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一單外賣賺4毛5,你在美團付的配送費,在幫這家公司上市?

2020-12-21 電商在線官方

繼瑞幸造假風波之後,很多人都認為美股市場要對中概股趕盡殺絕,但是劇情沒有像我們想像的那樣發展。最近赴美上市的中國企業一個接一個,前不久還有兩家公司選擇在同一天在美國上市。

一家是基(姬)圈之光BLUED的母公司藍城兄弟,想必在座不少人都聽說過這個「同性社交第一股」。

另一家叫趣活。相比起名聲更響亮的藍城兄弟,這家公司對大部分人來說非常陌生。但如果你在用餓了麼或者美團,沒準也間接使用過他們的服務。

它是一家「即時配送服務勞動力方案供應商」,主要客戶包括美團、餓了麼、肯德基、必勝客等餐飲外賣平臺。五環君給你們翻譯一下,上面那串很長的詞約等於「外賣騎手包工頭」。沒錯,這家公司堪稱國內最大的外賣包工頭。

同時,趣活也在給滴滴提供網約車司機,為摩拜提供經共享單車調配員,還為一些公司提供保潔人員。

試想一下,外賣行業發展了多少年,我們靠外賣配送費就能養活一家公司,還把它送去了美股,目前市值5.39億美元,折合37億人民幣。這也算是中國奇觀了。

今天的視頻,五環君就和大家講講,外賣包工頭是怎樣一門生意?為什麼美團和餓了麼需要一個包工頭,趣活這家你都沒聽說過的公司究竟是如何賺錢的。

1、 外賣包工頭是怎樣一門生意

很多人可能不清楚,當你在餓了麼或美團下單時,把外賣送到你手上的可能是專送騎手,也可能是兼職騎手。

專送騎手可以簡單理解成全職騎手。餓了麼和美團都有自己建的騎手團隊,同時,他們也會找幾家騎手外包公司。趣活就是其中之一。

五環君採訪了幾名外包騎手,其中一個還是趣活上市當天敲鐘的騎手小哥董敏。

小哥告訴五環君,自己的工作時間朝七晚五。早上7點到站點出勤,那裡會有專門的站長負責調度和出勤考評。打卡結束後,就要開始正式接單了。

每個月,算上底薪和每單佣金,董敏都能拿到1萬塊左右工資。另外,趣活會給騎手們上二險一金(意外險和僱主險)。董敏說,他到手的錢跟平臺自有騎手沒什麼差別。

兼職騎手就不太一樣了。他們一般由三保人員組成,保安、保姆、保潔。有一份工作,但收入不高,打些零工補貼家用。

他們可以下載任意一個跑腿APP,進行人臉識別、上傳健康證後,就可以24小時接單。你要是閒得無聊,也可以送個外賣體驗一下生活。人在哪裡,附近的單子就會彈出來。跑完一單就會有一單佣金,由距離決定佣金高低,工資日結。

餓了麼和美團都有自己的眾包兼職平臺。另外,還有像點我達、UU跑腿、閃送這樣的第三方兼職眾包平臺。

餓了麼還跟五環君說,目前餓了麼的眾包騎手和專送騎手使用的是不同的APP,訂單系統會自動識別騎士是兼職還是全職。商家們在配送的時候,可以指定選擇專送或眾包騎手。

但作為普通消費者,是根本感受不到他們之間的區別的。

2、 為什麼美團和餓了麼需要外賣包工頭

趣活的最大客戶是美團和餓了麼。

但這兩家外賣平臺不是有自己的騎手嗎,為什麼還需要找一家外包公司幫自己招騎手呢?

原因很簡單,養活一群騎手的成本太高了。

在商業世界中,我們要了解一家公司怎麼花錢、怎麼賺錢,往往會去看它的財報。如果它正準備上市,那就可以看看他的招股書。

光看趣活遞交給美國納斯達克的招股書,我們就能發現,建一支騎手團隊得花多少錢。

趣活2012年成立,到現在的8年間,它就沒停止過虧損。成本裡面,支付給騎手和管理人員的服務費是大頭,佔比達到84.5%。

同樣由騎手組成的上市公司達達,在今年6月上市的招股書中披露:它在過去三年虧損累計52億元,佔據成本95%左右的就是給騎手付的「報酬和激勵」。

那找了外包騎手的美團和餓了麼,又能省下多少錢呢?

