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召開 廣東19家移植醫院數量居全國第一

2020-12-22 廣東省人民政府網

  12月19日,在廣州召開的第五屆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上,原衛生部副部長、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潔夫透露,我國已啟動器官捐獻移植的兩年專項整頓計劃,爭取在2021年上半年出臺修訂後的《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將進一步明確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體系中的各部門職能,爭取在2023年我國成為世界第一器官移植大國。

  根據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報告(2019年),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中國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累計完成24112例。2019年中國完成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5818例,廣東有890例,排名全國第一。

  2020年,儘管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但是截至11月底,我國有4768例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器官移植質量不斷改善,1年與5年生存率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近年來,我國在人體器官移植法治管理、器官獲取和分配、器官移植臨床服務和器官移植監管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進步。如建立了中國紅十字會作為第三方參與的人體器官捐獻體系,共成立了125個OPO組織(人體器官獲取組織)。

  2016年,我國建立人體捐獻器官轉運綠色通道,將器官轉運對器官移植患者的質量安全影響減少到最低程度。政策實施後,器官全國共享比例總體上升了7.8%,其中腎臟全國共享比例上升了5.9%,肝臟全國共享比例上升了6.4%。

  目前,我國共計有173家移植醫院,其中廣東有19家,排名第一,涵蓋所有器官移植門類,移植等待時間較之前大幅縮短,服務能力和質量已達世界先進水平。

  以廣東省人民醫院為例,2019年10月22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正式文件發布,認定廣東省人民醫院獲得肝臟移植與肺臟移植執業資格。這意味著,廣東省人民醫院共獲得心臟、腎臟、肝臟及肺臟四項器官移植執業資格。

  在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鄭樹森表示,我國肝移植的數量,排名全世界第二位,肝移植患者的5年生存率達到了75%以上,基本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相關焦點

