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微科技逾期款佔比高 美籍實控人IPO募資5成建樓補流

2020-12-13 騰訊網

中國經濟網編者按:12月3日,蘇州納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納微科技」)首發申請將上會。納微科技是為生物醫藥、平板顯示、分析檢測及體外診斷等領域客戶提供核心微球材料及相關技術解決方案的高新技術企業。

納微科技的實際控制人為江必旺和陳榮姬夫婦,二人合計控制公司52.08%股份。江必旺、陳榮姬均為美國國籍,擁有中國永久居留權。江必旺任納微科技董事長、總經理,陳榮姬任納微科技副總經理。

納微科技擬在上交所科創板公開發行股票的數量不超過4400萬股,佔發行後股本比例不低於10%。擬募集資金3.65億元,其中2.15億元用於「研發中心及應用技術開發建設項目」、5000萬元用於「海外研發和營銷中心建設項目」、1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本次發行的保薦機構是中信證券。

具體來看,2.15億元募投的「研發中心及應用技術開發建設項目」中,8942萬元為用於研發中心大樓建設項目。

綜合來看,納微科技本次募投資金中1.89億元將用於補流、蓋樓,佔本次擬募資額的51.78%。

納微科技去年營收剛上億元,過去3年淨利潤合計4734.21萬元。2017年-2019年及2020年1-3月,納微科技營業收入分別為5713.54萬元、8239.58萬元、12970.09萬元和2545.87萬元,淨利潤分別為1215.11萬元、1378.24萬元、2140.86萬元和327.59萬元。

同期,公司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分別為6279.69萬元、6872.43萬元、12853.33萬元、3077.22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1217.53萬元、2.49萬元、2105.41萬元、1138.69萬元。

2017年末-2019年末,納微科技應收帳款淨額分別為1116.02萬元、2614.47萬元、3376.27萬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9.53%、31.73%、26.03%。

今年一季度,公司應收帳款超營收。2020年3月末,納微科技應收帳款淨額為3220.81萬元。今年前三個月,公司營業收入為2545.87萬元。

2018年及今年一季度,納微科技的逾期應收帳款均超過淨利潤。各期末,公司超過信用期應收帳款分別為248.07萬元、1934.54萬元、1511.06萬元、1896.26萬元,佔各期應收帳款比例分別為21.09%、69.67%、41.71%、54.77%。

2017年-2019年及2020年1-3月,納微科技資產總額分別為1.71億元、2.71億元、5.92億元、5.44億元。

各期末,公司貨幣資金餘額分別為4155.05萬元、4341.41萬元、2.80億元和2.17億元。其中,銀行存款分別為3849.51萬元、4060.59萬元、2.79億元、2.17億元。

招股書表示,2019年末貨幣資金餘額較2018年末增加了2.37億元,增幅545.15%,主要由於2019年12月收到股權融資款所致。

2019年12月23日,納微科技2019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通過決議,同意公司註冊資本從8394.1913萬元增加至9372.2618萬元,其中高瓴益恆、惠每基金、紅杉智盛、上海藥明康德和國投創合分別以貨幣形式認繳公司355.1807萬股、87.7193萬股、221.4500萬股、184.5415萬股和129.1790萬股股份。本次增資的價格為22.80元/股。

2019年12月,納微科技股東同時進行以下股權轉讓:江必旺向蘇州納合轉讓247.9167萬股,江必旺向天匯蘇民投轉讓35.2695萬股,江必旺向新建元三期轉讓78.9475萬股;宋功友向高瓴益恆轉讓25.7150萬股,宋功友向天匯蘇民投轉讓21.1465萬股;胡維德向國投創合轉讓24.3300萬股,胡維德向天匯蘇民投轉讓22.5315萬股。

江必旺與蘇州納合的股權轉讓交易對價為,其他股權轉讓交易的價格為22.80元/股。

中國經濟網記者據上述信息計算,本次增資,納微科技募得2.23億元。江必旺通過股權轉讓落袋2604.15萬元,宋功友通過股權轉讓落袋1068.44萬元,胡維德通過股權轉讓套現1068.44萬元。

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之日,宋功友直接持有納微科技2154.7018萬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6.0501%。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宋功友擔任發行人董事,2020年2月,宋功友因個人原因辭職,不再擔任董事。宋功友目前任納微科技控股股東深圳納微的董事。胡維德直接持有納微科技2008.9084萬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5.6407%。胡維德系公司董事,且胡維德與公司副總經理武愛軍系夫妻關係。

