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者生命之泉 「水」與電解質及滲透壓的關係

2021-02-13 跑步課堂

水是生命的泉源,人體內有60%到70%由水構成,影響著身體各項運作與循環,幾乎所有的化學作用都要靠水才能完成,多喝水可使我們身體健康、皮膚水嫩,但水不是喝越多越好,還要喝得對,才能發揮最好的功效。許多人在運動中發生腸胃不適的問題,很多情況都跟水有關,了解自身與水份補給的平衡點,讓你可以跑得健康、跑得遠、跑得快。

脫水與低血鈉症

脫水

  劇烈的運動會導致大量的水份經由汗水流失,脫水會影響運動的表現,即使流失體重1%的水份,體溫會變得更高,比較容易疲勞。而損失體重3%的水份,就會顯著的影響運動的表現。即使在運動中就已經補充水份,但是通常都少於流失的量,因此在運動後,絕大部分的運動員都處於不同程度的缺水狀態,需要積極的補充水份,以幫助身體的恢復。

  想要知道到底在運動中流失了多少水份,一個明顯的指標是排尿的情形,如果在運動後1~2小時中,排尿量很少或是完全沒有,而尿液的顏色很深,表示身體仍然處於缺水的狀態,需要趕快補充水份,直到排尿量恢復正常,而且尿液顏色變成很淡或是無色,這才表示身體已經有了足夠的水份。

  另外,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計算運動前和運動後的體重差別,每減少一公斤的體重,就表示至少需要補充一公升的水,甚至於更多,因為在運動後仍然會持續的流汗和排尿。比賽後可能無法很方便的測量體重,認真專業的運動員會在練習時模擬比賽的情形,然後測量體重的減少,做為比賽後補充水份的依據。

  但水喝太多,也可能帶來問題,運動後超量飲水,恐造成急性低血鈉。

低血鈉症

  低血鈉症(hyponatremia)俗稱水中毒,短時間內攝取過量水分,稀釋血液中電解質,造成鈉離子濃度急速下降,過剩的水分被吸收到組織細胞內,造成細胞水腫,影響腦部運作,雖然機率不高,但有致命的可能,血中鈉離子濃度低於135 mmol/L為低血鈉。

  正常的血鈉水平為 136~142 微摩爾 / 公升(mmol/L)。

  運動的時候,流往腎臟的血量減少,所以尿液的產生也較平時減低了 20~60%。同時,腎臟也相應地重新吸收水和鈉,於是人體排洩水分的能力便隨之而下降。當喝進的水分遠超於尿液生產及排放的能力時,就有機會出現低血鈉症的情況。

  三軍總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陳俊吉表示,運動型低血鈉多發生在長時間運動後,鈉離子隨汗液流失,飲水過量又稀釋體內電解質,血液中鈉離子嚴重流失,影響中樞神經,嚴重時造成腦水腫。許多患者持續運動4小時以上,且在1小時內補充超過1.5公升的水,以參加馬拉松或鐵人三項的選手最常見。

  研究顯示,馬拉松選手跑完全程後,有一成三會發生低血鈉。除了運動員,低血鈉也常見於軍人,陳俊吉表示,近幾年,國軍醫院有少數部隊,訓練後出現運動型低血鈉案例。原因是長官為預防士兵中暑,沒有限制飲水量,使士官在運動後喝下過量的水。

  不少運動型低血鈉患者誤以為自己中暑,三軍總醫院腎臟科總醫師吳家兆表示,中暑體溫升高,運動型低血鈉則不會。此外,中暑也會脫水,若長時間運動後,體重反增,就可能是運動型低血鈉,應及早就醫。

  長時間的運動,或是在酷熱的天氣下連續劇烈運動數小時以上,為了避免運動型低血鈉,補充「電解質」是一門課題。

長跑者不可或缺的電解質

  電解質(electrolyte),化學上的定義是在溶液中可離子化並且能傳導電流的化合物,在運動生理學中主要指汗液中的鈉、氯離子和少量的鉀與鈣。

  一般而言,運動時間60~90分鐘內,大部分的運動員只會流失體內非常小部份的電解質,體內的儲存會自動的釋放到血液中,而維持電解質的恆定,因此在運動後不需要特別補充電解質,補充白開水+檸檬片就很棒了!有些人喜歡喝運動飲料,短時間運動在肌肉的碳水化合物供應充足的情況下,辛苦消耗的卡路裡一下子又補回來!

