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車時,自覺排隊;打招呼時,用敬語稱呼;鄰裡之間,和諧有愛……在廊坊,有序的出行環境、禮貌的交流方式、和諧的鄰裡關係充分展現了市民的文明素養。
在高鐵站南廣場,佩戴紅袖標的文明引導員正在向來往乘客發放《廊坊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禁止隨地吐痰 養成文明習慣倡議書》,動員廣大市民參與到「友善禮讓 美好相伴」行動中來,從禮讓他人、主動排隊等文明習慣養成入手,從說「您好」「請」「謝謝」「對不起」等文明用語開始,讓文明有禮成為生活習慣。
文明引導員 陳軍
以前,經常有亂扔垃圾、隨地吐痰等現象。從創城開始開始,這種亂扔菸頭、隨地吐痰現象越來越少了。在火車站接站的地方大傢伙兒都能自覺排隊,有序乘車。
記者在高鐵站南廣場看到,在計程車專用通道,準備打車的乘客都做到了自覺排隊、有序乘車。不僅如此,廣場上也沒有隨手丟垃圾的現象,環境整潔。
乘客
大家做的都挺好。比以前強多了,最起碼我會堅持把垃圾扔到垃圾桶。
乘客
我出站的時候,看到大家都排隊有序的上樓梯。
菜市場可以說是一座城市最具煙火氣息的地方,在市場經營攤位近10年之久的張女士告訴記者,自創城以來,她親眼看到了市民素質的提升。在一問一答間,文明悄然流動。
商戶 張女士
歲數大的大姨、大姐來買菜都會客氣的用禮貌用語。我們對客戶也都非常客氣。
市民 馬先生
市民的思想水平提高了,各個方面都有改善。舉個例子,現在人們都會自覺遵守交通規則,市場上人員的交流語言文明......貼近老百姓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有改善。
在站前社區綜合文化活動中心,居民們正在進行文體活動,打兵乓球、踢毽子.....在參加活動的同時,大家的關係拉得更近了
社區居民 王忠良
活動中心剛成立的時候,大夥從自家裡拿健身器材贊助到這裡。在活動中心這,我們小區以前不認識的人現在互相都認識,親近了,甚至有矛盾的都解開了,特別高興。
社區居民
自從開展這項活動以來,這裡的居民越來越融洽了。
記者:朱敬賓 解京
編輯:張海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