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就是生命!航空公司快速完成人體捐獻器官轉運

2020-12-16 央廣網

爭分奪秒!快速地人體器官轉運(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央廣網廣州9月1日消息(記者周羽 通訊員朱同輝 陶濤)8月31日下午,東航開闢綠色通道,通過MU5310航班從廣州快速轉運一例人體捐獻器官至上海。

當天13時14分,東航廣東分公司地服部在收到消息後,第一時間同旅客取得聯繫,了解具體情況,查詢機票訂票情況,了解是否有託運行李,提前幫助旅客值機並列印行李牌。分公司還積極與機場各單位協調,為攜帶人體捐獻器官的2名旅客開闢綠色通道。14時50分,航班開始登機旅客還未到機場。地服部保障專員立即和旅客再一次聯繫,確認旅客目前所到位置,預測旅客到達機場的時間,提前安排工作人員在機場停車位等候。

爭分奪秒!快速地人體器官轉運(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15時,旅客一行到達機場,早已在停車位等候的2名地服部工作人員快速上前,協助旅客推送裝有人體捐獻器官的保溫箱,並將列印好的登機牌送至旅客手中。為節省時間,2名工作人員立即兵分兩路,一邊將旅客的託運行李送至超大行李櫃檯辦理交運,另一邊引導旅客快速通過安檢。提前安排好的候機樓內電瓶車已經在安檢通道口等候,將2名旅客送至登機口登機。當旅客順利登機後,裝有手術器械的託運行李也裝入貨艙。15時23分航班滑出停機位,起飛前往上海,17時19分安全降落在上海虹橋機場,比計劃時間提早46分鐘落地。東航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整個人體捐獻器官轉運任務,為挽救患者的生命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當日東航廣東分公司還開闢綠色通道通過MU5312航班運輸了1例人體捐獻器官和1例造血幹細胞。據悉,東航在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平均每年保障人體捐獻器官運輸50件、造血幹細胞75件。

爭分奪秒!快速地人體器官轉運(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

2016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公安部、交通部、中國民用航空局、國鐵集團、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聯合印發《關於建立人體捐獻器官轉運綠色通道的通知》,截至2019年10月底,東航已經通過綠色通道先後承運2100多次器官移植。