高瓴益恆的普通合伙人(執行事務合伙人)為深圳高瓴天成三期投資有限公司,高瓴益恆除納微科技外未投資其他任何主體。紅杉智盛、國投創合、惠每基金、天匯蘇民投、新建元三期均為私募基金。

報告期內,納微科技存在頻繁的關聯方資金拆借。

2017年,納微科技向控股股東深圳納微資金拆入280萬元。2017年-2019年,向深圳納微等關聯方拆出資金小計1478萬元。

2017年-2019年及2020年1-3月,納微科技負債合計分別為5682.26萬元、6064.75萬元、13110.01萬元、8467.85萬元。

2018年末、2019年末、2020年3月末,公司短期借款分別為500.00萬元、248.42萬元、316.23萬元。截至今年3月末,公司沒有長期借款。

過去3年,公司ROE一年一降。2017年-2019年及2020年1-3月,納微科技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分別為18.45%、12.62%、10.62%、0.80%。

擬募資3.65億元:逾半蓋樓、補流 實控人夫婦均為美國籍

納微科技是一家專門從事高性能納米微球材料研發、規模化生產、銷售及應用服務,為生物醫藥、平板顯示、分析檢測及體外診斷等領域客戶提供核心微球材料及相關技術解決方案的高新技術企業。高性能微球材料是生物醫藥、平板顯示、分析檢測及體外診斷等領域不可或缺的核心基礎材料。

公司主要產品包括用於生物製藥大規模分離純化的色譜填料/層析介質微球、用於藥品雜質分析檢測的色譜柱以及用於控制LCD面板盒厚的間隔物微球等,同時能夠為客戶提供分離純化技術服務。

按照產品分類,2017年-2019年及2020年1-3月,應用於生物醫藥領域的聚合物色譜填料收入佔納微科技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20.25%、34.12%、29.87%、31.01%,應用於生物醫藥領域的矽膠色譜填料收入佔比分別為9.11%、13.82%、11.50%、19.44%,應用於生物醫藥領域的離子交換層析介質收入佔比分別為11.68%、15.33%、15.43%、10.07%,應用於平板顯示領域的間隔物塑膠球收入佔比分別為25.28%、20.31%、16.09%、13.35%,應用於平板顯示領域的光電應用其它微球收入佔比分別為9.24%、8.45%、7.15%、9.18%。

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之日,深圳納微直接持有公司7809.6992萬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21.93%,為納微科技的控股股東。

納微科技的實際控制人為江必旺和陳榮姬夫婦。江必旺直接持有公司18.15%的股份,並通過深圳納微、蘇州納研和蘇州納卓間接控制公司33.93%的股份;陳榮姬通過蘇州納研間接持有公司0.96%股份並通過蘇州納合間接持有公司2.65%股份(該部分股份為江必旺對陳榮華進行權益補償之股份,並已在江蘇省蘇州市中新公證處進行提存公證)。因此,江必旺和陳榮姬合計控制公司52.08%股份(未計入蘇州納合所持股份)。

江必旺、陳榮姬均為美國國籍,擁有中國永久居留權。江必旺任納微科技董事長、總經理,陳榮姬任納微科技副總經理。

納微科技擬在上交所科創板公開發行股票的數量不超過4400萬股,佔發行後股本比例不低於10%。擬募集資金3.65億元,其中2.15億元用於「研發中心及應用技術開發建設項目」、5000萬元用於「海外研發和營銷中心建設項目」、1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本次發行的保薦機構是中信證券。

具體來看,2.15億元募投的「研發中心及應用技術開發建設項目」中,8942萬元為用於研發中心大樓建設項目。

綜合來看,納微科技本次募投資金中1.89億元將用於補流、蓋樓,佔本次擬募資額的51.78%。

納微科技回覆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稱,從建立研發中心大樓和配套實驗室的目的和功能來說,其可更好的滿足公司在高性能納米微球材料領域新產品及新技術的研發需求,提升公司的核心技術實力和技術水平,是公司增強主營業務競爭力的有效手段;從建立研發中心大樓和配套實驗室的研究範圍和工作領域來說,其主要開展高性能納米微球材料相關產品和技術研發,是公司主營業務的深化拓展和縱向延伸。

去年營收剛上億 3年淨利合計4734萬元

納微科技招股書表示,預計納微科技發行後市值不低於10億元,最近一年淨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1億元,符合《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2.1.2條第一款之規定。

