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包裝繼續「瘦身」!年底可循環快遞箱(盒)使用量達500萬個

2021-02-25 深圳包裝

力爭年底可循環快遞箱(盒)使用量達500萬個,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達80%

紙質運單、紙箱、包裝袋、填充物、薄膜、膠帶……層層包裹下的可能只是一支口紅或睫毛膏。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快遞年業務量已突破800億件,但網上購物帶來便捷的同時,快遞包裝也造成嚴重資源浪費和環境汙染。

近日舉行的2021年全國郵政管理工作會議指出,未來5年我國將構建日處理超10億件寄遞網絡,面對日漸龐大的物流體量,行業有必要向更規範和更綠色的方向發展。《關於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的意見》則提出,到2022年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比例達到85%,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規模達700萬個,到2025年達到1000萬個,快遞包裝基本實現綠色轉型。

隨著近兩年快遞綠色化的推進,快遞包裝用量增速逐步下降。中國郵政快遞業綠色發展報告顯示,電子運單基本實現全覆蓋。2019年使用快遞電子運單節約耗用紙量相當於617.4億張A4紙,可以少砍伐188.72萬棵大樹,節水2696立方米。近幾年使用電子運單相當於累計減少使用約1614億張A4紙,可以少砍伐493.5萬棵大樹,節水7050立方米。

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瘦身膠帶封裝比例達到95%,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達到70.1%,循環中轉袋使用率達到91.5%,在營業場所設置了7.6萬個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

雖然快遞包裝綠色化推進加速,但快遞量激增的背後,則是包裝廢棄物產生量仍處於高位,生態環保壓力再度加大。2020年我國快遞量830億件,同比增長30.8%,再次刷新紀錄。但數據顯示,2000年至2018年,快遞包裝從2.26萬噸增加到941萬噸,增量直觀可見。2018年,全國快遞業共消耗快遞運單逾507.1億個、編織袋約53億個、塑膠袋約245億個、封套約57億個、包裝箱約143億個、膠帶約430億米。

數據顯示,在中國特大城市,快遞包裝垃圾增量已經佔到生活垃圾增量的93%,在部分大型城市的佔比也達到85%至90%。

華經產業研究院報告顯示,由於客戶需求的商品種類不同,目前快遞包裝方式複雜多樣。總體來看,快遞包裝方式分為內包、外包、填料、氣泡膜等,包裝材料分為紙張、塑料、木材、鋼鐵、特殊材料等。紙張佔全部快遞包裝材料的90.95%,以瓦楞紙為主;塑膠袋佔比約為9%,其中塑膠袋薄膜佔62.9%,膠帶佔9.47%。

目前國內快遞行業過度包裝問題仍普遍存在。據了解,為保證快遞物品不被損壞並儘量縮短打包時間,快遞公司打包時選用的包裝盒遠遠超過物品本身尺寸,隨後再將塑料泡沫、氣墊薄膜、紙質襯板等大量填充物塞入過大的快遞包裝盒內。

「快遞包裝消耗的紙質和塑料材料已逼近千萬噸級並仍在快速增長,帶來的經濟和環境代價不容忽視。」有業內人士表示,例如塑膠袋大部分為一次性再生塑膠袋,但部分膠帶的主要材質仍是聚氯乙烯,能直接回收利用的比例不到20%。

華經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從我國快遞包裝廢棄物處理方式來看,紙類廢棄物再生利用比例可達82.27%,但塑料類廢棄物再生利用比例僅2.08%,填埋仍是塑料類廢棄物主要處理方式。

2020年12月,國家發改委、國家郵政局等八部門聯合發布的《關於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的意見》指出,到2022年,快遞包裝領域法律法規體系進一步健全,基本形成快遞包裝治理的激勵約束機制;制定實施快遞包裝材料無害化強制性國家標準,全面建立統一規範、約束有力的快遞綠色包裝標準體系;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比例達到85%,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規模達700萬個。到2025年,形成貫穿快遞包裝生產、使用、回收、處置全鏈條的治理長效機制;電商快件基本實現不再二次包裝,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規模達1000萬個,快遞包裝基本實現綠色轉型。

通知要求,推進快遞包裝材料源頭減量。加強快遞領域塑料汙染治理,推動重點地區逐步停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一次性塑料編織袋,減少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膠帶;推動全國快遞業務實現電子運單全覆蓋,大幅提升循環中轉袋(箱)、標準化託盤、集裝單元器具的應用比例;推廣使用低克重高強度快遞包裝紙箱、免膠紙箱;鼓勵通過包裝結構優化減少填充物使用。