趣活招股書又說了,2018年,它幫助客戶節約了40%的運營成本。

美團的外賣業務向來以「低毛利」出名,2019年第四季度,外賣業務的毛利率只有17.7%,而美團的到店及酒旅,毛利率高達88%,只不過他們只佔業務一小部分。

如果美團甩手把外賣騎手都扔給趣活這樣的外包團隊,毛利率應該能比現在高一些。但它依舊花大錢養著一批騎手,就是因為外賣平臺目前處在激烈競爭中,美團和餓了麼需要相互提防,守著各自的護城河。

3、 一單只賺4毛5,一年賺到20億?

簡單來說,趣活存在的目的就是幫外賣平臺輸送彈藥,還能替他們省錢,那它自己又能掙多少呢?

實際上,趣活並沒有悶聲發大財,它做的是一個低毛利的生意,賺的是辛苦錢。

我們來算一筆帳。趣活2019年每個月平均訂單量是2900萬筆左右,大致算出2019年訂單量為3.5億筆,同年,毛利潤1.6億元。簡單做個除法就知道,騎手每送出一單,趣活才掙4毛5。

就靠大家你一單我一單的外賣,2019年,趣活年營收就達到了20億元人民幣。

有人可能要疑惑。為什麼趣活創始人這麼有遠見,光靠著給外賣平臺提供彈藥就能做成一樁大生意。

其實趣活的誕生一點都不偶然。它是三個創始人對行業充分了解後,才發現的創業機會。

2012年,正是O2O的風口。這個時候,餓了麼成立3年,你們可能沒聽過,但當時挺有名的訂餐平臺美餐網和開吃吧出生一年,而阿里淘點點(如今的口碑)、美團和百度都還沒加入外賣的混戰。場景熱鬧又混亂。

三個創始人都在DHL國際物流公司工作過,他們對物流行業內的各種商業模式進行考察後,預測接下來幾年餐飲外賣、生鮮電商會是電商領域的新熱點,只是國內還沒有出現配套物流的企業。

所以他們趁著市場空白期做起了趣活美食送。從名字就能看出來,這公司一開始就直奔餐飲外賣而去。幾年間,趣活已經成為一家「相當能打」的公司:招股書顯示,不管是訂單數量還是營收,都超過接下來三名市場參與者的總和。

4、 沒法悶聲發大財

如果有人寫一部中國網際網路歷史,外賣平臺之戰一定其中最激烈最精彩的章節之一。

曾經與餓了麼在校園市場廝殺的「開吃吧」成立於2011年,在2015年被後來者「外賣超人」收購。同時期成立的美餐網雖然還活著,但知道它的人為數不多。就連曾經作為「外賣四巨頭」之一的百度外賣,也於2017年被餓了麼併購。

外賣公司們分合激鬥,殺得你死我活,如今大家只知道餓了麼和美團。

而更保險的做法是像趣活這樣,沒有直接殺入外賣行業,而是作為後方輸送彈藥的人,伴隨外賣行業起步,也吃到了外賣行業的紅利。

但細心的朋友一定發現了,雖然趣活目前是行業第一,它的市場份額卻只有4%左右。

而且趣活成立8年,覆蓋了26個省,73座城市,有4萬個騎手。但相比美團餓了麼的百萬騎手大軍,4萬隻是區區零頭。

這是因為整個外賣包工頭行業還處在非常早期的階段。而且因為外賣行業非常就分散,每個城市的外賣包工頭有各自優勢和地盤,決定這個市場很難出現一個巨頭。

另外一點,趣活目前的業務結構單一。儘管它從2017年開始,還增加了網約車司機、共享單車運維專員、家政保潔這些人員,但騎手依舊貢獻了98.6%的營收。所以說,趣活目前還是一家騎手外包公司,需要依賴兩家外賣巨頭丟過來的生意。而兩家巨頭在短期內顯然不太可能完全把騎手團隊都甩手扔給第三方。