納微科技去年營收剛上億元,過去3年淨利潤合計4734.21萬元。2017年-2019年及2020年1-3月,納微科技營業收入分別為5713.54萬元、8239.58萬元、12970.09萬元和2545.87萬元,淨利潤分別為1215.11萬元、1378.24萬元、2140.86萬元和327.59萬元。

同期,公司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分別為6279.69萬元、6872.43萬元、12853.33萬元、3077.22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1217.53萬元、2.49萬元、2105.41萬元、1138.69萬元。

2020年1-9月,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為1.28億元,同比增長46.01%;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623.61萬元,同比增長93.37%;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3094.06萬元,同比增長128.56%。公司2020年1-9月淨利潤增幅大於收入增幅,主要系高毛利產品收入佔比提高,以及公司營運效率提升,期間費用率降低所致。

結合行業發展趨勢及實際經營情況,預計公司2020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72億元至1.82億元,同比增長32.61%-40.32%,收入增長主要來源於公司生物醫藥應用色譜填料/層析介質產品銷售增長;預計2020年全年可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4000萬元至4500萬元,同比增長70.75%-92.09%;預計2020年全年可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3500萬元至3900萬元,同比增長93.07%-115.14%,淨利潤增長主要來源於高附加值色譜填料/層析介質產品的銷售收入增長。

1年1期逾期應收帳款超淨利

2017年末-2019年末,納微科技應收帳款淨額分別為1116.02萬元、2614.47萬元、3376.27萬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9.53%、31.73%、26.03%。

今年一季度,公司應收帳款超營收。2020年3月末,納微科技應收帳款淨額為3220.81萬元。今年前三個月,公司營業收入為2545.87萬元。

據納微科技招股書,2018年末應收帳款餘額較2017年末增加了1600.83萬元,增幅136.12%;2019年末應收帳款餘額較2018年末增加了846.20萬元,增幅30.47%。公司2018年末應收帳款餘額顯著增加,主要系當年第四季度有部分大額訂單,年末貨款尚未收回,因此2018年公司的應收帳款餘額增幅較大。

各期末,公司逾期應收帳款金額分別為248.07萬元、1934.54萬元、1511.06萬元、1896.26萬元,佔比分別為21.09%、69.67%、41.71%、54.77%。

2018年及今年一季度,納微科技的逾期應收帳款均超過淨利潤。各期,納微科技淨利潤分別為1215.11萬元、1378.24萬元、2140.86萬元和327.59萬元。

招股書表示,報告期內,公司逾期應收帳款的逾期時間主要在6個月以內,主要系客戶內部付款周期因素導致付款延遲,形成短時間的逾期,期後回收情況良好。

ROE年年降

過去3年,公司ROE一年一降。2017年-2019年及2020年1-3月,納微科技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分別為18.45%、12.62%、10.62%、0.80%。

納微科技招股書稱,募集資金到位後,公司淨資產規模將有所增長,但無法通過前述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產生直接收益,因此預計本次發行後公司在短期內存在淨資產收益率下降的風險。

去年總資產大增119% 截至今年3月末銀行存款逾2億元

2017年-2019年及2020年1-3月,納微科技資產總額分別為1.71億元、2.71億元、5.92億元、5.44億元。

2018年末和2019年末,公司資產總額分別較上期末增加9989.12萬元和3.22億元,增長率分別為58.40%和118.67%。

招股書稱,報告期內,公司資產總額持續穩定增長,主要是近年來公司業務發展迅速,保持了持續盈利,自身積累不斷增加,同時完成股權融資使得資本規模擴大。

各期末,公司流動資產分別為0.83億元、1.55億元、3.63億元、3.11億元,佔總資產的比重分別為48.68%、57.29%、61.30%、57.11%。

各期末,公司貨幣資金餘額分別為4155.05萬元、4341.41萬元、2.80億元和2.17億元,佔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49.90%、27.97%、77.12%和69.92%。各期,貨幣資金中,銀行存款分別為3849.51萬元、4060.59萬元、2.79億元、2.17億元。

招股書表示,2019年末貨幣資金餘額較2018年末增加了2.37億元,增幅545.15%,主要由於2019年12月收到股權融資款所致。

截至今年3月末總負債8468萬元 短期借款316萬元

2017年-2019年及2020年1-3月,納微科技負債合計分別為5682.26萬元、6064.75萬元、13110.01萬元、8467.85萬元,其中流動負債分別為2689.10萬元、3706.89萬元、5941.91萬元、5125.63萬元,佔總負債的比例分別為47.32%、61.12%、45.32%、60.53%。

