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主任侯峰忠:器官捐獻是社會各方力量的...

2020-12-26 經濟參考網

  「這項事業既是生命與愛心的接力,又是社會各方力量的接力,這一社會性系統工程需要各界人士的廣泛參與和支持。」近日,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主任侯峰忠在第五屆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期間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2010年,當時的衛生部和中國紅十字會正式聯合啟動了全國器官捐獻的試點,在天津、遼寧、上海等10個省、市啟動公民逝世後人體器官捐獻試點工作,由紅十字會來開展宣傳動員、報名登記、捐獻見證、救助激勵和緬懷紀念等工作。2015年1月1日起,公民自願無償捐獻成為唯一合法的來源。

  據了解,2015年,我國實現器官捐獻2766例,捐獻器官7788個,基本達到了停用司法渠道的器官來源之前的水平,實現了我們國家器官來源的根本轉型。2016年實現器官捐獻4080例,捐獻11000多個器官,之後穩步增長,到了2018年達到最高6300多例器官捐獻,捐獻器官18000餘個,2019年和2020年受疫情等因素影響,捐獻數量略有下降。

  作為最早的參與者之一,10年來,侯峰忠見證了我國器官捐獻事業從無到有,從一片空白到逐漸規範、高質量發展。「目前來講,我國器官捐獻事業最大的一個變化是社會公眾觀念的轉變。開始啟動器官捐獻時,醫護人員和協調員與家屬溝通器官捐獻,經常遇到家屬極度憤怒甚至被家屬大罵的情況,而現在器官捐獻對於社會公眾來說是一個高尚的、大愛的、利他的行為,慢慢地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侯峰忠深有感觸地說。

  除此之外,我國器官捐獻事業的巨大變化還反映在一組數據上。「我們在2010年啟動器官捐獻試點的時候,也同步啟動了捐獻器官志願登記。當年全國的登記者人數只有1087人,2011年才有1900多人,2012年3000多人,到了2019年全國已有85萬人登記,今年截至目前有90多萬人登記,累計志願登記人數達271萬人。」侯峰忠介紹稱。

  「很多年輕人不僅接受了器官捐獻,而且還認為這是一個比較時尚的行為。經常有人在18歲生日當天專門上門來做器官捐獻志願登記,還有人在夫妻結婚當天或結婚紀念日過來登記。有些企業包括私營企業,覺得器官捐獻是個好事,全部員工集體登記,也有全家集體登記的,這是一個巨大的思想觀念的轉變。」侯峰忠欣喜地表示。

  「器官捐獻從發現潛在捐獻者,到和家屬溝通,到器官獲取之後的器官轉運,最後移植到患者身上,對於器官獲取之後的捐獻者來講,還要做好火化殯葬、緬懷紀念,以及對生活陷入困境的捐獻者家庭的幫扶等一系列工作,不僅需要廣大的醫護人員、各級紅十字會工作者、協調員,還需要各個方面有專業背景和專業知識的人參與其中。」侯峰忠舉例稱。

  「器官捐獻移植工作不是簡單的醫療行為,也不是簡單的社會工作,而是融合了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社會性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各個方面的參與和支持。」侯峰忠強調。

