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7年的牢獄生活,「換來了」 496.05215萬元的國家賠償。
這是到目前為止國內冤錯案國家賠償的最高紀錄。在此之前,張玉環因被認定是1993年一起殺童案兇手,服刑9778天,他也是迄今為止的無罪案件中,被關押時間最長的當事人。按照疑罪從無的原則釋放後,張玉環曾向江西高院遞交2200餘萬元的國家賠償申請。
最終的賠償款和當初申請的賠償款金額有巨大的出入,但張玉環說他不想追究,也折騰不起了,「想過平民百姓的日子。」
出獄後的90天,張玉環在努力地適應外面的生活。他急切地渴望讓一切都恢復平靜,把失去的27年,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回來。
兩世為人
張玉環又一次從黑夜中醒來。曾被羈押了9778天,他還不習慣自由的夜晚。
他打開手機,時間顯示的是剛午夜十二點,入睡還不到一個小時。
天亮還有很早,這將又是輾轉反側的一晚。實際上,自從他以「疑罪從無」釋放歸來,每一天晚上他都要醒至少三次。每次醒來,他會拿起手機刷一刷視頻,看一看新聞,對他來說這些軟體像窗口,讓他看到外面的世界。
張玉環不喜歡黑夜,他喜歡白天,白天他有事情可以做。早上6點起床後在附近走一走,買早點回來給小孫子和小孫女,然後送兩個孩子去上幼兒園;中午回家看看視頻,看看手機新聞;下午再出去走大約一個小時,順便接兩個孩子回家。晚上兒子和兒媳下班回來,晚飯的香味和孩子的喧鬧會填滿所有空間。這樣熱鬧又普通的日子,是張玉環曾經無比渴望的生活,也是讓他堅持在獄中申冤的動力。
10月31日,江西進賢縣的出租屋裡,張玉環和小兒子住在一起。獲釋的90天,相比剛回家時,他的氣色好了很多,整個人已經難以看出剛出獄時茫然的樣子。
兩世為人。27年前,張家村裡的兩個兒童被殺害後拋屍湖底,作為受害者鄰居的張玉環被認定為嫌疑人。手上的抓痕、眼神的慌張以及疑似拋屍沾上的麻袋纖維,當這些所謂的證據都指向了張玉環,村裡人自然而然地相信並且唾棄張玉環殘暴地殺死了兩個無知的幼童。
在堅持申訴了27年後,2020年8月4日,江西省高院對張玉環故意殺人再審一案公開開庭宣判,以「事實不清,證據不足」為由,按疑罪從無原則,依法宣告張玉環無罪。
進去時,張玉環26歲,正值青年,出獄時已經過了知天命的年紀。高牆內27年的時間,足以摧毀很多東西:張玉環的家庭、他的青春、他的一切。老屋已經坍塌成了一片瓦礫,草已經長到了一人高;前妻為生活所迫最終改嫁;兩個兒子都已經成年,比他還高出一頭;村裡只有80多歲的母親獨居,生活把她的背壓得彎成了一個蝦米。
如今他無罪獲釋,中間卻隔著被切斷的27年。他在急切地找回這失去的歲月。已經搬到出租房裡大概有3個月,每天在出租房的周圍走上兩個小時,他尋找著記憶中縣城和現實中縣城的關聯,如今附近的幾條街道他都已經摸清,但還不敢走遠,因為一旦迷路自己連在哪裡都說不清。
像是穿越到了現實社會,很多事情張玉環都要依賴於兒子。兩個月前,小兒子手把手地教會了他騎電動車。
最難學的還是手機。7歲小孫子玩得特別溜的智慧型手機在張玉環看來像是複雜的儀器。「手機裡這麼多圖案,分不清是啥。」張玉環說,兒子給他註冊了微信,他有了12個好友,都是家裡的親戚。剛開始,兒子打來微信語音電話,對方掛線之後他對著手機「喂喂喂掛了嗎」說了好幾遍——他不知道怎麼掛掉語音。「你看我會手機付款了。」坐在客廳掉了漆的椅子上,他戴上老花鏡,打開微信,小心翼翼地用食指去點擊微信的「掃一掃」,「變化太大了。我跟不上,覺得真像過了兩輩子。」
網絡「頂流」和現實煩惱
雖然和現實生活還在艱難地磨合,但是在網上,張玉環已經「跑步」進入現代生活。
在張玉環簡陋的臥室裡,一個直播架顯得非常顯眼。張玉環說,兩個兒子和兒媳回到進賢后,租了一個房子做直播。雖然自己啥都不懂,但經常會配合他們做直播。「直播賣貨,能掙出日常的開銷。」張玉環對「玩手機掙錢」這種形式非常驚奇,對「導演」兒媳也是稱讚不已。他打開抖音,找到兒媳的抖音號向記者進行展示。記者看到,抖音裡的內容都是一些家庭的日常,也會根據時下流行的段子進行拍攝。抖音號在2018年11月份發了第一條視頻,最開始的點讚量和轉發量鮮有過萬,從今年8月10日的一條抖音開始,有了10萬以上點讚量。評論區中大部分的網友表達了對「張玉環案」的關注,甚至還有網友將所有的視頻刷了一遍。所有的視頻中,點讚量最高的一條有55.2萬,內容是張玉環在餵孫子吃米粉,怕孫子掉在地上就用手在孩子下面接著……這樣一個簡單的視頻,光評論就有2.4萬。