2018年末、2019年末、2020年3月末,公司短期借款分別為500.00萬元、248.42萬元、316.23萬元。截至今年3月末,公司沒有長期借款。

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的資產總額為5.91億元,負債總額為9509.73萬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權益為4.96億元。

截至3月末存貨4848萬元

2017年-2019年,納微科技存貨帳面餘額分別為2420.46萬元、3309.54萬元、4492.36萬元、4847.76萬元。其中,自製半成品餘額分別為1208.81萬元、1635.92萬元、2153.50萬元、2500.82萬元,庫存商品分別為1059.47萬元、1334.17萬元、1839.66萬元、1759.70萬元。

據納微科技招股書,公司自製半成品主要指未完工的微球產品。報告期各期末,公司自製半成品餘額增加,主要原因係為應對產品銷售擴大,公司加大了對相應自製半成品的備貨。自製半成品可以穩定狀態儲存,公司增加自製半成品的備貨,可以快速響應客戶的訂單需求,縮短供貨時間。

2018年末庫存商品餘額較2017年末增加了274.70萬元,增幅25.93%;2019年末庫存商品餘額較2018年末增加了505.49萬元,增幅37.89%;報告期各期末,公司庫存商品餘額增幅較大,主要是公司銷售擴大,且不斷推出新品種、新規格,為應對銷售增長備貨增加所致。

3年1期毛利率遠超同行均值

各期,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遠超同行均值。2017年-2019年及2020年1-3月,納微科技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82.37%、80.95%、79.82%、80.39%,同行可比公司平均值分別為68.80%、68.35%、69.71%、63.56%。

納微科技回覆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稱,公司主要競爭對手均為國外大型科技公司,目前國內醫藥分離純化領域尚無以納米微球材料的研發生產銷售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公司按照主營業務收入來自醫用藥用材料類產品、自主研發、自主生產、產品附加值較高等標準,公司選取藥石科技、正海生物、鍵凱科技、藍曉科技四家上市公司及擬上市公司作為可比公司。

報告期內,公司與可比公司之間主營業務毛利率差異較大,主要是產品類型、銷售模式均有所不同導致。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高於可比公司平均,與鍵凱科技毛利率較為接近。在可比公司中,鍵凱科技的業務模式與公司較為接近。公司在售前為客戶提供長周期的技術支持,協助客戶設計方案,產品研發投入較大,且產品對粒徑大小和均一性有極高要求,生產難度較大,存在一定的技術溢價,產品單價較高;且公司自主研發了多種獨家產品,產品存在一定的市場稀缺性,因此附加值較高。

3年關聯方拆出1478萬元

報告期內,納微科技存在頻繁的關聯方資金拆借。

2017年,納微科技向深圳納微資金拆入280萬元。2017年-2019年,向深圳納微、蘇州納百、陳榮光、XIAODONG LIU、鑫導電子,資金拆出小計1478萬元。

上訴資金拆借關聯方中,深圳納微系公司控股股東。蘇州納百即蘇州納百管理諮詢有限公司,系蘇州納研和蘇州納卓之執行事務合伙人,曾用名「蘇州納百納米技術諮詢有限公司」。蘇州納研和蘇州納卓均系公司實際控制人江必旺、陳榮姬控制的其他企業。陳榮光系陳榮姬之兄。XIAODONG LIU(劉曉東)系公司控股子公司納譜分析持股30%的股東。鑫導電子指蘇州鑫導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系公司全資子公司之參股公司。

納微科技回復表示,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之日,上述借貸雙方均已償清借款,借貸雙方均無任何爭議或糾紛。公司已在《公司章程》、《股東大會議事規則》、《董事會議事規則》及《關聯交易管理辦法》中明確規定了關聯交易的決策權限、程序、關聯交易的信息披露等事項,建立了相對完善的決策機制和監督體系。

研發費用率、銷售費用率均超同行

2017年-2019年及2020年1-3月,納微科技研發費用分別為1465.96萬元、2611.18萬元、2938.65萬元、693.95萬元,其中職工薪酬分別為680.21萬元、1113.29萬元、1503.32萬元、378.74萬元,佔比分別為46.40%、42.64%、51.16%、54.58%。

各期,公司研發費用率分別為25.66%、31.69%、22.66%、27.26%,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分別為9.50%、8.79%、9.92%、8.05%。

納微科技招股書稱,公司作為研發驅動型的高新技術企業,高度重視研發投入,在研項目豐富。報告期內公司研發費用率高於可比上市公司平均水平,主要是公司經營規模與同行業可比公司相比較小,營業收入較低所致。

