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林芳雯青春足跡 人體器官捐獻宣傳走進彝鄉

2020-12-14 瀟湘晨報

12月11日,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雲南省紅十字會聯合在楚雄州永仁縣城及維的鄉舉辦以「尋找林芳雯青春足跡·器官捐獻宣傳進彝鄉」為主題的人體器官捐獻系列宣傳活動,來自省、州、縣、鄉、村的1000餘名幹部職工、學生、村民參加活動。

林芳雯是永仁縣維的鄉麼吉利村人,畢業於北京交通大學,2020年3月10日因突發腦溢血,倒在了供電系統抗疫工作一線,去世後她捐獻的器官讓5人重獲新生。她的事跡在社會引起強烈反響,共青團中央追授林芳雯「中國五四青年獎章」,中共雲南省委追認其為中共正式黨員,其母校北京交通大學分別為其就讀的永仁縣維的鄉中心小學、楚雄一中設立「芳雯思政教育基地」「芳雯獎學金」。

為進一步宣傳林芳雯器官捐獻先進事跡,傳播「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器官捐獻移植工作,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雲南省紅十字會成立宣傳組,策劃製作了一部宣傳片、一部小品、一首詩歌、一封書信,尋找林芳雯青春足跡,走進她生活過的彝鄉,開展器官捐獻宣傳工作。

11日上午,省紅十字會在永仁縣城開展器官捐獻宣傳進機關活動,通過播放器官捐獻宣傳片、介紹人體器官捐獻工作情況、講解器官捐獻知識,讓永仁縣機關單位及基層幹部職工了解器官捐獻的基本知識、政策法規、工作流程等常識,拉近了支持參與器官捐獻工作的距離,得到現場活動人員的一致好評。11日下午,在維的鄉文化廣場舉行的器官捐獻宣傳進彝寨活動中,《一路芳華·林芳雯》宣傳片講述了林芳雯短暫的青春人生、器官捐獻感人事跡;詩朗誦《英魂常伴金沙水 點亮心燈映春暉》寄託了社會大眾對林芳雯的緬懷祭奠之情;小品《生命之約 大愛傳遞》講述了1個家庭三代人參與器官捐獻工作的心路歷程,呼籲更多的公眾支持參與這項充滿人性光輝的崇高事業;《給芳雯姐姐的一封信》表達了維的鄉中心小學師生對林芳雯的敬慕之情;學生們用手語表演了《感恩的心》,感謝千千萬萬個器官捐獻者給予生命的支持,為生命延續做出的努力。林芳雯母親講述了林芳雯小時候勤勞、善良、孝順、好學的故事,讓現場觀眾深受感動。

永仁縣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村民及其他參加活動人員紛紛拿出手機掃碼、用筆鄭重書寫,分批次進行器官捐獻志願登記,用實際行動支持參與器官捐獻宣傳工作。

