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篆

2021-02-21 院裡有茶

▲ 點擊上方藍字「院裡有茶」

了解更多故事

圖文|院裡有茶

《夢梁錄》云:焚香點茶、掛畫插花,四般閒事,不適累家。自古以來,焚香、敬香、詠香、贊香、造香,幾乎成了人們的一種精神寄託、高潔情操、美好情性、儒雅情趣的象徵和代名詞。香材從原生香木到細膩香氛,品香方式從明火點香到電子薰香,多種多樣,各具風採。而其中最精巧的一種方式便是——打香篆。

唐代詩人羅隱在《詠香》中寫道:「憐君亦是無端物,貪伴馨香忘卻身。」香是人一生可相知相守的密友,它可以澄澈你的靈魂,擴大你的精神世界,讓一切塵埃俗事隨那一縷縷香菸散去。

《紅樓夢》中無處不「香」隨,寶釵衣裳裡的冷香丸、黛玉袖中飄出的幽香,可卿的臥室裡洋溢著一股「甜香」都曾令寶玉迷戀;在著名的《中秋夜大觀園即景》的聯句中,林黛玉和史湘雲便有「香篆銷金鼎,脂冰膩玉盤」的對句。一部文學紅史,同樣也是一段香史。

香者,芳也,美也。文人雅士對香的鐘情,不止於對物質「香」的喜愛,更有對所處境遇的借喻寄託。南宋王沂孫的《花外集》,借「香」喻情,抒發的是憂國憂民之情,以至傳為佳作、佳話。明代屠隆認為「沉香出於天然,其幽雅衝淡,自有一種不可形容之妙。若修合之香,既出人為,就覺濃豔……」;李清照寫焚沉香之感受是「沉香菸斷玉爐寒,伴我清懷如水」;黃庭堅則寫道:「百鍊香螺沉水,寶燻近出江南」,讚美的都是沉香。

香中珍品四大名香如沉香、檀香、龍涎香、麝香諸香中,沉香名列榜首。香,對於幽閒者焚之可清心悅神;對於恬雅者焚之可暢懷舒嘯;對於溫潤者焚之可闢睡魔;對於佳麗者焚之可燻衣熱意;對於蘊藉者可醉筵醒客;而對於高尚者,可以祛邪闢穢。


 香篆,鏤木以為之,以範香塵。

為篆文,燃於飲席或佛像前,往往有至二三尺徑者。 

 ——宋·洪芻 

篆香也叫印香或「百刻香」,在焚香的香爐內鋪上一層砂,再將乾燥的香粉壓印成篆文形狀,將字形或圖形一端點燃後,循序燃盡,這種薰香方式稱之為「篆香」。 印「篆香」的模子稱為」香篆「。 「篆」是香的形狀, 「打」是制香過程。

打香篆之前,要先準備好各式工具,包括:香爐、爐座、香盒、香匙、香筷、香掃、香壓、香篆、點香器、香灰、整平器等。

打香篆步驟如下

1.  加香灰

用香匙將香灰倒入香爐內。

2.  理灰

左手固定爐身,右手持香鏟將再香爐內的香灰夯實填平。

3.  壓灰

左手固定爐身,右手持灰壓將夯實填平後的香灰壓成均勻平坦狀。

4.  掃香灰

左手固定爐身,右手持香掃輕輕清理附於爐身四周的香灰

5.  放香篆模

右手持香篆模,蓋在香灰上。

6.  填香粉

將香粉倒在香篆模的鏤空處

7.   壓實香粉

左手固定爐身,右手持香鏟將香篆模鏤空處的香粉夯實,鏟去多餘香粉。

8.   脫模

雙手扶住香篆模,輕輕脫離爐身,香篆形成。

9.   點香

用專業點香器具,從香篆的一頭點燃,然後蓋上爐蓋。

10.  聞香 

左手託起爐身,平行於胸前,右手將輕輕騰起的煙氣往鼻尖推移。



版權聲明:

我們尊重原創,部分圖文素材摘自網絡,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440391@qq.com,我們會及時處理。