  •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主任侯峰忠:器官捐獻是社會各方力量的...
    近日,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主任侯峰忠在第五屆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期間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2010年,當時的衛生部和中國紅十字會正式聯合啟動了全國器官捐獻的試點,在天津、遼寧、上海等10個省、市啟動公民逝世後人體器官捐獻試點工作,由紅十字會來開展宣傳動員、報名登記、捐獻見證、救助激勵和緬懷紀念等工作。2015年1月1日起,公民自願無償捐獻成為唯一合法的來源。
  • 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於福龍: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超270萬人
    12月19日,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於福龍在第五屆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開幕式上發表講話。於福龍表示,人體器官捐獻是挽救患者生命、服務醫學發展、弘揚人間大愛、體現社會文明進步的高尚事業。我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全國各級紅十字會和相關醫療機構密切配合,取得令人矚目的成效。
  • 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超270萬人
    原標題:器官捐獻志願登記超270萬人   12月19日,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於福龍在第五屆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開幕式上發表講話。
  • 白髮老父親捐獻兒子8個器官救助8個人,創福建單人捐獻器官數量最多...
    忍受著巨大的悲傷,一位白髮蒼蒼的老父親毅然決定,捐獻兒子所有能用的器官和組織。(記者 陳丹 見習記者 林雅)白髮人送黑髮人,世間最痛之事莫過於此。忍受著巨大的悲傷,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取器官前,醫護人員默哀致敬。心臟、雙肺、肝臟、雙腎以及一對眼角膜,14日這臺器官獲取手術在福建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院進行,隨後8個器官和組織分赴各地,救助了8個人。
  • 遺體器官捐獻簡介和如何捐獻流程
    捐贈種類2009年4月20日,省紅十字會和省衛生廳聯合在廣州召開廣東省自體器官捐獻試點工作啟動會。省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徐火周、省衛生廳副廳長廖新波出席會議,來自廣州、深圳等十個市的衛生局、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以及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南方醫院等十四家有器官移植資質的醫院代表80多人參加會議。 深圳市紅十字會和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在會議上做了經驗介紹。
  • 90後夫妻521領證並籤器官捐獻協議,網友:祝福你們,心有大愛的人
    隨後這對90後小兩口就來到紅十字會,雙雙籤訂人體器官捐獻志願書。倆人稱,剛開始雙方父母對此很不理解,但後來跟他們做思想工作,父母現在已經非常支持了。網友評論:延伸閱讀:中國器官捐獻與移植數量位居世界第二2019年11月消息,中國已初步建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體系,目前年捐獻與移植數量已位居亞洲第1位、世界第2位。
  • 施予受器官捐獻志願者服務網正式上線
    在近日舉辦的第五屆中國—國際器官捐獻大會上,施予受器官捐獻志願者服務網(以下簡稱「施予受」)特裝展臺現場人頭攢動,吸引不少人前來參觀。  「施予受」特展負責人劉璐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近年來,談「移」色變的情況得到很大改善,公眾對器官捐獻的認知度與接受度不斷提升,器官捐獻志願登記人數逐年增加。
  • 原來,廣東第10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是他!
    12月23日上午,志願者黃慶良在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捐獻造血幹細胞,救助一位年僅3歲的血液病患兒。正是從黃慶良開始,廣東省非血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總數在全國率先突破1000例!廣東千例捐獻居全國第一 正是從黃慶良開始,廣東省非血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總數在全國率先突破1000例,捐獻總數及庫容使用率均居全國第一,廣東又又又實現領跑全國! 廣東的雙「第一」是如何煉成的?
  • 中山一院器官捐獻突破1000例
    三個接受了器官移植手術的孩子,向三位器官捐獻者家屬代表獻花 12月21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舉辦「器官捐獻1000例感恩會暨2020年移友會」。會上,三個接受了器官移植手術的孩子,向三位器官捐獻者家屬代表獻花。妮妮的媽媽忍不住抱了抱獻花的孩子,感受到了生命的延續。
