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夷山大紅袍為什麼可以被稱為「國茶」?
武夷山大紅袍為何可以被稱為「國茶」,一文讀懂:武夷茶歷史上就是貢茶、深受上流社會的喜愛。武夷茶早在唐代就以「晚甘侯」著稱於世,這也是武夷茶最早的名稱。武夷山古茶園元大德六年(1302),朝廷在武夷山九曲溪之第四曲溪泮的平坂之處創立皇家焙茶局,設場官二名,茶園南北五裡,各建一門,總名曰「御茶園」。武夷山自此成為元、明兩代皇家貢茶中心。至明代萬曆年間,武夷山皇家貢茶達470.5公斤,約佔全國貢茶的1/4。
-
喜歡喝茶的人應該去一個以大紅袍巖茶產地為主的景區,知道哪裡嗎
武夷山是首批國家風景名勝區之一,屬於典型的丹霞地貌,一條九曲溪貫穿景區,一座天遊峰高聳群峰之上,聞名遐邇的大紅袍落在景區中心,武夷宮承載了這裡深厚的人文歷史。如果你來武夷山,花上兩天時間,感受一下一座繁華都市邊緣的世外桃源般武夷山,會給你帶來不一樣的驚喜。
-
武夷山出的茶都是大紅袍?肉桂是加工工藝?網友:沒文化真可怕
此前在網絡上,關於「母樹大紅袍」曾引起過網友的諸多討論,因為在常人的固有印象中,大紅袍的母樹一定是粗壯的,結果看到了圖片只是幾根樹枝,甚至跟路邊的綠植沒什麼不同,人們自然表示難以接受。在眾多的討論中,也有人提到現在市場上所能購買到的武夷山大紅袍,其實不過是一個名稱罷了,根本不是什麼母樹大紅袍,都是經過幾代扦插後的茶葉了,能喝到二代的都算是幸運,武夷山茶葉的加工程序也不少,主要包括奇蘭、水仙、肉桂等。之所以選擇這條討論出來,是因為它代表了很多人對武夷山茶葉的誤解。
-
「武夷山大紅袍」再獲殊榮:2019中國綠色農業十佳茶葉地標品牌
中新網南平1月13日電(記者 張麗君)記者從武夷山政府獲悉,11日,在北京舉行的2019中國綠色農業發展年會暨《中國綠色農業發展報告2019》新書發布會上,「武夷山大紅袍」再獲殊榮,榮獲2019中國綠色農業十佳茶葉地標品牌。
-
武夷山一日半打卡攻略指南,帶你領略茶山秀美風光,超讚!
受疫情影響,今年五一武夷山景區執行網上實名預約及9500人限流規定,小編今年雖未到場,但去年這個時候來此的記憶卻依然深刻。位於江西與福建西北部兩省交界處的武夷山是三教名山,享有「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等諸多讚譽,這裡群峰林立,擁有華東最吸引人的山水,隨手一拍都是精美壁紙。而它最吸引小編的還是那滿山茶香。
-
武夷山2日遊攻略——帶你暢遊武夷山少走彎路
「印象大紅袍」實景演出九曲溪天遊峰武夷山除了主景區,周邊還隱藏著眾多景點,如果旅客們有時間,一定要在度假區待上十天半月,探索世遺的每個角落,好好感受武夷山的慢生活……如果是第一次來武夷山,因時間有限,遊玩時間2至3天為最佳,遊覽範圍以主景區為主。
-
肉桂和大紅袍哪個更好?
肉桂和大紅袍哪個更好?肉桂和大紅袍全部都是武夷山巖茶中的名茶,但具體來說是肉桂在不少方面是遠不如大紅袍的。大紅袍那可是有「巖茶之王」、「茶中之王」的稱謂。肉桂是武夷山巖茶的當家的品類,以肉桂樹品類的茶樹命名的名茶,成茶外形緊結呈青褐色,湯氣香味刺鼻。
-
烏龍茶——大紅袍
大紅袍,大家聽到這個名字第一時間想到的應該是紅茶,因為它名字裡面帶「紅」,但其實不然,它屬於烏龍茶,關於「大紅袍」這個名字的由來,重說紛紜,有許多的傳說,但結尾都是皇帝賜名,成為宮廷貢品。大紅袍母樹#武夷大紅袍#確實,大紅袍是歷代皇家貢品,我國家眾多領導人也對大紅袍產生濃厚的興趣,並前往大紅袍母樹種植地武夷山,了解武夷巖茶及武夷茶藝,但這些都是有特指的,指的是武夷山九龍窠,所倖存的大紅袍母樹,貨真價實的千年古茶樹
-
到現在還認為大紅袍是紅茶?
概括起來說就是:萎凋→做青→炒青→揉捻→乾燥大紅袍製作流程複雜,武夷山當地的茶工就將這個製作工藝歸納為幾句簡單的民謠:「一採二倒青,三搖四圍水,五炒六揉金,七烘八撿梗,九復十篩分。」可以從字面上看出來,其中並沒有紅茶的發酵這一步驟,而更接近於製作烏龍茶的基本工藝,所以大紅袍並不是紅茶,而是烏龍茶。▲大紅袍製作工藝圖既然大紅袍不是紅茶為什麼名字中有個紅字呢?