在院裡,不止有茶。

還有

你,我的故事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院裡有茶」

相關焦點

  • 印篆之香
    ,用模子壓印成固定的字形或花樣,然後點燃香粉,按著香粉的軌跡燃盡這種方式稱為「香篆」。印香篆的模子稱為「香篆模」,古時候多以木頭製成,現如今也多了許多的不同的材料和款式。篆香又稱百刻香。它將一晝夜劃分為一百個刻度,寺院常用其計時。元代著名天文學家郭守敬就曾制出精美的「屏風香漏」,通過燃燒時間的長短來對應相應的刻度以計時。這種篆香不僅可以計時,還是空氣清新劑和夏秋季的驅蚊劑,在民間流傳很廣。
  • 安靜地打個美美的香篆
    香篆,顧名思義,香,即指各種香料。篆,在這裡指篆書。篆書的主要特點是筆畫粗細勻稱,形體端正齊整,方圓嚴謹有度。由於打好的香篆香粉迴環縈繞,如同連筆的圖案或文字(篆字),點燃後可順序燃盡。打香篆,又名拓香,也可以理解為:以香料,寫一筆篆書。香篆的重要標準是:香粉象篆書一樣飽滿,挺拔。不松塌,不缺損,厚薄均勻。
  • 香篆老是熄滅?都是這些原因造成的!
    日常生活中薰香多以線香為主,但還有一種薰香方式——香篆,在香道中也很常用。香篆起源於宋國,所謂香篆就是利用篆香工具,把乾燥的香粉壓成篆文形狀,或字形或圖形,延綿不斷,從一端點燃後,沿著香粉線條一直燃燒到另一端才燃盡,這種香就叫做篆香。篆香所用的香粉,既有單方香粉也有合方香粉。
  • 印篆香:高枕閒看古篆香,世間萬事本茫茫
    「閉門群動息,香篆起煙縷。」
  • 香篆一爐靜心神,百轉千回入禪門。
    香是人一生可相知相守的密友,它可以澄澈你的靈魂,擴大你的精神世界,讓一切塵埃俗事隨那一縷縷香菸散去。香材從原生香木到細膩香氛,品香方式從明火點香到電子薰香,可謂是多種多樣,各具風採。而其中最精巧的一種方式便是——打香篆。什麼是香篆?
  • 物候日誌:驚蟄,篆香消盡蟄夢醒
    其中,陳棣這首「雨催驚蟄候,風作勒花開」後兩句是「日永消香篆,愁濃逼酒船。」詩句中的「香篆」是一種沿襲至今的焚香方式,今日驚蟄,我們就聊一聊香篆。 古詩文中「香篆」、「篆香」、「香印」、「印香」、「香拓」所指皆是同一種焚香方式,即印篆之香。
  • 新手如何打香篆,打篆需要注意什麼?
    篆香,古稱「印香」、「拓香」,是一種直接點燃薰香的過程,現代打香篆,是體會打篆過程中養心、靜氣、減壓、祛躁、悅目。現代打篆的模型越來越多樣,使得在打篆過程中也能體會到不同的樂趣,材質不同的爐具,配以不同形式的「香印」,打出一爐香,有不同的意境,也更具養生意義。
  • 香道 體驗打香篆的樂趣
  • 九疊篆及九疊篆印
    九疊篆是以小篆為基礎,筆畫反覆摺疊,盤旋屈曲,點畫皆有縱橫兩個方向,填滿空白部分,求得均勻。「曲屈平滿」是九疊篆書法最大的特點。摺疊多寡,每一個字的摺疊多少,則視筆畫繁簡而定,有五疊、六疊、七疊、八疊、九疊、十疊之分。九疊篆盛行於唐、宋、元、明,一直延續至今。將這種「九疊篆」用於錢文,在數千種古錢幣中,「皇宋通寶」僅為孤例,故被歷代收藏家視為稀世珍品。
  • 觀其形品其韻,趁有閒時,圍坐打香篆
    理論前面講了一大頓,這次進入實操階段---打香篆。
  • 古豔多姿鳥蟲篆