同時,提升快遞包裝產品規範化水平。統一規定快遞封套、紙箱、包裝袋等規格尺寸、物理和安全環保性能,推動快遞包裝產品實現標準化、系列化和模組化,提高與寄遞物的匹配度,防止大箱小用,減少隨意包裝;全面禁止電商和快遞企業使用重金屬含量、溶劑殘留等超標的劣質包裝袋,禁止使用有毒有害材料製成的填充物。

此外,減少電商快件二次包裝。加強電商和快遞企業與商品生產企業的上下遊協同,設計並應用滿足快遞物流配送需求的電商商品包裝;選擇一批商品品類推廣電商快件原裝直發,推進產品與快遞包裝一體化,減少電商商品在寄遞環節的二次包裝。

國家郵政局新聞發言人、辦公室副主任侯延波日前表示,全面貫徹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意見,繼續完善與綠色發展理念相適應的行業法規、標準和政策體系。大力實施「2582」工程,開展重金屬和特定物質超標包裝袋與過度包裝專項治理,力爭年底可循環快遞箱(盒)使用量達500萬個,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達80%,新增2萬個設置標準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的郵政快遞網點。

侯延波表示,下一步將強化頂層設計,將快遞包裝綠色治理相關內容納入郵政快遞業「十四五」規劃,並將制定出臺《郵政快遞業綠色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明確未來五年的目標任務和主要措施。此外,推動落實郵政業汙染治理的地方屬地責任,同時推動寄遞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圍繞快遞包裝綠色化、減量化和可循環,健全規章制度,加強內控管理。

1月18日,《陝西省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正式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根據方案,到2022年,快遞包裝材料無害化強制性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全面實施,電商和快遞規範管理普遍推行,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比例達到85%,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規模達10萬個。到2025年,電商快件基本實現不再二次包裝,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規模達20萬個,快遞包裝基本實現綠色轉型。

同時要求結合智慧城市、智慧社區建設,在機關企事業單位、社區、高校、商務中心等場所規劃建設一批快遞共配終端和可循環快遞包裝回收設施。有條件的高校加強快遞包裝、可循環回收設施設備、新材料等相關學科專業建設,促進產學研協同創新。

新疆博州日前印發的《協同推進博州郵政快遞業包裝綠色治理實施方案》指出,到2022年底,全面推行快遞電子運單、循環中轉袋的使用,全行業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一次性塑料編織袋使用量明顯減少,替代產品得到推廣,塑料廢棄物資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到2025年,全州範圍郵政快遞網點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塑料膠帶、一次性塑料編織袋等。

江蘇無錫江陰市日前出臺的《江陰市郵政快遞業塑料汙染治理工作三年實施方案》指出,在全市各網點投入綠色回收箱,推動使用可循環包裝,對可二次利用的包材進行回收再利用,並對破損不能使用的包材進行垃圾分類處置。同時,將全面推動郵件、快件包裝減量化,全面推廣應用45毫米以下的「瘦身膠帶」和免膠帶紙箱,持續降低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一次性塑料編織袋使用量,推行簡約包裝,減少快遞垃圾。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綠色快遞面臨產業協同度低、成本高、回收難等問題,應進一步推動新產品新技術研發應用,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運營模式創新體系。對於目前各地出臺的相關政策,現有標準適用性和強制性不足,過度包裝還缺乏統一適用的概念和標準。