相關焦點

  • 福州航空綠色通道保障人體捐獻器官運輸
    潘海濤/文 12月19日,福州航空FU6519福州=上海浦東航班成功保障了一例人體捐獻器官的運輸。據了解,該航班於8時36分從福州起飛,9時37分順利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比原定計劃落地時間提前28分鐘。
  •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主任侯峰忠:器官捐獻是社會各方力量的...
    「這項事業既是生命與愛心的接力,又是社會各方力量的接力,這一社會性系統工程需要各界人士的廣泛參與和支持。」近日,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主任侯峰忠在第五屆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期間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 生命在大愛中延續,8歲男童意外離世後捐獻器官拯救5人
    在家人的護送下,小宇被送往手術室進行器官獲取手術。時間一點一點地逝去。小宇的家人慢慢將悲傷轉為了欣慰與期許。他們深知,小宇的生命已經在延續。10時30分許,小宇的器官獲取手術結束。醫護人員拉著器官轉運箱分別奔向直升機和救護車。
  • 器官捐獻常見的26個問題
    ,在京人員請與以下單位聯繫: 北京同仁醫院眼庫 58269676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眼庫 82266593 問 3、人體捐獻器官轉運綠色通道諮詢 答 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
  • 為轉運肝臟 航班主動延誤27分鐘
    為轉運肝臟 航班主動延誤27分鐘  醫護人員攜捐獻器官無法按時登機 機上97名旅客均對延誤表示支持 肝臟移植手術已順利完成  航班主動延誤等肝臟  9月5日上午,祥鵬航空接到贛州機場通知稱,江西省人民醫院人體器官捐獻中心有一人體肝臟需搭乘當天的8L9873航班快速轉運至杭州。  負責器官轉運的醫院工作人員告訴北青報記者,按照原計劃,他並不是搭乘9月5日的這班航班去杭州,但捐獻者的身體突發狀況,於是臨時決定立即將器官送往杭州的醫院。
  • 走進濟南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奔走在生死之間的「擺渡人」
    這個小天使捐獻的肝臟、腎臟以及角膜,挽救了三個人的生命,使兩人重見光明。自2017年5月成為濟南市紅十字會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以來,詹亞男共見證246例人體器官捐獻,曾榮獲「全國優秀人體器官協調員」榮譽稱號。
  • 推動完成130多起器官捐獻 用愛堅守生命的「重生」
    見有人來,一位瘦瘦高高的小夥子站起來,「我叫米梓鑫,是一名器官捐獻協調員。」他貼心地解釋,「器官捐獻成功完成,經常要爭分奪秒,所以我們將器官捐獻辦公室設在急診搶救區,為的就是能第一時間發現潛在的器官捐獻者。」器官捐獻協調員,又被稱為生命的「接力人」。他們奔走在生死與悲歡離合間,為一些患者送去「新生」的希望。
  • 90後夫妻521領證並籤器官捐獻協議,網友:祝福你們,心有大愛的人
    國家衛生健康委當日在此間舉行人體捐獻器官轉運綠色通道新聞發布會。記者獲悉,中國器官移植工作始於上世紀60年代。2014年以來,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軍委後勤保障部衛生局整合工作力量,成立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確定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的基本思路,逐步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作、行業推動、社會支持」的工作格局。
  • 遺體器官捐獻簡介和如何捐獻流程
    捐獻簡介什麼是器官捐贈器官捐贈就是當一個人被診斷腦死亡,只能依靠呼吸機和藥物維持生命體徵時,基於個人生前的意願或家屬的同意,以無償捐贈的方式,把自己的器官捐贈給瀕臨死亡、等待移植的病人,讓他們的生命得以延續或者捐贈給醫學院校用於醫學教學。身體健康的成年人也可以將自己的一個腎臟或部分肝臟捐贈給親屬或配偶。
  • 中國紅十字會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新聞發布會在杭州舉行
    十年來,中國紅十字會認真履職,不斷探索,開拓創新,從試點啟動到全國推開到轉型發展,在宣傳動員、報名登記、捐獻見證、緬懷紀念、救助激勵和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十年曆程,十年奮進,在全國各級紅十字會和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及相關醫療機構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的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得到快速發展。
  • 尋找林芳雯青春足跡 人體器官捐獻宣傳走進彝鄉
    12月11日,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雲南省紅十字會聯合在楚雄州永仁縣城及維的鄉舉辦以「尋找林芳雯青春足跡·器官捐獻宣傳進彝鄉」為主題的人體器官捐獻系列宣傳活動,來自省、州、縣、鄉、村的1000餘名幹部職工、學生、村民參加活動。
  • 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多年之後依然記得15歲男孩捐獻器官救了5...
    工作六年來,他已成功協調310餘例器官捐獻,自己也已籤署了器官捐獻志願書。今年是我國器官捐獻工作開展十周年。全國累計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已達251萬人,完成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3萬餘人。但據統計,每年因終末期器官衰竭而等待移植的患者約有30萬人,缺口依然很大。這讓劉源對這份工作的信念更加堅定。
  • 器官捐獻協調員:生與死的「擺渡人」
    這樣特殊的告別,佟鑫在過去3年裡經歷了80餘場,有80多位患者在逝世後成功完成了器官捐獻,其中年齡最小的捐獻者僅有5歲。每一次都在與時間賽跑自從當了協調員,佟鑫一年四季總穿著運動鞋、牛仔褲,背著十幾斤重的背包,裡面裝著器官捐獻時所需的材料、身份證明材料,甚至還有隨時換洗的衣服,在夏天,隨時帶著擦汗用的白毛巾。
  • 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宣傳活動11月7日在浙江杭州舉辦
    11月7日,「生命接力·救在身邊」 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宣傳活動在浙江杭州舉辦。中國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梁惠玲出席活動並講話,代表中國紅十字會向人體器官捐獻者及其家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奮戰在人體器官捐獻一線的醫務人員、協調員、紅十字志願者與工作者致以親切問候,向長期關心支持人體器官捐獻事業的國家有關部門、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 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召開 廣東19家移植醫院數量居全國第一
    12月19日,在廣州召開的第五屆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上,原衛生部副部長、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潔夫透露,我國已啟動器官捐獻移植的兩年專項整頓計劃,爭取在2021年上半年出臺修訂後的《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將進一步明確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體系中的各部門職能,爭取在2023年我國成為世界第一器官移植大國。
  • 生命接力!河南退休女職工「腦死亡」捐獻器官 讓愛和生命得以延續
    希望您的生命能在他人身上得到延續!」在鄭州人民醫院的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室內,器官捐獻者家屬的一段話感動了現場所有人。安陽退休職工陳相果女士因「腦死亡」,在河南鄭州做了器官捐獻手術,她用大愛義舉幫助了5位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續。
  • 走近器官捐獻協調員:奔走在生死之間的「擺渡人」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3日電 題:走近器官捐獻協調員:奔走在生死之間的「擺渡人」  記者:張尼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的器官捐獻數量已位居世界第二,僅2018年就完成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6302例。那些無法用現有醫療手段救治的病人,最終以另一種方式讓生命得到了延續。  一邊是逝去,一邊是重生,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是這場生命接力的「擺渡人」。
  • 我省人體器官捐獻量逐年遞增
    本報訊 (記者郝曉煒 張波)當一個生命無法挽回地逝去時,你是否願意託起另一個在絕望中掙扎的生命?6月11日是第4個中國器官捐獻日,省第二人民醫院舉行了一場以「生命是一首歌」為主題的器官捐獻主題活動。如果有一天,生命走到盡頭,我會捐獻自己的器官,挽救他人的生命。」眾所周知,器官移植目前是挽救終末期器官衰竭患者的重要醫療手段,但沒有捐獻就沒有移植。
  • 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超270萬人
    於福龍表示,人體器官捐獻是挽救患者生命、服務醫學發展、弘揚人間大愛、體現我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全國各級紅十字會和相關醫療機構密切配合,取得令人矚目的成效。一是器官來源實現了根本轉型,已翻開了我國器官捐獻移植領域的嶄新篇章;二是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的數量增速明顯,臨床上器官嚴重短缺的狀況得到緩解;三是在全社會大力宣傳器官捐獻理念和感人事跡,推動了社會精神文明建設;四是建立了由紅十字會作為第三方參與的人體器官捐獻體系。
  • 這位麗江首例人體器官捐獻者,捐出了自己的...
    截止目前,已有8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成功奉獻「生命種子」,為患者帶去了生存的希望。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弗敢損傷等理念,讓很多人對人體器官捐獻,望而卻步。雖然麗江有900多名志願者自願加入到遺體器官捐獻行列,但對於有130萬人的麗江而言,還是太少。身死魂滅,生命終結之時,所有器官也逐步走向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