2017年-2019年及2020年1-3月,納微科技銷售費用分別為771.22萬元、1395.18萬元、2340.62萬元、486.62萬元,其中職工薪酬分別為442.38萬元、904.05萬元、1438.09萬元、336.44萬元,佔比分別為57.36%、64.80%、61.44%、69.14%。

各期,公司銷售費用率分別為13.50%、16.93%、18.05%、19.11%,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分別為14.00%、12.68%、12.37%、16.24%。

招股書表示,報告期內,公司與可比公司之間銷售費用率差異較大。公司銷售費用率高於可比公司平均值,主要原因系公司與可比公司在產品特性、銷售模式及用戶群體均存在差異。由於公司產品銷售涉及到方案設計和產品定製,對銷售人員的專業能力要求較高,因此公司銷售人員人數較多,均具有較高的學歷背景,職工薪酬金額較大;同時,公司銷售規模尚處於快速增長階段,收入規模與可比公司相比較小,因此銷售費用率較高。

去年12月募資2億元 實控人套現2600萬元

2019年12月23日,納微科技2019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通過決議,同意公司註冊資本從8394.1913萬元增加至9372.2618萬元,其中高瓴益恆、惠每基金、紅杉智盛、上海藥明康德和國投創合分別以貨幣形式認繳公司355.1807萬股、87.7193萬股、221.4500萬股、184.5415萬股和129.1790萬股股份。本次增資的價格為22.80元/股。

2019年12月,納微科技股東同時進行以下股權轉讓:江必旺向蘇州納合轉讓247.9167萬股,江必旺向天匯蘇民投轉讓35.2695萬股,江必旺向新建元三期轉讓78.9475萬股;宋功友向高瓴益恆轉讓25.7150萬股,宋功友向天匯蘇民投轉讓21.1465萬股;胡維德向國投創合轉讓24.3300萬股,胡維德向天匯蘇民投轉讓22.5315萬股。

江必旺與蘇州納合的股權轉讓交易對價為,其他股權轉讓交易的價格為22.80元/股。

中國經濟網記者據上述信息計算,本次增資,納微科技募得2.23億元。江必旺通過股權轉讓落袋2604.15萬元,宋功友通過股權轉讓落袋1068.44萬元,胡維德通過股權轉讓套現1068.44萬元。

截本招股說明書籤署之日,宋功友直接持有納微科技2154.7018萬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6.0501%。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宋功友擔任納微科技董事,2020年2月,宋功友因個人原因辭職,不再擔任董事。宋功友目前任納微科技控股股東深圳納微的董事。

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之日,胡維德直接持有納微科技2008.9084萬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5.6407%。胡維德系納微科技董事,且胡維德與納微科技副總經理武愛軍系夫妻關係。

高瓴益恆的普通合伙人(執行事務合伙人)為深圳高瓴天成三期投資有限公司,高瓴益恆除納微科技外未投資其他任何主體。紅杉智盛、國投創合、惠每基金、天匯蘇民投、新建元三期均為私募基金。

納微科技回覆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稱,為促進公司的長遠發展,需要充實資本,高瓴益恆、惠每基金、紅杉智盛、上海藥明康德和國投創合因看好公司發展前景通過增資形式取得納微科技股份,不存在公司IPO前突擊入股,公司與上述4家也不存在利益互換。

董事長妻弟3度不回復溝通函 實控人股份權屬清晰遭問詢

2020年10月22日,上交所對納微科技下發第三輪審核問詢函,追問1個問題,關於納微科技實際控制人所持股份權屬清晰。

問詢函指出,根據申報材料及發行人回復,2019年12月,BIWANG JACK JIANG(江必旺)將其持有的發行人2.6452%的股份(247.9167萬股)轉讓給其妻RONGJI CHEN(陳榮姬)控制的蘇州納合,並確認該部分股份所對應的權益歸屬陳榮華所有。2020年2月,由於發行人以資本公積轉增股本,蘇州納合持有的公司247.9167萬股股份增加至942.0835萬股股份。BIWANG JACK JIANG(江必旺)、RONGJI CHEN(陳榮姬)及蘇州納合均已出具書面承諾:若未來陳榮華接受BIWANG JACK JIANG(江必旺)關於解除特殊權益之請求,BIWANG JACK JIANG(江必旺)及RONGJI CHEN(陳榮姬)同意將蘇州納合及其所持納微科技股份對應的經濟利益無償轉讓給陳榮華。