來源:新華網  記者:梁倩

相關焦點

  • 共享快遞盒、廢棄物回收裝置?快遞包裝有了綠色標準
    在江蘇,寄遞企業按《郵件快件綠色包裝規範》推廣可循環周轉箱;在湖南,一些地方已經有了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目前,綠色化、減量化和可循環原則正加快在快遞行業落地。電子運單基本實現全覆蓋,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達67%,可循環中轉袋應用比例達85.46%,45毫米以下「瘦身膠帶」封裝比例達90.7%……這是截至今年6月30日,我國快遞業綠色化工作取得的新進展。
  • 您收到的快遞包裝將「綠色轉型」!一大批環保包裝袋、循環快遞箱...
    企業正在啟動環保包裝袋、循環快遞箱等綠色材料來取代傳統包裝。管理普遍推行,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比例達到85%,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規模達700萬個,快遞包裝標準化、綠色化、循環化水平明顯提升。長效機制;電商快件基本實現不再二次包裝,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規模達1000萬個,包裝減量和綠色循環的新模式、新業態發展取得重大進展,快遞包裝基本實現綠色轉型。
  • 泉州市設置了734個回收點 快遞包裝別亂扔
    泉州人一年平均要收發206個快遞,外包裝都去哪兒了——快遞包裝別亂扔 734個回收點在等它泉州網11月28日訊 (記者 李菁 通訊員 莊媛媛 文/圖)「雙11」的快遞都收到了,拆下的快遞箱怎麼辦?大家可千萬別亂丟,這兩年,泉州市一共設置了734個有標準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的郵政快遞網點和回收箱,可以讓快遞包裝綠色循環起來。
  • 快遞箱循環用 紙箱也能有新生!
    除了快遞迴收箱,記者還在該網點看到了新近投入使用的「豐BOX」包裝箱,這種箱子方方正正,有拉鏈開關,不用塑封膠帶,也不用填充物,快遞員把商品交付給消費者後,會將這種循環包裝箱帶回倉庫重複使用。據介紹,與一次性包裝相比,這種循環包裝箱具備防水、阻燃、隔熱保溫等性能,一個包裝箱可實現50次以上的周轉循環使用,大幅降低包裝材料使用量。另據了解,多家快遞企業都給包裝進行了瘦身。
  • 可循環利用的快遞箱今年能真正「漂流」起來嗎--大河網
    因此,作為實踐主體的快遞企業,2020年對快遞包裝綠色化的探索也集中在三個方面。    ①減量丨膠帶和運單「瘦身」,填充物減量    實現快遞行業包裝綠色化,對膠帶、運單等耗材「減量」最直觀有效。    京東物流方人士向河南商報記者介紹:「通過上萬次運輸測試,京東在保障商品安全的前提下,對封箱膠帶進行了『瘦身』,將寬度減少15%,降至45mm,並且禁止封箱膠帶使用時層層纏繞,已累計減少使用膠帶超過5億米。」德邦物流公共事務部經理劉亞濤介紹,德邦物流將包裝袋厚度從70絲降為50絲,已累計投入使用9000萬個,直接減少塑料消耗600噸。
  • 紙箱回收、源頭減塑、膠帶「瘦身」——全年超800億件快遞包裝...
    目前,中國郵政在1.1萬餘個營業網點設置了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順豐1.8萬個網點設置了標準快遞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在40個地區開展包裝回收;京東近30%的網點設置了快遞包裝回收裝置,截至目前已回收紙箱並二次使用數量達1.5億個……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邊作棟表示,快遞包裝箱回收是發展綠色快遞的重要途徑,希望廣大用戶儘可能將基本完好的紙箱回收再利用,實現物盡其用
  • 湖北推動快遞包裝綠色革命:瘦身膠帶封裝比例超95%
    省郵政管理局透露,2020年,我省郵政快遞行業生態環保「9791」工程各項目標任務基本完成,新「標尺」推動快遞包裝「綠色革命」成效顯著。「9791」工程,即:2020年底前全省力爭實現45毫米以下「瘦身膠帶」封裝比例90%、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70%、可循環中轉袋使用率90%、新增1000個標準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的郵政快遞網點。
  • 「拆箱高峰」後,快遞包裝「減塑」還差哪?
    就電商快遞塑料包裝而言,要求到2025年底,全省電商平臺企業和郵政快遞網點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塑料膠帶、一次性塑料編織袋等,減少寄遞環節二次包裝。此外,國家郵政局在2019年實現的「9571」工程上,進一步提出「9792」目標,即,實現「瘦身膠帶」封裝比例達90%,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達70%,循環中轉袋使用率達90%,新增2萬個設置標準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的郵政快遞網點等綠色目標。「湖南的實施情況好得多,目前,省內超99%的企業用一聯電子面單替代了傳統手寫式五聯面單,最小的快遞面單僅5.5cm。」
  • 「拆箱高峰」後,快遞包裝「減塑」還差哪
