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紋不對稱≠發育性髖關節脫位

2021-02-21 花花醫生


最近很多寶爸寶媽關注寶寶的屁屁、臀紋,發現有不少存在臀紋不對稱。臀紋不對稱一定有問題嗎?怎樣的臀紋不對稱需要引起重視?臀紋不對稱涉及的疾病是發育性髖關節脫位。

什麼是髖關節發育不良

   髖關節發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DDH),主要見於嬰幼兒,可引發髖關節(Hip Joint)問題。股骨頂端呈球形,並嵌入骨盆的髖骨窩內,因此髖關節是一種「球窩關節」(圖1)。

髖關節發育不良是未能正常形成關節的「窩」部。因此髖關節太過鬆弛。關節「球」部極易滑出關節,若完全滑出關節,便是發生了「脫位」。如圖2,3,提示單側髖關節發育不良。

圖1:正常髖關節 


圖2:單側髖關節脫位

  

圖3:單側髖關節脫位(紅線斷開側)

髖關節發育不良有什麼症狀?

一般在學走路之前基本無症狀!無症狀!無症狀!

所以父母要常規檢查嬰兒出生後有無髖關節發育不良,直到孩子開始走路。要不遲發現可能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導致終身跛行!終身跛行!終身跛行!

發現髖關節發育不良的檢查有哪些?

少數細心的父母發現,病側髖關節呈屈曲外旋狀,不敢伸直,活動輕度受限。病側肢體短縮。病側髖部外側隆起。病側下肢皮紋加多,加深且升高,病側髖關節活動時作響。

這個病越早發現,治療就越簡單、越有效,預後也越好

外觀

單側髖關節發育不良時,臀紋肯定不對稱(圖5)

反過來:臀紋不對稱,不一定有髖關節發育不良

雙側髖關節發育不良時,臀紋對稱(圖6)

  

圖4 正常臀紋             

  

 
圖5:深臀紋側異常

圖6:雙側臀紋異常

 ‍

圖7:膝蓋低位側異常      

圖8:腰線非水平位異常(鴨步行走)

圖9:右側髖關節脫位(腿短側、臀紋升高側)

     

圖10:左側髖關節脫位(箭頭)

  

圖11:雙側髖關節脫位(箭頭)

檢查方法之一:髖關節外展試驗

髖關節外展試驗(患側不能放平)——好似臨床的金標準:屈膝關節,髖關節各90°,再向外展,病側下肢不能放平為陽性。在檢查髖關節時,最好除去下肢的所有衣物和尿布。

臨床實踐證明,90%患兒患側不能放平。10%的漏診率

圖12:外展試驗

嬰兒外展試驗視頻

操作過程最好除去下肢的所有衣物和尿布。

操作過程寶寶拒絕或哭鬧,請立即停止。

操作過程寶寶拒絕或哭鬧,請立即停止。

操作過程寶寶拒絕或哭鬧,請立即停止。

此視頻僅供參考,僅供參考,僅供參考。

大兒童外展試驗視頻

操作過程寶寶拒絕或哭鬧,請立即停止。

操作過程寶寶拒絕或哭鬧,請立即停止。

操作過程寶寶拒絕或哭鬧,請立即停止。

此視頻僅供參考,僅供參考,僅供參考。

新生兒–如果嬰兒不夠放鬆以至不能可靠評估有無異常或不確定有無關節彈響或大腿不對稱),可在睡眠時嘗試或下次再檢查。

2-4周齡嬰兒–對於檢查結果不確定的2-4周齡嬰兒(有關節彈響或大腿不對稱),則建議面診判定。

4周齡及以上嬰兒–對於有輕微異常表現的4周齡及以上嬰兒,如果小於6月齡時,建議採用超聲診斷(找有經驗的超聲醫生);如果嬰兒大於6月齡,則採用X線平片檢查

治療

主要取決於患兒年齡

髖關節鬆弛在新生兒中也算正常,因此輕度髖關節不穩定在新生兒中更常見,發病率高達40%。研究發現新生兒髖關節發育不良中90%可在生後2-6周齡自行改善。

3月齡之後,與不穩定期相比,外展受限、大腿長度明顯差異(單側病例),出現上述異常估計都是有問題的,需要去面診檢查,6個月齡之前可行超聲協助診斷,6月齡後,採用X線平片檢查。

一般3歲以下兒童以非手術治療為主:帶支具、打石膏等(不細說了)

圖13:髖關節脫位帶支具、打石膏

 

歡迎提問和糾錯~~~~

寶媽們按上述操作有疑問或判斷有顧慮時,煩請諮詢醫生,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醫生來~~~~~~

