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周培公暗示冊立胤礽為太子,康熙為何言聽計從了?

2021-01-13 小島知風

電視劇《康熙王朝》中康熙在周培公的暗示之下確立了原配孝誠仁皇后赫舍裡氏所生的兒子胤礽為太子,那麼聰明果斷的康熙為什麼會在這種國本問題上聽從一個漢臣周培公的提議呢?

康熙立胤礽為太子時所處的大背景局勢

其實按電視劇中的情節來看,周培公當時只是剛剛來到康熙身邊,還並沒有得到重用,但康熙卻偏偏在這時刻對這個剛到身邊的漢臣周培公言聽計從,這不是康熙沒有主見,這是因為周培公當時給康熙分析的局勢利害關係十分到位,所以康熙很果斷的當即冊立了胤礽為太子。

周培公是如何給康熙分析的局勢利害關係呢?其實周培公只是根據當時康熙所處環境而陳述。那當時康熙處在什麼環境之下呢?

電視劇中周培公是如此說的,周培公說:「當前外有三藩反叛,內有逆賊作亂,可謂非常之時。」

這就是康熙當時所處的局勢環境,康熙削藩引起了吳三桂的三藩叛亂,這是當時的外部壓力,而內部壓力則還有皇宮內鬼勾結朱三太子企圖謀害康熙。

康熙在此之前曾被太監黃敬帶著出宮找美女,而那個青樓美女正是朱三太子的妹妹,朱三太子想讓妹妹謀害康熙,結果他的妹妹真愛上了康熙,最終選擇自盡而沒有真將康熙毒害了。

但是朱三太子想謀害康熙之心一直未死,後來又企圖聯合皇宮中的內鬼攻入紫禁城殺害康熙,當然沒有成功。不過朱三太子正是周培公所說的內有逆賊作亂,根據電視劇中的情形來看,胤礽出生之時確實如周培公所說是非常之時。

赫舍裡產後大出血,一群御醫束手無策之時,康熙去看望赫舍裡氏,而赫舍裡氏奄奄一息的一個勁喊著皇上,卻說不出話來,康熙已經懵了,情急之下他也想不出來赫舍裡氏到底想說什麼。

這時候周培公就說他知道皇后的心思,他先順勢把當時康熙所處的背景局勢利害關係給康熙分析出來,分析完局勢之後,周培公繼續說:「今日皇上又得一阿哥,外加大阿哥胤禔,皇上已有兩位皇子,臣叩請皇上擇其中一位立為太子,布告天下,以示大清繁榮昌盛,源遠流長。」

其實周培公這話就是暗示皇后也擔心是現在皇上所處的不利環境,所以皇后生下了兒子就希望康熙能確立自己的兒子當太子,她好可以瞑目而逝。

因此在這種不利的環境局勢下,康熙立太子也是為了鞏固皇權和振奮人心,讓外界看一看大清皇室沒把這些危機當回事,所以康熙在權衡之下果然下詔宣布冊立胤礽為太子。

康熙立胤礽為太子並非對周培公言聽計從而是出於本心

電視劇中康熙立胤礽為太子可不是對周培公言聽計從,而是他本來內心中也是想冊立胤礽為太子,因為胤礽的生母是皇后赫舍裡氏,一是赫舍裡氏皇后身份,二是康熙此前在感情上對赫舍裡氏虧欠太多。

上面說過康熙之前被太監黃敬帶著逛青樓,被朱三太子的妹妹所迷惑,還險些被其所暗害,而康熙痴迷於朱三太子的妹妹最傷的就是皇后赫舍裡氏。

想一想赫舍裡氏當時大著肚子懷著孕,老公康熙卻天天往青樓跑,去痴迷於一個煙花女子,這放在現代女孩身上不早把老公弄死了,所以說連孝莊太后都說這事莫說放在皇后身上,就是放在民間女子身上也受不了啊。

在赫舍裡氏難產時,孝莊太后更是直接怒斥康熙,說是康熙造成了赫舍裡氏懷孕時心情抑鬱導致了產後大出血,這番話是如刀子一般直刺康熙內心,所以康熙見到赫舍裡氏時是有些發懵有些無措。