雲南網記者 陳雲芬 攝影報導

責任編輯: 李享

【來源:雲南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深圳市開展 「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宣傳月」系列活動
    ,11月1日-30日,深圳市紅十字會舉行了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宣傳月系列活動。深圳市紅十字會宣傳月期間在80路、M182路、M371路、M389路等公交車發布器官捐獻車體廣告,向廣大市民群眾普及人體器官捐獻理念。
  • 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宣傳月啟動—首場活動在成都清源社區舉辦
    為進一步推進人體器官捐獻工作,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普及器官捐獻知識,傳播器官捐獻理念,營造全社會支持參與人體器官捐獻的良好氛圍,在人體器官捐獻工作開展十周年之際,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於近日發起以「生命接力·救在身邊」為主題的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宣傳月活動,首場活動在四川成都清源社區順利舉辦。
  •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主任侯峰忠:器官捐獻是社會各方力量的...
    近日,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主任侯峰忠在第五屆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期間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2010年,當時的衛生部和中國紅十字會正式聯合啟動了全國器官捐獻的試點,在天津、遼寧、上海等10個省、市啟動公民逝世後人體器官捐獻試點工作,由紅十字會來開展宣傳動員、報名登記、捐獻見證、救助激勵和緬懷紀念等工作。2015年1月1日起,公民自願無償捐獻成為唯一合法的來源。
  • 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宣傳活動11月7日在浙江杭州舉辦
    11月7日,「生命接力·救在身邊」 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宣傳活動在浙江杭州舉辦。中國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梁惠玲出席活動並講話,代表中國紅十字會向人體器官捐獻者及其家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奮戰在人體器官捐獻一線的醫務人員、協調員、紅十字志願者與工作者致以親切問候,向長期關心支持人體器官捐獻事業的國家有關部門、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 走進濟南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奔走在生死之間的「擺渡人」
    這個小天使捐獻的肝臟、腎臟以及角膜,挽救了三個人的生命,使兩人重見光明。自2017年5月成為濟南市紅十字會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以來,詹亞男共見證246例人體器官捐獻,曾榮獲「全國優秀人體器官協調員」榮譽稱號。
  • 中國紅十字會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新聞發布會在杭州舉行
    中國紅十字會黨組成員、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平首先通報了中國紅十字會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工作情況,隨後與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申衛星、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副主任侯峰忠、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代表曹燕芳共同回答了記者提問,發布會由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組織宣傳部部長邵鋒主持。來自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中國日報、中國新聞社、中國青年報、中國紅十字報等二十餘家媒體參加了發布會。
  • 福建省紅十字會「五抓五促」 規範推動人體器官捐獻事業高質量發展
    一是抓組織領導,促責任落實成立省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委員會、人體器官捐獻專家組、人體器官獲取組織、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隊伍等,並明確了相關組織機構的職責和作用。2017年經省編辦批准,依託「福建省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管理中心」,成立「福建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
  • 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多年之後依然記得15歲男孩捐獻器官救了5...
    作為北京佑安醫院的一名器官捐獻協調員,死亡,是劉源繞不過去的話題。他每日奔走各地,尋找發現潛在的器官捐獻者、向家屬宣講器官捐獻政策。在即將失去親人、陷於悲痛中的家庭面前,他一開口,迎來的可能是質疑、冷眼和咒罵。但人們的觀念在不斷變化。
  • 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超270萬人
    於福龍表示,人體器官捐獻是挽救患者生命、服務醫學發展、弘揚人間大愛、體現我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全國各級紅十字會和相關醫療機構密切配合,取得令人矚目的成效。一是器官來源實現了根本轉型,已翻開了我國器官捐獻移植領域的嶄新篇章;二是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的數量增速明顯,臨床上器官嚴重短缺的狀況得到緩解;三是在全社會大力宣傳器官捐獻理念和感人事跡,推動了社會精神文明建設;四是建立了由紅十字會作為第三方參與的人體器官捐獻體系。