想學習更多規範的育兒科普知識,及時諮詢育兒健康問題

請點擊連結,根據提示完成入群步驟:

花花博士育兒群17——加入攻略

                關於我們

                                        ————————花花博士團隊,每天都在努力ing

FIND OURSELF

行醫助人為樂,科普安慰為輔

我們持續更新,歡迎轉發及持續關注我們的公眾號

                                         ——Dr花花

我們一直在努力著下一篇,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寶寶臀紋不對稱是髖關節發育不良?這3種情況需要查B超
    寶寶體檢時,會被醫生要求檢查髖關節B超,或者被發現臀紋不對稱要求去查B超的,粑粑麻麻是不是很納悶,這髖關節B超到底是查什麼的?什麼是髖關節發育不良?臀紋不對稱真的有問題嗎?為什麼大寶檢查時沒檢查,二寶就查了,是醫生為賺錢新增的項目嗎?
  • 臀紋/皮紋不對稱是髖關節發育不良嗎?不一定.
    問:臀紋/皮紋不對稱是髖關節發育不良嗎?答:不一定。
  • 5個月寶寶雙腿臀紋不對稱,原來是髖關節發育不良
    髖關節是人體重要的關節之一,為什麼說愛護髖關節要從「娃娃」做起?醫生表示,新生兒期有一種病叫「髖關節發育不良」,此病有輕有重,輕度發育不良早期不會有明顯症狀,但成年後會出現髖關節活動後的酸痛乃至靜息痛,關節僵硬、活動受限,重者早期便會出現關節脫位的表現,如果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最終只能依靠人工髖關節置換。近日,5個月的寶寶因為雙腿臀紋不對稱來長沙市中心醫院門診檢查髖關節,超聲可見左側髖關節呈半脫位狀態,需要支架固定甚至是手術治療。
  • 寶寶臀紋長這樣,兒科醫生建議:多個心眼
    可網上眾說紛紜,有的說是髖關節發育不良,有的說再長大一點就好了……事關孩子健康的大事,怎能馬虎?老母親不淡定了,趕忙來諮詢。那麼臀紋不對稱是咋回事?是不是所有不對稱都說明孩子髖關節有問題?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出現臀紋不對稱怎麼處理?今天我們一起了解臀紋不對稱的那些事!1什麼是臀紋?
  • 寶寶腿紋、臀紋不對稱,就是髖關節發育不良?家長們來學學如何自查!
    「醫生,你給看看孩子到底是不是髖關節的問題。」近日,溫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兒童保健科副主任醫師王清清接診了一名7月齡患兒。家長憂心忡忡地說,孩子是早產兒,之前體檢時被發現腿紋、臀紋不對稱,一直在進行糾正,可感覺沒明顯變化。前段時間體檢,醫生建議拍個片,排除髖關節問題。這個嚴重嗎?拍片有沒有輻射?
  • 髖關節發育不良是怎麼回事?髖關節發育不良的症狀表現有哪些?
    髖關節發育不良是怎麼回事?髖關節發育不良的症狀表現有哪些? 什麼是髖關節發育不良? 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又稱發育性髖關節脫位,簡稱DDH。
  • 腿紋/臀紋不對稱就是髖關節發育有問題?學會自查方法,越早發現越好
    「我家寶寶十個月,糾正七個半月,腿紋不對稱,去體檢說要拍片,有必要去拍片嗎?」「寶寶42天體檢,說腿紋不對稱,這個嚴重嗎?」 關於寶寶腿紋、臀紋不對稱的問題,諮詢的家長也有很多。有些是兒保時醫生讓做檢查的,有些是家長在家裡自己發現的,不放心,主動要求檢查的。 腿紋不對稱要不要做檢查?該做哪項檢查?
  • 堂姐妹走路似「鴨步」 一查竟是髖關節脫位
    直到淇淇上周發燒到縣城醫院,有位醫生覺得她走路不對勁,建議他們拍片檢查,結果發現是患了髖關節脫位。蓉蓉一查,也是同樣的問題。家長慌了神,幾番打聽帶著孩子來到廣州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廣東省骨科醫院)兒童骨科就診。「發育性髖脫位的患者,年齡越小,治療越簡單、效果越好,但姐妹倆都已經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而且脫位時間較長,只能經過手術治療」。
  • 寶寶腿紋不對稱到底怕不怕?真相全在這裡了!
    有寶媽帶寶寶體檢,被醫生告知「腿紋不對稱」「懷疑有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啥意思?醫生進一步解釋,髖脫位可能會導致孩子「長短腿」「跛行」,「須到專科醫院進一步檢查」……孩子不就是胖點,兩條腿上的褶子不一樣多嗎?真有這麼嚴重?
