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茶之人除了使用古韻風雅的紫砂壺外,還會選取一兩件茶寵來豐富自己的茶臺,人物、動物、植物應有盡有,這些巴掌大的小東西,看似不起眼,卻能夠在飲茶時發揮出極大的作用,為品茶氛圍增添不少的雅性和生趣。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關於茶寵,有哪些有趣的知識……
茶寵出現可追溯到唐宋時期
茶寵,顧名思義就是茶水滋養的寵物或是飲茶品茗時的把玩之物。常見茶寵一般由紫砂、樹脂,或者陶土製作而成,其中以紫砂為原料的茶寵最受歡迎。
茶寵的出現,最早可追溯到唐宋時期。宋代詩人宋無在《寄眠雲處士》中就曾寫道:「蘚壇情顧掃,茶寵手能煎」。可見在茶文化盛行的古代,茶寵就作為茶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出現在愛茶之人的茶臺上。
茶寵不僅為茶事活動增添了無限樂趣,還能夠反映出使用者的修養與內涵,品味和性格。同時,在事事講求寓意的傳統文化中,不同類型的茶寵也擁有著特有的含義,是人們對於內心美好嚮往的寄託。
備受歡迎的紫砂茶寵,或象徵吉利,或有濃鬱文化氣味,或盡顯搞笑逗樂,或充滿趣味童真,或寓意招財招福。種類眾多,意味深長……
紫砂茶寵種類很多
茶寵以其豐富的造型和寓意被無數愛茶之人喜愛,常見的茶寵一般有如下類型……
風水寓意
無論是古典文學還是神話傳說,總是有很多頗有寓意的形象,它們承載著人們對於美好事物的嚮往,在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譬如貔貅、龍龜等龍之九子,金蟾,祥獅,,麒麟,奔馬等,寓意各有不同,化解五黃三煞、有鎮宅闢邪、增人緣避小人、招貴人、招偏財、長壽、招財進寶、吉祥如意……
傳說中的金蟬本是一隻三足妖精,後被仙人收服,改邪歸正,吐錢給人們。後來被人們當作旺財瑞獸。
製成茶寵的金蟬一般口含銅錢,這枚金錢可以轉動,取「賺錢」諧音。金蟬的身上往往會帶著一串串的金錢,寓意金蟬的到來,將串串財運帶進門。
貔貅,是傳說中龍的第九子,人們認為它有趨財旺財的作用,同時它還有鎮宅的功效,成為家中的守護神。
作為茶寵的貔貅一般全身有長鬃捲起,有些有雙翼,尾毛卷鬚。
龜類最大的特徵之一就是「長壽」,因此具有「長生不老」的美好寓意,備受人們喜愛
同時,「龜」與「歸」諧音,寓意團圓美滿。將其命名為金龜,更是希望通過辛勤的耕耘、勤奮的勞作,獲得長壽、幸福的生活。
麒麟首似龍,形如馬,狀比鹿,尾若牛尾,背上有五彩毛紋,腹部有黃色毛。麒有獨角,麟無角,口能吐火,聲音如雷。
據說麒麟能活兩千年,性情溫和,不傷人畜,不踐踏花草,故又稱為「仁獸」。因此麒麟茶寵寓意著吉祥仁和。
魚化龍是漢族傳統寓意紋樣。在傳說中,鯉魚躍過龍門化身為龍,寓意金榜題名,飛黃騰達。
這種形式中國古代早已有之,為歷代民俗、傳說衍變而來,其歷史淵源悠久,可追溯到史前仰韶文化—半坡類型時期的魚圖騰崇拜。
大象善於用長鼻子吸水,而在我國,水為財,如果請得一頭大象在家中,則大財小財均為己所納。
而且象的稟性是溫順祥和的,放在家中象徵著吉祥如意。
金魚身姿奇異,色彩絢麗,是一種天然的藝術,金魚頭頂的那一抹紅,常常代表著鴻運當頭,品茶時的觀看把玩,象徵主人鴻運當頭,讓人喜愛。
豬歷來是富足、祥瑞的象徵。所以把它養在茶盤上非常可愛,也很招人喜歡。
