標誌著國務院核電審批再次重啟。我國自2015年暫停核電審批後,在2019年才重新啟動。2020年核准的兩大項目,海南昌江核電二期工程總投資394.5億元,浙江三澳核電一期總投資393億元,均採用具備中國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華龍一號三代核電技術路線。新時代證券分析指出,新項目審核的通過未來有望帶動核電產業鏈快速復甦,在未來的「十四五」和中長期規劃中,核能佔比有望持續提升,核電建設有望按照每年6-8臺的速度持續穩步推進,每年將帶來近千億的市場空間。

相關標的

中核科技(000777)承擔了三代核電AP1000關鍵閥門國產化等項目,為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提供了核級閥門產品。

中國核建(601611)已全面掌握各系列多型號的核反應堆建造的關鍵技術,具備 AP1000、EPR、華龍一號等新一代先進壓水堆及高溫氣冷堆的建設能力。

江蘇神通(002438)是我國核電閥門的主要供應商,獲得了已招標核級蝶閥、核級球閥90%以上的訂單。

個股關注

航天彩虹(002389)

受國際局勢等因素影響,近段時間以來軍工行業景氣度呈明顯上升趨勢。公司處於國內軍用無人機龍頭地位,有望在消耗性無人機加速放量的巨大需求下重點受益市場紅利,其傳統功能性膜業務也有望受下遊需求拉動進一步增長。公司仍有較大成長空間,階段性仍可繼續跟蹤。

泉峰汽車(603982)

主要從事鋁合金及黑色金屬類汽車零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主要應用於中高端汽車。公司定位Tier 2優質供應商,客戶資源良好,目前公司已與全球知名的大型跨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產品廣泛應用於德、日、法、美四大整車系列。政策刺激以及行業景氣度回升下,近期板塊得到資金的青睞,該股整理後大漲,下方支撐較強,短期仍有繼續上行的大概率。

今日交易提示

申購

華安鑫創(300928)申購代碼300928,發行價格38.05元/股,申購上限20000股,發行市盈率37.15倍。

復牌

停牌

三維通信、ST昌九

(作者:郭一鳴 執業證書:A0680612120002)

