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代》周刊最近出版的一篇文章稱,即將過去的這一年是世界上大多數人經歷過最糟糕的一年。受疫情影響,大多數行業在這一年邁入「寒冬」。
但對於公募基金來說,2020年卻是一派紅火。這一年,公募基金延續了2019年「炒股不如買基金」的行情,無論是資產管理規模、產品數量,還是新基金髮行情況都達到了歷史巔峰。
2020年,無疑是公募基金之年。隨著越來越多「基民」湧入,也給基金公司的服務能力帶來考驗。
公募基金規模、產品數量達歷史新高
2020年接近尾聲,回顧這一年,中國公募基金行業整體表現十分亮眼,管理規模和產品數量雙雙增長。
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0月底,全市場公募基金產品共有7682隻,相比2019年末增長了近17%;對應資產淨值合計為18.31萬億元,較2019年末的14.77萬億元增長了將近24%。這是公募基金資管規模首次突破18萬億元,也是我國資本市場創立30年來公募基金數量首次突破7000隻大關。
新基金髮行也異常火爆,數量與規模也均達到歷史新高。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2020年12月8日,今年新發行的基金規模已突破2.81萬億,數量達1232隻,規模和數量均已超過歷史最高發行記錄2015年的1.65萬億元和2016年的1173隻。
不僅如此,2020年「日光基」現象也頻頻出現。即便臨近年末,新基爆款仍是不斷。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8日,2020年以來新成立的基金中有多達119隻「日光基」;成立規模超100億的基金達35隻,其中「一日售罄」的有15隻。此外,今年再度出現單只基金獲超1000億資金認購的盛況。
2020年以來截至12月8日一日售罄的百億級基金產品。數據來源:Wind製圖:時代財經
新基民紛紛下場
今年公募行情為什麼這麼火爆?有專業人士表示,除了股市大漲行情的催化,去年公募基金表現優異,也是一大重要原因。
2019年,公募基金業交出一份令投資者震撼的業績單。據時代財經統計,截至2019年12月26日,共有6隻權益類產品收益翻倍,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收益也分別達到43.75%、34.23%,大幅跑贏同期僅為20.58%漲幅的上證指數,真正體現了「買股票不如買基金」。
與此同時,新冠疫情的爆發對全球經濟造成巨大衝擊。在疫情催化下,各國經濟加速下行。另外中美貿易摩擦下,國際局勢發生劇烈變化,經濟不確定性進一步增強。
「目前來看,美國對中國的排除、限制及挑釁,下一步可能更為激烈與嚴峻。」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曾在公開場合如此直言中美貿易摩擦及競爭性對抗正面臨的風險。
著名經濟學家任澤平近日在恆天卓越基金峰會上談及對未來整體經濟形勢的看法,也表示並不樂觀,他指出,無論是國內的通貨膨脹還是國際政治的不穩定風險因素,都預示著資產保值增值的必要性,未來資產配置將成為每個家庭的投資必選項。
在這種經濟新態勢下,為了對抗潛在的財富流失風險,投資者的投資態度和風格悄然發生轉變。
一方面,投資者更偏向抗風險性較強的基金產品,嘗試做均衡型資產配置;另一方面,越來越多新基民邁入與二級市場相比門檻更低的基金市場。
老股民肖敏(化名)之前只投資股票,但今年也開始做均衡型的資產配置,購買基金、債券和理財產品。「我看今年新基金髮行非常火爆,而且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中國的公募基金市場也日趨完善,我對基金市場的信心挺大的。」
在全球經濟大放水的背景下,央行也採取了相對寬鬆的貨幣政策,權益類資產優勢凸顯,其中適合長期持有的公募基金正在成為被政府、行業及市場廣泛關注且高度認可的投資選擇。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將公募基金作為財富保值增值的工具,並通過公募基金機構向資本市場大轉移。
作為最適合長期持有的理財品種之一,公募基金正成為居民資產配置的主要方向,其中權益型基金則是居民配置成長型資產的首選。
然而,基金市場一直存在「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的困局。一萬多支基金要如何選擇,才能逃脫「陪跑」魔咒?
