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網》鄭小琳
2020年即將走向尾聲,全球經濟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下卻仍未走出衰退,歐美國家新一輪疫情的捲土重來,資本市場動蕩延續,全球不確定性上升,外界對經濟復甦前景表現擔憂。
不過,隨著疫苗投入使用符合預期,全球經濟復甦已成定調,黎明降至,2021年,中國將迎來哪些新的市場機遇?預計明年中國GDP增速為多少?中國又將收穫哪些「意外之喜」?平安數字經濟研究中心研究總監、西班牙對外銀行原亞洲首席經濟學家夏樂博士,就這一系列問題接受了《投資者網》的獨家對話。
展望2021:保守預計7%
《投資者網》:展望2021年,目前不少機構包括德銀、大摩等對明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測均在8%以上或者8%—9%,您預期2021年中國經濟增速在多少?
夏樂:現在預測在7%左右。先說今年,此前我們的預測是一季度GDP增速為負,二季度為零,四季度轉正,全年GDP增長大約2%,目前看來,這個結果和預期偏差不大,隨著今年下半年中國經濟強勁復甦,在全球,中國毫無疑問是唯一正增長國家。展望明年,我們保守預計中國GDP增速在7%左右。
《投資者網》:保守型預測背後的原因有哪些?
夏樂:原因主要來自三方面,一是出口的延續性;二是經濟自身的規律性;三是政策面傾向;基於這三方面,我判斷明年經濟增速或很難呈現8%—9%的高增長態勢。
首先,出口上,今年中國出口需求旺盛,一方面,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海外供給端由於產業鏈缺乏完整性受到較大衝擊,不過伴隨著疫苗如期投入應用,出口包括部分醫療產品的出口的增長延續性存在不確定性。目前美國部分人士宣布疫苗將在一季度全部投入,這對於中國出口而言,利弊共存,而明年出口增速要超過今年,實現一個快增長,總的來看不太容易。
其次,經濟角度分析,目前認為中國經濟增速在8%—9%的觀點,主要是把今年和明年的經濟增速相加得出的總和,該觀點認為目前中國經濟增速為5%—6%,今年中國經濟增速可能為2%,那麼明年則可能是8%—9%,由此測算,明年經濟增速到8%—9%後,經濟便能回歸至常態5%—6%的水平。但經濟自身發展規律或不止於此,它非常有可能向一個增速最終回歸,而不是今年增速緩慢後,明年能如期填補之前的水平。
以需求角度為例,眾所周知,消費需求與收入結構息息相關,而在新冠肺炎疫情對收入結構造成一定影響下,明年的收入預期不可能把今年預期的部分收入再收回來。投資上亦是如此,投資與消費共振經濟,消費回暖必然帶動投資需求走旺,今年除了基礎建設可能得到填補外,正常的投資需求不可能是今年加上明年的總和。因此,我認為,明年經濟增速會超過正常增速,但快速恢復到8%—9%,顯然有些過於樂觀。
最後,從政策傾向來看,當前顯現的債市信用風波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中央不希望把短期解決方案演變為長期「包袱」,以前車之鑑2008年的4萬億刺激計劃為例,中央更希望使用短期刺激手段後,經濟能夠快速恢復至常態,不成為歷史「包袱」,同時,國家當前正有意識地去解決長期積累的問題,包括壞帳、銀行等,相信接下來依然會繼續推進。
投資者網: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延續了穩定復甦的態勢。預期2021年中國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走向如何?明年是否還能像今年一樣穩定?
夏樂:明年中央對政策的定調會更趨謹慎,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整體預期必然偏向寬鬆。但我認為,明年上半年降息的可能性不會太高,也許會做一些小的調整以保證其流動性。
預期明年上半年經濟將呈現持續向好的增長態勢,同時經濟增長符合預期,中央刺激增長的動力會逐漸減弱,下半年若經濟增速走向緩慢,中央可能再次出臺一些刺激手段,但整體來看,上半年刺激的機會不大,下半年可能將根據外部需求及經濟復甦程度尋求刺激時機。
出口存不確定性、利好中概股
投資者網:隨著全球經濟逐步走出今年的衰退,疫苗加快研發及投入上市,明年中國的出口走勢將如何?是否將延續今年向好的態勢?