相關焦點

  • 中國紅十字會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新聞發布會在杭州舉行
    中國紅十字會黨組成員、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平首先通報了中國紅十字會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工作情況,隨後與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申衛星、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副主任侯峰忠、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代表曹燕芳共同回答了記者提問,發布會由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組織宣傳部部長邵鋒主持。來自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中國日報、中國新聞社、中國青年報、中國紅十字報等二十餘家媒體參加了發布會。
  • 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宣傳月啟動—首場活動在成都清源社區舉辦
    2020人體器官捐獻宣傳進社區活動11月1日晚7點,由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四川省紅十字會主辦,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四川省管理中心、成都市紅十字會承辦,青羊區紅十字會、青羊區蘇坡街道辦事處、青羊區蘇坡街道清源社區協辦的「秋之樂——生命接力 『救』在身邊」2020人體器官捐獻宣傳進社區活動,於成都市青羊區清源社區舉辦
  • 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超270萬人
    原標題: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超270萬人   12月19日,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於福龍在第五屆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開幕式上發表講話。
  • 器官捐獻常見的26個問題
    ,在京人員請與以下單位聯繫: 北京同仁醫院眼庫 58269676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眼庫 82266593 問 3、人體捐獻器官轉運綠色通道諮詢 答 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
  • 尋找林芳雯青春足跡 人體器官捐獻宣傳走進彝鄉
    12月11日,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雲南省紅十字會聯合在楚雄州永仁縣城及維的鄉舉辦以「尋找林芳雯青春足跡·器官捐獻宣傳進彝鄉」為主題的人體器官捐獻系列宣傳活動,來自省、州、縣、鄉、村的1000餘名幹部職工、學生、村民參加活動。
  • 施予受器官捐獻志願者服務網正式上線
    原標題:面向全國器官捐獻志願者服務  施予受器官捐獻志願者服務網正式上線  「我剛在手機上完成登記,現在也是一名器官捐獻志願者了。」在廣州出差的李先生向《經濟參考報》記者展示手機上的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電子卡。
  • 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於福龍: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超270萬人
    12月19日,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於福龍在第五屆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開幕式上發表講話。於福龍表示,人體器官捐獻是挽救患者生命、服務醫學發展、弘揚人間大愛、體現社會文明進步的高尚事業。我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全國各級紅十字會和相關醫療機構密切配合,取得令人矚目的成效。
  • 白髮老父親捐獻兒子8個器官救助8個人,創福建單人捐獻器官數量最多...
    忍受著巨大的悲傷,一位白髮蒼蒼的老父親毅然決定,捐獻兒子所有能用的器官和組織。(記者 陳丹 見習記者 林雅)白髮人送黑髮人,世間最痛之事莫過於此。忍受著巨大的悲傷,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取器官前,醫護人員默哀致敬。心臟、雙肺、肝臟、雙腎以及一對眼角膜,14日這臺器官獲取手術在福建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院進行,隨後8個器官和組織分赴各地,救助了8個人。
  • 深圳市開展 「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宣傳月」系列活動
    為進一步推動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普及人體器官捐獻知識、傳播人體器官捐獻理念,營造全社會支持參與人體器官捐獻的良好氛圍
  • 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宣傳活動11月7日在浙江杭州舉辦
    中國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梁惠玲出席活動並講話,代表中國紅十字會向人體器官捐獻者及其家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奮戰在人體器官捐獻一線的醫務人員、協調員、紅十字志願者與工作者致以親切問候,向長期關心支持人體器官捐獻事業的國家有關部門、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 遺體器官捐獻簡介和如何捐獻流程
