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中途被叫停的光明金融街項目,正式進行了線下選房,8小時馬拉松式開盤,最終394套房成功被選走。
有意思的是,項目一共有8998人認籌,差2人到9000,算下來中籤率4.37%,8997批客戶中能搖號到前400位的都像是中彩票。
很多無緣金融街的購房者紛紛表示,接下來會接著打光明中海寰宇時代、華潤電建聯合開發的璽雲著、電建洺悅府、金地峰境瑞府等,預計很快也將入市。
這裡要提醒大家,要理性看待光明的優缺點,現在進入光明,切記從切實的需求出發進行置業。
不過今天想討論的重點是:光明超越了龍華?宇宙中心要交棒?
先來看下下面這張圖,這是5月份深圳二手房成交記錄,亮點很多,尤其要注意光明和龍華。
第一,看漲幅,光明5月二手房均價,環比上月上浮7.1%,排在最高位,龍華沒漲反而下跌了8.1%。
第二,看均價,光明5月二手房均價,達到了6.3萬+,超過了龍華,基本和羅湖持平。
不禁要問,屬於「偏遠地區」的光明,連地鐵都沒有通,房價究竟是透支還是遠未到頂,還有多少想像力?
PART.1 光明的上位?
光明的熱度,可以說從去年延續到今年。
去年,光明出現了龍光玖龍臺二期、勤誠達正大城、綠地新都會3個「日光碟」,深圳一年6個「日光碟」光明佔了一半,賺足了眼球。
今年,光明被爆二手房成交單價破7萬,雖沒有實證,不過根據鏈家網數據,龍光玖龍臺4月成交的兩套房源,實際成交單價確實近「7字頭」,這個單價確實都可以在南山、福田買二手房了。
換言之,從18年年初的「3字頭」,走到了如今的「破6」,可見光明城市發展速度之快,是不是聯想到了當初的「宇宙中心」龍華?
當初龍華從08年的城投七裡香榭均價8500元/㎡,到18年金亨利首府二期均價85000元/㎡,實現了十年十倍的「奇蹟」,而今光明似乎正在複製這段歷史?「宇宙中心」的名號已經從龍華傳遞給光明了?
下面幾張圖是網友分享的18年3月、19年11月、20年6月的光明二手房均價,從中也可以看出光明這兩年的房價變化。
這種歷史上的複製,同樣體現在地價上。
當初的龍華,2013年中海樓面地價接近2.5萬/㎡,2014年首創樓面地價約4.23萬/㎡,同年電建金茂樓面地價約5.67萬/㎡,2019年龍光樓面地價約6.7萬/㎡,這些年地價一步步走高。
而現階段的光明,除了房客,想要進入的還有開發商,與此同時地價也處於上升階段。
就在6月11日下午,深鐵集團斥資62.6億總價,拿下光明一塊含商品房的巨無霸宅地,就位於目前光明最火熱的鳳凰街道。
時間再往前推,18年11月,金融街28億競得鳳凰城地塊,可售樓面價約3.35萬元/㎡;華潤掏了22億拿到馬田地塊,可售樓面價3.05萬元/㎡。
19年6月,中海54億奪得鳳凰城地塊,可售樓面價約4.2萬/㎡;電建則以20億競得鳳凰城地塊,可售樓面價約4.28萬/㎡。
單從拿地地價來看,半年時間光明地價漲了將近1.5倍。
光明,已經上位?
PART.2 光明的爭議?
當然,光明這個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地方,也少不了有質疑的聲音。
主要就是光明房價問題,不少網友表示光明是在「沒通地鐵」、「未形成產業中心」、「無完整居住配套」情況下,一路高歌猛進衝破6字頭的。
的確,今年以前,光明是沒有通過地鐵的,從區位上看,光明位於深圳的西北部,離南山中心區直線距離32公裡,離福田中心區34公裡,出行基本靠自駕,從南山、福田去光明都不算方便。
而且光明的配套相比龍華、龍崗這些地方也都是欠缺的,並且2014年以前,光明片區很少有商品房供應,房地產市場其實一直處於失聲的狀態。
面對這樣的一個區域,大家自然是持質疑態度的。
但儘管這樣,也沒有阻擋大家進入光明的決心。
2015年元旦後,光明1號開盤,在全深圳引起了轟動,據悉當天到場客戶1千餘人次,開盤1小時就已銷售房源百套,當天去化了九成。
這次開盤的金融街華發融御華府,也再次印證了「光明熱」,項目6月10日傍晚獲批預售許可,當天下午的時候,項目門口已經有人開始排隊,當晚出現數百人通宵排隊等認籌的情況,因人數過多太火爆,還被官方緊急叫停、清場。
6月10日深夜,金融街融御華府更是官方發布緊急公告,表示為防止人員大量聚集,原計劃6月11日認籌的及參觀樣板房活動取消,相信深圳發生這種情況的次數並不多。
為何當初大家印象裡只有「乳鴿與農場」的光明,反而成了當紅炸子雞,怎麼就成了「第二個宇宙中心」?光明有什麼,值得如此看好?
