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大零號灣」科技園高質量發展—新聞—科學網

2020-12-26 科學網
打造「環交大」雙創升級版
上海交通大學「大零號灣」科技園高質量發展

 

上海交通大學,如何主動對應雙創潮流,發揮自身優勢,打造創新創業「升級版」?大學科技園作為高校產學研結合的重要形式,如何創新組織管理,形成協同創新的新格局?大學科技園的示範—「大零號灣全球創新創業集聚區」在建設發展中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績。

記者了解到,「大零號灣」布局四大主導高科技產業,涵蓋醫療機器人、人工智慧、海洋裝備、新材料領域,建設全球科研創新區、新興產業引領區、現代商業與文創教育服務區、高品質國際生活社區4個功能區,打造「零號灣」「創想600」「中法創新園」等標杆性的雙創空間品牌。

截止2019年年底,「零號灣」在孵項目總數超過630項、在孵化企業超過470家、項目融資總額超過 12億元、獲投融資企業超過40家,另有100多位創業導師、91位創投導師、48位法律顧問提供相應服務。

為整合集中優勢力量,學校還成立「大零號灣」推進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長林忠欽擔任組長,四位副校級領導擔任副組長。成立「大零號灣」專項辦公室,一位副校長兼任辦公室主任,協調校內外部門共同推進工作開展。

未來「大零號灣」將打造為新時期大學科技園建設的示範,到2025年形成創新要素集聚、產業生態完善、制度創新示範落地、科技成果轉化高效的科創示範區基本框架;到2030年實現制度創新示範效應將輻射長三角,成為長三角科技創新的新地標;到2035年躋身全球一流環大學創新區行列,成為全球主要的顛覆性技術策源點和新興產業孕育地。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科學報、科學網、科學新聞雜誌」的所有作品,網站轉載,請在正文上方註明來源和作者,且不得對內容作實質性改動;微信公眾號、頭條號等新媒體平臺,轉載請聯繫授權。郵箱:shouquan@stimes.cn。