問詢函要求發行人說明:實際控制人之一BIWANG JACK JIANG(江必旺)單方面將代陳榮華持有的發行人股份轉讓給實際控制人RONGJI CHEN(陳榮姬)(陳榮華之姐)控制的蘇州納合是否有效解決實際控制人股權代持行為,是否導致發行人不符合《註冊辦法》第十二條「控股股東和受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支配的股東所持發行人的股份權屬清晰」的發行條件。

納微科技回復問詢函稱,發行人前身納微有限設立之前,深圳納微股東會已就設立納微有限事宜作出決議,明確深圳納微全體股東對江必旺持有的納微有限350萬元出資額享有權益,之後包括陳榮華在內的深圳納微全體股東於2015年籤署深圳納微《股東協議補充協議》,對前述特殊權益安排予以確認。截至本回復報告出具之日,江必旺已與除陳榮華之外的其他深圳納微股東宋功友、胡維德、宋懷海、黃立軍、孫柏林解除前述特殊權益安排。

為感謝陳榮華對深圳納微和發行人發展的歷史貢獻,並完成發行人權屬清晰確認的工作,江必旺於2019年9月先後兩次向陳榮華發出溝通函,請求解除與陳榮華之間的特殊權益安排,均未獲得陳榮華的回覆。

為了正常推進發行人的上市工作安排,規範相關特殊權益安排事宜,2019年12月,江必旺將其持有的發行人247.9167萬股股份轉讓給陳榮姬(陳榮華之姐)控制的蘇州納合,並確認該部分股份所對應的權益歸屬陳榮華所有。2020年2月,由於發行人以資本公積轉增股本,蘇州納合持有的公司247.9167萬股股份增加至942.0835萬股股份。

2020年4月,江必旺及蘇州納合再次向陳榮華發出溝通函,請求解除與陳榮華之間的特殊權益安排,亦未獲得陳榮華的回覆。

就上述安排,江必旺、陳榮姬及蘇州納合已出具書面承諾:若未來陳榮華接受江必旺關於解除特殊權益之請求,江必旺及陳榮姬同意將蘇州納合及其所持納微科技股份對應的經濟利益無償轉讓給陳榮華。

江必旺於2020年9月再次出具書面承諾:若未來陳榮華不願意通過無償受讓蘇州納合及其所持納微科技股份對應的經濟利益的方式解除相關特殊權益安排,江必旺願意與陳榮華在友好協商的基礎上,以其他合法方式解除相應特殊權益安排。

納微科技回覆中國經濟網記者採訪表示,公司實際控制人江必旺將其持有的公司247.9167萬股股份轉讓給蘇州納合,系在陳榮華未對權益補償安排作出回應的情況下,基於各方歷史上達成的共識約定,在符合我國法律法規相關規定的前提下,從保護陳榮華利益的角度出發,單方面作出的善意安排,有助於將陳榮華享有權益的股份數量進行特定化和未來權益還原,涉及股份比例較小,不會影響公司實際控制權的穩定性;

實際控制人江必旺、陳榮姬已將用於補償陳榮華之公司股份作出處置和承諾安排,並已就蘇州納合所持公司股權申請、辦理提存公證程序,提存公證程序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要求,自提存公證書出具之日起,蘇州納合所持公司股份歸屬於陳榮華所有,可以有效解決江必旺與陳榮華之間的特殊權益安排,實際控制人江必旺、陳榮姬持有的公司股份權屬清晰,不屬於重大法律瑕疵,符合《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管理辦法(試行)》第十二條「控股股東和受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支配的股東所持公司的股份權屬清晰」的規定。