流汗所喪失的電解質

  需要補充電解質的情況,主要發生在長時間運動(超過4小時),以及高溫酷熱短時間大量飲水。另外,個子比較小及女性(只要較少的水分就可以稀釋體液)、出汗較多,跑速較慢(運動的時間相對較長)的運動員,出現低血鈉症的風險也較高。

  好消息是若運動員已經持續訓練一段時間,則身體會調適電解質的流失量,汗液中的電解質會減少,此時應減少電解質的補充。

  人體的精密如同大自然有一套微妙的平衡,電解質應補充在運動中流失的量即可。攝取過多反而會造成腎臟負擔。尤其是有高血壓或正在服用利尿劑者不宜自行多喝運動飲料來調節體內電解質平衡,以避免對腎臟造成不可回復性的損害。

  我們常用市售運動飲料來補給水分與電解質,關於它們的成份比較(100ml),可以參考以下表格:

  流失1公升的汗水,需要補充920-1150毫克鈉,市售運動飲料「鈉」成分明顯不足。除了運動飲料之外,食鹽主要成分為氯化鈉,是供應人體必要元素中「氯」與「鈉」元素的主要來源,食鹽中約含有40%的鈉,即一公克食鹽中含有400毫克的鈉。食鹽的來源也可以從補給食物中獲得。

  脫水是一個問題,而飲水過多造成身體體液中的電解質不足,亦可能發生低血鈉症。另外,與水份有關的滲透壓也會對身體產生影響。

滲透壓知多少

  滲透壓主要是為了讓人體細胞內外的液體濃度達到平衡所產生的壓力,高滲透壓會讓細胞內的水分被吸出,造成萎縮;低滲透壓則會使細胞內充滿水分而脹破,所以等滲透壓對細胞來說吸收利用較好。

  市面上的飲料包括果汁,只要是高糖分的,幾乎都是高滲透壓飲料,另外,含鈉離子、和鉀離子的,也都會增加飲料的滲透壓。大量失水時最好不要隨意用這些飲品代替水分,以免越喝越渴。

  即使是正常人,常常喝高滲透壓的飲品也會加重腎臟的負擔。由於高滲透壓液體進入胃中後,身體需要比較長的時間來平衡身體和飲料的壓力差,使水分的吸收變慢,因此短時間運動而大量失水時,喝純水才是快速解渴的最佳良方。而長時間的運動也不宜以高滲透壓飲料作為全程補給,以免造成內臟不適,增加身體負擔。

  在徐國峰「救世要跑」環島跑步時,由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的營養師與郭豐州老師討論後,給跑者們提出建議,以每 20到 30分鐘喝200cc的特調糖水(200cc含16公克糖與160毫克的鈉),的等滲透壓液體。用照片中換算成2200cc礦泉水瓶的量來調配,加上調味的檸檬,特二砂,精鹽等,即可調配成三合一的天然補給!此三合一補給配方,亦在中華民國超級馬拉松跑者協會所舉辦的超馬賽事中由,持續提供給跑者飲用。

用水來調整身體至最佳狀態

  飲水量有個體化差異,每場比賽開始前不停地喝水稀釋體內的電解質,實在不是一件好事。請多留意你的口渴機制。這些年來,我們不斷被教導口渴機制不可靠,別再相信這些毫無科學根據的謠言。總之,尊重你身體的感覺,適時補充水份,4小時以上的長時間運動補充流失的電解質,就是這麼簡單,關於喝水量的多寡,可以參考以下三個原則:

  制定飲水計劃,少量多次,慢慢補水。

  喝水要傾聽身體的聲音,想喝及能喝下就喝,勉強喝水過猶不及。

  是否補充足夠水分,應視排尿顏色而定,若尿液顏色過深,表示水攝取不足,理想的尿液顏色應為淡黃或白色。

市售針對便於攜帶的電解質商品

  需搭配飲水的口嚼碇式-A

衝泡式-B、C、D

需搭配飲水吞服的膠囊式-E

口嚼碇與膠囊式的,都需要考慮搭配飲用適量的純水,以免形成高滲透壓的補給,反而會有反效果。

水量參考提醒:文獻上的研究結果,體重每一公斤能吸收10CC的水,也就是體重60公斤的運動員的胃每小時能吸收600CC的水,即使天氣很熱流很多汗,但是胃能吸收的水還是只有這麼多。

