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養之善健脾胃的白朮小棗餅!

2020-12-23 心山育明德

冬日,每每早起都會發愁,今天給孩子做什麼早飯呢,早上這頓飯對身體是很重要的,特別是小孩子正在長身體,早飯吃得好,一天都會有很好的活力。

最近聽孩子說學校這個禮拜吃的肉食比較多,而且孩子早起嘴裡也會有口氣,一聞就知道是沒有很好的消化,所以會有一部分酸腐味。

小孩嘛!脾胃都比較虛弱,消化系統也不是很好,想來想去,給孩子做點利於消化的飯食比較好。

所以我就做了一道比較善健脾胃的白朮小棗餅。

【原料】

紅棗300克,白朮粉500克,水適量。

【製作方法】

將紅棗去核留肉蒸熟放置一旁,然後將白朮粉炒熟,再將紅棗肉製成泥和白朮粉一起揉成團裝(如果太幹可以加適量清水),製成小餅放入烤箱烤熟即可。

【功效作用】

具有健脾養胃,消腹脹,去口氣,祛溼消痰的作用。

其中白朮性溫而燥,味苦,微甘,辛,善健脾胃,消痰止洩瀉。

紅棗味甘,性溫,補脾益胃,養血安神,可緩和藥性。此兩個食材搭配可起到安神養心,健脾除溼的作用。

這款小餅製作方法非常簡單,而且特別適合老人和小孩食用。

白朮入脾胃二經,在五行具有土的特性,為後天滋養之藥,它可以和含金,木,水,火的食材任意搭配。

紅棗入心,脾胃經,五行中具有火的特性,可以緩和藥性,味甘而潤,故以此食材搭配而成的小餅味道甘醇,軟糯好吃,做好後常溫下也比較好保存,非常適合做家裡老人和小孩的小點心。

像日常生活中,也有不少人會在飯後出現腹脹的情況,通常還會伴有食慾減退啊、不想吃飯啊、打嗝等症狀。

這個時候我們也可以製作一些白朮小棗餅來吃,效果是非常明顯的,一般吃個兩三天以上症狀就會消失。

大家不妨試試看哦!