相關焦點

  • 易點天下逾期款超淨利毛利率員工數降 存款8億IPO補流
    公司應收帳款佔營收比例持續增長。2017年末-2019年末及2020年月末,易點天下應收帳款餘額分別為5.04億元、6.95億元、9.56億元和7.20億元,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28.04%、35.12%、38.33%和67.49%。 各期,公司逾期應收帳款遠甩同期淨利。
  • 納微科技衝刺科創板IPO 藥明康德、紅杉資本上市前夕「突擊入股」
    近日,資本邦獲悉,蘇州納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納微科技」)科創板IPO獲上交所受理,中信證券擔任保薦機構。 圖片來源:公司招股書 財務數據顯示,納微科技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前3月營收分別為5713.54萬元、8239.58
  • 「IPO一線」駿成電子創業板IPO獲受理 募資5.5億元投建車載液晶...
    集微網消息 近日,深交所正式受理江蘇駿成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駿成電子)創業板IPO申請。報告期各期,駿成電子匯兌損益分別為429.55萬元、-372.53萬元、-364.21萬元和-170.21萬元,佔當期利潤總額的比例分別為6.99%、-7.75%、-3.94%和-4.34%。報告期內,駿成電子境外銷售佔比雖逐年降低,但仍為公司重要收 入來源,若美元等主要結算貨幣的匯率出現大幅波動,可能產生大額匯兌損失,導致公司毛利率下降,從而影響公司盈利能力。
  • 中微公司定增百億合理性連遭問詢 扣非淨利虧損仍堅持募資蓋樓?
    深交所一道又一道問詢函發下,反覆要求說明募資建研發中心與廠房、儲備資金的合理性與必要性。但中微半導體設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微公司」,688012.SH)始終未表達出要下調募資金額的意願。
  • 創業板註冊制IPO首例被否:網進科技實控人成迷,三大問題引質疑|IPO...
    此次發審委主要對公司的三大問題提出了質疑,主要問題直指實控人認定。實控人變更較為蹊蹺,房產項目收益款轉身即成股權轉讓款;此外,第一大股東文商旅集團持股超過三分之一,公司稱其僅為財務投資。  與盈利水平的高波動一樣,網進科技的現金流狀況也非常不穩定,2017年-2020年3月,網進科技的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318.64元、-3048.23萬元、1.04億元和-1.22億元,其中2018年現金流量比淨利潤低了5065.79 萬元。
  • 東威科技業績實為「紙上富貴」 實控人佔用公司資金竟為購房
    11月17日,東威科技即將接受科創板發審委的首發審核,但《雲創財經》IPO課題組注意到,2017年至2019年,東威科技的營業收入與淨利潤均呈現雙增長,表面看來東威科技的業績成長性較為良好,但是在良好的業績之下,公司的應收帳款持續高位運行,截止到目前,逾期的應收帳款金額佔應收帳款餘額的比例已達7成,東威科技展現的良好業績實為收不到款的「紙上富貴」,另外,公司的實控人還曾因購房裝修等需求多次向公司拆藉資金
  • 霍萊沃、新點軟體、納微科技科創板IPO首發過會
    納微科技:解除代持是否影響控制權穩定?  納微科技是一家專門從事高性能納米微球材料研發、規模化生產、銷售及應用服務,為生物醫藥、平板顯示、分析檢測及體外診斷等領域客戶提供核心微球材料及相關技術解決方案的高新技術企業。
  • 東威科技去年逾期帳款2倍淨利 產品銷量連降仍募資擴產
    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末和2020年6月末,公司應收帳款淨額分別為22,288.31萬元、22,973.96萬元、20,200.02萬元和21,119.68萬元,逾期的應收帳款金額分別為15,997.11萬元、16,174.46萬元、15,085.29萬元和16,748.71萬元,逾期金額佔應收帳款餘額的比例分別為65.80%、64.36%、67.30%和70.88%。
  • 單一客戶應收帳款餘額佔比超5成 欣巴科技創業板IPO能否如願?
    來源:投資時報原標題:單一客戶應收帳款餘額佔比超五成!欣巴科技創業板IPO能否如願?丨IPO稜鏡《投資時報》研究員 董琳伴隨行業發展,欣巴科技營業收入呈現出遞增態勢。2019年,該公司第四季度銷售收入佔比高出同業可比上市公司均值近30個百分點。分析人士認為,季節性波動明顯的營業收入,將可能引致欣巴科技的淨利潤、經營性活動淨現金流在全年的分布出現不均衡,從而導致公司業績存在季節性波動的風險,影響到公司正常經營和業績營收。2020年上半年,該公司淨利潤出現負增長,即有季節性波動因素在其中。
  • 中英科技創業板IPO獲受理 募資4.2億元投建高頻覆銅板等項目
    目前,中英科技主要產品包括D型、CA型、8000型三類高頻覆銅板及高頻聚合物基複合材料。其中,高頻覆銅板是目前移動通信領域5G基站建設的核心原材料之一,是無人駕駛毫米波雷達、高精度衛星導航等技術升級所需的重要新興材料,是通信裝備、航天軍工等產業急需的關鍵基礎材料。