  • 器官捐獻常見的26個問題
    )負責協助人體捐獻器官運輸,提供人體器官運輸專用標誌,24小時應急聯繫電話01065236997。 答 1.通過「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微信公眾號進行登記。 2.通過「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網站進行登記(www.codac.org.cn)。 3.赴當地紅十字會器官捐獻管理機構或登記站進行書面登記。
  • 航空公司快速完成人體捐獻器官轉運
    快速地人體器官轉運(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央廣網廣州9月1日消息(記者周羽 通訊員朱同輝 陶濤)8月31日下午,東航開闢綠色通道,通過MU5310航班從廣州快速轉運一例人體捐獻器官至上海。分公司還積極與機場各單位協調,為攜帶人體捐獻器官的2名旅客開闢綠色通道。14時50分,航班開始登機旅客還未到機場。地服部保障專員立即和旅客再一次聯繫,確認旅客目前所到位置,預測旅客到達機場的時間,提前安排工作人員在機場停車位等候。爭分奪秒!
  • 遺體器官捐獻簡介和如何捐獻流程
    會上,省紅十字會和衛生廳決定成立廣東省人體器官捐獻委員會,下設省器官捐獻辦公室、省人體器官獲取組織和省人體器官捐獻專家組,對全省的人體器官捐獻工作統一管理。中國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工作按照捐獻過程和主要內容共分報名登記、捐獻評估、捐獻確認、器官獲取、器官分配、遺體處理、緬懷紀念、困難救助等8個重要環節。
  • 福州航空綠色通道保障人體捐獻器官運輸
    潘海濤/文 12月19日,福州航空FU6519福州=上海浦東航班成功保障了一例人體捐獻器官的運輸。據了解,該航班於8時36分從福州起飛,9時37分順利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比原定計劃落地時間提前28分鐘。
  • 杭州姑娘18歲的成人禮 是成為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
    杭州姑娘18歲的成人禮 是成為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 2020年12月11日 01:45:12來源:浙江在線-錢江晚報記者 陳素萍   浙江在線12月11日訊 近日,一堂特別的演講,在杭州人民職業學校學前專業高三(5)班的課堂上引發了師生們的關注——今年8月16日,杭州姑娘龔孫凱琳吹熄了自己18歲的生日蠟燭後,她決定送給自己一個不一樣的成人禮:成為一名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者
  • 器官捐獻協調員:生與死的「擺渡人」
    在醫學上,患者已經符合「潛在器官捐獻者」的條件。佟鑫向記者解釋,一些臨床宣布搶救無效,被宣布腦死亡的患者,他們就稱之為「潛在器官捐獻者」,器官捐獻協調員們會主動向這樣的患者家屬去溝通是否願意捐獻器官。不過這次,是李光的母親主動找到了她們。
  • 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於福龍: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超270萬人
    12月19日,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於福龍在第五屆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開幕式上發表講話。於福龍表示,人體器官捐獻是挽救患者生命、服務醫學發展、弘揚人間大愛、體現社會文明進步的高尚事業。我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全國各級紅十字會和相關醫療機構密切配合,取得令人矚目的成效。
  • 白髮老父親捐獻兒子8個器官救助8個人,創福建單人捐獻器官數量最多...
    忍受著巨大的悲傷,一位白髮蒼蒼的老父親毅然決定,捐獻兒子所有能用的器官和組織。(記者 陳丹 見習記者 林雅)白髮人送黑髮人,世間最痛之事莫過於此。忍受著巨大的悲傷,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取器官前,醫護人員默哀致敬。心臟、雙肺、肝臟、雙腎以及一對眼角膜,14日這臺器官獲取手術在福建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院進行,隨後8個器官和組織分赴各地,救助了8個人。
  • 軍嫂崔光霞:捐獻女兒器官四年後,她又做出這樣的決定
    4年前,3個月大的女兒不幸夭折,痛失愛女後,她和丈夫毅然捐出女兒的器官,成功救助了3名器官衰竭的兒童。如今,她又為自己填寫了一份《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承諾自願捐獻遺體器官。女兒突患重疾,幸福生活戛然而止崔光霞和丈夫曹丁都是柘城縣新城區曹莊村人,崔光霞愛崗敬業、熱情外向,學生們都很喜歡這位像大姐姐一樣的老師。
  • 這位麗江首例人體器官捐獻者,捐出了自己的...
    全市有900多人已加入到人體器官和遺體捐獻登記行列推進遺體捐獻工作,是各級紅十字會的職能工作之一。近年來,在麗江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雲南省紅十字會的關心支持下,麗江市紅十字會按照法定職責,圍繞主責主業,積極推進人體器官捐獻工作。通過強化宣傳教育,健全工作機制,完善服務措施,逐步建立了高效、有序的工作體系。
  • 走近器官捐獻協調員:奔走在生死之間的「擺渡人」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3日電 題:走近器官捐獻協調員:奔走在生死之間的「擺渡人」  記者:張尼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的器官捐獻數量已位居世界第二,僅2018年就完成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6302例。那些無法用現有醫療手段救治的病人,最終以另一種方式讓生命得到了延續。  一邊是逝去,一邊是重生,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是這場生命接力的「擺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