也正是如此才讓康熙在感情上覺得對赫舍裡氏虧欠太多,所以當周培公暗示出赫舍裡氏的心願是立胤礽為太子後,康熙權衡一番,當即就下了決定立胤礽為太子。

除去康熙對赫舍裡氏在感情上的虧欠,還有就是赫舍裡氏家族顯赫,是索尼的孫女,而且還是原配的皇后,在這種身份的影響下,也讓康熙最終決意立胤礽為太子。

而周培公暗示康熙立胤礽為太子,其實周培公也是為了在康熙面前表現自己,因為當時周培公剛到康熙身邊,還沒有什麼建樹,所以周培公要在合適的時間展現自己的才略。

而且仔細看電視劇會發現周培公這一舉動做的是十分巧妙,他只是向康熙建議是時候應該在兩個兒子之中選擇一個立為太子,他只是暗示建議康熙立胤礽為太子,但他並沒有直接建議康熙立胤礽為太子,所以這樣一來將來不管康熙是立胤礽還是立胤禔為太子,周培公都算是對太子有擁立之功,也給自己留好了後路。

即便將來康熙不喜歡太子了,周培公也不會因此而獲罪於康熙,畢竟太子是康熙自己選的嘛。

周培公這些所為,即在康熙面前表現了自己,讓康熙見識到了自己的才略,又為自己將來鋪好了路,畢竟有了擁立太子之功勞。可以說周培公這個建議真的是巧妙之際,無形之中就提升了自己在康熙心目中的地位。

所以說康熙並不是瞬間對周培公言聽計從,而是周培公在適當的時候表現了自己,給康熙提出了合理的建議,而周培公的暗示之舉也正符合了康熙內心的想法,因此康熙才會聽從周培公的暗示冊立了胤礽為太子。

那歷史上的康熙是如何冊立胤礽為太子呢?

歷史上的康熙當然不是因為聽從了周培公的暗示才冊立胤礽為太子的了,當時的周培公不過是內閣侍從這類的文秘類官員,根本沒資格去給康熙當面提建議。周培公是康熙十五年(1676年)跟隨圖海平定了西北王輔臣才獲得重用,而康熙是在康熙十四年(1675年)冊立胤礽為太子,所以這個情節肯定是電視劇虛構的而已。

歷史上的康熙冊立太子可並不像電視劇中演的這樣一生下來就冊立了胤礽為太子,康熙十三年(1674年)皇后赫舍裡氏生下胤礽後去世,康熙是在次年胤礽2歲時才最終冊立了胤礽為太子。

因為清朝祖制沒有預立太子的制度,而且康熙正當青年,也不需要這麼早就立太子,而且立太子必須要和皇室長輩商議,因此康熙在這一年多時間裡是在做孝莊太皇太后和仁憲皇太后的工作,所以才在次年冊立的胤礽為太子。

歷史上的康熙一生最摯愛的女人其實就是原配皇后赫舍裡氏,這也是他為什麼執意在胤礽2歲時就冊立他為太子。

歷史上肯定沒有康熙逛青樓被朱三太子妹妹誘惑的事,所以不存在康熙因為對皇后赫舍裡氏感情上的虧欠而立胤礽為太子,康熙立胤礽為太子就是因為他對赫舍裡氏的摯愛,而且赫舍裡氏畢竟死的很早,這讓康熙很傷心,康熙也是可憐胤礽自幼喪母。

因此康熙自幼過度溺愛胤礽,才會讓胤礽被寵的報廢。從康熙對胤礽的喜愛,都能看出康熙對赫舍裡氏的痴情與懷念。

康熙在赫舍裡氏去世後曾多次前往赫舍裡氏停棺地方懷念她,因為赫舍裡氏的忌日就是胤礽的生日,所以康熙每年給胤礽高高興興過完生日,到了晚上就會獨自垂淚,並且康熙每當赫舍裡氏忌日之時從不與其他妃嬪同寢,而是獨自在寢宮中傷心垂淚。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康熙晚年才有所改善。

