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因為生活和工作的壓力,許多家庭不得不選擇隔代養育的方式。但隔代養育也有諸多問題,比如說新舊育兒觀念的衝突。不過我們也不用急著否定老人的養育方式,因為有的老人與時俱進,他們的養育方式對孩子的成長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我要看動畫片」,2位奶奶的不同做法,拉開了成長的距離,讓孩子差距立顯
對於要不要給孩子看動畫片,家長們一直比較有爭議。但隨著手機、平板等電子產品的普及,孩子不可避免地總會接觸到動畫片。當孩子向家長要求:「我要看動畫片」時,2位奶奶的不同做法,幾年後孩子差距明顯。
奶奶1:進行適當引導
昊昊的奶奶是一位與時俱進的老太太,喜歡接觸新鮮事物。退休後因為兒子兒媳忙,她就和老伴兒承擔了養育孫子的重任。為了更好地幫助昊昊成長,奶奶買了很多育兒書籍。
一次,昊昊說:「奶奶,我要看動畫片」,奶奶怕他沉迷其中,就對他進行了適當地引導。給昊昊挑選了適合他年齡的動畫片《小豬佩奇》,又挑了幾個有教育意義的兒童節目讓他觀看,但規定每次只能看半個小時,其他時間則陪孩子做遊戲或者給他讀故事書。幾年後昊昊上了小學,不僅沒有沉迷於動畫片,還從中學了不少知識,表達能力特別好。
奶奶2:總是縱容妥協
同樣是看動畫片,晴晴對奶奶說想看動畫片,奶奶直接給她打開了電視機,還找了一個時間長的動畫片讓她看。因為只有當晴晴看電視時,她才有時間幹家務。漸漸地,孩子養成了看動畫片的習慣,只要不給看就撒潑哭鬧,奶奶無奈只能不斷地縱容妥協。當晴晴上小學後,早已養成了習慣,每次都要看完動畫片才肯做作業,不僅近視了也不愛學習,整天只想著看電視。
看完這2位奶奶的不同做法,我們明白,雖然觀看動畫片可能會使孩子沉迷,但不可否認,觀看動畫片也能滿足孩子的求知慾,培養孩子的幽默感,帶給他們快樂。所以家長們不必因噎廢食。對於孩子能不能看動畫片這件事,關鍵在於家長怎麼做。
01給孩子篩選適合他的動畫片
給孩子看動畫片之前,家長要進行篩選,避免孩子觀看血腥、暴力,缺乏價值觀的動畫,要選取適合孩子年齡的,具有完整故事情節和正確價值觀導向的動畫。
02限定觀看時間
為了避免孩子沉迷電視,家長一定要限制觀看時間。小於1歲半的孩子,最好不要讓他們接觸電子產品,2-5歲的孩子,每天觀看時間不要超過1個小時。如果害怕孩子沉迷劇情,可以選擇每一集有獨立故事情節,時長又不長的動畫。
03和孩子討論劇情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觀看動畫片,並和他們討論劇情,根據劇情給孩子適當的引導。告訴孩子在生活中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不能做,同時讓他們分清虛擬和現實,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孩子愛看動畫片不全是弊端,家長應該看到積極的一面,只要正確引導,能讓孩子學到很多有用的知識。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私信「育兒」,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配圖均來自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