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站作為米軌上一個重要的站點共有長短21股道,1至5道為到發線,6至12道為調車場,其中9道為到老貨場13,14道的機走線,除了小調臨時停車外,一般不停車。後來考慮國際聯運貨物運輸增長的因素,在老貨場西北邊建新貨場,設15,16道。但國際聯運開通後,到達昆明北的貨物並沒有向預期那樣大幅增長,所以新貨場使用的並不頻繁,僅15道每天有1至2節掛在河口車上的棚車卸貨,後來河口車不再附掛棚車,新貨場便再也沒有車輛裝卸。除此之外還有17,18,19三股道負責貨物裝卸。剩下的附1道為列檢臨修線,20道用於存放昆北救援隊的救援列車,小運轉機車也會在線上存放。
車站西端設機車折返段,因為原來是機務段的緣故,整備設施較為齊全,有機車轉盤,地溝,加油裝置,機車庫等設施。很早以前北站折返段有很多報廢蒸汽機車停放,機1線上停放最多,有KD55,JF51兩種型號,出段的安全線上也擺放了一臺KD55和幾個機車動輪,但這些機車大多保管狀態不好,大多數鍋爐蓋被打開,車上也成便溺之地,環境極為惡劣。唯有3臺機車例外,它們有著與同胞迥異的命運。它們是兩臺米軌機車(KD55,JF51),一臺寸軌機車,均被放在機庫南端一個開放性的庫房中(後被改造為雲南鐵路博物館窄軌機車車輛館),最後也都進入各級博物館。
在蒸汽機車後面為內燃小修庫,裡面常年停有一臺內燃機車,與其它機車輪換使用。昆明北常駐5臺機車分別是009,023,025,038,040,其中009和040分別是昆明北和王家營的站調,040要隔天到昆明北上油,故每隔一天就要牽引市郊列車返回昆明北。另外3臺為小運轉機車,一般2臺在用,主要用於昆石線,昆小線的小運轉牽引。昆石線晝夜行車,白天一般4至5對,夜間2至3對。昆小線不定,主要有楊方凹的罐車,車輪廠,材料廠的路用車以及小石壩的試軸機車。只要有出口越南機車(包括後來出售給越南的東方紅)都是由北站機車前往牽引。
在未修建北站隧道之前,昆明北有大量存車,各種型號都有,敞車(C25,C30,C31),棚車(P25,P30,P31),罐車(G25,G30),沙石車,凹底車,低邊敞車,在11道停了幾輛老式客車(開放式結合部),守車,簡直就是一個車輛博物館。後來修建北站隧道需挖斷股道,施工影響了昆明北行車組織,大量存車往開遠方向下排,來車也逐漸減少,受此影響,股道恢復後也就很難再有大量存車,除了一些臨時存放的敞車外,很少再有其它車輛。
昆明北每天開行多趟客車,早上市郊車,建水車,下午狗街車,河口車,市郊車,晚上開遠車,一趟接一趟,好不熱鬧。最有意思的是一趟被稱為「難民車」的通勤車,3輛編組,下午隨狗街車一起到王家營,稍作停留後與貨車編組一起返回昆明北。
昆明北作為一個重要的站點,先後到過多型機車車輛,出口泰國CK6載重牽引實驗,出口越南的CK7D電阻制動實驗,東風21通行實驗,博物館KD55熱機牽引,越南新型客車和各型40噸貨車通行實驗等等,只要看到實驗車在客技站準備,就知道實驗任務又來了。
昆明北作為一個重要站點,在米軌線路上發揮著重要作用。
(文:旭日;照片:ZJCO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