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通,這叫規矩,懂嗎?

2021-02-08 南通周刊


這叫規矩,懂嗎?



這是馮小剛主演的電影

《老炮兒》裡的一句臺詞,

中國人講究的就是個「規矩」,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在南通,做人做事也講究個規矩,

無論時代怎麼變遷,

這些老祖宗定下的規矩不能變。



悶頭吃!別說話!「食要靜!」

在家裡,規矩吃!「食要席!」

固定座,安靜吃!「食要安!」

盛好飯,再拿筷!「食要文!」

吃時箸,停時放!「食要矩!」

吃完飯,不留粒!「食要淨!」

閉住嘴,不出聲!「食要相!」

吃近前,不挑食!「食要禮!」 



都知道吃魚時不翻魚,

不然可是要挨長輩訓斥的。



只有乞丐才是「要飯」,

所以詢問客人還要不要添飯,

一定不能問「還要飯嗎」。



吃飯時,

在盤子裡亂翻會被大人敲手的。



即使吃的再香,

也不可以吧唧嘴,

這樣很沒有禮貌。



有長輩在場的時候必須等長輩先動筷,

長幼次序得遵守。



是乞丐嗎?!

在外吃飯這樣做就是罵廚子。



吃飯時,

不拿筷子的一隻手要扶住碗,

不許一隻手擱在腿上、桌子下。



喝湯也要有樣子,

小口喝,不出聲。



夾菜不過盤中線,

夾靠近自己這邊的菜。


因為象徵著香爐,

只有死刑犯的辭陽飯才這樣插筷子。



盛飯量力而行,

不是非要硬撐下去,

講究的就是個節約糧食的好品德。


如果是敬上級長輩必須要比對方低,

如果對方是下級或同輩或親密朋友,

就無所謂了!

如果自己敬別人酒就儘量低點!



結婚是一輩子的大事,

南通人結婚有自己的一套規矩。

不管中式、西式婚禮,

都得按這個規矩辦!



正式結婚前不能少了提親這一環,

提親前,男方帶上見面禮

主動登門拜訪女方家人;

提親時,邀請女方家人吃飯,

還要備上彩禮錢;

吃飯後,將女方家人送到家,

有禮貌的告辭。

這提親一事才算圓滿完成了!




終於盼到結婚這一天,

規矩也就更多了!

鋪床:結婚當天,婚床的布置是非常重要的環節。一般父母都會找一個和當婚當天生肖屬相比較合的人,在被子下面、枕頭裡面以及床的各個角落放上花生、桂圓、紅棗,還有棉花籽,然後找個聰明可愛的小孩,把這些東西從床上摸出來,寓意早生貴子。



後面環節更多,

迎親、燃炮請新郎、

討喜、丟扇……

一環都不能少哦!

1、祭祖:男方在出門迎娶新娘之前,應先祭拜祖先。

2、迎親:迎親車隊以雙數為佳,尤以6的倍數為最好。

3、燃炮:迎親禮車行列在途中,應一路燃放鞭炮以示慶賀並可驅趕邪魔。

4、請新郎:禮車至女方家時,會有一男童持茶盤恭候新郎,此時新郎下車,給予男孩紅包答禮,再進入女方家。

5、討喜:新郎與女方家人見面問候之後,此時,新娘的姊妹或女性好友要請男方喝甜茶並給女方紅包。


6、新娘頭上要插稻穗和紅花新郎給予捧花之後,媒婆將新娘挽出大廳。

7、拜別:新郎與新娘上香祭祖,新娘應叩拜父母道別,而新郎僅鞠躬行禮即可。
8、出閤:新娘應由一位福份高的女性長輩持竹篩或是新娘子有了身孕才用如沒就用護其走至禮車,因為新娘子在當天的地位比誰都大,因為頭不能頂天,並希望也像這一位女性長輩一樣過著幸福美滿的日子。

9、禮車:禮車上方懸綁一棵由根至葉的竹子,根上掛著豬肉和一包紅包,禮車後方則有朱墨畫的八卦竹飾就是剛幫新娘遮的竹飾,用以驅逐路上之不詳。

10、丟扇:新娘上禮車後,出發並向。外丟意思的意思在由一名小男孩撿起置於新娘家的米甕,新娘則的扇子有兩個並用用紅紙貼一圈。有些地方習俗是有在扇子上用紅線綁紅包的但我們的習俗是貼圈紅紙圈因是丟扇子是把不好的脾氣丟掉所以沒用紅包。