不僅如此,家裡人還為張玉環申請了個人的抖音號。從8月13日發的第一條視頻開始,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已經有了14.5萬的粉絲,獲得了39.1萬的贊。
張玉環努力地適應著現代的生活,也開始有了每個普通人的煩惱。
在記者採訪的時候,小孫子不停地過來找張玉環,向爺爺撒嬌,希望能玩一會兒手機。張玉環就不停地和小孫子周旋,同時拿兒媳婦的「手機禁令」來阻止小孫子。
小孫子7歲,小孫女6歲。倆孩子在臥室裡不知道因為搶什麼而打了起來,張玉環有點煩惱地撓撓頭,不好意思地對記者解釋:「天天這樣,太皮了。」
兩個孩子對這個兩個多月前還陌生的爺爺已經快速熟悉了起來。小孩子也巧妙地掌握了大人的心理:相比嚴格的爸爸媽媽,有要求去找爺爺更容易實現。張玉環有兩個兒子,都沒能讀完初中,之前在福建打工。張玉環獲釋回鄉後,兩個兒子回到了進賢。小兒子性格比較活潑,張玉環目前就跟小兒子一起住。在日復一日的相處中,兩人之間無形的冰在慢慢消融。但是和本身就比較沉默的大兒子一起,張玉環還是有些小心翼翼,「之前(沒有獲釋)的時候,他都不喊我爸爸的。現在處了這麼一段時間,開口喊我爸爸了。」張玉環沉默了一會兒,「我都理解,我沒能好好地養他們。」
渴望清白
實際上,張玉環的歸來,意義不僅是洗脫了一家人「殺人犯」家屬的冤屈和罪名, 496萬元的國家賠償款,也足以改變他們家的生活。
儘管錢還有大約一個半月才能到手,但張玉環心裡早已將這筆錢做好了規劃。
「這些年打官司的錢得還,律師費現在都欠著。」他說,入獄的27年,家裡幫他申訴,欠下了不少的外債。
還完這筆錢,就是最重要的部分——給兒子買房。兩個兒子現在雖然都成家了,但一直沒有房子。
「已經去看過房子了,還沒定下來,哪有那麼快喲。」張玉環計劃給兩個兒子一人100萬元購房款。進賢縣城中心的房價約6000元/平方米,100萬元可以買到十分不錯的房子。
他還要留出一些錢養老,家裡還有80多歲的老母要贍養。
對於現在,張玉環在急切地融入;對於過去,他也能從容地放手。在張玉環釋放回鄉的日子裡,前妻宋小女對於他的關懷曾經感動全網。如今日子恢復平靜,宋小女回到了現任丈夫的身邊,兩個人在三個月裡只聯繫過一次。「就是互相關心了一下,說祝你以後好好的之類的話。」曾經的夫妻,如今更像是老友或者親人。對此,張玉環已經能夠非常坦然。他計劃著找個媳婦。「最好是比我年輕個五六歲,最多年輕個十來歲,不帶孩子沒有什麼負擔的。」張玉環說,如果找個再年輕點的,對方如果帶著未成年的孩子,可能會帶來潛在的煩惱和負擔。
對於父親找老伴兒這件事,張玉環的小兒子說,自己是支持的,甚至會積極地給父親尋找合適的人。
扳著指頭算一算,496萬,也不算很寬裕,「賠償款下來,也得緊著花。」不過,這用27年青春歲月換回的賠償款中,張玉環還留出了5萬元,作為捉拿當初殺害兩個孩子真兇的「獎金」。
「當年殺害兩個孩子的真兇還沒有抓到。一天不抓到,我就一天不能真正清白。」張玉環要名聲,他希望公安機關對當年兩個小孩的死因立案複查,捉拿真正的兇手,給死者家屬交代,還給自己一個真正的清白。「我是疑罪從無釋放的,網上有網友評論說我還是嫌疑犯。我聽了很難受,我也是受害者。」張玉環說,當年一個冤案,造成了三家都是受害人。孩子被殺的兩家可憐,但是自己蒙冤入獄了27年,也是受害者。「現在雖然賠償了,但是27年來所受的傷害和痛苦不是錢能彌補的。」
尤其讓張玉環介懷的是,他覺得村裡人雖然當面不說,但是肯定有人心裡還覺得他是兇手。雖然已經決意住在城裡,張玉環還是心心念念著想回老家村裡蓋一套房子。對於他來說,在老家有一套房子才能有根。「現在我不回老家住,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我身體不好,得經常去醫院。還有一個原因是我覺得真兇沒找到,還有人覺得我是兇手。」在張玉環看來,真兇一天抓不到,自己就依然被困在流言的牢籠裡。
「這麼多年過去了,也夠嗆會找到兇手了,我覺得好難。」張玉環說,這5萬元,是想要獎勵給公安機關參與偵查破案的幹警,「要是能抓到(兇手),才能真的給我一個清清白白的交代。」
即便是希望渺茫,張玉環依然渴望著他心裡的「清白」。
據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