夏樂:明年出口存在正面的不確定性。隨著疫苗投入應用,供給端將出現快速恢復,國外能自產的前提下,需求或受一定影響,不過利好的一點是,美國對中國的關稅可能會部分取消,比如,商品類等必需品可能會部分取消,但對未來有可能被挑戰的高科技產品仍會繼續保持,相對出口而言,這是利好消息,但整體走勢來看,明年要像今年出口表現亮眼不太容易,原因在於出口存在一定基數,基於今年佔據較多市場份額的前提下,明年要有一個高增速顯然不太容易。
投資者網:明年國內投資是否會超過今年?
夏樂:國內投資肯定要比今年好一些,投資會跟隨需求端走,和消費共振經濟,目前地方政府財政壓力較大,今年受疫情影響,地方政府財政收入部分用於應付疫情,對公共基礎設施投資投入減少,同時疫情對經濟產生衝擊,逃廢債問題明顯,進一步影響未來發債。
投資者網:自拜登上臺後,網上不少觀點認為或將對新能源等行業帶來利好影響,您認為,拜登當選總統,對中概股將產生的影響有哪些?
夏樂:具有複雜及不確定性。拜登的確贊成很多綠色環保理念,與川普不承認有氣候變暖的否認態度不同,拜登上任之後,在綠色環保方面或許會做一些修正,對相關行業而言肯定是利好,但目前相關行業中概股存在很大不確定性在於中國和美國之間的監管。我認為,如果拜登上任,中美關係如預期般迎來緩和,對於中概股肯定是利好消息。
人民幣走強重回6.3
投資者網:2020年,人民幣匯率經歷了大開大合的雙向震蕩,上半年跌破7,下半年短短數月又經歷了快速上漲。展望2021年您預計人民幣匯率在多少?
夏樂:2021年人民幣匯率走強機率大,預計回到6.3甚至6.2。拜登上臺後,中美關係或將得到緩和,拜登可能會取消部分關稅,兩大方面對匯率影響較大。一方面,貿易戰若終止,人民幣對美國匯率回到貿易戰之前,這是最簡單的猜測,另一方面,如果把匯率看作一個國家實力強弱的體現,疫情之後,此消彼長,中國整體實力有所增強。
投資者網:最近,中國央行數字貨幣開始在深圳、成都、蘇州、雄安等城市進行試點,你怎麼看待人民銀行發布的數字貨幣計劃?今後發展趨勢如何?
夏樂:中國在數字貨幣方面確實有技術優勢,中國的電子支付很發達。央行的數字貨幣推出的前提是不希望衝擊銀行系統,基於這個大前提下,數字貨幣它可能具有普惠性。數字貨幣的推廣可能會對支付寶、微信支付存在衝擊作用,但影響很小。支付寶、微信支付可以通過一些商業手段進行回應,比如每次支付打1%或2%折扣,大家可能就更傾向於使用微信支付、支付寶。
2021年房價漲幅超5% 走勢樂觀
投資者網:明年基建和地產板塊表現怎麼樣?地產調控擴大背景下,房地產投資還有機會嗎?
夏樂:地產板塊,大方向依然是「房住不炒」,同時兼有「一城一策」,具有一定靈活度。十四五規劃中一個很大的變化是「建大城市」,建「城市群」,因此,核心城市的房產肯定有機會,未來隨著城市發展半徑越來越大,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也將日益完善,如此一來,大城市周邊的城市也存在發展機會。
投資者網:經過近幾年中央的調控,「房價泡沫」是否跟幾年前相比得到抑制或較大緩解?
夏樂:泡沫它不是全面性的。國家出臺的一城一策實施效果顯著,但「泡沫」卻很難去定義。有泡沫就意味著有一個合理定價,合理價格定義複雜,以深圳為例,老百姓感到買房困難,定價過高,這有合理性,但目前也有人認為北、上、廣、深等大城市高房價有其合理性,他們的說法也不無道理。因此,很難判斷房價泡沫是否真實存在。
投資者網:您剛剛談及地產板塊上核心資產機會更大,您預期明年全國房價漲幅多少?明年調控政策會不會稍微松一些?
夏樂:超過5%機會很大,預期走勢比今年樂觀,整體漲幅緊跟經濟恢復的步伐,但我預期調控方面不會松,未來的主基調仍是房住不炒。
從交易量上來看,今年的確是受到疫情影響,明年隨著經濟整體復甦,居民收入恢復至正常,居住改善性需求將得到釋放。在中國人傳統的消費觀念裡,整體動蕩的大環境裡,房產能夠提供較強的安全感,他們往往願意在房子上花錢和付出精力。同時,中國「一城一策」具有較大的靈活性,地方政府可以因地制宜進行調控,對中國房地產而言,是一個很大的進步。(思維財經出品)■
思維對話
聲明:投資者網&思維財經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