來源:運動筆記

作者:郝之仕

更多精彩內容

讓更多人跑起來!回復關鍵詞「跑步」,了解更多往期推送內容。了解更多跑步知識,請回覆:p1、p2,p3,p4,p5,p6,p7,p8獲得更多有用信息

如何投稿

感謝廣大朋友的支持,如果想分享你身邊的故事或者跑步的心得歡迎大家來投稿。投稿郵箱:2194378790@qq.com

投稿微信:1499257738

商務合作:1499257738

更多跑步裝備點擊原文連結進入跑步課堂微店



相關焦點

  • 跑者需常補5種電解質 食補效果遠超運動飲料
    很多類型的運動員在運動之後只需要補充水分就可以了,但是對於耐力型運動員,像馬拉松等長距離跑步等,由於出汗較多,需要專門補充電解質。
  • 晶體滲透壓和膠體滲透壓
    滲透壓是溶液的一個重要性質,凡是溶液都有滲透壓。
  • 健身光喝水可不夠,流失的電解質只能靠TA補回來!
    因為出汗帶走的可不止是你身體的水分,你身體裡的電解質(鈉、鈣、鉀、鎂等)也會隨著汗液一起流走……於是導致身體裡的電解質平衡被打亂。 要知道,電解質,尤其是鈣,與你肌肉的興奮性密切相關。如果丟失過多,直接就會導致滲透壓變化,破壞鉀、鈉平衡,從而引起肌肉興奮性的快速增高,細胞膜電位不停地改變,肌肉受到一連串的刺激,於是就發生了連續不規則的強直收縮,也就是抽筋咯…… 有研究表明,人體每排汗1升,體內就丟失6g左右電解質;排汗5升,電解質流失就高達30g左右……
  • 大阪梅田地下賣淫場所「泉之廣場」的故事
    到了泉之廣場,他看到有年輕少女、身穿西裝的上班族、更有看似近60歲的女性。作者沒有勇氣向每一位女性搭話,只在那裡待了15分鐘。他向一位記者朋友問道出相關事件,那位朋友指:「泉之廣場的附近被稱為兔我野。20年前,在愛情旅館前會有泰國人站著,散發著奇怪的氣氛。愛情旅館的地點以前是寺町,據說也有不少江戶時代的藝妓的墓碑。」
  • 補充電解質,比純水更補水
    全新「電速™運動衝飲」,精製四合一運動營養配方,結合鈉、鈣、鎂和鉀等電解質,讓平淡無奇的純淨水搖身一變,成為好喝的有效補水飲料。一個小時的劇烈運動,會讓您流失超過1公升的體液,而且流失的不只是水分。流汗時人體也會流失電解質,光喝水是無法補充電解質的。事實上,單單喝水卻沒有補充電解質,有可能引發脫水危機。
  • TDS值,事關滲透壓
    因為TDS為0的水偶爾使用或者混合使用可能不會出問題,但是如果長期使用,將會造成魚兒滲透壓失衡。明明自來水就能解決問題的事,非要追求心裡所認為的極致純淨,卻對水裡的學問視而不見,或者說不想去理解,實在是有些可怕。為何RO反滲透淨水器不能長期(是長期)作為觀賞魚用水,是因為TDS值,這個最容易被忽略的水質標準,直接影響了魚兒的滲透壓。
  • 你還要補電解質!這些飲料都可以
    最近很多跑者都表示天氣太熱,不敢多跑,也不敢跑快,距離也在不斷地減少,現在隨便跑5公裡,就全身汗,可以擰一斤汗水出來那種!雖然每次跑步前,都會有各種藉口,跑步過程中也會有不適,但每次跑完後的感覺實在太棒了,所以堅持的人不管多熱都還在堅持,不堅持的人,夏天說熱,冬天說冷。夏天跑步給你以下建議,你會跑得更持久:1、帶水。
  • 水和鹽的「滲透壓」:魚類的滲透壓功能與食鹽防治魚病的機理
    其實,這些事例其中都涉及到水和鹽的「滲透壓」原理。所謂魚類"滲透壓"是指因鹽份濃度差異而發生的"水之出入"而言。海水魚的水鹽平衡 (圖片來自網絡)實際上所有生物都經受不住高鹽份海水的,海水魚要想在海水裡生存,也得需要大部分淡水來支持生命的生存,由此,海水動物們便利用自己身體上特有的細胞半滲透黏膜來脫鹽淡化海水,它們身體的口腔膜、內腔膜和表皮膜等細胞膜都是
  • 夏天跑步注意水合平衡 這些富含電解質的食物你知道嗎?