    會上,省紅十字會和衛生廳決定成立廣東省人體器官捐獻委員會,下設省器官捐獻辦公室、省人體器官獲取組織和省人體器官捐獻專家組,對全省的人體器官捐獻工作統一管理。中國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工作按照捐獻過程和主要內容共分報名登記、捐獻評估、捐獻確認、器官獲取、器官分配、遺體處理、緬懷紀念、困難救助等8個重要環節。
  • 福建省紅十字會「五抓五促」 規範推動人體器官捐獻事業高質量發展
    一是抓組織領導,促責任落實成立省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委員會、人體器官捐獻專家組、人體器官獲取組織、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隊伍等,並明確了相關組織機構的職責和作用。2017年經省編辦批准,依託「福建省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管理中心」,成立「福建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
  • 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多年之後依然記得15歲男孩捐獻器官救了5...
    法規對器官捐獻者的要求是:達到腦死亡狀態或者臨終狀態,但器官功能還相對完好。這種病人往往在各個醫院的重症監護室裡。成為器官捐獻協調員的第一天,劉源就跑了多個醫院,通過同學和朋友介紹,認識了重症監護室的醫生和主任。他這樣告訴醫護人員,和家屬提器官捐獻時不要不好意思或難為情,而是站在家屬的角度,抱著來幫助家屬的心理。
  • 福州航空綠色通道保障人體捐獻器官運輸
    潘海濤/文 12月19日,福州航空FU6519福州=上海浦東航班成功保障了一例人體捐獻器官的運輸。據了解,該航班於8時36分從福州起飛,9時37分順利抵達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比原定計劃落地時間提前28分鐘。
  • 走進濟南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奔走在生死之間的「擺渡人」
    這個小天使捐獻的肝臟、腎臟以及角膜,挽救了三個人的生命,使兩人重見光明。自2017年5月成為濟南市紅十字會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以來,詹亞男共見證246例人體器官捐獻,曾榮獲「全國優秀人體器官協調員」榮譽稱號。
  • 90後夫妻521領證並籤器官捐獻協議,網友:祝福你們,心有大愛的人
    移植物/受者生存率等指標已居國際領先水平;多個單中心移植數量位居世界前列。國家衛生健康委當日在此間舉行人體捐獻器官轉運綠色通道新聞發布會。記者獲悉,中國器官移植工作始於上世紀60年代。2014年以來,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軍委後勤保障部衛生局整合工作力量,成立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確定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的基本思路,逐步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作、行業推動、社會支持」的工作格局。
  • 航空公司快速完成人體捐獻器官轉運
    快速地人體器官轉運(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央廣網廣州9月1日消息(記者周羽 通訊員朱同輝 陶濤)8月31日下午,東航開闢綠色通道,通過MU5310航班從廣州快速轉運一例人體捐獻器官至上海。分公司還積極與機場各單位協調,為攜帶人體捐獻器官的2名旅客開闢綠色通道。14時50分,航班開始登機旅客還未到機場。地服部保障專員立即和旅客再一次聯繫,確認旅客目前所到位置,預測旅客到達機場的時間,提前安排工作人員在機場停車位等候。爭分奪秒!
  • 軍嫂崔光霞:捐獻女兒器官四年後,她又做出這樣的決定
    4年前,3個月大的女兒不幸夭折,痛失愛女後,她和丈夫毅然捐出女兒的器官,成功救助了3名器官衰竭的兒童。如今,她又為自己填寫了一份《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表》,承諾自願捐獻遺體器官。女兒突患重疾,幸福生活戛然而止崔光霞和丈夫曹丁都是柘城縣新城區曹莊村人,崔光霞愛崗敬業、熱情外向,學生們都很喜歡這位像大姐姐一樣的老師。
  • 走近器官捐獻協調員:奔走在生死之間的「擺渡人」
    【社會37度】  編者按:這裡的文字沒有浮華,沒有空談,沒有「標題黨」。信息轟炸的網絡時代,我們只希望安靜記錄身邊的故事,關注冷暖人生,帶你觸摸社會的體溫。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3日電 題:走近器官捐獻協調員:奔走在生死之間的「擺渡人」  記者:張尼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的器官捐獻數量已位居世界第二,僅2018年就完成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6302例。那些無法用現有醫療手段救治的病人,最終以另一種方式讓生命得到了延續。  一邊是逝去,一邊是重生,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是這場生命接力的「擺渡人」。
  • 安陽退休女工身後捐獻器官 為五人送去重生希望
    12月7日下午,在鄭州人民醫院的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室內,來自安陽的夢涵對剛去世的媽媽說。她的媽媽突發疾病去世了,捐出了5個器官拯救他人。命運多舛她突發腦溢血死亡捐獻者陳阿姨今年63歲,是安陽某單位的退休職工。她曾經有一位女兒,孩子十幾歲時,得了骨癌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