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拜金更可怕!精緻窮,榨乾了多少年輕人

2020-12-21 龍語情感教育

楊明和大學女友畢業後就進入了同一家公司,本來是令人豔羨的事,但是最近他卻很苦惱。

楊明:「我們倆的工資加起來不到一萬,可是我女朋友卻養成了攀比的習慣,公司的同事依依家裡房子拆遷了,經常買一些奢侈品包包,我女朋友看了心裡發酸,周末直接刷了信用卡買了個chanel的包包。」

我:」女孩子都有種炫耀心理,況且她刷的是自己的信用卡」

楊明:「她嘴上說是獨立自主要自己還,可是還不上的時候就來找我,我前前後後已經給她還了七八萬了,但是她呢?反而和別人說不想花我的錢!

買包包還不是最過分的,她工資四千,每天下午必須點一杯星巴克,今天是冷萃明天就是要星冰樂,我跟她說公司茶水間有免費的速溶咖啡,你猜她說什麼?她說只有low的人才喝速溶的,她只喝現磨的,出去吃飯必須要去高級餐廳,她說這樣拍照好看可以發朋友圈,我請她吃火鍋她還嫌棄我品味太差,覺得我配不上她了。

後來她交不上房租我就讓她來我這住,但是她根本不收拾家裡,下班回家都是我做好飯她才願意吃,我是真的想娶她做老婆所以這些我都忍了,我畢業這麼些年存款有20w基本都被她花完了,可是沒想到我對她這麼好,在知道我沒錢以後直接跟我提了分手!我該怎麼挽回她呢?」

前有「寧願坐在寶馬上哭,也不願意坐在自行車上笑的」馬諾,今有獨立自主卻花掉男朋友20w的「假精緻」,就算女生月入四千,但是她在朋友圈營造的是一種「高端大氣上檔次」,就說明她們對自己或者對另一半的期待已經達到了那個水平了,而你默默為她奉獻付出,她卻看不上你了,這種女生打著獨立不拜金的名頭,卻比拜金更可怕!拜金是拜的明明白白你情我願,而這種假裝式的「精緻窮」卻會榨乾你的存款,還留有美名曰:不想花你的錢,這是又當又立!

男同胞們,你們覺得上面的楊明做錯了什麼呢?錯在他不應該把女朋友當成神一樣供著!你把她供著不求回報不計較,你的下場就是被當成「舔狗」

那應該怎麼做呢?

記住!第一條就是絕對不能當舔狗,喜歡是相互吸引的,你舔來的只能是祖宗,女朋友去意已決的時候,你可以「適當抽離」,這時候留給她時間多想想,讓你們對彼此的印象停留在一個度上,急不可耐的低姿態聯繫對方這是反向的,千萬不能死纏爛打這會讓對方更加看不起你,

第二點就是無限制的提升自己的形象包括能力,有人會說我這個說法太廣泛了,直白的來說就是你的賺錢能力和形象,楊明的女朋友提出分手大部分是因為覺得你們沒有了價值對等了,哪怕她給自己的定位是「虛高」了,你滿足不了她的虛榮心了,所以才選擇和你分手。你要做的就是提升自己,但是一定要讓她知道,讓她在心裡回味猶豫,因為在她的觀念裡,即使你對她再好再愛他,她也會覺得不值一提,你給予她的好她視而不見,反而會在心裡貶低你。

楊明按照我的方法半年後才跟我匯報了成果,前女友過了兩個星期主動來找他和好,但是他沒同意。因為楊明新談了一個女朋友,正是公司老闆的閨女,聽他說前女友的臉都綠了,離開楊明後這個前女友沒有了金錢來源,又想維持現有的「假精緻」生活,她去平臺借了錢,還不上的時候又哭著來找楊明,楊明借給她三千塊後就把她拉黑了,也算給這段感情一個交代。

結語:

窮不是罪,追求精緻也不是罪,但是把自己的消費觀強加在另一半身上並讓他們負擔這就是錯了,男生在選擇另一半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睛,娶妻不好毀三代啊!