作為茶寵的豬一般稱為金豬,既有憨態可掬的外表,蘊藏著聚財、祥瑞的寓意,是不少愛茶之人的首選茶寵。
天鵝代表著和平善良,志向高遠,同時也是愛情忠貞不渝的象徵,一對幸福對望的天鵝組成了心的形狀,襯託出愛情的美好溫馨,象徵著純潔,永恆,美好。
靈猴與馬在一起表示馬上封侯,升官的意思。大猴背小猴表示輩輩封侯的意思。捂住眼睛、嘴巴或耳朵的,表示不看、不說或不聽的意思。
因此,猴子的其他形象,也常常出現在茶臺之上。
眾所周知,螃蟹是橫著走路的,人們便以此來代表自己內心不懼艱險,敢於橫行天下,勇往直前的志向。
作為茶寵的螃蟹,除了常見的形象外,還有熱水變色的形象,趣味性十足。
自古馬就有生旺之意,寓意深遠。
作為茶寵的馬,常常工藝精湛,設計優美,被視為茶藝界極為高端收藏品。
牛象徵著勤勞、吃苦耐勞、任勞任怨、忍辱負重、強壯和強大等優良品性。
有著「森林之王」之稱的老虎,有著壓倒一切、所向無敵的威力。一般象徵權力、熱情和大膽。
中國人自古就喜歡虎,虎是強壯、威武的象徵,也是代表吉祥與平安的瑞獸。
狗代表著忠誠,專一。很多人會喜歡小狗的憨態可掬和忠心耿耿。加上其「汪汪汪」的叫聲,有著旺財,吉運的象徵。
葫蘆與福祿諧音,枝葉繁茂、多果的藤蔓與多籽的葫蘆表示「子孫萬代,繁茂吉祥」; 葫蘆可渡水、入藥,也為暗八仙之一,寓意健康、長壽、平安。
以葫蘆的形象作為茶寵,被認為是可以帶來福祿、驅魔闢邪的靈物和保宅護家的吉器。
圓圓潤潤、可愛至極的紫砂小腳丫,腳丫上有一隻蜘蛛,這就是如意足,而蜘蛛的形象更是將其知足的諧音表現了出來。
《老子》中曾寫道:「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 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是說:罪惡沒有大過放縱慾望的了,禍患沒有大過不知滿足的了;過失沒有大過貪得無厭的了。所以知道滿足的人,永遠是覺得快樂的。
童男童女在傳說和典籍中都有著兒孫滿堂的寓意,作為茶寵的他們,更是增添了喝茶的樂趣。
所謂「茶禪一味」,茶文化自古就與佛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無論是任何茶具,都有佛的元素存在,茶寵也不例外。
常見的佛陀茶寵以彌勒佛居多,臥姿、坐姿的比較多,很少有立姿的,怪的造型也有,大多都表示吉祥如意、延年益壽。
此外,佛、達摩、小僧侶形象的茶寵也有很多,把玩這些茶寵,在茶禪交融中,品味物我合一的無限。
人 物
人物,是茶寵中有一個大類。人們將傳說和典籍中的人物具象化,並且賦予其新的形象,置於茶臺之上,在表達內心崇敬的同時,也寄託著美好的希望。
唐代的陸羽被稱為茶聖,他遍嘗中國各地的名茶,並著有《茶經》,成為日後世人研究茶藝的經典。
據說最早的茶寵就是陸羽的陶象。當時茶商們為保佑自己生意紅火,會用茶拜祭陸羽的陶像,且用溫熱的茶湯滋養它。
後來又演變成把陶像當作買茶具的贈品,有「買十茶器,得一鴻漸」的說法。鴻漸是陸羽的字。
以陸羽為原型製作茶寵,既是對茶的尊敬,也是對陸羽優秀品質的頌揚。
財神在中國民間傳說中是主管財源的神明。財神爺傾注了中國勞動人民的樸素情感,寄託著安居樂業,大吉大利的美好心願。
壽星又稱南極老人星,古代漢族神話中的的長壽之神。古人作長壽老人的象徵。常襯託以鹿、鶴、仙桃等,象徵長壽。
塑此型茶寵,寄託著對於健康長壽的盼望。