相關焦點

  • 18.75萬億創新高!公募FOF打包嚴選解決「擇基難」痛點
    2020年基金賺錢效應持續刷屏,投資者基情燃燒,公募基金管理規模再創歷史新高。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12月22日出爐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底,公募基金資產淨值已經達到18.75萬億元,基金數量達7783隻!面對近8000隻爭奇鬥豔,很多基民陷入「千基漸欲迷人眼」,如何從中選擇適合自己的戰鬥基成為一大難題。
  • 公募規模歷史首次破18萬億!錢都去哪了?哪些基金最吸金?
    好買哥又見證歷史了。 在過去的10月,公募基金的總規模歷史首次突破18萬億元,年內管理規模大漲24%,這也是公募基金在今年年內第7次刷新記錄。 相信不少人會有和好買哥同樣的疑問,這麼多的錢都流向了哪些基金?這些基金又是靠哪些特點來吸金的?
  • 博時基金代總裁王德英:公募基金年內募資超3萬億創歷史新高 公募...
    公募基金承擔著管理經濟財富,支持創新企業的紐帶作用,隨著註冊制全面實施,企業上市將迅速增加,公募基金應當發揮專業投資能力,通過深入、持續的基本面研究,優化社會資金配置,支持創新企業發展。今年以來,公募基金髮行出現了爆發式增長,募集資金規模已經超過了3萬億元,創出歷史新高。我們認為,在取得巨大成績的同時,公募基金更需要深入思考如何做好財富管理,做好客戶的投資體驗,構建投資者願意來、留得住的市場環境。引導社會資金持續地流入資本市場,更好地促進資本市場發展,服務經濟創新升級。 第一、豐富產品的種類,滿足不同類型客戶的投資需求。
  • 新發基金步入3萬億時代:基金規模或影響春季行情
    公募基金今年以來發行規模已經突破3萬億元,創下歷史記錄。不僅如此,這一發行規模還超過了2017年至2019年三年的發行規模之和。然而,在基金爆款頻現背後,基金規模大幅縮水令人擔憂,賺錢效應收縮或影響春季行情。
  • 公募管理規模重返17萬億,債基三連降
    8月26日晚,中國基金業協會發布7月份公募基金市場數據,129家機構管理的公募基金資產淨值合計17.69萬億元。其中,權益類基金吸金能力強勁,規模繼續上升,達4.97萬億元。混合型基金規模增長5402.1億元,環比增幅超20%。
  • 中基協:截至11月底公募基金資產淨值合計18.75萬億元
    【中基協:截至11月底公募基金資產淨值合計18.75萬億元】中國基金業協會消息,截至2020年11月底,我國境內共有基金管理公司
  • 有基金今年已分紅8次 基金分紅次數創歷史新高
    來源:中國證券報原標題:有基金今年已分紅8次!基金分紅次數創歷史新高,債基佔據7成公募基金創史上同期分紅次數紀錄,債基佔據了大半江山。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公募基金累計分紅次數已達1417次,創史上同期分紅次數新高;其中債券基金分紅高達1034次,成為分紅主力,更有債基年內分紅已多達8次。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基金分紅代表了「落袋為安」,表明基金經理對後市持謹慎態度。
  • 基金大年見證歷史 基民喜獲超大紅包
    深圳商報/讀創記者 陳燕青 今年A股繼續走強,公募基金更是迎來大年:募資總規模近3萬億、偏股基金平均收益率超 新基發行創歷史新高 今年新基金髮行相當火熱。僅第三季度,公募基金髮行規模就達到了1.27萬億元,超過前兩季度發行規模之和,創出歷史新高。 WIND數據顯示,截至8日,按認購截止日計算,今年已發行新基金1301隻,發行總規模約2.9萬億元,平均發行規模約22.3億元。
  • 韓國家庭負債規模達1682萬億韓元,創歷史新高
    據韓國國際廣播電臺24日報導,韓國家庭負債規模達1682萬億韓元,再次刷新歷史最高紀錄。韓國銀行24日發布的「第三季度家庭信用(暫定)」統計資料顯示,截至第三季度末,韓國家庭信用餘額為1682.1萬億韓元,創2002年第四季度開始進行相關統計以來的最高值。第三季度韓國家庭負債較第二季度末增加44.9萬億韓元,增幅為2.7%,為2016年第四季度以來的最大增幅。
  • 公募基金迎大年:發行、收益率、分紅均火熱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陳燕青 今年A股繼續走強,公募基金更是迎來大年:募資總規模近3萬億、偏股基金平均收益率超30%、分紅近1600億元。 今年新基金髮行相當火熱。
  • 新增規模和收益都被基金碾壓,基金更適合買嗎?
    文/龍小林銀行理財和公募基金,是兩種受眾面較大的理財產品。只是在規模上,銀行理財一直都力壓公募基金一頭。不過今年公募基金卻開始奮起直追,不僅在規模增長還是在收益方面,都超過了銀行理財,讓銀行理財感到了壓力。