11、不要說再見和回頭:當所有人要離開女方家門口時,絕對不可向女方家人說再見和回頭。

12、潑水:在新娘上禮車後,女方家長應將一臉盆挽臉的洗臉水潑出去,代表女兒已是潑出去的水,並祝女兒事有成。

13、燃炮:由女方家至男方家的途中一路燃放禮炮,車抵男方家門時,家人則燃放"炮城"慶賀告喜。

14、摸橘子:禮車至後,由媒婆帶著兩個橘子的小孩來迎接新人,新娘要輕摸一下橘子,然後贈紅包答禮。這兩個橘子要留到晚上讓新娘親自來剝,意謂可招來「長壽」。

15、牽新娘:新娘由禮車走出來時,應由男方一位有福氣之長輩持竹篩或黑傘頂在新娘頭上,並扶持新娘進入大廳。

16、忌踩門檻:門檻代表門面,所以新人絕不可踩門檻,而應橫跨過去。

17、過火盆踩瓦片:新娘進入大廳後,要跨過火盆,並踩碎瓦片。過火盆意謂去邪,踩碎瓦片則比喻「過去時光如瓦之碎」。

18、拜天地:新人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送入洞房。

19、進洞房:新人坐在預先墊有新郎長褲的長椅上,謂兩人從此一心,並求日後生男。然後新郎揭開新娘頭紗,兩人合飲交杯酒,並吃由黑棗、花生、桂圓、蓮子、等物做成的甜湯,象徵"早生貴子".

20、忌坐新床:結婚當天,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而新娘更是不能躺下,以免一年到頭都病倒床上。


這一系列流程下來,

婚也算是結完了。

規矩雖然多而複雜,

但這些都是長輩家人對新人

婚後幸福生活的美好祝願!




老話說眼斜心不正,

無論什麼情況,

都不要斜視他人。




所謂男抖窮女抖賤,

話雖說的有些絕對,

但是,抖腿絕對會讓你的個人形象扣分!


有的規矩在現在看來雖顯過時落後,

但是也並非全無道理。

只要不是陋習,

在南通按規矩做事的人,

絕對都是識相!上路!拎得清!的人!!    


不是所有老規矩都是陋習,

放到 朋友圈 傳遞老規矩!

