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留餘香!宿遷20歲小夥離世,捐獻器官挽救3人

2020-12-13 央視新聞

宿遷泗陽20歲小夥孔德選11月15日因意外從高空墜落,被緊急送往醫院,經過醫生奮力搶救三天,最終仍沒能醒來。

11月20日下午3點半,在泗陽縣人民醫院的手術室裡,醫護人員佇立默哀,為已經腦死亡的孔德選舉行了莊重肅穆的送別儀式。據了解,孔德選於11月18日停止了自主呼吸,處於腦死亡狀態。孔德選家人得知這一情況後,在悲痛之餘做了決定,把孔德選能利用的器官全部捐獻出去。

孔德選哥哥孔德志說:「做一點好事。希望他的器官能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在家人做出捐獻決定後,泗陽縣人民醫院及時聯繫了縣紅十字會和南京鼓樓醫院負責器官捐獻的團隊。經專家評估,孔德選符合器官捐獻的標準和條件。孔德選的器官捐獻手術進行了一個多小時,他所捐獻的腎臟將使兩名腎衰竭患者重獲新生,捐獻的肝臟將挽救一名肝衰竭患者的生命。(總臺央視記者 吳睿)

(編輯 王鶴翔)

相關焦點

  • 走進濟南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奔走在生死之間的「擺渡人」
    那是2018年的夏天,正值農忙時節,奶奶把農藥放在桌子上,8歲男孩放學回家誤服。雖緊急就醫,但醫生拼盡全力也沒能留住孩子。這個小天使捐獻的肝臟、腎臟以及角膜,挽救了三個人的生命,使兩人重見光明。女孩說,把父親的器官捐獻給有需要的人,既能回報社會,挽救更多人,同時,這也是父親生命的延續。完成器官捐獻見證,詹亞男邁著沉重的步子走出醫院,陽光打在臉上,她仿佛看到生的希望。詹亞男2003年畢業於護理專業,隨後做了十多年護士。2015年7月,她成為濟南市紅十字會「三獻」辦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員。
  • 安陽陳阿姨不幸離世,捐獻器官或讓5人重獲新生
    63歲的市民陳相果因突發疾病離開了人世。陳阿姨雖然走了,但是她的女兒卻忍痛選擇捐獻母親的器官,將有5名患者因為陳阿姨和女兒的善舉而重獲新生。捐獻者及家屬大愛無疆的精神將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延續下去……向她們致敬!
  • 杭州21歲女子離開人世,卻挽救了至少四條生命……
    然而,不久前的一場車禍,卻讓這位花季女孩的生命永遠停留在了21歲。悲痛之餘,她的家人做出了一個艱難又偉大的決定,將女孩所有有用的器官捐獻,以挽救更多的家庭。4月19日上午,器官摘取手術進行,紫櫻捐獻的心臟、腎臟、肝臟等器官,將挽救至少4位器官衰竭者的生命。
  • 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多年之後依然記得15歲男孩捐獻器官救了5...
    父親最終做出決定,男孩捐出心臟、肝臟、腎臟、肺臟和角膜,挽救了5個人的生命,還讓盲人重獲光明。作為北京佑安醫院的一名器官捐獻協調員,死亡,是劉源繞不過去的話題。他每日奔走各地,尋找發現潛在的器官捐獻者、向家屬宣講器官捐獻政策。在即將失去親人、陷於悲痛中的家庭面前,他一開口,迎來的可能是質疑、冷眼和咒罵。
  • 生命在大愛中延續,8歲男童意外離世後捐獻器官拯救5人
    9月9日上午10時30分許,一架直升機從柳州市人民醫院起飛,兩輛救護車由交警開道分別趕往白蓮機場和柳州火車站,他們分別將一位8歲男童捐獻的器官送往全國各地,去拯救5條病危的生命。男童生前懂事、孝順,家人以這樣的方式延續他的生命:「相信天上的他一定樂意去幫助有需要的人。」
  • 生命接力!河南退休女職工「腦死亡」捐獻器官 讓愛和生命得以延續
    希望您的生命能在他人身上得到延續!」在鄭州人民醫院的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室內,器官捐獻者家屬的一段話感動了現場所有人。安陽退休職工陳相果女士因「腦死亡」,在河南鄭州做了器官捐獻手術,她用大愛義舉幫助了5位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續。
  • 走近器官捐獻協調員:奔走在生死之間的「擺渡人」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3日電 題:走近器官捐獻協調員:奔走在生死之間的「擺渡人」  記者:張尼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的器官捐獻數量已位居世界第二,僅2018年就完成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6302例。那些無法用現有醫療手段救治的病人,最終以另一種方式讓生命得到了延續。  一邊是逝去,一邊是重生,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是這場生命接力的「擺渡人」。
  • 器官捐獻常見的26個問題
    答 捐獻的器官用於挽救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命,捐獻的眼角膜用於救治角膜病失明患者,捐獻的組織經加工後用於治療相關疾病的患者,捐獻的遺體用於醫學教學和科學研究。 問 7、人體捐獻有年齡限制嗎?
  • 推動完成130多起器官捐獻 用愛堅守生命的「重生」