  • 新發基金步入3萬億時代:權益發力背後頻現規模縮水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洪小棠 公募基金的新發規模在今年毫無懸念的創下了歷史新高。經濟觀察網記者統計Wind數據發現,今年年初至12月17日,全市場已有不少於1347隻基金在2020年年內成立,合併發行份額已達3.03萬億份。
  • 公募迎現象級「大年」 華安基金用專業力量打造「全天候投資專家」
    公募基金行業也迎來了發展「大年」——賺錢效應愈發凸顯、全市場規模突破18萬億大關、眾多新基金熱銷超百億、創新產品接連上架。在公募基金迎來現象級發展時,作為公募「老五家」之一,華安基金既是行業發展的見證者,更是綜合實力出色的領跑者。2020年公司在規模、業績、獲獎等多方面都取得了優異成績,再次展現出老牌基金公司的實力。
  • 2020公募基金之年:新基民紛紛湧入,財富管理平臺解決痛點
    但對於公募基金來說,2020年卻是一派紅火。這一年,公募基金延續了2019年「炒股不如買基金」的行情,無論是資產管理規模、產品數量,還是新基金髮行情況都達到了歷史巔峰。2020年,無疑是公募基金之年。隨著越來越多「基民」湧入,也給基金公司的服務能力帶來考驗。
  • 基金迎3萬億「超級大年」 大熱過後更需穩健前行
    證券時報記者 方麗2020年,爆款公募基金可謂從年頭「紅」到年尾,助推基金行業眾多數據刷出歷史新高。一方面,截至12月16日,年內成立新基金1355隻,合計募集規模達到3.04萬億元,這是基金業史上首次出現單年度新基金成立規模超過3萬億;另一方面,今年權益基金唱起主角,整體發行規模逼近2萬億元,佔比達64.23%,這也是年度權益新基金合計成立規模的歷史最高紀錄。今年公募基金出現「超級大年」,有諸多助推因素。2019年底,證監會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權益類基金。
  • A股公募基金行為分析:公募基金的風格偏好可以持續嗎?
    截至 2Q2020,中國共有 129 家基金公司,共運營有 7289 只基金產品,其中開放式基金 6314 只,佔比 87%;對比 2012 年末,基金產品總數量增長了 521%,開放式基金產 品數量增長了 471%,封閉式基金產品數量增長了 1334%。當下中國公募基金整體 淨值達 17.69 萬億,較 2012 年末的 2.87 萬億增長 516%。
  • 李迅雷:公募基金超高業績能否持續
    確定性溢價提升了機構投資者整體資產的估值水平,這或許是公募業績創近10年新高的主要原因,因此時代的天平正在向機構傾斜。歷史上看,公募基金連續兩年收益率超過30%比較罕見,上一次還是2006-07年間,公募基金收益中位數連續兩年超過100%,但依然跑輸指數。但這一次大盤的走勢並不強,很顯然,時代的天平正在向機構投資者傾斜。
  • 今年新基規模創歷年之最 但17家基金管理人「顆粒無收」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詹鈺葉今年無疑是公募基金髮行大年,截至目前,年內共成立了1375隻新基金,首募規模已達到2.99萬億元,超越2015年牛市並創下歷年之最。若加上已結募但尚未宣告成立、募集上限為80億元的多隻公募基金,實際上今年新發公募基金規模已超過3萬億元。不過,從發行情況看,大型頭部公募扎堆推新,有17家基金管理人白忙活一年,「顆粒無收」。據記者使用同花順數據統計,至本周三,按基金成立日計,今年以來成立的新基金共有1375隻(份額合併統計),合計首募規模(調整後,下同)為29928.89億元。
  • 私募排排網:證券類私募基金規模年底有望突破3萬億元
    作為本次高峰論壇的主辦方,深圳市私募基金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私募排排網創始人李春瑜在致辭環節中對私募行業的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總結性發言。他表示,截至2020年4月底,目前已登記的證券類私募基金管理人是8887家,管理規模是2.62萬億元,按照今年的發展速度,預期今年三季度證券類私募基金管理規模有希望創歷史新高,突破2.8萬億元,年底甚至有望衝破3萬億元大關。
  • 2020財經印象|基金火了
    今年公募基金市場規模迅速擴大,連續邁過15萬億元、16萬億元、17萬億元、18萬億元大關,可謂氣勢如虹。截至10月底,公募基金總規模攀升至18.31萬億元,再創歷史新高。要知道,2019年底公募基金規模剛達到14.77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