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馮小剛主演的電影《老炮兒》裡的一句臺詞,
中國人講究的就是個「規矩」,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在崑山,做人做事也講究個規矩,
無論時代怎麼變遷,
這些老祖宗定下的規矩不能變。
悶頭吃!別說話!「食要靜!」
在家裡,規矩吃!「食要席!」
固定座,安靜吃!「食要安!」
盛好飯,再拿筷!「食要文!」
吃時箸,停時放!「食要矩!」
吃完飯,不留粒!「食要淨!」
閉住嘴,不出聲!「食要相!」
吃近前,不挑食!「食要禮!」
崑山人吃魚吃得多,
都知道吃魚時不翻魚,
不然可是要挨長輩訓斥的。
只有乞丐才是「要飯」,
所以詢問客人還要不要添飯,
一定不能問「還要飯嗎」。
吃飯時,
在盤子裡亂翻會被大人敲手的。
即使吃的再香,
也不可以吧唧嘴,
這樣很沒有禮貌。
有長輩在場的時候必須等長輩先動筷,
長幼次序得遵守。
大人會說敲碗像什麼樣子!
是乞丐嗎?!
在外吃飯這樣做就是罵廚子。
吃飯時,不拿筷子的一隻手要扶住碗,
不許一隻手擱在腿上、桌子下。
喝湯也要有樣子,
小口喝,不出聲。
夾菜不過盤中線,
夾靠近自己這邊的菜。
因為象徵著香爐,
只有死刑犯的辭陽飯才這樣插筷子。
盛飯量力而行,
不是非要硬撐下去,
講究的就是個節約糧食的好品德。
結婚是一輩子的大事,
崑山人結婚有自己的一套規矩。
不管中式、西式婚禮,
都得按這個規矩辦!
正式結婚前不能少了提親這一環,
提親前,男方帶上見面禮主動登門拜訪女方家人;
提前時,邀請女方家人吃飯,還要備上彩禮錢;
吃飯後,將女方家人送到家,有禮貌的告辭。
這提親一事才算圓滿完成了!
終於盼到結婚這一天,規矩也就更多了!
婚前一天,鋪床、壓床、放甘蔗。
▼
鋪床:新房的床單一般是由舅媽或姨娘在結婚前一天鋪好的,一邊鋪還要記得說上一些吉祥話;鋪好後撒上紅棗、花生、蓮子等;然後就不能讓人碰了哦!
壓床:婚前一天,新郎可以找到一個男孩與其一同睡在婚床上一晚,表示「壓邪、生子」。
放甘蔗: 女方需準備好甘蔗放在床上,代表婚後的日子節節高升!
到了結婚那一天,
討喜、敬扇、擲扇、摸橘子、跨門檻、摸喜蛋……
一環都不能少哦!
▼
討喜:崑山人一般在中午去接新娘;新郎到達女方家後,需手持鮮花給閨房中待嫁的新娘;此時,伴娘們需要把新娘的鞋子藏好並讓新郎去找,找不到的話就要給紅包了哦!
敬扇,擲扇:新娘上禮車前,要由一名小男孩拿著綁著紅包的扇子放在託盤中給到新娘手中,而綁著的紅包就是在新娘拿到扇子後給小男孩作為答謝的;禮車發動時,新娘再將扇子扔出窗外,而小男孩就要去撿起扇子遞給女方家人,這麼做的寓意是「新娘不將壞性子帶到婆家去」。
不能說再見:記住哦!當新娘與客人離開女方家裡時,是不可以說「再見」的哦!(當然,有些地方是有哭嫁的習俗的)。
摸橘子:禮車到達男方家後,需要一個小孩手拿兩個橘子迎接新人,新娘看到後需用手輕摸一下橘子,並且給小孩紅包表示感謝。
跨門檻,過火盆,踩瓦片:結婚當天,所有的門檻新娘都是不能踩的,需要跨過去;新娘進入新房後,需要跨過火盆,然後踩碎幾片瓦片。
摸喜蛋:新房的角落裡需要藏好紅色的喜蛋,新娘到達新房後由一名小男孩帶領去尋找,找到後才能吃下喜蛋,這麼做的寓意是「和和美美,早生貴子」。
這一系列流程下來,婚也算是結完了。
規矩雖然多而複雜,
但這些都是長輩家人對新人婚後幸福生活的美好祝願!
老話說眼斜心不正,
無論什麼情況,
都不要斜視他人。
所謂男抖窮女抖賤,
話雖說的有些絕對,
但是,抖腿絕對會讓你的個人形象扣分!
有的規矩在現在看來雖顯得過時落後,
但是也並非全無道理。
只要不是陋習,
在崑山按規矩做事的人,
絕對都是識相!上路!拎得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