    畢業後,米梓鑫進入北京朝陽醫院,當時正趕上醫院成立器官捐獻辦公室,他果斷加入了這支隊伍。工作遠比想像中困難,不被理解或是被拒絕的情況時有發生。有時候,米梓鑫一個人要同時面對一位患者的20多名家屬,壓力可想而知。他說:「當得知患者康復的機會很小,我們不僅要將實情告知家屬,還要詢問他們是否有器官捐獻的意願。
  • 器官捐獻協調員:為逝者「重生」奔忙的人
    他貼心地解釋,「器官捐獻成功完成,經常要經歷突如其來和爭分奪秒,所以我們將器官捐獻辦公室設在急診搶救區,為的就是能第一時間發現潛在的器官捐獻者。」 器官捐獻協調員,又被稱為生命的「接力人」。他們奔走在生死與悲歡離合間,為一些患者送去「新生」的希望。
  • 他們捐獻的器官讓三千多人重獲新生
    21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舉行「生命傳遞,移路相隨」器官捐獻一千例感恩會暨2020年移友會。感恩會邀請器官捐獻者家屬講述他們替逝者捐獻器官的心路歷程,分享他們對生與死的看法。據悉,這一千例器官捐獻使三千多位患者重獲新生,給三千多個家庭帶來了希望。
  • 器官捐獻協調員:生與死的「擺渡人」
    佟鑫說,為保證器官捐獻的公平、公正、公開,器官協調員的工作內容之一還包括見證器官捐獻摘除手術的全過程,某種意義上,她也算是陪患者走完最後一程的人,手術前,協調員會念出捐獻者的名字,隨後所有人會向捐獻者默哀致敬。每一次,她都由衷地敬佩那些偉大的捐獻者。
  • 美國3歲小女孩患絕症去世,捐獻器官挽救了5個人的生命
    這個笑起來很甜很溫暖的小天使是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一個三歲小女孩,Olivia Swedberg。Olivia和所有她這個年紀的小姑娘一樣,熱情開朗愛笑愛鬧,喜歡跳舞,喜歡去社區裡玩,也喜歡迪士尼的公主和華麗的公主裙。可命運卻沒有溫柔待她,而是早早的給她宣判了死刑。
  • 遺體器官捐獻簡介和如何捐獻流程
    捐獻簡介什麼是器官捐贈器官捐贈就是當一個人被診斷腦死亡,只能依靠呼吸機和藥物維持生命體徵時,基於個人生前的意願或家屬的同意,以無償捐贈的方式,把自己的器官捐贈給瀕臨死亡、等待移植的病人,讓他們的生命得以延續或者捐贈給醫學院校用於醫學教學。身體健康的成年人也可以將自己的一個腎臟或部分肝臟捐贈給親屬或配偶。
  • 奔走於生死之間的器官捐獻協調員:每個人的故事,都值得訴說
    她是器官捐獻協調員,奔走於生死之間即使看多了生死,她常常也會忍不住流淚,因為——每個人的故事,都值得訴說46歲的何炯,似乎很難逃離「悲悲戚戚」的工作。20年的護士生涯,她一直在浙醫二院重症監護室,工作常態就是生命的脆弱和無助。38歲的那年,她調離護士崗位,成了省紅十字會一名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對大部分人來說,這是一份陌生的職業。直白點說,就是針對臨床上確認腦死亡的病人,勸說其家屬捐獻病人的人體器官。
  • 電白一男子遭車禍遇難 家屬忍痛將其器官捐獻
    在最心碎的時刻,他的家屬做出艱難而令人動容的決定——將歐本的肝腎器官捐獻給他人。但更讓家屬悲痛的是,肇事者至今仍在逃逸。今年6月24日早上7:30左右,歐本騎著摩託車經過吳川市228國道覃榜路口的時候,發生了一宗交通事故。歐本女兒歐冠恩表示:「肇事者是逆行的,而且是無牌電瓶車。當時目擊證人喊肇事者別走,說他怎麼撞了人還走。
  • 時間就是生命!航空公司快速完成人體捐獻器官轉運
    快速地人體器官轉運(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央廣網廣州9月1日消息(記者周羽 通訊員朱同輝 陶濤)8月31日下午,東航開闢綠色通道,通過MU5310航班從廣州快速轉運一例人體捐獻器官至上海。分公司還積極與機場各單位協調,為攜帶人體捐獻器官的2名旅客開闢綠色通道。14時50分,航班開始登機旅客還未到機場。地服部保障專員立即和旅客再一次聯繫,確認旅客目前所到位置,預測旅客到達機場的時間,提前安排工作人員在機場停車位等候。爭分奪秒!
  • 青春榜樣|90後研究生捐獻造血幹細胞 挽救3歲男童生命
    12月15日,經過幾天的住院準備,我校2019級公共衛生學院公共衛生專業碩士研究生劉翔國在中科大附一院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隨後,他的造血幹細胞被送往廣西,為一位身患地中海貧血的陌生3歲男孩送去重獲健康的希望。「算是圓了我救人的初心吧。」
  • 安醫大90後研究生捐獻造血幹細胞 挽救3歲男童生命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2月15日,經過幾天的住院準備,90後研究生劉翔國在中科大附一院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隨後,他的造血幹細胞被送往廣西,為一位身患地中海貧血的陌生3歲男孩送去重獲健康的希望。「算是圓了我救人的初心吧。」
  • 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超270萬人
    原標題: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超270萬人   12月19日,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於福龍在第五屆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開幕式上發表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