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全市垃圾分類迎「大考」,全市各商圈準備好了嗎?記者了解到,目前,西單商圈的零售企業已全部建立了垃圾分類臺帳,超過300家餐飲企業各項垃圾分類「達標」。此外,包括石景山在內的多個地區,也開始試行綜合商場「不分類、不收運」的新政。
探訪
咖啡館不主動提供一次性刀叉
上午9點半,記者來到位於西單華威一樓一家星巴克咖啡館內。「咖啡渣、茶葉渣屬於廚餘垃圾;紙吸管、熱杯、茶包袋、紙巾屬於其他垃圾;洗淨的塑料瓶、牛奶盒是可回收物;電池、燈泡屬於有害垃圾。」一談起垃圾分類,星巴克的工作人員脫口而出。
記者注意到,星巴克內擺放的垃圾桶一共設計了3個不同的投放區,專供店內的顧客使用。貼有藍色標籤的圓形投放口主要投放清潔的塑料杯、杯蓋、塑料瓶等可回收物;貼有綠色標籤的投放口主要投放食物殘渣等廚餘垃圾;貼有灰色標籤的垃圾桶則用於投放紙巾、紙杯、紙吸管等其他垃圾。
「星巴克北京市場所有門店都進行了垃圾分類區域改造,在門店公共區域、吧檯、後區設置分類垃圾箱,並在一旁放置引導標識,幫助顧客有效進行垃圾分類。」星巴克的工作人員介紹說,不僅如此,星巴克北京市場所有門店還特別研發了直飲杯蓋,並用紙質吸管取代塑料吸管。
按照《條例》的要求,餐飲企業將「不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過去,顧客如果點了蛋糕、沙拉等餐食,我們會提供塑料或木頭的刀叉、勺子。現在除非顧客主動索取,我們不會再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外賣也已經同步,不會再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若顧客需要,需額外進行勾選。」工作人員解釋說。在櫃檯上,記者還發現了可降解餐盒、用再生環保材料製成的隨行杯、筆記本等一系列用品,它們所使用的再生環保材料,都是由星巴克門店回收的咖啡渣再造而成的,材料中的咖啡渣含量超過30%。
海底撈剩飯菜「油水分離」
上午11點半,海底撈火鍋西單店已進入了就餐高峰期。隨海底撈火鍋西單店經理王丹丹進入後廚,記者發現,顧客吃剩的鍋底和餐食被接連不斷端入後廚。後廚工作人員手腳麻利忙碌著,將餐具簡單擦拭乾淨後,放入旁邊的餐具籃內;紙巾投入其他垃圾桶;可樂罐投入可回收物垃圾桶;鍋底和剩菜則倒入餐車大小的特殊裝置「油水分離器」內進行處理。
齊腰高的「油水分離器」,檯面上布滿密密麻麻的圓孔,火鍋鍋底和剩菜倒在檯面上後,後廚的工作人員立刻抄起短把鐵鏟,對檯面上的食物進行翻炒、擠壓。伴隨譁譁的水聲,餐食中的水分和油脂,源源不斷從小孔漏入油水分離器底部。工作人員用鏟子將瀝乾後的剩菜渣子鏟進廚餘垃圾桶。王丹丹說,如今全市每一家海底撈都設置了油水分離器。分離後的油脂和廚餘垃圾每天稱重、記錄後,分類運走。「每天差不多能運走油脂100公斤,運走廚餘垃圾360升左右。」
目標
年底西城公共機構全面強制分類
記者了解到,西單商圈由13家大型商超企業和3600餘家各類中小商戶組成,包括餐飲單位312家,其中10家大型零售企業的經營面積在10000平方米以上。目前,西單商圈的零售企業已全部建立了垃圾分類臺帳,超過300家餐飲企業在物業公司管理下,各項垃圾分類符合標準規範。按照要求,垃圾分類臺帳要達到100%、垃圾分類設施100%規範設置、垃圾分類條例100%規範執行。西單商圈大型商場的美食城和餐飲檔口交由物業管理公司統一管理;各家餐飲企業後廚標準容器和標識配備齊全,各類垃圾按分類標準堆放於垃圾房,並配置油水分離裝置,分離收集產生的含油廢水。以西單明珠商場為例,垃圾減量率已達65%。
記者從西城區城市管理委了解到,目前,西城黨政機關社會單位垃圾分類全面開展。目前包括中直機關、國管局、駐京部隊等98家和區級黨政機關84家已全面實施垃圾分類;餐廚垃圾企業4274家已全部規範收運且開展了垃圾分類。到2020年底,西城公共機構全面開展強制分類,餐廚垃圾規範收運率100%。
來自市城市管理委的數據統計,2019年全市垃圾生產量為2.77萬噸/天,而目前全市的垃圾處理能力接近3.3萬噸/天,處理能力能夠滿足需求。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張楠
流程編輯:TF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