相關焦點

  • 上海交通大學舉辦「一二·九」歌會—新聞—科學網
    師生校友同臺唱響強國音上海交通大學舉辦「一二·九」歌會 歌會分為「星火燎原」「旭日東升」「改革興邦」「砥礪前行」四個篇章,既有《十送紅軍》《松花江上》《長江之歌》等經典老歌,也有《共和國之戀》《我的中國心》《不忘初心》等時代變遷曲。來
  • 上海九院完成個性化3D列印骨盆重建手術—新聞—科學網
    5月8日,記者從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獲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該院骨科專家郝永強教授為一名來自浙江台州的53歲男子成功精準切除了右側巨大骨盆腫瘤
  • 【新聞速遞】我院舉辦「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八年制醫學生」交流活動
    【新聞速遞】我院舉辦「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八年制醫學生」交流活動 2020-10-29 15: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專家學者中石大(北京)探討儲能前沿—新聞—科學網
    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舉辦的全國儲能學科前沿學者論壇在北京開幕。
  • 上海漕河涇阜陽分區、復旦科技園……全來了!
    上海漕河涇阜陽分區來了阜陽復旦科技園項目即將建成園區發展進入快車道,潛力值全面爆發!一、阜合速度!天鵝湖路小學封頂!對此阜陽市發展改革委調查辦理,並給出明確回復,未來將建設上海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阜陽分區!阜陽自去年加入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以來,一直積極與長三角中心區開展產業合作,加速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步伐。
  • 第18屆上海國際課程論壇召開—新聞—科學網
  • 上海舉行「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系列發布會(楊浦區專場)
    原標題:8月27日上海舉行「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專題系列新聞發布會介紹楊浦區近年來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8月27日,上海舉行「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專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楊浦區專場),請楊浦區委書記謝堅鋼介紹楊浦區近年來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楊浦區委副書記、區長薛侃,楊浦區發展改革委主任繆榮斌
  • 臨床安全性是血液製品的「紅線」—新聞—科學網
    近日,在血液製品工藝創新及臨床安全使用會議上,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藥學部主任範國榮強調,臨床工作中,要嚴格審核點評血液製品使用處方,確保用藥科學性和合理性。 相比其他藥品,血液製品在臨床上具有獨特的不可替代性,再加之全球性醫用血源緊張的現狀。全球各國都紛紛布局新型血液成分製品、血漿蛋白製品和血液代用品的研究。
  • 第五屆上海交通大學創新設計論壇舉行
    央廣網上海12月18日消息(記者吳善陽)如何推動中國設計走上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道路?如何促進技術創新、完善設計創新體系、搭建協同創新平臺、提升設計創新能力、釋放數字經濟潛力?第五屆上海交通大學創新設計論壇今天起舉行。
  • 中科院上海有機所舉行建所七十周年主題報告會—新聞—科學網
    他按時間脈絡回顧了上海有機所的歷史發展沿革,總結了不同歷史時期幾代有機所人牢記科技報國的初心使命,與祖國同行,與科學共進,始終把研究所發展與國家需求緊密聯繫在一起,在我國科技事業、國民經濟、國防建設、人民健康和人才培養等方面所取得的輝煌成就。 唐勇指出,有機所過去70年的進展和成績,是在院黨組堅強領導下,在社會各界大力支持下,經過一代代有機所人團結協作、奮發努力取得的。
  • 免疫PET顯像或將成為精準醫療重要輔助手段—新聞—科學網
    免疫PET顯像或將成為精準醫療重要輔助手段
  • 【中安在線】安徽理工大學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中安在線 2020年06月22日    6月20日上午,安徽理工大學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在合肥稻香樓賓館徽苑新安江廳舉行。安徽省副省長王翠鳳,安徽省政協副主席、教育廳廳長李和平應邀出席籤約儀式。
  • 宜興亮出「大學新莊」名片,這座「院士之城」正在鍛造高質量「引才...
    「無宜不成校」的宜興,現在終於有了名副其實的「大學城」。宜興市大學城人才交流中心的啟用,將為政企融合、校企合作提供更優平臺。今年以來,江大食品科技園在宜興籤約授牌,江南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宜興分園、南京工程學院宜興產業學院落戶新莊,坐落於新莊的江南大學宜興校區也計劃於明年9月正式投用。集聚效應的顯現必將為宜興更好集聚科創資源,打造人才高地夯實了基礎。
  • 洛陽國家大學科技園:中國創業「驛站」
    在《洛陽市建設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工作方案》中明確提出建設大學科技園,把大學科技園建設成為集聚創業服務、技術成果、科技人才、社會投入、研發條件、優惠政策的科技創業基地。在這樣一個難得的機遇下,2011年2月,經過廣泛調研和充分論證,洛陽國家大學科技園項目正式啟動。
  • 社會認知與行為科學系列沙龍(41)_學術講座_上海交通大學新聞學術網
    餘濤,醫學博士,上海交通大學/倫敦國王學院博士後,上海交通大學Bio-X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兼任上海交通大學精神衛生中心PI。2006年在上海交通大學獲得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方向博士學位,2008-2010年在南開大學文學院從事實驗語音學方向博士後研究,2014-2015年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言語-語言-聽力科學系訪學,曾任教於西南交通大學、上海財經大學。
  • 研究揭示鳥類「腦力」發展—新聞—科學網
    研究報告的合著者、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Amy Balanoff指出,「也許你會認為像鴯鶓和鴿子這樣的鳥類有著和體型相當的獸腳亞目恐龍同樣大小的大腦,而事實上,恐鳥的大腦比預期要小。」 實際上,大腦特別大的兩類鳥類是最近才進化出來的:鸚鵡和鴉科(烏鴉、渡鴉和近親)。這些鳥表現出了巨大的認知能力,包括使用工具和語言,以及記住人類面孔的能力。
  • 研究發現突破傳統二價金屬離子化合物認知新晶體—新聞—科學網
    該工作由方海平團隊聯合西安交通大學、上海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浙江農林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和廈門大學等相關團隊共同完成。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93/nsr/nwaa274。
  • 中國—東協信息港北投數字科技園在南寧揭牌
    園區將通過引進區塊鏈、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技術等科技型企業入駐,建設完善園區配套功能,打造形成集智慧交通、智慧口岸、智慧水務、智慧城市、智慧園區、金融科技等數字業態複合的軟體生態產業園聯盟。
  • 戰「疫」青年講述初心故事—新聞—科學網
    高喊著口號,在「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 「初心·傳承」戰「疫」青年故事會暨第九屆復旦大學十大醫務青年分享會在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舉行。 復旦大學首屆十大醫務青年獲得者通過視頻寄語新一屆十大醫務青年,鼓勵大家不忘醫者初心,不斷追求卓越,在醫教研管理等領域不斷煥發青春活力,為國家、為國民謀福祉,為健康中國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 ...協會會長吳尚之等一行考察調研上海交通大學期刊、圖書出版工作
    2020年9月22日下午,中國期刊協會會長、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原副局長吳尚之,中國期刊協會副會長、中央宣傳部傳媒監管局原局長李軍,中國期刊協會秘書長劉曉玲,中國期刊協會會員部主任彭一駸,上海市委宣傳部傳媒監管處處長陳琳琳,以及上海市期刊協會會長王興康,上海市期刊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上海大學期刊社社長秦鈉一行來訪上海交通大學考察調研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