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上方藍字「院裡有茶」
了解更多故事
圖文|院裡有茶
《夢梁錄》云:焚香點茶、掛畫插花,四般閒事,不適累家。自古以來,焚香、敬香、詠香、贊香、造香,幾乎成了人們的一種精神寄託、高潔情操、美好情性、儒雅情趣的象徵和代名詞。香材從原生香木到細膩香氛,品香方式從明火點香到電子薰香,多種多樣,各具風採。而其中最精巧的一種方式便是——打香篆。
唐代詩人羅隱在《詠香》中寫道:「憐君亦是無端物,貪伴馨香忘卻身。」香是人一生可相知相守的密友,它可以澄澈你的靈魂,擴大你的精神世界,讓一切塵埃俗事隨那一縷縷香菸散去。
《紅樓夢》中無處不「香」隨,寶釵衣裳裡的冷香丸、黛玉袖中飄出的幽香,可卿的臥室裡洋溢著一股「甜香」都曾令寶玉迷戀;在著名的《中秋夜大觀園即景》的聯句中,林黛玉和史湘雲便有「香篆銷金鼎,脂冰膩玉盤」的對句。一部文學紅史,同樣也是一段香史。
香者,芳也,美也。文人雅士對香的鐘情,不止於對物質「香」的喜愛,更有對所處境遇的借喻寄託。南宋王沂孫的《花外集》,借「香」喻情,抒發的是憂國憂民之情,以至傳為佳作、佳話。明代屠隆認為「沉香出於天然,其幽雅衝淡,自有一種不可形容之妙。若修合之香,既出人為,就覺濃豔……」;李清照寫焚沉香之感受是「沉香菸斷玉爐寒,伴我清懷如水」;黃庭堅則寫道:「百鍊香螺沉水,寶燻近出江南」,讚美的都是沉香。
香中珍品四大名香如沉香、檀香、龍涎香、麝香諸香中,沉香名列榜首。香,對於幽閒者焚之可清心悅神;對於恬雅者焚之可暢懷舒嘯;對於溫潤者焚之可闢睡魔;對於佳麗者焚之可燻衣熱意;對於蘊藉者可醉筵醒客;而對於高尚者,可以祛邪闢穢。
篆
香
香篆,鏤木以為之,以範香塵。
為篆文,燃於飲席或佛像前,往往有至二三尺徑者。
——宋·洪芻
篆香也叫印香或「百刻香」,在焚香的香爐內鋪上一層砂,再將乾燥的香粉壓印成篆文形狀,將字形或圖形一端點燃後,循序燃盡,這種薰香方式稱之為「篆香」。 印「篆香」的模子稱為」香篆「。 「篆」是香的形狀, 「打」是制香過程。
打香篆之前,要先準備好各式工具,包括:香爐、爐座、香盒、香匙、香筷、香掃、香壓、香篆、點香器、香灰、整平器等。
打香篆步驟如下
1. 加香灰
用香匙將香灰倒入香爐內。
2. 理灰
左手固定爐身,右手持香鏟將再香爐內的香灰夯實填平。
3. 壓灰
左手固定爐身,右手持灰壓將夯實填平後的香灰壓成均勻平坦狀。
4. 掃香灰
左手固定爐身,右手持香掃輕輕清理附於爐身四周的香灰
5. 放香篆模
右手持香篆模,蓋在香灰上。
6. 填香粉
將香粉倒在香篆模的鏤空處
7. 壓實香粉
左手固定爐身,右手持香鏟將香篆模鏤空處的香粉夯實,鏟去多餘香粉。
8. 脫模
雙手扶住香篆模,輕輕脫離爐身,香篆形成。
9. 點香
用專業點香器具,從香篆的一頭點燃,然後蓋上爐蓋。
10. 聞香
左手託起爐身,平行於胸前,右手將輕輕騰起的煙氣往鼻尖推移。
版權聲明:
我們尊重原創,部分圖文素材摘自網絡,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繫440391@qq.com,我們會及時處理。
在院裡,不止有茶。
還有
你,我的故事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院裡有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