雖然赫舍裡氏只陪伴了康熙10年,時間並不算是很長,但她卻佔據了康熙這個身具雄才偉略的男人大半生的心。

因此歷史上胤礽之所以被立為太子,完全是因為康熙對其母赫舍裡氏的一片痴情。

小島知風拙見

歡迎四海八方的朋友關注和點評!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太子胤礽,為何會看上康熙的妃嬪?各取所需罷了
    太子胤礽看上鄭春華的原因《雍正王朝》雖以太子胤礽和鄭春華於假山的偷情場面為開端,但對兩人之間的關係形成之因並未做出具體說明。在二月河先生所著《雍正皇帝》中,康熙皇帝逐漸對形勢越來越荒唐、越來越不堪的太子胤礽心生不滿,甚至數次當著滿堂朝臣乃至後宮妃嬪的面對其嚴詞訓斥。
  • 雍正王朝:太子胤礽「兵變」,康熙為何同時加封四位皇子為親王?
    清朝時期,特別是清朝初年,想要被封為王爵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被晉封為親王爵位,那更是難上加難。可在《雍正王朝》中,卻有著這樣的一段劇情,當康熙面對太子胤礽的「叛亂」的時候,竟然同時將自己的四位皇子晉封為了親王。康熙為何要「一口氣」連著封了四個親王,他真正的目的又是什麼呢?這裡我就來為大家做一個解讀。
  • 《康熙王朝》周培公被康熙貶駐盛京十分悽慘,為何臨死還要獻皇圖
    因周培公準確地,預測了朱國治進京的遭遇,為康熙青睞。一番找尋,康熙先是發現,周培公持有帝師伍次友推薦信而不用,而後其又在茶樓之上,從帝師處得知的信息、以及身邊隨從的特徵,準確判斷出康熙的身份。如此,被康熙看重,以無職無銜之身,上書房行走,參與國家重大決策。在其短暫的官宦生涯中,多次力挽狂瀾,穩住政局。
  • 康熙王朝:為什麼周培公通過蠟燭就可以看出太監作亂?
    其實說真正貼近歷史的清宮劇也就是「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這兩部電視劇都是經典作品。 最大的還原歷史,在電視劇中有一個非常經典的場景,是朱三太子準備進攻宮殿。 周培公是當時康熙身邊的一位強大的漢臣,被康熙重用。當時,正是三藩之亂的敏感時期,所以周培公看著周圍發生的一切變化。 我們也知道古代沒有電,只有蠟燭可以用來點燃它們。
  • 雍正王朝:康熙賞賜保舉雍正的王掞中藥「續斷」,是在暗示什麼?
    《雍正王朝》中的王掞,是整部劇中一位非常悲情的角色人物。他耗費了自己畢生的心血所培養太子胤礽,最終遭到康熙的廢黜,王掞之前所有的努力就此全部付諸東流,這對於他的打擊也是可想而知的。然而,王掞也是一位令人敬佩的人,因為他雖然遭遇了如此重大的人生挫折,但依然對康熙、對整個大清王朝是忠心耿耿,並且為了幫助他心中的「賢德」之君雍正順利登上皇位,不僅被遭到了康熙的罷黜,同時還犧牲了自己的生命。實際上,在《雍正王朝》的原著之中,王掞在「斃鷹事件」之後保舉雍正為皇位繼承人,是他第二次就傳位問題向康熙進行勸諫了。
  • 太子胤礽是康熙最喜歡的兒子,為何最終沒能坐上皇位?
    而作為失敗者的皇太子胤礽,告訴了我們什麼叫做實力作死,將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皇太子胤礽,是康熙皇帝的第二個皇子,滿周歲即被康熙立為太子,一生兩度廢立,歷經大起大落。而在胤礽的太子位置第二次被廢掉了之後,最終是由四皇子胤禛當上了皇帝,也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現如今的一些文學、影視作品,經常圍繞著這一段歷史,展開創作。