-
快訊,武夷巖茶大紅袍之父陳德華逝世
(圖片來源網絡)據悉,2020年10月28日下午三點二十三分,著名的武夷巖茶「大紅袍之父」陳德華老先生不幸逝世。陳德華老先生生前,曾任武夷山市茶葉研究所所長,福建省武夷山北鬥茶研究所所長。但巖茶圈子裡,茶友們對他更熟悉的稱號是——大紅袍之父。他是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大紅袍傳統工藝技能代表性傳承人。1963年,陳德華到武夷山茶科所工作。後於1965年,被派到農村搞社教。
-
20克拍出208000人民幣,大紅袍為何這麼貴?
後來隨著市場的逐步調整,以及大紅袍獨有的地域限制保護,大紅袍價格終於回歸正常。說起大紅袍,不得不說武夷山。武夷山因風景區出產的巖茶(大紅袍、水仙、肉桂等)和世界紅茶之鼻祖桐木關紅茶(金駿眉、正山小種等)而聞名全國,獨特的氣候地理條件和製作工藝使茶葉擁有其他茶葉產地無法比擬的滋味,全球90%的巖茶都是出自於此。在武夷山內,最有名的就是武夷山大紅袍的三棵六株母樹了,大紅袍母茶共有六株,其中四株為奇丹,兩株為北鬥。
-
才知道大紅袍不是紅茶!原來大紅袍是這種茶
說道大紅袍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但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大紅袍是什麼茶,有很多人看到大紅袍的名字就以為大紅袍是紅茶,不過其實大紅袍並不是紅茶,而是青茶。其實大紅袍是烏龍茶中的一種,烏龍茶也稱為青茶。大紅袍產於福建武夷山,其品質優異,是我國的特種地名茶。
-
集韻大紅袍 兄弟一杯茶
君子攜夥伴同行鑫貴(和、韻、醇)三款武夷巖茶,集韻茶與瓷,一杯正宗大紅袍,敬一生兄弟情鑫貴(和、韻、醇)武夷山巖茶,產自武夷山奇峰曲水、高山深壑之間,由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武夷巖茶(大紅袍)製作技藝傳承人王國興先生之手傾心製作,新嫩的茶牙經採摘、曬青、涼青、殺青、成型、烘乾、碳焙等十多道傳統製作工藝製作而成,品之,香、清、甘、骨,雋永儒雅,回味無窮,如此一杯茶,恰如一生兄弟情,一喝,就是一輩子。
-
關於大紅袍,懂兩條以上算你厲害
根據國家頒布的「武夷巖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的定義,「武夷巖茶」是指在武夷山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條件下,選用適宜的茶樹品種,進行無性繁殖和栽培,並用獨特的傳統加工工藝製作而成,具有巖韻(巖骨花香)品種特徵的烏龍茶。 大紅袍,享有「武夷巖茶茶王」的盛譽,是武夷巖茶中最具代表性的產品。
-
茶與山——武夷山為什麼能出好茶?
武夷茶武夷巖茶的醇厚綿長離不開武夷山的自然環境優勢。武夷山,武夷山位於江西與福建西北部兩省交界處,武夷山脈北段東南麓總面積999.75平方公裡,是中國著名的風景旅遊區和避暑勝地。屬典型的丹霞地貌,是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
-
武夷山旅遊攻略|煙火人間才是嚮往的生活
景觀園區茶魂廣場平面呈葉片形,邊緣用暗紅色花崗巖鑲嵌,寓意大紅袍的「三紅七綠」。圖源:望路行程/作者Scarecrow廣場前端一座茶樹狀屏風上書有著名辭賦家雪川所作的「大紅袍賦」,屹立於後部的是「武夷三聖」——神農、彭祖、武夷君。
-
2021印象大紅袍已上線,約嗎?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印象大紅袍,有許多瞬間在記憶中閃閃發光印象大紅袍,也有許多力量在奔跑中奮勇向前一元復始,萬象萬新你看,2021,印象大紅袍已上線!新的一年裡印象大紅袍作為武夷山一張亮麗的文旅名片將繼續秉持有靈魂的全新「夜」態進一步實現全季節、高周轉、快迭代!
-
大紅袍是紅茶嗎?
大紅袍色澤帶寶色或油潤,茶湯顏色較清亮、豔麗、呈深橙黃色。紅茶和大紅袍的色澤較為貼近,那麼大紅袍是紅茶嗎?大紅袍大紅袍屬於烏龍茶,是我國有名茶葉,有「茶中之王」的稱號,主產於福建武夷山,屬於武夷巖茶中最有名的那一類。
-
巖茶專題|⑤ 武夷山茶種知多少?
不要說我們普通用戶,就是武夷山本地人恐怕也無法說清楚。武夷巖茶國家標準裡將武夷巖茶分為五類:大紅袍、肉桂、水仙、名樅和奇種。大紅袍無非就是北鬥或奇丹,肉桂就是武夷肉桂,水仙即武夷水仙,而名樅就多了,我們熟悉的就有十大名樅:大紅袍、鐵羅漢、白雞冠、水金龜、半天妖、白牡丹、金桂、金鎖匙、北鬥和白瑞香,其中前五又有五大名樅之稱(前四即四大名樅)。
-
哀慟|陳德華:「我從來不是大紅袍之父,只是一個愛茶人」
臺海網10月29日訊 據「茶道傳媒」微信號發布 據悉,2020年10月28日下午三點二十三分,著名的武夷巖茶「大紅袍之父」陳德華老先生逝世。他一生都在種茶、制茶、改良制茶工藝、研究茶。而在不求聞達的默默的行動中,陳德華影響了武夷山茶業的發展歷史,引領著武夷巖茶的發展方向,為武夷山茶業的後續發展培養了不少傳承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