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今年以來發行規模已經突破3萬億元,創下歷史記錄。不僅如此,這一發行規模還超過了2017年至2019年三年的發行規模之和。
然而,在基金爆款頻現背後,基金規模大幅縮水令人擔憂,賺錢效應收縮或影響春季行情。
公募基金為何「火熱」
年內新基金髮行規模突破3萬億元。其中,新發權益基金規模達1.94萬億份,佔比超過60%。
近兩年無風險利率整體下行,貨幣基金、銀行理財、信託產品等資產收益率大幅下降,而權益類資金賺錢效應顯著,吸引更多投資者買入基金產品。
投資者借道基金投資A股意願增強,而基金投顧的推出,為投資提供更大的保障。基金投顧則是把買方機構與客戶利益綁在了一條繩上,解決「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的難題,實現了低風險、高收益率,這為更多投資者追捧公募基金提供了必要條件。
在監管層引導權益基金髮展的大背景下,公募基金髮揮了專業的投資管理能力,以業績帶動規模的增長。再加上基金公司實行明星基金經理進行直播「帶貨」、發紅包等線上營銷策略,各類基金能夠更直觀的出現在大眾視野,爆款基金也頻頻出現。
爆款基金縮水頻現
在爆款權益基金支撐全年新基市場的另一面,是一些爆款基金在火爆募集之後出現了大規模縮水。
易方達研究精選、易方達均衡成長兩隻產品年內縮水接近百億份。包括易方達兩隻基金在內,年內共有9隻爆款基金規模縮水超過50億份,累計規模縮水達565.54億份。
很多新基是發行階段衝一下量,後續的維持其實是比較難的。這就導致新發基金賺錢效應不到位。
究其原因,或是基金進入開放期之前可能淨值出現了一定的回撤,影響了投資者的信心。亦或是一些固收、權益基金背後實際上是定製產品,但是一旦大客戶出現贖回,就有可能出現規模的銳減。
基金規模縮水的背後,或對市場產生一定影響。
年內規模或影響春季行情
公募基金是投資市場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市場有極大影響。新發基金規模縮水,賺錢效應收縮,或影響春季行情。
公募基金作為投資市場的重要成員,是決定市場興衰的重要因素。公募基金是可以左右市場行情的,假設一個數十億規模的基金全倉買入或者賣出貴州茅臺,是可以影響和操縱股票價格和走勢的。
今年公募基金規模的爆發為市場帶來了更多的資金,帶動了市場的活躍。對於基金來說,既是動力也是壓力。動力來自於市場資金規模的增加,壓力來自於市場操作難度加大了。基金規模爆發容易,業績爆發卻難。
當前A股市場順周期板塊依然是行情主線,這些調整是為春季躁動行情蓄勢。
最近幾年來,跨年行情特徵尤為顯著,比如在2018年的跨年行情中,大盤上漲了800點;在2019年的跨年行情中,大盤上漲了270點。北上資金大幅淨流入,因此市場對跨年行情預期樂觀。
今年新發基金規模創歷史新高卻大規模縮水,導致大批投資者損失嚴重,賺錢效應收縮不到位。A股順周期連續兩周跑輸市場,市場處于震蕩狀態,當前位置很難直接開啟春季躁動行情。
近兩年市場主要是賺估值抬升的錢,無論是指數維度還是行業維度來看估值均不便宜。明年寬鬆政策的退出將壓制市場估值,估值進一步抬升的概率較低。市場或將轉為賺企業盈利增長的錢,考慮到相關個股存在業績未能兌現的風險,因此應降低明年對市場的收益預期。
公募基金的擴容利於改變家庭理財的機構,並為資本市場提供長期穩定的資金。未來公募基金整體規模或增加10倍達到百萬億元,但當務之急不光要追求規模的增長,更應該注重基金的長遠發展。
〖 證券之星原創 〗
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