  • 寶寶皮紋不對稱是髖關節發育不良嗎?髖關節發育不良的症狀
    寶寶皮紋不對稱是髖關節發育不良嗎?髖關節發育不良的症狀 「醫生,我家寶寶兩條腿紋路不對稱,我們那裡體檢醫生說有可能是髖關節發育不良,會影響寶寶走路,變成長短腿,這是真的嗎?不就是寶寶吃的胖點,兩條腿上的褶子不一樣嗎?有這麼嚴重?」經常會有家長諮詢類似的問題。
  •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
    【本微信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註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先天性髖關節脫位先天性髖關節脫位(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CDH),即為發育性髖關節脫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
  • 寶寶雙下肢皮紋不對稱是怎麼回事?
    來源:新浪財經新浪財經訊 8月3日消息,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官網公布健康知識《寶寶雙下肢皮紋不對稱是怎麼回事?》。有些家長帶寶寶到保健科體檢時會被醫生告知寶寶雙下肢皮紋不對稱,家長們聽後,立刻緊張起來。今天就跟隨我院保健科醫生一起來了解下寶寶雙下肢皮紋不對稱是怎麼回事?首先,家長需要引起高度重視的是,寶寶雙下肢皮紋不對稱可能存在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DDH)。
  • 髖關節發育不良是什麼?寶寶得了有哪些表現?
    這一疾病在醫學上的名稱叫做「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英文簡稱DDH。這個名稱是嬰兒及兒童期先天性或者發育性髖關節結構異常的統稱,其中包含有髖關節發育不良、髖關節半脫位和髖關節全脫位。寶寶為什麼會得髖關節發育不良?
  • 髖關節脫位檢查方法
    如果寶寶的雙腿硬硬的,不能展開,基本可肯定是此病;如果寶寶兩條大腿的條紋不對稱、腿有長短,也往往是此病。但由於有些輕度脫位、半脫位的很難靠手法檢查確診,而且寶寶腿上脂肪多、腿的長短也較難明確。因此,6個月以下的嬰兒可做超聲波檢查確診。要注意的是,由於6個月以內的嬰兒骨骼未鈣化、骨化中心尚未出現,拍X光片只有一片空白,因此不要讓寶寶白白遭受X光的傷害。10個月以上的寶寶可用X光確診。
  • 成人髖關節發育不良(DDH)常見問題
    髖關節發育不良又叫發育性髖關節發育不良,是指髖臼對股骨頭的覆蓋不足,髖關節形態異常,髖關節不具備正常生物力學關係。髖臼的深度變淺,導致股骨不能被完全包裹,容易發生脫位。此外,二者有效接觸面積減小,導致髖關節的軟骨磨損加快。隨著磨損加重,最終將導致骨性關節炎的產生及不斷發展。2、成人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原因是什麼?
  • 小兒髖關節脫位
    治療要趁早
    還是在姥姥的要求下,家人才開始為佳佳補鈣,因為用當地老年人的話來說「十個孩子,九個走路都不好看」,而孩子走路「不好看」的原因就是「缺鈣」。可佳佳連續喝了半年「龍牡壯骨衝劑」卻依舊走路「不好看」,大家這才想起到醫院檢查,一查大家傻眼了:雙側髖關節脫位。因為當時佳佳已經兩歲多了,超過了18個月的最佳治療時機,只能採取手術治療。
  • 髖關節脫位.
    髖關節脫位髖關節,由髖骨的髖臼與股骨頭構成。髖臼緣附有關節盂緣。使髖關節囊厚而緊張,周圍有韌帶加強,其中最強大的是前方的髖股韌帶,它有限制髖關節過伸的作用。在此位置上,如有強大的暴力使股骨向後方衝擊,關節囊後部即可破裂,造成髖關節後脫位,有時可合併髖臼緣骨折及坐骨神經拉傷,症狀與診斷:  有強大的間接暴力外傷史.局部腫帳、疼痛,髖關節彈性固定於屈曲、內收、內旋及縮短畸形.股骨大粗隆向上移位,
  • 髖關節脫位
    髖關節脫位髖關節,由髖骨的髖臼與股骨頭構成。髖臼緣附有關節盂緣。使髖關節囊厚而緊張,周圍有韌帶加強,其中最強大的是前方的髖股韌帶,它有限制髖關節過伸的作用。當髖關節屈曲90°及處於內收內旋位時,股骨頭只有一半在髖臼內,另一半僅為關節囊及髖韌帶所保護。在此位置上,如有強大的暴力使股骨向後方衝擊,關節囊後部即可破裂,造成髖關節後脫位,有時可合併髖臼緣骨折及坐骨神經拉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