    隨著夏天的到來,跑者面臨著炎熱的天氣。注重水合作用對長期健康發展至關重要。沒有正常的電解質平衡,身體很難吸收水分。但是過多的水會導致血液中鈉含量的下降,這樣會導致頭疼,噁心,頭暈,嘔吐等症狀出現,我們稱之為低鈉血症。
  • 不止是為了避免抽筋,為什麼運動要補充電解質鹽丸?
    二、出汗流失電解質劇烈運動大量出汗時,電解質也隨著汗水排出到體外,例如在高溫高溼環境下,運動員每小時可以排出2.5升左右的汗液,流失將近15克的氯化鈉、2克左右的氯化鉀,0.3克左右的氯化鈣和0.5克左右的氯化鎂。
  • 知識樹:強電解質與弱電解質
    一、強電解質1.強電解質定義在水溶液裡全部電離為離子的電解質叫強電解質。強電解質導電的性質與溶液濃度和溫度有關,與物質的溶解度無關。二、弱電解質1.弱電解質定義在水溶液中只有部分電離的電解質叫弱電解質。
  • 天熱為啥要補充電解質飲料?跑友:在家自己做,超級簡單…
    夏天跑步要多補水,對於跑者來說是常識般的存在,大多數人只要喝水並飲食均衡就可以了。
  • 「越野跑者」如何正確選擇能量食品和飲料!
    作為越野跑者,平時訓練或比賽您需要食物和水分來為身體補充能量,以達到最佳性能。雖然您可以吃傳統食物並簡單地喝水,但能量食品和運動飲料具有一些明顯的優勢,包括易於攜帶,易消化,方便和長保質期。能量膠凝膠在跑者或越野跑比賽中很流行,隨時隨地使用。它們是糖漿狀的半液體產品,通常含有高濃度的碳水化合物,可迅速提供易於消化的能量,並提供一些電解質來代替鍛鍊時損失的電解質。凝膠袋小巧輕便(1或2盎司),使它們易於藏在幾乎任何地方。
  • 跑步超90分鐘需喝運動飲料 補給碳水和電解質
    運動飲料是根據運動時生理消耗的特點而配製的,可以有針對性地補充運動時流失的營養,起到保持、提高運動能力,加速運動後消除疲勞的作用。當跑步的時候,身體會通過流汗而損失大量的電解質,像鈉、鉀等。電解質有助於跑者身體保留體液,還能預防肌肉痙攣。專家表示,當跑步時間超過90分鐘時,跑者就需要補充新的電解質以滿足身體的需求。而且,此時的身體也需要更多的碳水化合物來維持運動狀態。如果跑者在長跑訓練或者比賽中喝了大量的水來補給水分,但沒有喝運動飲料來補充電解質,會產生什麼後果呢?出現低鈉血症的概率較大。
  • 補水,該喝「電解質」飲料嗎
    /二級營養師 楊玉慧/ 近日,微信朋友圈有「專家」發文稱:「出汗後,人們只一味喝水而不補充電解質,會使體內的電解質濃度下降,
  • 水是生命之源:人體缺水和水喝得過多,都會對身體產生傷害
    文/營養師周啟祥水是生命之源,人體離不開水。水是構成身體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調節生理功能的重要作用,是維持生命的重要物質基礎。對於生命而言,斷水對人體的危害比斷食還要嚴重,人在斷食但是有水供應的情況下,可以生存幾周的時間,但是斷水的話,人只能生存幾天的時間。
  • 法爾曼幸福面膜+生命之泉
    法爾曼生命之泉爽膚水,質地相當清新的一款爽膚水,水的顏色是藍色,也有一點點偏綠,總之就是一副清爽的生機盎然的趕腳。這款爽膚水的最大賣點是,含有94%的瑞士冰山礦泉水,排除品牌溢價的那部分,基底水質能這麼好,也算是值回票價了。鎮靜效果比較好,上臉有涼爽感,因為清爽的質地,所以皮膚用完會有潔淨的趕腳,注意是潔淨的趕腳,並不是清潔力的意思。
  • 什麼飲料含有電解質?
    什麼是電解質?電解質——包括鈉、鉀、鈣、氯、磷和鎂——是我們身體維持正常體內平衡所必需的礦物質。這意味著調節體液平衡、pH 值、肌肉收縮和其他重要功能。我們的腎臟工作以維持足夠的體液和電解質平衡,因此對於大多數健康的人來說,均衡飲食和攝入足夠的水足以控制水分。但是,有些人可能需要額外補充電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