相關焦點

  • 在崑山,這叫規矩,懂嗎?
    這是馮小剛主演的電影《老炮兒》裡的一句臺詞,中國人講究的就是個「規矩」
  • 提示丨家裡來客人了,添飯時一定不能說:還要飯嗎?這叫規矩!懂嗎?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無論時代怎麼變遷,有些老祖宗傳下來的規矩,是中華文明的精華,不能丟。這些老規矩,你還記得多少?01. 吃魚不能說「翻」。03. 不許用筷子敲盤碗。04. 過年下餃子皮破了不能說「破」。——說「破」不吉利,尤其是過年。要說餃子「掙」了。
  • 請客吃飯的規矩你懂嗎?
    在生活中,請客吃飯的事情天天都在發生,但很多人並不懂得請客吃飯的規矩,經常自以為是的違反,結果出現了,還要怪別人。題主問的這個問題,顯示出是你自己違反了請客吃飯的規矩。你的同事請吃飯,邀請的肯定都是你們的同事,你沒有經過允許就帶自己的朋友赴宴,飯後陶一分錢肯定是理所應當的。
  • 南通方言有幾種?真的和日語有關嗎?能聽懂南通方言的都是人才
    在南通上了4年大學,畢業後又在南通工作兩年,說出來你可能不信,至今南通話我也聽不懂,南通方言堪比日語,同一個鎮的不同村,方言都不一樣,比學外語還要難。最近帶朋友去南通旅遊,早上在路邊的麵館吃早飯,老闆年齡比較大,全程都用當地方言說話,對於聽不懂南通話的我,只好硬猜老闆的意思,還好點餐付錢的過程比較簡單,沒有出現會錯意的事情,但朋友好奇地問,你在南通這麼久了竟然聽不懂南通話?我只能尷尬地笑笑啦!
  • 在中國,這叫規矩
    [詳細]2019年 12月1日 08:27蕅益大師修行佛法評論什麼是佛的「四無畏」什麼是佛的「四無畏」文/宏圓法師 無所畏,這是指的四無畏,無畏就是指教化他人的心沒有懼怕。 第一是一切智無畏,就是佛在大眾中說,我是一切智人,佛在說這句話的時候無所畏懼。
  • 不許用筷子敲碗、吃魚不能說「翻」……老祖宗的這10個規矩,你懂嗎?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無論時代怎麼變遷,有些老祖宗傳下來的規矩,不能丟。這些老規矩,你還記得多少?2、添飯時不能說:還要飯嗎應說「添飯」,而非「要飯」。6、吃飯不能吧唧嘴,喝湯不許吸溜這關係到一個人的基本教養。
  • 給領導送禮再難,也別傻傻的送這3樣東西,不懂規矩遲早被打臉
    給領導送禮再難,也別傻傻的送這3樣東西,不懂規矩遲早被打臉在職場,想要有一個好的發展,必定離不開領導。領導賞識你,願意給你機會,那麼你就上得快。領導看你不順眼,處處打壓你,那麼你肯定就上不去。想要和領導打好關係,送禮這一步必不可少。一個會送禮的人,更能夠討領導歡心,容易獲得肯定與認可。一個不會送禮的人,不僅難以給領導留下好印象,反而說不定還會得罪對方。給領導送禮的確是一大難事,很多人就是卡在這個點上,不知道送什麼好,把握不了分寸和尺度,難以做出決定。其實,給領導送禮再難,也別傻傻的送這3樣東西,不懂規矩遲早會被打臉。
  • 你知道嗎?只有不懂規矩的人,才會在飯局上有這四種表現
    你知道嗎?只有不懂規矩的人,才會在飯局上有這四種表現現在的年輕人都不太願意參加飯局和酒局。一是厭煩飯局上的吹捧恭迎,二是年輕人不是很懂飯局上的禮儀,在飯桌上表現的並不是那麼得體。領導看到了之後,原本對他很欣賞的狀態就會開始轉變,隨之在公司裡,對員工的態度也隨之發生了改變。
  • 多少人敗在太守規矩、不懂變通!而真正厲害的人,都善於變通思維
    多少人,敗就是敗在了太守規矩、不懂變通上!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有才華卻沒有成功的人,他們的人生最大的弱點也正是:太守規矩、不懂變通!而真正厲害的人都善於變通思維,打破瓶頸,突破僵局!思路決定出路,思路靈活,出路多多。而不善於變通思維,就不會有新的思路,做起事來就很難找到好的方法,而多動腦筋,善於變通思維,就可以找到解決難題的變通之道。
  • 壺嘴兒不能衝人,是規矩還是糟粕?
    在第二期節目裡,德雲班主郭德綱與搭檔于謙,帶著年輕的相聲演員秦霄賢一起吃飯;要在飯桌上給孩子指點指點業務的意思;當菜還沒上桌的時候,秦霄賢主動給師父倒茶,倒完水之後,順手就把茶壺放在了桌上,壺嘴不偏不倚的正對著郭德綱;結果郭德綱對徒弟說:「你這茶壺嘴兒就這麼對著我呀?」秦霄賢顯然有些懵,趕忙提起茶壺不知道該怎麼放好。于謙也在旁邊兒提點道:「這是規矩,得懂!」