作者 心山育明德

給我一份關注,還您一份健康

相關焦點

  • 健脾利溼,白朮顯功
    近年來,一些具有美容功效的中藥,也是倍受人們的喜愛,比如白朮。但您知道嗎?白朮的功效可不少呢!比如健脾利溼。位居「金元四大家」之首的劉完素,便將白朮這一功效運用得淋漓盡致。到底劉完素是如何運用白朮的呢?且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勝溼制水腹滿肢腫、小便不利,乃脾氣虧虛、運化失司、溼邪蘊積證。白朮能燥溼,溼去則脾自健運,故被譽為燥溼實脾之主藥。
  • 三清丸學習十利腰臍之氣、燥溼健脾,祛溼驅邪的白朮
    而且溼去而瀉止,瀉止而脾健,脾健而胃亦健,精神奮發,顏色光彩,受益正無窮也。是白朮之功,何亞於人參乎。不特此也,如人患瘧病,用白朮二兩、半夏一兩,米飯為丸,一日服盡即愈。夫瘧病,至難愈之病也。用柴胡、青皮散邪不效,用鱉甲、首烏逐邪不效,用草果、常山伐邪不效,何以用白朮二兩為君,半夏一兩為臣,即以奏功,不知白朮健脾開胃之神藥,而其妙尤能去溼,半夏去痰,無痰不成瘧,而無溼亦不成痰。
  • 健脾和胃養生酒
    【藥材功效解析】半夏:辛溫,消痞散結,和胃降逆,以除痞滿嘔逆之症。乾薑:辛溫散寒。黃芩、黃連:苦寒洩熱,將半夏、乾薑、黃芩、黃連苦辛並用,能通能降,足以開結散痞、降逆上嘔。人參、大棗:甘溫益氣,以補其虛。甘草:補胃氣而調諸藥。
  • 白朮除了能健脾、止汗、安胎,還有什麼功效?如何做白朮藥膳
    苦,溫,色黃,為脾家之要藥,能健脾化溼,固表。                                                                用甘草、乾薑以溫中,茯苓、白朮健脾化溼,以達燠土以制水之功效,臨床用於治療寒溼帶下、妊娠水腫、腰椎間不利皆可達到理想效果。因此白朮又是婦科常用藥。《傅青主女科》中也常常用白朮治療帶下、浮腫之類,方用補中益氣加減,取健脾昇陽除溼之效。
  • 補氣健脾佳品——白朮,如何把它變成美味佳餚?
    【功能主治】健脾益氣,燥溼利水,止汗,安胎。用於脾虛食少,腹脹洩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應用方法】(1)煎服:取本品6~12克,用適量水煎2次,2煎藥汁混合,代茶飲,每日1劑。做法:先將豬肚片洗淨,放入砂鍋內;另將白朮、檳榔、生薑用紗布袋裝好,放入鍋內。加清水煮至豬肚片爛熟為度,撈出肚片,棄藥袋。再將粳米入湯鍋內,煮至米爛湯稠即可。功效:此粥具有補氣健脾、理氣和中之功,對素體脾胃虛弱、食欲不振、食後胃滿、胃食生冷等患者較宜。
  • 中草藥材| 白朮:健脾益氣,燥溼利水.
    白朮是補氣中藥,別名:山薊、楊枹薊、術、山芥、天薊、山姜、山連、山精、乞力伽、冬白朮。有健脾益氣;燥溼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
  • 最權威的白朮知識點詳解
    利腰臍間血者,血屬陰,溼為陰邪,下流客之,使腰臍血滯而不得通利,溼去則諸證無不愈矣。 益津液,暖胃消谷嗜食者,溼去則胃強,而津津自生,寒溼散則胃自暖,邪去而脾胃健,則消谷而嗜食矣。」
  • 白朮治痺應用探析
    故本文結合白朮臨床配伍應用和歷代醫家對白朮治療痺症的認識,探討其治痺作用及機理,以冀對臨床合理應用有所裨益。1 健脾和中燥溼白朮具有補氣健脾和中、運脾燥溼之功效。《金匱要略》曾用甘草附子湯治療陽虛風溼邪氣留著骨節之骨節疼痛和屈伸不利。方中用桂枝溫經散寒、祛風解表以通經絡。
  • 常用中藥藥性——白朮
    蒼朮苦溫辛烈,燥散之性有餘,而補養之力不足;白朮微辛,苦而不烈,燥散之性不足,而補養之力有餘,故一般脾虛氣弱用白朮,脾為溼困用蒼朮,止汗安胎用白朮,發汗散邪用蒼朮。【配伍應用】1.配人參:白朮健脾陽,人參保脾陰,二藥配伍,使脾氣健旺,運化復常,資生氣血,則諸證自除。
  • 白朮和蒼朮,都能燥溼健脾,但功效應用卻不同,臨床藥師說出實情
    白朮白朮,在中藥學上屬於補虛藥大類中的補氣藥,藥性甘、苦,溫,歸脾、胃經。具有益氣健脾,燥溼利水,止汗,安胎的作用。主要用於以下疾病:脾氣虛證:白朮甘苦性溫,主歸脾胃經,以健脾、燥溼為主要作用,被前人譽為「脾臟補氣健脾第一要藥」。
  • 健脾養胃的幾款養胃粥,好吃營養,胃不好的趕緊收藏!
    健脾養胃的幾款養胃粥,好吃營養,胃不好的趕緊收藏!什麼是養胃粥養胃粥不僅能夠補充益氣,健脾開胃,還能夠滋陰潤肺,對於有盜汗、體虛、沒有食慾的人非常實用。健脾養胃粥它非常容易消化乃天下第一補品,健脾養胃粥有養生功效,健脾養胃粥益氣養陰,健脾養胃。