只能說,這家公司聰明地選擇了一條艱難的路。正是因為這條路走起來不容易,所以走的人相對少。不過它未來能走多遠,還得看這家公司能不能在業務上有更多的突破。

相關焦點

  • 網友曝光美團薅羊毛,開通會員送優惠券,卻又偷偷提高配送費
    一般你用美團叫外賣的時候,它都會給你推薦「開通會員」,你乍一看不想開,再一看:花15元開通會員,它送你30元折扣紅包,白嫖15塊,每天叫外賣的人,三天就回本,一周反賺15塊。於是一咬牙,開了。然而羊毛終究出在羊身上,美團作為資本家,怎麼會平白無故給用戶讓利呢?
  • 偷師美團餓了麼,這三個華人的公司剛上市就漲了90%
    這次差評君之所以選擇盤盤這公司,其實不是因為差評君貪吃,也不是驚於它暴漲的市值。而是不少人稱它" 抄襲 "了美團和餓了麼的商業模式,從而獲得了北美外賣界霸主的位置。而且你說巧不巧,三位創始人還都是華人小子。首先,讓我們回到夢開始的地方。
  • 在銀行工作兼職跑美團餓了麼,朱哥就是那個送外賣的銀行老櫃員
    接上集續,那個送外賣的銀行老櫃員(朱哥)開始送的是美團眾包,所謂眾包就是兼職,想送就送,不想送就下線,外賣每單配送費也低,眾包每單4.5元,美團專送的話每單要7.5元(外賣配送費一直在降)。美團外賣開始時候單子全在平臺上,要自己搶的,當然誰的不喜歡近單子呢!
  • 美團大數據殺熟,對講機行業也深受其害
    1、美團大數據殺熟事件始末12月17日,一篇名為《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的文章刷屏,該文章作者「神父」發現,在美團外賣上的同一家店鋪,用同一個配送地址,在同樣的時間點單,會員比非會員的配送費更高「神父」稱,本以為開通外賣會員會省錢,但附近幾乎所有外賣商戶的配送費都比非會員高1-5元。一時間,買了美團會員的「社畜」們瞬間發起了共鳴,在微博、知乎、黑貓投訴、朋友圈裡發出了聲淚俱下的「控訴」:「價格歧視」、「割會員韭菜」、「吃相難看」,#美團被爆殺熟外賣會員#這一話題迅速登上當日微博熱搜榜第5名,閱讀量瞬間過3億。
  • 中國外賣「包工頭」在美國上市,獲李彥宏孫正義投資
    每單平均只需26分鐘。雖然用的是餓了麼的平臺,但董敏的東家其實是趣活。「趣活」這個名字對大多數人來說很陌生,但很多與你我日常生活交集頗多的工作者:外賣送餐員、網約車司機、保潔家政阿姨、共享單車調配員等等,都可能來自這家公司。
  • 配送費,會員6元非會員2元?被指「殺熟」,美團外賣致歉,但網友並不...
    可現實卻是……17日美團被曝出「殺熟外賣會員」引起廣泛熱議一自媒體博主聲稱>自己在開通美團外賣會員後卻發現自己常點的一家店鋪配送費從平時的2元漲到6元作者為此還做了個試驗在美團上的>同一家店鋪、同一配送地址、同一時間點單會員帳號的配送費仍為6元而非會員帳號僅為2元在反饋客服後
  • 英國外賣小哥大罷工,你點的外賣可能送不到了...
    遊行者也是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每單5磅,如果一次可以送兩單的話就是8磅;除此之外如果超出運送範圍,那額外每英裡1磅。 但一轉眼,這工資又跌入谷底(上文所說的4磅/h)這也是給那些衝著重金來的小青年們致命一擊。
  • 美團外賣配送費差異是定位緩存的鍋?網友:殺熟不止一次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冉隆楠)美團外賣陷入「殺熟」會員風波。近日,自媒體「漂移神父」發布《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文章稱,作者在開通美團外賣會員後,發現常點的一家店鋪,其配送費由平時的2元變為6元。
  • 點咖啡能幫到殘疾人!蓬江這家公益咖啡館正式進駐線上外賣平臺啦!
    點咖啡能幫到殘疾人!蓬江這家公益咖啡館正式進駐線上外賣平臺啦!✔️配料豐滿度:⭐️⭐️⭐️⭐️⭐️ 5星✔️甜膩程度:⭐️⭐️⭐️⭐️ 4星✔️外賣點單攻略:標準規格+正常冰/少冰/去冰✔️推薦指數:⭐️⭐️⭐️⭐️⭐️ 5星 輕食除了豐富的飲品外,還有各式的輕食,如:菠蘿油、華夫餅、水果沙拉、
  • 美團外賣會員事件背後,大數據殺熟正在不斷進化
    網際網路公司仿佛集體進入水逆期。12月17日,美團外賣被自媒體曝光「殺熟」外賣會員的一篇文章在網上刷屏,根據該文章描述,花錢開了外賣會員以後配送費反而變得更貴了。相信很多經常點外賣的朋友,都會選擇在美團和餓了麼開個外賣會員,每個月15塊的會員費,送五個五元紅包(共25元),可以節約十塊錢,而且會員還能繼續低價購買加量紅包,一般都是五折半價。