濟公徜徉山水,自得其樂,遊履所至,揮毫題墨,文詞雋永。是為:「一身破爛行天下,除惡懲奸辨是非。」
以濟公為原型塑此茶寵,是為頌揚其外俗內仁、樂善好施、不拘一格的性格。
仿生
仿生類茶寵製作靈感來源於生活中的常見物體,匠人用精湛的技藝,還原生活,看上去都跟真實物品一樣,用肉眼很難分辨出來。
蝸牛寓意了穩重、堅持不懈的追求幸福,凡事不爭不搶,謙虛忍讓以及生命力旺盛。
壽桃在中國傳統裡代表了長壽。每當老年人過生日時,做兒女的都要送壽桃給老人,以祝老人健康、長壽、幸福。
而舊時的人們認為老人吃了壽桃會變年輕進而長壽。民間,人們用桃來祈福,把壽團稱為壽桃。
九珍果品茶寵最著名的當屬花貨女匠蔣蓉所制的,1955年周恩來出訪而需要定製紫砂國禮,當時宜興紫砂廠的負責人朱可心把這一光榮的任務交給的蔣蓉,蔣蓉閉門月餘,終於潛心創作了二十套紫砂國禮「九件象真果品」隨周總理出訪。
九珍果品茶寵以其極為形象的造型,將果品完美呈現,一時間真假難辨。
熊貓作為我國的國寶,以其憨態可掬的外形廣受喜愛,取其形的茶寵,更是將熊貓的可愛展現到了極致。
趣味茶寵
趣味茶寵主要是取樂把玩。活躍氛圍,多見於噴水茶寵,也有發聲茶寵和變色茶寵。
以下幾件噴水茶寵,需要先用開水澆淋,將茶寵中的空氣用熱脹冷縮的原理排出來,然後立即放入涼水中,再利用熱脹冷縮的原理將涼水吸進來,最後拿出來用開水一澆就噴水了。
實用
茶寵除了觀賞取樂外,還可以帶有一定的實用性,根據不同的需求設計出不同的造型特點,用藝術的手段表達其內涵,貫穿於茶寵的精氣神態中。
筆架茶寵一般用來放置養壺筆,形象以人物、動物最為常見。
茶漏託茶寵是用以放置茶漏的,這樣的茶寵安置,能夠保證茶漏的清潔衛生。
往茶壺內注水的時候常常遇到壺蓋沒處放的尷尬,蓋託茶寵就是起到放置壺蓋的作用,集美觀與實用為一體。
品茶、焚香……靜靜享受人生。而香託茶寵正是將這兩件人生樂事完美結合,在茶臺上放置一把香託,盡享恬淡樂趣。
「養」茶寵也有學問
茶寵和紫砂壺一樣,使用的越久,滋養的越細緻,茶寵就越溫潤有神。而「養」茶寵也和「養」紫砂壺一樣,是時光與功夫的沉澱,急於求成是養不出好茶寵的。
有人說養茶寵像養花,澆水、施肥、修枝,事無巨細……等到開花的那一刻,滿足感難以言表。經歷過精心呵護的茶寵,更是會顯露出溫潤可人的茶色,並且時時透露著主人的飲茶個性。
以下五點養茶寵的秘訣,一定要記得:
1、養茶寵需要用茶水澆淋,並且用潮溼的洗壺筆輕輕擦拭,長此以往才能使茶寵顯現茶色;
2、養茶寵一定要沉下心來。有的商家或者所謂「經驗者」會建議使用者將新買的茶寵丟在茶桶裡,泡上兩三天再拿出來,可以加快茶寵的養成。其實這樣的做法非常不可取,用陳茶泡過的茶寵,表面雖會有光澤,但是光澤極為不均勻,無法展現真正的美觀。只有通過澆淋,日復一日滋養出的茶色,才會真正展現魅力;
3、養茶寵要注意「乾濕並養」。茶寵也需要「休息」,天天淋水茶寵很難顯現茶色,最好是澆淋幾天就將茶寵自然晾乾,讓它「休息」幾天,這樣能夠更快的顯現茶色;
4、茶寵和紫砂壺的養護同一個道理,一個茶寵用一種茶葉來滋養,這樣其顯現的茶色能夠更為均勻厚重。這裡的一種茶葉指的是一大類,如綠茶、普洱茶等;
5、養茶寵的過程比較費時,但是不同茶葉的養護時間也不同。如果想要自己的茶寵儘快顯現茶色,可以選擇發酵茶、茶湯顏色較深的茶來養壺,綠茶之類的茶湯養護需要更長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