  • 21歲生下太子胤礽,11歲嫁給康熙,她是康熙一生最愛的女人
    在中國歷史上,有這麼一個人,非常非常尷尬,他名為胤礽,是康熙之子,還是康熙親自訓練培育共歷時約三十六年之久的皇太子。甚至,胤礽還當了37年的太子,是清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太子。而胤礽之所以能成為大清最後公開冊立的皇太子,獨得康熙幾十年寵愛,讓康熙親自撫養他幾十年,都是因為胤礽的親生母親,即康熙皇帝一生最愛的女人和一生的白月光——孝誠仁皇后赫舍裡。康熙皇帝並不是一個專一的人,他一生有35個兒子,20個女兒,後宮妃嬪無數,雖不專一,但他依舊有最愛的人,他一生最難忘的白月光。
  • 太子胤礽,究竟為何被廢?康熙的一道諭旨,揭露其荒唐行徑
    但這畢竟是遠離京畿、康熙皇帝不能絕對掌控局勢的行圍途中;況且廢黜儲君這等國家大事,於國家事務處理中一向秉承「惟公議是從、絕無偏私」原則的康熙皇帝為何乾綱獨斷、如此果決?行圍途中,太子胤礽的諸多罪行暴露康熙二十九年,親徵噶爾丹的康熙皇帝患病於塞外,可前來問安的太子胤礽並沒有表現出應有的悲傷、擔心表情,惹得康熙皇帝龍心不悅,為太子隱忍的被廢埋下了伏筆。這也是康熙皇帝對胤礽罪行有著「朕包容二十年矣」說法的由來。
  • 《康熙王朝》中,容妃想要二胎,康熙準許了,容妃為何又拒絕了
    《康熙王朝》電視劇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劇,大家對它的評價都比較高。為了故事情節的需要,《康熙王朝》是來源於歷史,高於歷史,並不完全是照搬歷史,而是虛構了一些故事人物和情節。而康熙的妃子中的容妃就是一個虛構的人物,她的原型是康熙妃子馬佳氏。馬佳氏,在康熙十六年八月被封為榮嬪,康熙二十年十二月晉為榮妃。《清史稿·列傳一·后妃》記載:「榮妃,馬佳氏。子五:承瑞,為聖祖長子,四歲殤;賽音察渾,長華,長生皆殤;允祉。女一,下嫁烏爾袞。」
  • 雍正王朝:太子要學李世民,康熙為何重用胤禛和胤禵應對?大智慧
    導讀:康熙皇帝復立太子後,開始了人生中最後一次「南巡」,但被復立的太子胤礽非但沒有痛改前非,反而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遠。寫過江夏鎮任伯安的書信被康熙皇帝掌握後,太子胤礽決定鋌而走險,想當第二個李世民。
  • 太子胤礽真的爛泥扶不上牆嗎?真實歷史上,胤礽為何被康熙廢掉?
    那麼,作為被康熙傾盡心血培養的接班人,為什麼會出現兩次被廢太子之位,是能力問題還是其他原因呢?在《雍正王朝》中,太子胤礽有一位老師,叫王掞,在太子被廢後,曾經為太子打抱不平,當著康熙的面罵盡了滿朝文武及諸位皇子,順帶著連康熙也給罵了一頓。
  • 胤禩長成了康熙希望的樣子,符合太子的條件,為何還會失敗
    康熙冊立胤礽為太子,是因為胤礽是孝誠仁皇后所生的嫡子。孝誠仁皇后在生下胤礽後,便因難產去世,康熙悲痛不已,就將所有期望放在胤礽身上。康熙盡心培養胤礽,希望他將來能順利繼承皇位,當一個好皇帝。可與此同時,康熙又太過溺愛胤礽,導致胤礽長大後,距離他期望的樣子越來越遠。
  • 《康熙王朝》中,周培公發現蠟燭沒有捻,從何判斷是太監作亂?