  • 註冊制下創業板IPO被否第一家 網進科技因實控人認定等問題受關注
    這家公司因實控人認定等問題受關注註冊制下,創業板出現第一家IPO被否企業!11月11日晚間,深交所官網發布消息顯示,江蘇網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網進科技」)當日上會未能獲得通過。本次計劃募資4.6億元招股書顯示,網進科技為一家智慧城市IT服務商,業務範圍涵蓋智慧公安、智慧政務、智慧交通以及智能建築等眾多智慧城市子領域,以智慧城市綜合解決方案的形式向客戶提供IT服務,建立滿足客戶需求的智能化系統及軟體應用平臺。
  • 愛康科技擬募資10億元 增強實控人控制權
    本報見習記者 李亞男近日,愛康科技對外發布公告稱,為增強對愛康科技的實際控制權,公司實控人鄒承慧擬引入外部投資,募資10億元設立江蘇新愛康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新愛康集團」),新愛康集團最終將成為公司的重要股東。
  • 實控人曹抗美受賄成西上海IPO汙點 業績增長乏力 贏面多大?
    一個人要經常說謊,「謊話精」的tag便會一直跟隨著他,比如餘歡水;而一家企業的實控人曾涉嫌受賄,這個汙點不僅不會輕易的消失,甚至還會波及其控制下的企業,企業形象遭遇減分,如何令投資者相信?近日,西上海汽車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西上海」)更新了招股書,四年後再度重啟IPO,其所面臨的困局並不比四年前小。
  • 知名AI獨角獸雲從科技衝刺科創板IPO:尚處虧損狀態 擬募資37.5億
    來源:經濟觀察報知名AI「獨角獸」雲從科技衝刺科創板IPO:尚處虧損狀態,擬募資37.5億元李華清12月3日晚,證監會官網披露雲從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從科技」)科創板招股書(申報稿),只有5年發展史的AI「獨角獸」企業開啟衝擊科創板上市
  • 知名AI「獨角獸」雲從科技衝刺科創板IPO:尚處虧損狀態,擬募資37.5...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李華清 12月3日晚,證監會官網披露雲從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從科技」)科創板招股書(申報稿),只有5年發展史的AI「獨角獸」企業開啟衝擊科創板上市。孵化自中國科學院、擁有4名國有股東、號稱人工智慧領軍企業的雲從科技名聲在外,但其目前尚未實現盈利,截至2020年6月末,公司合併口徑累計未分配利潤為-10.3億元,擬募資37.5億元用於擴大業務發展和補充流動資金。
  • 品恩科技IPO被否 主營業務收入多方面受質疑
    從附表中列示出的數據看,品恩科技在2014年的主要收入來源於軟體產品,佔當年全部收入的比重超過了四分之三,然而到了2016年時,其軟體產品貢獻收入的比重出現了大幅下降,僅剩下0.58%,與此同時,在2014年佔比還只有11.73%的解決方案,到了2016年時,其業務收入貢獻佔比竟然提高到了97.12%,取代軟體產品成為了2016年品恩科技新的主營業務貢獻類型。
  • 2020IPO募資大爆發創10年新高:中信建投募資奪得行業第一 項目存量...
    原標題:2020IPO募資大爆發創10年新高:中信建投募資奪得行業第一,項目存量遙遙領先中信證券絕對龍頭難以撼動 摘要 【2020IPO募資創10年新高:中信建投募資行業第一
  • 濾波器廠商燦勤科技科創板IPO獲受理,募資38億擴產主業
    募資38億加碼濾波器項目當前,隨著5G基站加速建設,陶瓷介質濾波器的市場需求大幅上漲,燦勤科技就是主力受益廠商之一。報告期內,燦勤科技的主要產品介質波導濾波器是5G宏基站的核心射頻器件之一,具備高品質因素(Q值)、低插損、低溫漂、體積小、輕量化和低成本等諸多性能優點。
  • 華依科技稱IPO募資合理:引入股東降負債
    招股書顯示,華依科技此次IPO募資中的近40%款項將用於償還貸款與補充資金,以及公司資產負債率高、應收帳款高等問題,《每日商業報導》對其進行了採訪。募資四成用於還債華依科技成立於1998年,屬於智能裝備製造行業,主要產品包括發動機智能測試設備、變速箱測試設備、渦輪增壓器測試設備、水油泵裝配及檢測裝備和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測試設備,同時提供動力總成產品研發設計的測試服務業務。
  • IPO募資創10年新高:中信建投募資行業第一 中信證券項目存量領先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2020IPO募資大爆發創10年新高:中信建投募資奪得行業第一,中信證券項目存量遙遙領先難以撼動截至12月21日,372家企業合計通過IPO募集資金4513億元,募資額創下自2010年以來的最高紀錄。11萬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