  • 走近器官捐獻協調員:奔走在生死之間的「擺渡人」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3日電 題:走近器官捐獻協調員:奔走在生死之間的「擺渡人」  記者:張尼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的器官捐獻數量已位居世界第二,僅2018年就完成公民逝世後器官捐獻6302例。那些無法用現有醫療手段救治的病人,最終以另一種方式讓生命得到了延續。  一邊是逝去,一邊是重生,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是這場生命接力的「擺渡人」。
  • 十二月底,2020中國精準醫學大會在廣州召開:大咖雲集,共襄醫學盛舉
    據多家媒體報導稱,2020中國腫瘤防治聯盟年會暨中國精準醫學大會將於12月25日-28日(25日報到,26日-28日會議),在廣州琶洲保利世貿博覽館舉行!論壇:中國國際「器官移植前沿」學術沙龍主席:何曉順(廣東省腫瘤防治聯盟主席)論壇:腫瘤免疫治療進展和不良反應管理主席:潘宏銘(浙江省腫瘤防治聯盟主席)論壇:腫瘤臨床治療前沿進展主席:盧 鈾(四川省腫瘤防治聯盟主席)
  • 器官捐獻協調員:生與死的「擺渡人」
    (健康時報 記者 李超然 孔天驕)協調員與醫生對器官捐獻者默哀 受訪者供圖「病人希望,在他(她)死後,把能用的器官捐給別人。」這是北京友誼醫院器官捐獻協調員佟鑫工作三年來最常聽到的一句話。還有一位患者,在醫院急診時,家屬便告訴佟鑫:「如果救不回來,我們願意捐出他的器官,來救更多人。」。死者的兒女們跪在地上痛哭不已,自責沒能完成死者最後的心願,佟鑫則想盡辦法四處奔波協調,最終,死者的眼角膜成功完成了捐獻。「器官移植手術有嚴格要求,人體死亡後器官允許缺血的時間有一定限制。」
  • 「典」亮我們的生活丨「器官捐獻」和「基因編輯」入典了
    48歲的劉中平是四川省達州市亭子鎮人,生前在浙江打工,2011年不幸遭遇車禍,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家人同意捐出其部分器官,劉中平的女兒表示:「讓父親以另外一種形式活在這個世上,活在我們心裡。」他的腎臟移植給了一位器官移植等待者朱女士。朱女士在感謝信中說:「我患病9年來,多次生命垂危,每周要做三次血液透析來維持生命。如今接受了腎臟移植手術,狀態很好。
  • 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生命接力」公益救助走進山西永和縣
    原標題: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生命接力」公益救助走進山西永和縣7月28日,在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指導下,中國器官移植髮展基金會、山西省永和縣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生命接力」公益救助行動--山西省永和縣腎移植醫療公益救助項目啟動儀式暨第一次工作會議在山西省永和縣召開
  • 航空公司快速完成人體捐獻器官轉運
    快速地人體器官轉運(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央廣網廣州9月1日消息(記者周羽 通訊員朱同輝 陶濤)8月31日下午,東航開闢綠色通道,通過MU5310航班從廣州快速轉運一例人體捐獻器官至上海。當天13時14分,東航廣東分公司地服部在收到消息後,第一時間同旅客取得聯繫,了解具體情況,查詢機票訂票情況,了解是否有託運行李,提前幫助旅客值機並列印行李牌。分公司還積極與機場各單位協調,為攜帶人體捐獻器官的2名旅客開闢綠色通道。14時50分,航班開始登機旅客還未到機場。
  • 器官捐獻常見的26個問題
    ,在京人員請與以下單位聯繫: 北京同仁醫院眼庫 58269676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眼庫 82266593 問 3、人體捐獻器官轉運綠色通道諮詢 答 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
  • 廣東23歲白衣天使捐獻器官留下大愛,這些瞬間曾讓無數人動容
    廣東23歲白衣天使捐獻器官留下大愛,這些瞬間曾讓無數人動容 於媛媛生命永遠停留在了23歲。
  • 國家心臟移植醫師培訓基地落戶省醫
    中國首例ABO血型不同且不相容的心臟移植,患兒才9月18天大7月23日,華南地區唯一的「國家心臟移植醫師培訓基地」在廣東省人民醫院舉行掛牌儀式。據悉,目前全國範圍內僅有4家醫院獲得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頒布的該培訓基地資質。此前要成為一名符合資質的心臟移植醫師,除了遠赴國外,只能前往北京或武漢進修。
  • 河南退休女職工「腦死亡」捐獻器官 讓愛和生命得以延續
    在鄭州人民醫院的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室內,器官捐獻者家屬的一段話感動了現場所有人。安陽退休職工陳相果女士因「腦死亡」,在河南鄭州做了器官捐獻手術,她用大愛義舉幫助了5位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續。捐獻了以後可以拯救幾個家庭,而且自己的姐在別人身上重活一次也是一種安慰吧。」由於陳阿姨首診醫院所在的區域屬於鄭州人民醫院器官捐獻的分管服務範圍,家屬聯繫到了鄭州人民醫院器官移植中心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經過詳細溝通後,陳阿姨於11月27日轉入鄭州人民醫院進行器官捐獻前的準備工作。
  • 愛爾眼科醫院正規嗎?北京愛爾英智醫院員工及家屬籤署《無償捐獻...
    據李紹偉教授介紹,截止2017年,全球共有1200萬角膜病患者,目前,全國單眼和雙眼角膜盲症患者約有400-500萬,且每年大約增長10-20萬,角膜病致盲佔到總致盲眼病的2%,已成為第二大致盲眼病,其中約 80%可以通過角膜移植手術脫盲。雖然目前的角膜移植技術相當成熟,但由於供體角膜稀缺、專業醫生數量不足、患者經濟條件等原因,目前每年實施角膜移植僅有不足1萬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