    鳥蟲篆是盛行於春秋戰國,根據出土文物和史料記載,鳥蟲篆廣泛應用於青銅器上,是青銅文明的象徵。鳥蟲篆的應用範圍大體有六類:書寫符節、書寫幡信、國王衛隊用的儀仗、國王用的禮器上、生活用具上、宮殿用的建築構件上。
  • 鐵線篆真的很難嗎?
    好的鐵線篆作品令人羨慕,因為很難。有人甚至對書寫鐵線篆產生恐懼。但只要注意以下幾點,再難的事情也會變得簡單。
  • 龍鱗裝三十二篆金剛經介紹
    本卷《三十二篆體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文字部分採用明萬曆年間刻印的《三十二篆金剛經》為底本,三十二篆體分別為玉筋篆、奇字、大篆、小篆、上方大篆、墳書、穗書、倒韭篆、柳葉篆、芝英篆、轉宿篆、垂露篆、垂雲篆、碧落篆、龍爪篆、鳥跡書
  • 皇宋通寶「九疊篆」錢文鑑賞
    皇宋通寶是北宋的錢幣,北宋時期是非常重視藝術感的,特別是字體等等,所以北宋錢幣一般來說鑑賞價值和藝術價值都是很高的,皇宋通寶九疊篆是珍品,九疊篆盛行於唐
  • 篆刻入門:朱文印的篆法
    但因為近代篆刻家們在表述時,往往將篆法與字法混為一談,我們這裡也不得不以「篆法」來統一表達這個問題。 吾丘衍《三十五舉》的論點 關於朱文印的篆法,元代吾丘衍在《三十五舉》裡這樣說: 二十四舉曰:朱文印,或用雜體篆,不可太怪,擇其近人情者,免費詞說可也。
  • 鳥蟲篆——幾近消失的神秘文字
    錄像地點:北京電視臺新臺600平米演播室嘉賓:王祥云:鳥蟲篆藝術研究院院長主持人:孫宇編導:張紅梅道具:鳥蟲篆字畫(王子於戈、九福、九壽、扇面、貴、曾)、鳥蟲篆瓷器(登鸛雀樓、財源廣進瓶、飛碟、年年有餘盤)、鳥蟲篆紫砂盤、《鳥蟲篆發凡》、冊頁、《孫子兵法全卷》、《養生寶典》相關書籍、王祥雲爺爺及父親的鳥蟲篆。
  • 雲篆山的紅心獼猴桃熟了,8月11日開摘!妥妥的健康水果
    雲篆山的「雲篆獼香」 紅心獼猴桃熟了8月11日開摘得空時去獼猴桃園親自採摘想吃多少摘多少想想就開心「雲篆獼香」共有200畝紅心獼猴桃今年獲得大豐收預計總產量可達15萬斤相較往年增產一倍以上這源於園區專注果樹種植8年不斷積累現代化農業管理經驗的必然結果
  • 真草篆隸一體論的價值趣尚
    據陶宗儀《書史會要》卷七和朱謀垔《續書史會要》等所記,元代及明初有一大批四體皆能的書法家,如:虞集「真、行、草、篆皆有法度,古隸為當代第一」,陳繹曾「學識優博,真、草、篆、隸俱通習之,各得其法」,陸友「好古博雅,真、草、篆、隸皆有法」,其他如錢逵、邵亨貞、範禮、朱芾、顏愨、鄒偉等,均以善真、草、篆、隸而在書史留名。
  • 閒章閒談——大小二篆生八分
    「大小二篆生八分」是說古代書體演變的由來,卻無甚深意。不過,篆刻家錢松在此印的邊款上刻道:「餘不應詩句閒散印,而陶杜句最喜為。穉禾屬。叔蓋並記。」料想,錢松雖不為索印者刻閒散一類的印章,但陶淵明、杜甫兩位詩人的魅力,他還是非常樂意動刀刻之。足見,古代文人在篆刻閒章的雅事中,是有所取捨的。仰慕其人,深愛其文。
  • 【塔河文藝】篆與樺的樂章
    【塔河文藝】篆與樺的樂章 2020-05-02 16: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