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正文-
童年的鄉村,購物很不方便,貨郎一來,小夥伴們會高興得連帶跳直奔過去。
貨郎多數是中年或老年男人,一根扁擔挑著兩隻竹編或柳編的籮筐,前頭一隻籮筐上擱著一隻扁而方的貨櫃,上面罩著玻璃,玻璃下面分隔成許多小方格,陳列著發卡、木杭、線團、針箍、縫衣針、鬆緊帶、頭繩、皮筋、拉鏈、扣子、小圓鏡、玻璃球、帶氣球的響哨等零零碎碎的物件。另一頭的籮筐下面是換來的破爛,上面則擱著一塊或方或圓的木盤,木盤裡面擱了只麥芽糖餅,糖餅直徑一尺多,厚約一寸,可能是為了防粘,上面撒了一層不知什麼原料的白粉。貨郎每賣一小塊糖,都用一塊刀形的單邊有刃的鐵片,沿著糖餅的邊沿用小榔頭往下快速一敲。大家管這動作叫「斫」,因此麥芽糖習慣上也叫「斫糖」。這又甜又韌的「斫糖」,放進嘴裡,一咬一拉能看到長長的絲。在那貧窮的歲月裡,這對鄉村孩子極有誘惑力,以致於大家都把「貨郎」乾脆叫做「換糖的」。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掌上海安文章底部已開通 評論功能
18252897111 / 15862739869 (微信同號)
版權說明:掌上海安發布部分內容、圖文來自網絡,如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如使用掌上海安的作品,轉載請標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