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食物吃過一次就會讓人難以忘懷
例如一口香濃細膩的芝士蛋糕。
*****
如實說,直到一兩年前我對甜食一直是一種不冷不熱的態度,甚至有點抗拒,可能是因為從小在北方農村長大,小時候吃的東西也都比較單一,一碗苞谷珍,一個饅頭,幾盤涼菜就會很滿足,除此以外的零食恐怕就是自己家地裡種的黃瓜,西紅柿,或者別人家地裡的草莓,樹上的櫻桃,有時是外地小販來村裡叫賣時車上的甜瓜。
1998年,來到深圳,印象很深刻,第一次去吃麥當勞,舅媽帶著我和表弟,在推開門的一瞬間,那種西式快餐中炸雞,薯條,冰淇淋混雜在一起的味道,竟然讓我一陣反胃,隨即奪門而出,還記得後來他們倆詫異的眼光。現在想想不禁啞然失笑,後來隨著年齡漸長,接觸多了不同的人和事物,慢慢的學會平和與包容,就像面對各類不同的食物,口味寬一些廣一些總是沒有壞處,或許之前不喜歡吃的東西某一天回過頭突然發現好像也沒那麼難吃,認真琢磨品嘗倒是另有一番體味。
上大二的時候,有一次和朋友去西安銀泰的哈根達斯,其實主要是衝著冰淇淋去的,誰知竟然歪打正著點了一個套餐,裡面有幾塊芝士蛋糕,想想以前對這些東西碰也不碰,現在竟也能拿起勺子吃上幾口,芝士味十分濃厚,帶有一些硬硬凉凉的口感,入口細膩順滑,正回味著,朋友突然興奮的說到:「你等一下!」一溜煙兒的不見人影了。
十幾分鐘後,手上拿了一個盒子,催促我道:「趕緊的,試試這家的芝士蛋糕,絕對不會讓你失望。」挖起一勺,送到嘴裡,竟然還是溫熱的,與上一口芝士蛋糕倒也是冰火兩重天,滋味各不同,一個軟糯綿密,一個紮實醇厚,各有千秋。這之後對甜食當真討厭不起來,甚至還有點喜歡。
畢業後回到深圳,最常吃的無非星巴克的紐約芝士蛋糕或者麵包新語的輕乳酪芝士蛋糕,紐約芝士蛋糕屬於烤類重芝士口味的蛋糕,以較多含量的芝士加入檸檬調味,經過長時間低溫烘烤製成,口感香滑鬆軟,芝士味道濃鬱,加上香脆的餅乾底,甜中略帶酸味,奶味超級濃鬱,口感紮實,深得我心,而輕乳酪芝士與之相比倒稍顯溫和綿潤,因為在製作時奶油奶酪加得比較少,同時還會用打發的蛋清來增加蛋糕的鬆軟度,粉類也會加得很少,所以吃起來的口感會非常綿軟,入口即化。
而另外一種凍奶酪蛋糕倒是不怎麼常吃,是一種免烤蛋糕,會在奶酪蛋糕中加入明膠之類的凝固劑,然後放冰箱冷藏至蛋糕凝固,因為不經過烘烤,所以不會加入粉類材料,口感比較順滑。 英國,愛爾蘭,澳大利亞以及紐西蘭芝士蛋糕通常都是不經過烘焙的凍芝士,擁有一個由黃油和消化餅乾碎組成的底並且會在上面放有水果混合物。像黑莓,黑加侖,草莓,覆盆子以及檸檬醬。在這些地方的咖啡館以及酒館內,這種芝士蛋糕很受歡迎,並且一些店還有自己獨家的配方,比如香蕉太妃口味、咖啡口味、茶味、巧克力口味、愛爾蘭芝士味,甚至蘑菇味。
有時不得不感嘆時間真是很奇妙,把一種食物從抗拒變成喜愛,甚至是無可救藥的愛上它。就像我第一次吃到苦瓜時皺起眉頭立馬吐掉,從此發誓再也不吃,而到現在幾乎每次去菜市場都要帶幾根回來,同時腦海中還不斷的浮現,是跟肉一起炒還是跟雞蛋,要不煎成苦瓜雞蛋餅或者做成釀苦瓜?
芝士蛋糕也好,苦瓜也罷,也許就是生活中讓人慢慢變的包容和平和的東西吧。
✰✰✰✰✰
01 | 可頌坊
●
地址:福田區紅荔路深圳書城中心城首層C101商鋪
人均:20元
口味:★★★★★
可頌坊的切片芝士:很喜歡「切片芝士」這個名字,口感也是屬於厚實型的,帶有那麼一點點甜,cake後面還有一層杏仁片點綴,挺好。
02 | Cafe jalo
●
地址:南山區蛇口公園四海玫瑰園4棟4C號
人均:30元
口味:★★★★★
老房子弄堂裡的精巧咖啡館。店面以白色格調為主,顯得簡潔大方又不失高雅。原味芝士蛋糕:一看上去就知道是屬於厚實型的,吃起來果然厚重,不是屬於那種可以含在嘴裡使其慢慢溶化,需輕咬它,帶出淡淡的餅底"烤香味"和隱隱約約的乳酸味,芝士味可以再濃點的其實。
03 | Hey Yo
●
地址:南山區海岸城購物中心2樓中庭299號鋪
人均:30元
口味:★★★★
厚實型,沒能入口即溶,需要輕輕地咬下它,吃下去後有點甜。芝士味遠離重芝士,卻也超過輕芝士。最讓我奇怪是底下那薄薄的一層,顏色像餅底,可口感味道卻遠離餅底。我在想,它應該是處於青春期的餅底,叛逆了下,所以讓人疑惑它的本質。
04 | 藍瑪赫
●
地址:南山文心五路33號海岸城廣場4樓423號商鋪
人均:30元
口味:★★★★
口感厚實中帶點細膩,這是亮點。可是芝士味不濃,忽略口感的話感覺像"蛋糕"多一點而不是"芝士蛋糕"。而且,明明是原味,但嘗起來帶有一點淡淡的果香,百思不得其解。
05 | 天母藍鳥
●
地址:南山區高新南十一道陽光帶海濱城一期
人均:30元
口味:★★★★
很潤滑,含在嘴裡不用咀嚼也會慢慢融化,味道帶點淡淡的酸。吃完重芝士後捨不得走,於是又吃了芝士條,跟重芝士相比,口感上沒有它那麼潤滑,可味道卻比它更香濃。重芝士12元,芝士條7元,個人認為都物有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