    不知道從什麼朝代開始,太監就一直存在,這個群體啊,他們在中國歷史上發揮的作用,說小了,那是一點用都沒有,說大了呢,改朝換代一點都不為過。中國歷史上很多的政變,很多的叛亂,幾乎上都有太監的參與,雖然他們與軍隊來說很不起眼,但是呢,卻能起到致命的作用,因為他們和皇帝離得太近。我們經常看電視劇裡,有的太監,給皇帝下藥,或者刺殺皇帝,等等想想秦朝的趙高,咦,真可怕。
  • 康熙朝書生氣的周培公為康熙帝立下奇功遭貶,為何康熙又想起他?
    就是因為與康熙皇帝有過一面之緣,周培公的殿試不但順利過關,而且還成了天子門生,這件事後來遭到了康熙朝的權相明珠的嫉妒。這次的平涼之戰,周培公一戰成名,朝廷對參戰的將領論功行賞,而周培公對只有一個要求:母親孫氏以父死殉節,望皇上能為母請旌。康熙十五年,朝廷誥封周培公母孫氏為貞烈恭人,加贈夫人銜。
  • 《雍正王朝》中,康熙知道有人偽造太子手諭發動兵變,隱忍不發?
    因為當時康熙要把主要精力用於對付太子胤礽,錯綜複雜的形勢不允許再節外生枝。電視劇《雍正王朝》把康熙晚年諸子奪嫡的複雜局勢刻畫的淋漓盡致。將「太子黨」、「八王黨」、「四王黨」之間的明爭暗鬥呈現在觀眾面前。二阿哥胤礽是眾兄弟搶奪太子寶座的最大障礙。
  • 雍正王朝:康熙為何只給太子和十三阿哥火爐,唯獨大阿哥沒有?
    大阿哥胤褆《雍正王朝》中,太子胤礽和十三胤祥沒有殺人的心,大阿哥胤褆愚蠢還殺心甚重,在年輕的時候,也算是一位猛將,曾經跟隨康熙親徵葛爾丹,他也算是身先士卒,就是腦子不夠用,因為孤軍深入,被葛爾丹俘虜。幸虧有自己的妹妹藍琪兒相救,要不然他的命運還不知道怎麼呢?我們看一個人是否成大事,一般看他身邊的人就知道了。
  • 雍正王朝:太子胤礽,只是一個荒唐昏聵的無能之輩?你可能誤會了
    《雍正王朝》的開劇,就是太子胤礽和康熙妃嬪鄭春華在花園假山間的荒唐情節;黃患災害的朝堂會議上,太子胤礽又是一個無主見、無才識的無能模樣。再加上後來的種種昏聵表現、荒唐舉動,太子胤礽的負面人設已經基本明確。這樣一個無能之輩,為何還能身居太子之位長達30多年?
  • 雍正王朝:當面諷刺康熙,太子師傅王掞為何如此牛?這才叫忠臣
    注意,此時的太子胤礽已經接連兩次被廢,而且康熙皇帝也已經明確下旨,將其「永遠圈禁」。而且,太子胤礽之所以被徹底廢黜,就是因為武裝政變,王掞卻偏偏舉薦胤礽擔任「大將軍王」,掌握十幾萬兵馬,是王掞年老昏聵了,還是王掞真活夠了?當然,都不是!
  • 康熙王朝:容妃死了,康熙為何卻說自己累了?康熙怎麼想的呢?
    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說說一代經典之作《康熙王朝》這部劇裡面陳道明飾演的康熙大帝吧,可以說康熙是清王朝歷史上最為成功的一位皇帝,這部劇塑造了很多經典的角色,康熙一生之中有三個對他特別重要的女人,也是康熙深愛的女人,像皇后赫舍裡,還有蘇麻喇姑,再一個就是容妃了,讓小編印象十分深刻的就是容妃這個角色了。
  • 《康熙王朝》電視劇中周培公客死他鄉,這是真的嗎?
    《康熙王朝》是一部火爆全國的大型歷史電視連續劇,改編自著名作家二月河的小說《康熙大帝》,拍攝自2001年,全劇共50集,其背景故事以康熙即位至康熙駕崩之間的61年為主要時間線,講述康熙一朝發生的故事。該劇在當時曾創下13%的收視率,可見其受歡迎程度,至今仍被稱為最好看的歷史正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