相關焦點

  • 縱慾,正在榨乾中國年輕人
    …… 1 你有沒有榨乾自己?今天看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採訪,說的是「現在的年輕人,正在榨乾自己」。 娛樂至死,不僅會消磨鬥志透支未來,更可怕的是,一旦一個人沉溺於官能刺激,迷失在廉價低質的快樂中,信仰就很難撼動他,道德再難刺激他,甚至利益也無法鞭策他。 陝西一位14歲女孩,半夜在被窩裡拿著從同學處借來的手機玩遊戲,不料被醒來的弟弟發現。
  • 年輕人也能精緻,但不窮!
    買買買的同時還要精打細算,用三個字概括那就是「精緻窮」。而對於什麼是「精緻窮」,網友也給出了詳細的解釋。而近期的《奇葩說》也將「精緻窮」帶到節目中,提出:「年紀輕輕精緻窮我錯了嗎?」這個辯題也引起了不少網友的熱議,為了外在的精緻不節制地物質消費,是否真的合適呢?這期節目中有播放一個短片,影片中的女主人公阿瑛,月薪2萬但卻過著每個月吃土的生活。
  • 月薪5千,雙十一狂花2萬:「精緻窮」,榨乾了多少年輕人!
    不去網紅地打卡,也遠離燈紅酒綠的喧囂,她更願意在閒暇的周末讀一本書,看一場一個人的電影,或者給自己DIY一個包包。還記得不久之前看過的一個短片《虛假的你》,短片中的男女主角生活過的很粗糙,但看著朋友圈的其他人都無比精緻,也便有了假精緻的想法。
  • 朋友圈的假精緻,榨乾了多少年輕人的生活
    有太多年輕人,吃穿用度追求名牌,背後卻是巨大的負債。他們是隱形的窮人,表面光鮮亮麗,實際上襪子已經滑到了腳底。網友來信:我被一個多年的好友拉黑了,而且是借了幾千塊錢後被拉黑。4,不注重細節的處理細節處最容易彰顯出一個人的穿搭水平,一些假精緻的女人往往會漏掉穿衣打扮方面的細節,導致整體穿搭看著廉價、不得體。比如衣服脖頸處和袖口處的處理,v領、方領這兩年比較流行,穿起來還容易顯瘦,比小衣領看起來更顯精神。流行的泡泡袖雖然好看,顯年輕,但也容易顯肩寬、胳膊粗。
  • 797億負債反思:「偽精緻」,害了多少年輕人?
    一場漲價狂潮,出賣了多少人的偽精緻。之前,央視發布了一份報告,《2019年第一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雖說我們不必做到如此,但對於年輕人多少有一定的借鑑意義。現今有句要命的毒雞湯:「錢是賺來的,不是省出不來的。」
  • 「17歲,一次7000元」:假精緻的背後榨乾了多少年輕人
    現在的年輕人都喜歡「假精緻」的生活,因為這樣,人人都可以過上「奢侈」的生活,什麼迪奧香水,TF口紅,古馳包包,出門從來都打車,天天吃榴槤,除了房和車什麼都買得起。而事實上,「假精緻」不過是透析未來的錢罷了。
  • 什麼是「精緻窮」?當代年輕人的品味——「簡」於形,「奢」於心
    小件的輕奢品,跟豪宅、跑車比起來,更加容易通過「踮一踮腳」和自身的努力獲得,在實現過程中更具有滿足感,甚至更能體現出生活高品質的細節風貌。不可否認,這「能夠負擔的起的奢華」,是未來消費的主流趨勢。那當代年輕人喜歡什麼樣的「輕奢品」呢?對於年輕一族來說,簡潔、大方是映入眼帘的第一印象。精緻、細節、有儀式感的品質生活才是他們真正的需求所在。
  • 縱慾過度,正在榨乾年輕人
    毫不誇張地講,如今很多的年輕人就是屬於後一撥:被欲望所控制的人。正在慾海中逐漸沉淪。總結起來看,至少有三種欲望正在榨乾這些年輕人。 01 消費欲去年,一則「90後女護士欠巨債被趕出家門」的報導曾在網上引發熱議。
  • 精緻窮和努力存錢的區別,看完你還崇尚精緻窮嗎?
    可是當下仍然有很多年輕人選擇做月光族,過著所謂的精緻窮的生活。國人熱愛存錢,這個世人皆知,可是最近這些年發生了變化,現在有很多年輕人吵著要享受當下,享受生活,各種買買買,甚至過著透支消費的日子,每月工資三四千,每月卻敢消費四五千,下一個月工資還沒有到手,就已經透支得差不多了,而且還理直氣壯的說存錢沒有用,存錢只會貶值,享受當下才是最重要的。
  • 「北京,女,26歲,月薪6千,負債7萬」:假精緻,榨乾了多少年輕人
    不少年輕人在朋友圈過著精緻的生活,賞櫻花非日本不去、買衣服非「設計款」不穿、選手機非「蘋果」不用。而這些「精緻」的面具下,是被掏空的錢包和還不清的帳單。」這句話騙倒了許多如同橘子一般的一大波在朋友圈秀精緻感的少男少女們。可欲望一旦開了口,就如洪水猛獸一發不可收拾。那些曾經為了精緻生活而欠下的債,遲早會十倍百倍地還到自己身上。
  • 除房子外,又一行業在「榨乾」年輕人錢包?不少人還因此負債纍纍
    文:繆禾現在,大多數年輕人的工資都在3000到5000元之間,但可以說,他們每個月剩下的錢很少。有些人花錢不多,但還是存不了多少錢,那麼年輕人的錢都去哪了。年輕人剛進入社會哪裡會有那麼多的錢,最終只能用貸款來解決問題。而除了房子之外,「它」也榨乾了年輕人的積蓄,其中一些人甚至負債。這就是奢侈品。現在的年輕人不僅喜歡買房子,而且喜歡買奢侈品。在奢侈品行業,90後、00後已成為「主力軍」。那麼,年輕人到底有多喜歡購買奢侈品呢?