  • 飯局上領導說「抽根華子」,別說「我戒了」,懂這3個規矩會來事
    下面,講三個小例子,不喜勿噴,出發點是好的,多懂一點人情世故,可以減少很多外部阻力。飯局上領導說「不要先吃魚」是什麼意思?飯局上領導說「抽根華子」,為什麼不要說「我戒菸了」? 為什麼說向領導敬酒不要「上網過電」,敬酒都有哪些規矩?情商高手都懂這3個規矩(禮數),才能混得如魚得水,難道不好嗎?有人還說,心思都用在這些地方,影響了進步的腳步。
  • 民間故事:只因一個沉字,喪槓抬出問題,先生:晚輩,別不懂規矩
    農村喪事規矩很多,如果因為不懂壞了規矩,很容易引起主家不高興,甚至發生一些難以想像的事也說不定。所以不關乎信不信的問題,就憑他們祖祖輩輩延續下來的習俗規矩,也應該尊重,切莫莽撞,到頭來後悔恐怕就難了。就如故事中的小夥,只因一個字壞了規矩,惹出了事端,到頭來後悔已晚。他叫小天,一個土生土長的農家漢,準確來說應該叫小夥,畢竟才20多歲。
  • 情商高的人,懂得說這三句敬酒的話,懂規矩才不會被領導棄用
    但是另外一位員工卻很懂規矩,所以領導對於兩個人的態度也是天壤之別,回到公司後,女銷售便被公司勸退了。而那位同事雖然在敬酒的時候也沒有說出太過精彩的話術,可是卻因為維護了公司的形象和聲譽,結果反而是升職了。
  • 參加飯局時,有這三個不懂規矩的動作,領導不會對你有好感
    在職場中,員工做好工作的同時,也應該懂得一些為人處事的規矩,尤其是參加重要飯局的時候,有很多年輕人根本就不留意和領導相處的細節,最後和領導溝通的時候也無法發覺微妙的變化,被領導所放棄,其實在參加飯局的時候,年輕人千萬要有以下這三個不懂規矩的動作和表現,因為領導很有可能會在心裡對你有了厭惡的態度
  • 農村大年初一的規矩:不能接水、不能掃地、不能叫起床……
    編者老家是漯河農村的,雖然現在的發展日新月異,很多的習慣也在向城市、潮流的方向發展,但是無論怎樣的發展,一些流傳已久的風俗在現在依然盛行,下面就分享下我們那裡大年初一的那些規矩: 1、早上不能叫家人起床大年初一,一般都醒的很早,因為一大早會有鄰居串門拜年,雖然如此,但家人之間不能互相叫起床,一般感覺差不多了自己就起來了,這規矩說實話,我感覺有些不靠譜,不清楚如果叫有什麼壞處
  • 我明明溫柔得像只兔子,懂規矩又有禮貌,但是媽媽卻說我……
    我不會像熊一樣又扯又撕我不會像狼一樣狂吼亂叫我不會像老虎一樣亂咬人我不會像犀牛一樣怒氣衝天更不會像野牛一樣亂鬥亂撞我明明溫柔的像只兔子懂規矩又有禮貌看完這本繪本後,我問瑤瑤媽媽讓你罰站的時候,你是不是也是像這個小女孩一樣想的?她笑而不語哈哈哈哈老母親瞬間明白了。
  • 【看圖】規矩方圓
    從另一角度來想,我們可以把它稱為「規矩」。常常聽到有人說:「你懂不懂規矩!」無數事實證明,我們需要規矩。交通法要求人們「綠燈走紅燈停」,若是人們不按這個規範做,那麼交通局則會對這種行為施加懲罰刺激。交通法的要求是一種刺激,人們按照這規範做則是一種反應,交通局的懲罰制度也是一種刺激,人們為應對這種刺激作出的行為也是一種反應。有時候,我們會懷疑法律的公正性,因為在法律的裁決下,「正」不勝「邪」,是非黑白顛倒似乎也不是少見。比如一個女人因反抗一名正在強姦自己的男人致其死亡,這種行為是否屬於「正當防衛」或者「防衛過當」,將由法律作出判決。
  • 贈書《不嬌不慣,養出懂規矩的孩子》
    這次為你們帶來的是適合0-6歲孩子父母讀的書,由日本知名育兒專家:田中喜美子,帶來的這本家教書。 正如孩子無法選擇父母,父母同樣也不能選擇孩子。但是,育兒方式,親子關係,是我們可以決定的,沒有人天生會當媽,希望我們和孩子一起成長,成就最好的彼此。
  • 員工沒給領導倒滿酒,老闆訓其不懂規矩明天別來上班,HR:不冤
    這麼不懂規矩,你明天不用來上班了。這是為什麼?資深HR和網友紛紛回覆:你真的不懂規則,不讓你上班,一點不冤。 酒文化源遠流長,有些是精華,有些是糟粕,但身在江湖身不由己,還是要適應酒場文化。酒場就是職場的延伸,裡面很多規矩,本身就是職場的規矩。就算沒人教你,你也應該觸類旁通,否則,真的在職場上混不開。
  • 在開封逛古玩市場,這些規矩你得懂!
    ▲熱鬧的古玩市場 不過,即使是玩 自然也想儘可能玩得開心 乘興而來高興而歸 為避免不愉快的事情發生 逛古玩市場有些不成文的規矩 說白了就是注意事項 這些規矩並不是一成不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