解決基民痛點的產品組合
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的數據,近幾年獨立基金銷售機構的比例不斷上升,從2015年的2.14%上漲到2019年的11.03%。資產、財富管理的巨大需求呼喚如騰安基金、盈米基金、恆天基金等各大基金銷售公司推出一系列解決用戶痛點的基金產品。
恆天基金面對新環境、新變化,同時為了滿足投資者多元化的資產配置需求,在今年實現全新品牌及客戶服務升級,推出了「恆選20」優選基金。
恆天基金作為恆天財富旗下的財富管理平臺和銷售機構,推出的「恆選20」是由恆天基金公募產品策略團隊優選的20隻基金,以權益類基金為主,還包括債券類基金、QDII基金等,覆蓋消費、新基建、新能源汽車、醫療、科技等主題板塊,並由專業團隊定期跟蹤,適時調整,專業解決投資者的選基難題。
據時代財經了解,恆天公募產品策略團隊成員均來自民生證券、天相投顧、濟安金信等國內一流「持牌」基金評價機構,具有豐富的投資及研究經驗,所選的每隻基金產品都經過專業團隊定量和定性分析,精選各市場、各類型、各主題的優秀基金,滿足投資者的多元需求。同時,恆天基金專業團隊還會定期跟蹤,適時調整產品列表,提出風險預警,幫助投資者實現財富穩步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恆選20」在主題、業績、策略等方面表現突出,其中權益類基金匯添富醫療服務近一年回報率達58.89%。
除了產品升級外,恆天基金在客戶、風控、系統等多個層面都進行了全方面的數位化轉型改造。恆天基金董事長周斌就表示,在接下來的十年,恆天將向「做客戶的私人財富管家」全面轉變,向權益服務專家轉變。今年恆天也推出了專戶服務,恆天專戶定製通過投研嚴選、量身定製、科學決策,進行策略制定與實踐與客戶利益保持高度一致,全程提供尊享高端服務,幫助客戶實現投資目標。相信在即將到來的恆天榮耀年會將會有更多有價值的信息釋放。
在理財需求變得日益迫切的當下,除了尋找專業基金機構做好資產配置,掌握一定的投資知識對管理自身財富有莫大(博客,微博)幫助。據悉,恆天基金邀請恆天基金公募銷售中心高級副總監李洋、如是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張楠聯袂打造《公募基金投資課》,向廣大投資者傳遞實戰經驗,旨在幫助投資者掌握公募基金投資精髓,用公募基金做好資產配置。
作為業內實戰派基金專家,李洋在公募基金策略分析方面有豐富的經驗,對公募基金市場整體趨勢和投資熱點有良好把握。張楠則長期從事宏觀經濟、金融產品等方面的研究,著有《精準投資》等財經暢銷書。
從課程結構來看,恆天基金6堂公募精品實戰課內容豐富,涵蓋了基金入門、基金分類、投資方法、選基指南、進階技巧、投後管理等主題,不僅可以幫助投資者充分了解自身收益目標和風險偏好,樹立長期投資理念,還可以幫助投資者科學理性地選擇優秀基金管理人,穩穩分享市場回報。
在大環境變化下,基金行業正在逐漸發生改變,從「以產品為中心」向「以客戶為中心」過渡。相比基金資產規模,客戶的收益更為重要。在「後疫情時代」,財富管理需要專業的力量,如李稻葵所說,要將理財作為一種生活方式,把精力放到選擇合格、稱職、靠譜的投資機構。擁抱價值,力求長青。恆天基金一如既往地秉持「以客戶為中心,做好財富管理」的企業使命,發揮專業力量,助力投資者決勝權益市場。
(責任編輯:李顯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