  • 莫泊桑《項鍊》:窮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邊窮一邊愛慕虛榮
    她一直固執地認為,自己這樣的美貌應該擁有更高檔的日子,既然生活滿足不了她,那就用幻想來滿足。每日醒來,她就開始幻想,她把自家簡陋的房子幻想成豪華的;把那些破舊暗沉的家具幻想成嶄新明亮的;把自己皺巴巴的裙子幻想成高貴的華服;甚至把餐桌上的盤子幻想成金杯銀盞。可是,在幻想裡有多開心滿足,醒來就有多失魂落魄。
  • 《權力的遊戲》裡10個比喬佛裡拜拉席恩更可怕的角色
    喬佛裡·拜拉席恩通常被認為是《權力的遊戲》中最讓人討厭的角色。他是一個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壞孩子,擁有了太多的權力。相信有不少觀眾都不喜歡這個角色,但事實是,在維斯特洛,還有著比他更招恨的角色,他們犯下的罪行比喬佛裡更嚴重,這裡有幾個比他更壞的人。
  • 「金常務:比惡魔更可怕的,是人性的黑暗」|《釜山行》
    看完影片之後的你,如果只看得了喪屍的可怕,那我就還拿大嘴巴子照顧你了,導演這麼「費盡心機」的把人性的善與惡表現得淋漓盡致,你都視而不見嗎?可能有人要問了,金常務是誰?(無奈)電影《釜山行》中西裝革履的頂級男配——金常務,上層社會的渣男,此渣非彼渣。前面說到,導演把人性的善與惡表現得淋漓盡致,金常務就是「人心比惡魔更可怕」的代表人物之一。證據一:勸說列車長,想要扔下眾人,想要單飛!
  • 當代年輕人到底有多窮?數據披露真實負債水平!
    反正我不管是和朋友吃飯,還是和同事聊天,所有人抱怨的永遠離不開這個字:「窮」。為什麼當代年輕人都會覺得自己特別窮?究竟是真的窮還是裝窮,我們先來看看一項社會調查,從大數據中一探究竟。根據尼爾森最新發布的《2019中國年輕人負債狀況報告》,我國90後年輕人有1.75億,當代年輕人的平均負債已經超過13萬,其中80後平均負債超過20萬,86.6%的年輕人都在使用信貸產品。毋庸置疑,目前80後90後已經成為社會的主要力量,也是消費的主力軍,同時,他們也是目前生存壓力最大的群體。
  • 窮精緻有多可怕?月薪2700,說一兩千的衣服沒法穿,至少3000起步
    窮精緻有多可怕?月薪2700,說一兩千的衣服沒法穿,至少3000起步網友一:老公的姐姐,一輩子只顧自己,結果09年離婚了。12、13年那陣說一兩千的裙子都不能穿了,只能穿三四千的。沒啥積蓄,錢都花在美上了。後來見二婚沒有希望就買了個小兩居,欠一身的債,天天叫窮:兩個車貸一個房貸,然後月工資只有2700,怎麼過。
  • 《年輕的時候》:從學醫男文青到心如止水,比貧窮更可怕的是心窮
    01貧窮的男人不可怕,心窮才可怕在張愛玲的筆下,潘汝良是一個學醫的文藝青年,頗有情懷與情趣,只不過這些是表面上的他身上的種種表現,也折射出他的「心窮」,正是因為對一切都不滿意,卻又沒有辦法改變現狀,所以才出現了既憤青又不得不安於現狀。這種「心窮」比貧窮更可怕,因為貧窮還可以通過努力來改變現狀,而心窮只能將生活與狀態變得越來越差勁,卻還不自知,並把責任都推給別人。
  • 「月光族」和「精緻窮」的背後,都是商家的消費主義陷阱
    比如,在消費過程中,「中國大媽」更容易被優惠所吸引,更喜歡在某次促銷期間「囤物」,因為囤貨的數量也是十分巨大,超過了正常需求,從而出現了嚴重的浪費問題。本來是衝著優惠買的,結果卻造成了巨大的浪費。如果「中國大媽」們可以認識到什麼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什麼是不需要的,買多少是合適的,肯定會減少許多資源的浪費。
  • 小夥底薪3000,花1萬塊買西裝,「精緻窮」有錯嗎?
    最近的《奇葩說》有期節目辯論的是「年紀輕輕精緻窮,我錯了嗎?」,這個話題引起了廣泛討論。什麼是「精緻窮」呢?「為了自己所嚮往的生活和喜歡的東西變窮,窮的明明白白,活得開開心心。」女嘉賓楊超越回憶曾經的生活:為了精緻,即使一個月工資只有800元、每天吃泡麵,也要花700元買喜歡的裙子。
  • 日本「兇宅」租售超火爆:鬼有什麼可怕的?窮更可怕!
    但是,總有一些膽子大的年輕人不在意這些。甚至有年輕人因為好奇,專門租住一些發生過惡性殺人事件的房屋。還有人在全國各地租住各種「事故部件」後,根據自己的體驗寫了一本靈異事件編年史,成為了書市一匹黑馬,遭到讀者哄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