    就電商快遞塑料包裝而言,要求到2025年底,全省電商平臺企業和郵政快遞網點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裝袋、塑料膠帶、一次性塑料編織袋等,減少寄遞環節二次包裝。 此外,國家郵政局在2019年實現的「9571」工程上,進一步提出「9792」目標,即,實現「瘦身膠帶」封裝比例達90%,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達70%,循環中轉袋使用率達90%,新增2萬個設置標準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的郵政快遞網點等綠色目標。
  • 快遞紙箱循環使用真環保
    快遞箱循環用 包裝帶正「瘦身」綠色包裝讓快遞更環保燕趙晚報融媒體記者除了快遞迴收箱,記者還在該網點看到了新近投入使用的「豐BOX」包裝箱,這種箱子方方正正,有拉鏈開關,不用塑封膠帶,也不用填充物,快遞員把商品交付給消費者後,會將這種循環包裝箱帶回倉庫重複使用。據介紹,與一次性包裝相比,這種循環包裝箱具備防水、阻燃、隔熱保溫等性能,一個包裝箱可實現50次以上的周轉循環使用,大幅降低包裝材料使用量。
  • 快遞包裝綠色轉型再提速:2022年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規模達700萬個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快遞包裝綠色轉型再提速2022年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規模將達700萬個本報北京12月14日電 (記者李心萍、趙展慧)日前,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郵政局等八部門《關於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 快遞主打減量化 你的快遞變瘦變綠了嗎?
    包裝循環:讓快遞「綠」起來日前,記者來到蘭州順豐速運有限公司欣欣茗園營業部,門前設有一個綠色的快遞迴收箱,回收箱分為紙製品回收區和塑料回收區。記者看到,有的市民在網點取貨時當場驗收,直接拆盒,並隨手將快遞包裝盒放入回收箱中。
  • 物流企業成本大、快遞箱回收難!快遞包裝「綠色化」還得邁過幾道坎?
    因此,作為實踐主體的快遞企業,2020年對快遞包裝綠色化的探索也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蘇寧物流推出的共享快遞盒【關鍵詞一:減量】膠帶和面單瘦身,填充物減量要想快遞行業包裝綠色化,為膠帶、面單等耗材「減量」最直觀有效。
  • 膠帶瘦身紙箱減肥,武漢推動快遞包裝綠色轉型
    快遞箱的封口膠帶「瘦身」,鞋盒外不再套紙箱。這些小舉措,看起來不起眼,卻有益於環境保護。日前,武漢市快遞行業推出塑料汙染治理工作三年實施方案,推動快遞包裝的「綠色轉型」。圓通武漢轉運中心的環保快遞袋可實現重複使用。
  • 讓快遞包裝「綠」起來 泉州市新增回收裝置332個
    泉州網10月10日訊(記者 陳淑華 通訊員 陳遂益)昨日是世界郵政日,記者從市郵政管理局獲悉,泉州市從快件投遞多個環節發力,推動快遞「綠色」事業發展。今年以來,全市新增快遞包裝回收裝置332個,總數達到689個,集中在快遞末端網點。
  • 快遞綠色包裝將出臺「硬標準」!包裝減重、膠帶瘦身,「綠色快遞...
    在湖南,傳統手寫式四聯面單已被兩聯、一聯電子面單取代;快遞企業嘗試使用循環快遞包裝箱、環保可循環分撥包裝袋外,紛紛啟動快遞箱回收計劃以及嘗試普通輕件打「一字條」、中大件打「十字格」的打包方式來減少膠帶使用量。
  • 電子運單基本實現全覆蓋 快遞業包裝綠色化工作推進
    電子運單基本實現全覆蓋,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達67%,可循環中轉袋應用比例達85.46%,45毫米以下「瘦身膠帶」封裝比例達90.7%……這是截至今年6月30日,我國快遞業綠色化工作取得的新進展。  「隨著《綠色產品評價 快遞封裝用品》《快件航空運輸信息交換規範》等標準的制定出臺,近年來,快遞綠色包裝領域的主要標準體系已初步建立。」
  • 2022年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規模將達700萬個
    本報北京12月14日電 (記者李心萍、趙展慧)日前,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郵政局等八部門《關於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了未來5年的工作目標,並且劃分為兩個時間節點。
  • 一年快遞膠帶的使用量可繞地球1200圈!你「買買買...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快遞量超600億件,2020年預計達750億件。而據測算,我國平均每件快遞的膠帶使用量是0.8米,2019年中國快遞使用的膠帶長達480億米,可以繞地球赤道將近1200圈。
  • 一個快遞盒引發的商機
    聯合國環境署的數據顯示,全球每年塑膠袋的使用率高達500億個,50%的消費者對塑料產品只使用一次,已有1300萬噸的塑料垃圾經由河流漂入海洋,破壞生態平衡。聯合國環境署憂心忡忡:「如此繼續,到2050年,海洋裡的垃圾比魚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