  • 昆中參苓健脾胃顆粒——千年古方,脾胃良藥
    在中藥傳統理論中「脾為後天之本,主運化,而胃主受納,脾胃互為表裡」,意思就是脾臟在身體機理中主要起著調節和運轉的作用,而胃在身體機理中主要起著吸收和容納的作用。如果長期飲食不規律或熬夜等導致脾胃虛弱,人就會顯得虛弱,精神不振,以至於影響飲食和整個身體的機能。    那麼,如何保障並且護持脾胃呢?這不僅是現代人需要慎重考慮的問題,同樣也是一個令人苦惱的問題。
  • 白朮的養生功效和食用方法
    《本草通玄》云:「補脾胃之藥,更無出其右者。土旺則能健運,故不能食者,食停滯者,有痞積者,皆用之也。土旺則能勝溼,故患痰飲者,腫滿者,溼痺者,皆賴之也。土旺則清氣善升,而精微上奉,濁氣善降,而糟粕下輸,故吐瀉者,不可闕也。」《醫學啟源》曰:「和中益氣……去脾胃中溼……安胎。」《神農本草經》稱白朮「止汗。」可見,白朮有補氣健脾、燥溼利水、止汗、安胎之功效。
  • 神奇的白朮
    白朮的功效白朮是補氣中藥,別名:山薊、楊枹薊、術、山芥、天薊、山姜、山連、山精、乞力伽、冬白朮。有健脾益氣;燥溼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主治脾氣虛弱、神疲乏力、食少少腹脹、大便溏薄、水飲內停、小便不利、水腫、痰飲眩暈、溫痺酸痛、氣虛自汗、胎動不安。
  • 中醫科普|生白朮通便的臨床運用
    白朮為菊科植物白朮的乾燥根莖,性味甘、苦、溫,具有健脾益氣、燥溼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主要用於脾虛食少、腹脹洩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等。生白朮廣泛用於治療便秘,效果甚好。且性最溫,服之能以健脾消谷,為脾臟補氣第一藥也。」《醫學啟源》載白朮:「除溼益燥,和中益氣」,「和胃、生津液」。陳修園的《神農本草經續》謂:「白朮之功在燥,而其所以妙處在於多脂。」《本草正義》記載其「能振動脾陽,而又疏通經絡,然又最富脂膏,雖苦溫能燥,而亦滋津液,且以氣勝者流行迅利,本能致津液通氣也」。
  • 中草藥白朮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白朮的藥用價值:《神農本草經》:術。味苦溫。主風寒溼痺死肌,痙疸,止汗,除熱,消食,作煎餌。久服輕身延年,不飢。一名山薊,生山谷。《長沙藥解》:味甘、微苦,入足陽明胃、足太陰脾經。補中燥溼,止渴生津,最益脾精,大養胃氣,降濁陰而進飲食,善止嘔吐,升清陽而消水谷,能醫洩利。
  • 白朮治病偏方
    白朮的功效白朮是補氣中藥,別名:山薊、楊枹薊、術、山芥、天薊、山姜、山連、山精、乞力伽、冬白朮。有健脾益氣;燥溼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主治脾氣虛弱、神疲乏力、食少少腹脹、大便溏薄、水飲內停、小便不利、水腫、痰飲眩暈、溫痺酸痛、氣虛自汗、胎動不安。
  • 白朮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白朮有什麼功效
    白朮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有哪些呢?在生活中,很多人都不知道白朮是什麼,其實,白朮不僅是一種比較珍貴的中藥材,還是可以用來製藥,那麼,白朮的禁忌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白朮作為一種中藥材,被很多人熟知,其實,關於它的功效,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它有什麼功效吧!
  • 參苓健脾胃顆粒一個療程改善
    1.胃氣虛證:患者胃脘痞悶或脹痛,食少或納呆,噁心或嘔吐,打嗝甚至噯腐食臭,腹瀉等。意思就是胃氣虛型的患者在臨床表現上多表現為沒有食慾或者吃的比較少,吃完飯後多感覺胃部脹滿甚至有脹痛的感覺,偶爾會有噁心、嘔吐,飯後經常打嗝甚至嗝出酸腐食臭的氣味,平日裡大便不成型甚至腹瀉。脾胃不好的症狀有哪些?
  • 參苓健脾胃顆粒一個療程未見療效,還要繼續嗎?
    醫生們在臨床看到更多的,在中年就開始脾胃功能不行了,分析原因就是現代人生活壓力大,思慮重,憂思傷脾,脾胃互補,兼以傷胃,故脾胃俱損;加之現代人高油、高糖、高脂的三高飲食,兼具火熱之性,久之耗傷脾胃之氣和陰液等,導致脾胃功能不足,再加上脾胃修復能力變差,因此中老年會集中爆發脾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