  • 美團外賣:商家被「吸血」,用戶被殺熟
    為此他還做了個試驗,在美團上的同一家店鋪,同一配送地址,同一時間點單,會員帳號的配送費仍為6元,而非會員帳號僅為2元。文章中還提到,不僅是一家店出現這種情況,一部開通美團外賣會員的手機,附近幾乎所有外賣商戶的配送費都要超出非會員配送費1-5元不等。
  • 「外賣自由」成奢望,比堂食貴一倍,薅羊毛的到底是誰?
    外賣興起似乎沒多久,美團上線從2010年開始,做外賣也不過這幾年,但是現在外賣已經相當普及。根據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我國9億網民中,外賣用戶已經達到4.6億,和上一年相比同比增長12.7%。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加,有專家指出,這個市場規模即將達到萬億水準,現在還是未飽和狀態。
  • 美團憑什麼能在外賣戰爭中後發制人
    不同的是,美團對配送員的統一著裝似乎很關注:一件美團馬甲,註冊就發優惠券,只要付5塊錢,而餓了麼要50+。五塊對比五十塊,顯然,美團的騎手更捨得花這五塊錢,哪怕你一分錢還沒賺,才剛剛註冊培訓完。而餓了麼的騎手則需要考慮一下了。由於當時還沒有強制要求騎手必須穿衣服,也沒有什麼拍照刷臉的技術,這就造成了一種現象:大馬路上你能見到的送餐員,很多都是黃馬甲的美團的騎手,還有一些,就是穿著自己的便裝的。
  • 美團漲傭為騎手?騎手:我不背鍋
    然而,提高對商戶收取的佣金水平能夠增加外賣小哥的收入嗎?成都一位在美團送了兩年多外賣的騎手A告訴《金融投資報》記者,他的配送收入是這樣計算的:每跑一單的收入起步是4元,根據配送距離的不同收入在4-7元不等,平均下來送一單收入5-6元。
  • 農夫山泉像極了美團:都通過提供百億級服務賺取微薄利潤
    通常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是申請A股上市的前置步驟,但直到2003年,農夫山泉才被浙江證監局定為「擬上市公司」。又拖到2008年5月農夫山泉才與中信證券籤署A股上市輔導協議。 2018年末,經雙方友好協商,終止了長達10年的輔導。農夫山泉自稱「沒有上市計劃」,但中信證券不是來賺「家教費」的。
  • 美團外賣回應佣金爭議:每單平臺利潤不到2毛
    原標題:美團外賣回應佣金爭議:每單平臺利潤不到2毛,將與商家懇談4月13日,針對廣東省餐飲服務行業協會喊話「降佣金」,美團點評做出回應。美團稱,2019年美團外賣八成以上商戶佣金在10%-20%,真實的數字遠低於各種傳言和想像,而且這些收入的絕大部分需要投入在幫助商戶提供專業配送、獲取訂單和數位化建設中。此外,美團外賣從誕生以來,持續虧損5年,即便在剛剛盈虧平衡的2019年,第四季度外賣平均每單利潤也不到2毛錢。
  • 美團外賣的回應太扯了,還能再假一點嗎?
    經常用美團外賣的小夥伴注意了。近日,自媒體作者漂移神父曝光了美團外賣中的貓膩:購買會員比不買會員配送費更貴。據他所述,他經常點的一家驢肉火燒配送費從沒超過 3 元,然而自從開通美團會員後,配送費就變成了 6 元,這讓他心生疑惑。他說,雖然他也知道,配送費會根據時間、天氣、運力等動態調整。
  • 美團外賣被曝「宰熟」,會員花費反而更貴,回應軟體定位緩存問題
    近日,一篇文章「我被美團會員割了韭菜」刷了屏,美團竟然對自己的外賣會員下手,而美團「殺熟」的這一行為也引發了眾怒。文章作者說開通了美團會員之後,「在同一家外賣,同一個配送位置,同一個下單時間節點,配送費比非會員還要高?」質疑美團對外賣會員「殺熟」。
  • 外賣小哥被算法奴役,餓了麼和美團要想改變現狀,有必要加強外部監管
    現實數據也佐證了這一結論:2017年上半年,上海市公安局交警總隊數據顯示,在上海,平均每2.5天就有1名外賣騎手傷亡。2018年9月,廣州交警查處外賣騎手交通違法近2000宗,美團佔一半,餓了麼排第二。 對此,外賣平臺美團和餓了麼都先後對外進行了回應。
  • 美團便當外賣怎麼做?看看優秀外賣便當是怎麼做的!
    (數據來自美團)那麼是不是現在做純外賣就真的沒市場了?今天小編就去年死亡率最高的便當類商家中不僅存活下來,而且月均銷量都有顯著提升的兩個品牌商家:東池便當、某和風精緻便當,來分析一下現階段便當類外賣的經營要點。如果扎了各位老闆的心,真的不是我們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