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全世界的人都開始提倡環保,生活中產生的垃圾就不要隨意丟棄了,可以將它們改造成堆肥,在家裡,只要準備好合適的容器,準備促進腐熟發酵的EM菌,在家裡也可以輕鬆製作有機堆肥。
首先我們要分清楚,在家裡堆肥哪些材料可以用?哪些材料不適合用。因為是在家裡面堆肥,空間比較有限,堆肥裡就不要添加任何的肉製品、奶製品和豆製品等,因為這些東西都比較容易發臭,還容易招惹蟲子,還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復出發酵。
在家裡製作有機堆肥,最適合的材料就包括菜葉、果皮、雞蛋殼、茶渣、咖啡渣、果殼、落葉、碎草渣和正常枯萎的植物枝葉(避免使用帶有病蟲害的枝葉)。在堆肥的時候,如果能適當添加一些小蚯蚓,能快速地分解這些有機材料,也能增加堆肥的營養元素,因為蚯蚓的分泌物是非常好的肥料。
在製作堆肥的時候,一定要預先準備好材料,包括一個堆肥桶,堆肥桶可以直接在網上買,或者將垃圾桶和其他的容器改造成堆肥桶,堆肥桶底部一定要有排水孔,另外頂部要有蓋子,如果沒有蓋子就要用透明的薄膜來代替。
堆肥的時候是需要維持高溫的,還要保持堆肥材料溼潤,這也是為什麼頂部要蓋上蓋子,另外底部一定要有排水孔,因為堆肥材料不能積水,卻需要保持溼潤,如果沒有排水孔會導致堆肥材料腐爛,散發臭味,無法腐熟發酵。
在製作堆肥的時候,可以適當添加一些紅糖或EM菌,這些就是加快有機材料分解的東西,也可以直接先買好。
在製作堆肥之前,要先將堆肥材料儘量弄碎,可以剪碎或切碎,因為我們是在家裡製作堆肥,如果葉片特別大或枝條太大,材料就比較難分解,將這些落葉、菜葉、果皮等儘量碾碎一點,能加速它們分解的速度,一般4~5個月就能製作出來,而如果沒有切碎,有可能是要大半年以上才能完成腐熟發酵。
在製作堆肥的過程中,可以先在花盆底部鋪上一層3~5釐米厚的小樹枝,枝條要選擇比較細小的,這些細小的枝條是作為隔水層,避免底部積水。
接著就可以添加一層盆栽土,或者直接鋪上堆肥材料,平常收集的廚餘垃圾放到裡面,可以不斷向上堆積,製作堆肥期間一定要保持堆肥材料適當溼潤,定期添加清水,還要每隔5~7天攪拌一次,讓堆肥材料裡面有養分,也有氧氣,這樣才能讓堆肥材料腐熟發酵。
在家裡製作堆肥的時候,要注意蓋上蓋子,可以防止蟲子飛進去,如果有蟲子在裡面產卵,那肯定是我們不想看到的。如果想要減少臭味,可以添加一些小蘇打、天竺葵的枝葉或柑橘類的果皮等。
在製作堆肥的時候,堆肥桶底部的排水孔處,可以放一個託盤,將滴出來的溶液收集起來,這些溶液都是屬於濃縮型有機液肥,能用來給植物補充養分。這些收集起來的液肥,使用之前一定要預先兌水稀釋,因為它有較高的濃度。
過了3~5個月之後,堆肥材料完全分解,且沒有什麼臭味,堆肥材料變成了黝黑的土壤,那就證明腐熟發酵完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