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晚間,央行發布消息稱,為平穩推動資管新規實施和資管業務規範轉型,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至2021年底。
不過,證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根據實際規範進度及風險狀況,公募分級基金的規範整改不作延期。公募分級基金繼續在2020年底前完成規範整改。
從分級基金整改進展看,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8月6日,上市分級基金數量從2018年4月《資管新規》發布時的134隻下降至 104隻,減少30隻,降幅22%。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統計發現,當前公募存量分級基金共計104隻,需要整改的場內A、B子類的總份額380億份,場內A、B子類總規模超400億元。
加緊轉型
8月7日,博時基金兩隻分級基金正式完成轉型。這是分級基金轉型最新的消息。
完成分級基金整改並非易事。早在5月25日,博時基金旗下博時中證800證券保險指數分級、博時中證銀行指數分級基金雙雙發布公告,稱將以通信方式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審議基金轉型有關事項。
分級基金最難的一項工作是召開持有人大會及溝通工作。博時基金的兩隻分級基金設置的轉型投票表決時間窗口長達一個多月。公告顯示,會議投票表決起止時間是:自2020年5月25日起,至2020年6月29日。
「鑑於公司產品布局需要此類行業指數,因此公司選擇轉型成LOF基金。」博時基金介紹。
最終,博時兩隻分級基金的子份額終止上市,並取消分級運作,同時修改投資範圍、投資限制等條款。
博時基金表示,對於規模較大的基金,適合轉型或者份額合併為母基金份額轉LOF等形式。一方面是能夠平穩過渡不引發動蕩;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完善公募行業指數產品布局,給投資者更多配置選擇。
而對於規模較小的「迷你基金」,博時基金認為,則比較適合直接清算處理,因為管理費、指數使用費等高成本不適合繼續運作。
博時的兩隻分級基金母份額佔比高達80%,可以看出,近兩年子份額投資需求並不是太強烈。
格上財富高級宏觀分析師張婷表示,從2015年股災之後,監管逐漸壓縮分級基金規模,提高投資門檻,很多分級基金已經清盤或者轉型成普通指數型基金。
從政策來看,2015年下半年監管層叫停審批分級基金,2018年6月監管層給出分級基金退出時間表:2019年6月30日,3億份以下的分級基金完成整改,其他分級基金則需要在2020年之前完成整改。
不過,有業內人士表示,迄今3億份以下的分級基金的整改工作還沒完成。
目前許多基金公司正緊鑼密鼓地推進分級基金的整改工作。
「我司存量分級基金處置正在按照原定計劃進行,所涉及的產品要轉型為LOF,目前已經經過持有人大會投票通過,並對外發布了公告。」一家大型基金公司人士說。
「我們準備轉型成普通的指數型基金,轉型的難點在於召開持有人大會投票表決,最近兩個月沒有新進展。」一家中小型基金公司表示。
而兩家華南大型基金公司表示,正在做分級基金轉型的工作,計劃轉型為LOF產品。但由於公司的分級基金規模比較大,工作難度較大。
儘管分級基金的整改難度很大,不過各家基金公司都表示會積極落實相關工作。
「我們支持監管的做法。投資者參與子基金份額的交易,尤其是當市場出現劇烈波動的時候,對於存在槓桿的進取份額,容易出現相對極端的風險,我們一直在加強投資者教育、風險提示等工作。」鵬華基金基金經理陳龍表示。
「我們贊成分級基金的退出。」一家基金公司人士表示。
其理由,一是因為分級基金不利於打造一個健康持續的「慢牛」行情:分級基金誕生於2007年前後,在2015年大牛市中得到市場追捧,但在市場出現較大幅度的下跌時,也對市場和投資者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分級基金不僅會放大槓桿,同時也存在著槓桿不穩定、風險不對稱、條款複雜等一系列問題,此類產品對市場短期的漲跌會起到「放大器」的作用,不利於資本市場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二是因為分級基金和公募基金的定性不符:公募基金被譽為是最適合普通投資者進行理財的投資工具,這也就決定了公募基金在產品設計和投資運作中,要符合絕大多數普通投資者的現實需求;事實上相對專業投資者而言,我國普通投資者在風險承受能力和對金融產品的理解能力方面,還有不小的差距,因此,分級基金等高槓桿、高風險產品的退出,有利於保護這些普通投資者的利益,也有利於塑造公募基金行業的社會責任形象。
平穩退出路徑
當央行給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一年時,證監會卻決定公募分級基金的規範整改不作延期。
「分級基金清理確實存在一些困難,但是沒有延期的話就需要按照規定的期限來完成,因為分級基金牽涉到的客戶量比較多,要通過不斷溝通來完成分級基金的轉型方案,工作難度和複雜程度比較大。」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
楊德龍建議基金公司要早點準備,早點落實方案,早點跟客戶溝通,以期在限期之內來完成轉型,處理好分級基金的問題。
而博時基金介紹,分級轉型平穩退出主要措施在於信息有效溝通。信息有效溝通方式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充分的信息披露:轉型過程中每個環節都做好充分的信息披露,及時、有效將轉型安排、主要風險披露給投資者;二是有效的披露方式:基金公司信息披露主要依靠發布的公告,可增加簡訊、App平臺彈窗等多渠道多樣式。
鵬華基金陳龍則表示分級基金整改要做好幾項工作:一是要引導市場預期。「目前,不少B份額場內都是溢價交易的,所以退出的工作啟動之後,可能會對市場價格造成較大的衝擊。對於溢價較大的品種,需要提前進行風險提示。」陳龍說。
「二是儘量選擇市場相對比較平穩階段進行退出的工作,避免造成情緒上的衝擊;三是退出工作完成之後,可能存在部分投資者對整個程序不理解,或者對結果不滿意之處,這個需要事後積極跟蹤,及時溝通和解釋。」其指出。
還能博一把嗎?
當前分級主要有兩種整改路徑:終止運作或轉型,無論哪種整改方案下,分級A/B子份額最終都將按照淨值兌付,即在整改過程中溢價的B端投資者面臨溢價收斂風險,折價的A端投資者則享受折價帶來的收益增厚。
數據顯示,近期大量分級基金B處於溢價狀態。
華寶證券根據8月3日收盤預估數據,有19隻分級B預估溢價水平在20%以上,這些高溢價B的總規模為32億元,其中僅有4隻分級B——創業板B(150153,13.14億元)、網際網路B(150195,3.16億元)、證券B(150172,9.49億元)和軍工B(150182,4.75億元)規模在1億元以上。
高溢價下,分級基金公告警示風險。
比如8月6日,招商國證生物醫藥指數分級基金髮布B類份額溢價風險提示及停復牌公告。
公告顯示,生物藥B2020年8月4日在二級市場的收盤價為4.480元,相對於當日1.3359元的基金份額參考淨值,溢價幅度為235.35%。截至2020年8月5日,招商國證生物醫藥B類份額二級市場的收盤價為4.032元。二級市場交易價格相對於基金份額參考淨值的溢價幅度較高,投資者如果盲目投資,可能遭受重大損失。
招商基金提示,該基金將在2020年底前完成規範整改,投資者如果高溢價買入生物藥B,可能遭受重大損失,請理性投資。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