PART.3 光明的潛力?
一方面,這或許離不開規劃概念的加持。
光明區是在2018年9月才正式揭牌成立的,自此光明命運被改寫,關於光明區的一系列高大上規劃陸續出臺,頻繁出現在大眾視野裡。
比如要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深圳實驗九年一貫制學校/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落地光明、中山大學深圳校區開建、開建地鐵6/13號線、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開業、深圳市中醫院光明院區建設、電建/金融街/華潤/中海拿地等等,加上在招商引資方面,意對「世界500強」在光明區設立的全球總部企業,給予最高5000萬元獎勵,吸引更多企業入駐。
以此來看,未來的光明有產業、有高校、有地鐵、有配套……
另一方面,或許因為背靠南山這棵「大樹」。
當初龍華被視作是福田的後花園,龍華的南部被稱為「二線關拓展區」,尤其隨著2011年地鐵4號線的開通,「上班在福田,居住在龍華」成為了一種標配。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光明的背後,則是南山,就如同龍華之前被視為福田後花園,光明是南山後花園。
南山是什麼段位?經濟總量深圳第一,高科技產業方面一騎絕塵,更有從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後海金融商務區,再到前海自貿區的總部經濟帶,騰訊、中興通訊、大疆等一大批高科技企業聚集在這,碼農基數高,高淨值人群多,與福田相比,更有想像空間。
俗話說背靠大樹好乘涼,光明和南山直接接壤,憑藉著光明科學城、地鐵的規劃,自然承接了南山的輻射利好,會成為南山人口外溢的優選地。
特別是地鐵13號線的修建,這是一條重要的南北軸科技軸線,連接的是深圳灣超總、科技園、留仙洞總部基地、西麗湖科教新城、光明鳳凰城、光明科學城等地,可以說集中了一連串極具發展潛力的片區。
所以等到這條地鐵建成後,也就真正的能讓居住在光明,工作在科技園成為一種舒適的可能。
看來,光明是有基礎的。
PART.4 光明的利好?
而今年,光明形成了集中性的利好。
比如地鐵,除了在建的13號線,地鐵6號線將於7月底開通。
6號線線路起於松崗站,止於科學館站,徹底打通了光明與龍華北站、福田等中心區的聯繫。
當然,這也是光明開通的首條地鐵,將打破"光明0地鐵"局面。
比如教育,據了解,深圳實驗光明學校、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過渡校區、中山大學深圳校區今年投入使用,可見光明完成了從小學到大學一條龍建設,配套逐漸兌現。
其中的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還將建一所公辦高級中學--中科院深圳理工附屬實驗高中,日後還要建幼兒園、小學、初中;中山大學附屬初中、中山大學附屬小學也有望在今年交付投用,提供6180個學位。
比如產業,今年光明科學城規劃曝光,《光明科學城空間規劃綱要》也獲批了。
這意味著未來幾年,99平方公裡的光明科學城將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在「一心兩區,綠環縈繞」的空間格局打造下,世界一流科學城要來了,有望成為繼北京、上海、合肥之後,中國第四個綜合性科學中心。
比如環境,光明已啟動了「千園之城」建設,預計到2020年底,將建成公園254個,人均公園綠地面積35.37平,這個指標遠超「花園城市」新加坡,能夠實現「500米到達社區公園、1公裡到達城市公園、5公裡到達自然公園」,居住環境以一部提升。
因此,光明發展速度快是不無道理的,已成為眾多深圳購房者打新的首選地之一。
但同樣也要提醒大家,正如開頭提到的,要理性看待光明的優缺點,配套等各方面的兌現也是需要時間的,現在進入光明,一定要從方方面面進行考慮,不要一股腦的扎進去,切記從切實的需求出發進行置業,而非炒作。
如果從現有的配套和規劃來看,光明中心區到鳳凰城一帶,無論是交通出行、社區配套,還是綠地景觀方面,是未來配套比較完善的區域,是值得的大家期待的地方。
你是怎麼看待當下光明的?
歡迎留言探討
-End-
文丨林中舟
主編丨劉二磊
總編輯丨陶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