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豪華汽車品牌來看,奔馳、寶馬、奧迪這三大品牌基本是全球公認的一線豪華品牌,無論是技術儲備、產品布局、品牌口碑,甚至是用戶基礎,都是豪華品牌中的佼佼者。就國內市場而言,BBA對豪華車市場的影響力甚至可以用「統治」來形容。
據調查,2019年豪華車型市場中, BBA旗下三大品牌的車型佔到了75%以上。基本上相當於每4輛豪華車中,就有3輛屬於奔馳,寶馬,奧迪。當然這也與中國消費者的傳統消費觀念有關,大多數中國消費者購買豪車,除了材料、舒適度之外,更多的還是看中品牌給自己帶來的附加價值,俗稱「漲面子」,而奔馳、寶馬和奧迪無疑是最佳選擇。在國內市場上,BBA強大的品牌效應和統治力,使得同級別非常有魅力的車型很難被更多消費者看到。
沃爾沃這一品牌在國內的生存的確更為魔幻,作為一個專注於汽車行駛安全研究的品牌,在這一領域的造詣的確得到了其他車企以及消費者的認可,旗下車型出色的碰撞成績,以及豐富的安全配置,都給自家車型的實力加分不少。近年來,內飾材料大量使用綠色材料,不僅大大減少了新車的車內氣味問題,同時材料的可回收特性也非常環保。但是沃爾沃在國內市場口碑不佳的積聚,導致該品牌知名度不高,產品銷量不突出。拿S90來說,其月銷量僅能維持3500輛左右,對比奧迪A6L(9月銷量為1.77萬輛)和奔馳E級(9月銷量為1.33萬輛),沃爾沃S90的月銷量簡直就是天壤之別。不過沃爾沃S90除了較高的安全性標準吸引消費者外,真正撬開消費者錢包的還是該車給力的終端優惠,動輒6萬多的現金優惠,加上本就不高的門檻,讓沃爾沃S90擁有豪華C級轎車的駕乘體驗,而只賣出寶馬3系、奔馳C級等同價位,這才是真正的降維打擊。
儘管沃爾沃的品牌遠不及奔馳等一線豪華品牌那麼響亮,但S90低一級的產品售價,全系標配的L2駕駛輔助、疲勞駕駛提醒等超高安全性配置仍然吸引了部分消費者,實際上,在一些三四線城市,S90的出鏡率還是相當不錯的,畢竟,如果不是非要買 BBA的那一款,沃爾沃S90的價格和超高的性價比實在讓人難以拒絕。談起英菲尼迪,消費者若不了解這輛車,大多不太了解這一品牌,甚至因其標誌與奇瑞過於相似,被誤認為是奇瑞,從而衍生出「奇瑞之王」的稱號。但是事實上,英菲尼迪作為日產的高端品牌,不僅日產大量的全新技術率先實裝於英菲尼迪旗下的產品中,而且還獲得了「日產沙發廠」的真傳,在乘坐舒適性方面也有很好的表現;而且由於英菲尼迪早些年已經與奔馳展開了深度合作,所以在英菲尼迪現在的車型中仍然可以看到奔馳的技術,而其Q50L就是其中之一。
就拿目前Q50L所搭載的發動機來說,這款代號M274A的發動機是奔馳旗下的2.0T發動機,和很多C級,E級,GLK等車型所搭載的發動機是同源產品,除此之外,它還在全系標配了8個安全氣囊,主動降噪技術,溫控分區控制等。Q50L是一款高端品牌,它不僅在座椅用料上更加舒適,在靠背角度、坐墊長度以及柔軟填充物等方面都給人以極高的乘坐舒適性體驗,而且軸距加長至2898 mm也為後排乘客提供了很好的腿部空間表現,除了後輪驅動結構帶來的中地臺凸起,Q50L的乘坐空間方面幾乎沒有什麼不足。
英菲尼迪這一代Q50L已上市多年,加上本身在市場上的售價也不算很高,無奈只能用大把的現金優惠來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慾望,目前終端優惠一般在4.5~5萬元,有些地區甚至達到6萬元。擁有250,000座後驅車,大沙發,大 B級豪華品牌,雖然保值率不高,但也掩蓋不了Q50L的卓越性價比,不過由於英菲尼迪品牌在國內實在太小眾,看得出來的不是對汽車產品有一定了解的資深消費者,而是英菲尼迪的真愛粉。寶馬3系被譽為B級車市場上豪華SUV的標杆產品,儘管3系擁有極高的市場地位,但在這一領域也不乏競爭對手。凱迪拉克CT5,就是3系在市場上最大的對手。
凱迪拉克CT5作為美系豪華運動型轎車的代表產品,繼續保持美系大馬力車型的優勢。所載2.0T發動機最大功率為241 Ps,最大扭矩達到350 N· m,在同排量的一批發動機中佔據了一定優勢;與之相匹配的也是通用旗下的10 AT變速箱,除了在通用系列中具有很高的通用性之外,還能很好地兼顧運動性和燃油經濟性,而且CT5也是唯一在同一級別上搭載10 AT的車型。除此之外,凱迪拉克CT5還展示了極具競爭力的全套動力總成,如後橋限滑差速器,可調節軟硬電磁感應懸掛,Brembo代工的活塞卡鉗等等。通過上述配置,使CT5在行駛中具有更好的車身姿態和制動性能。
CT5是一款適合大部分消費者的車型,在空間設計上也要顧及消費者的乘坐需求,2947 mm的軸距確實給後排帶來了更好的乘坐體驗,在主打駕駛樂趣的同時也為後排乘客留下了更舒適的空間體驗。但較短的墊子卻不能為後排乘客提供較好的腿部空間,加上較硬的座椅填充材料,雖然後排有很好的腿部空間,但也暴露出CT5座椅設計上的不足。龐大的市場份額和極高的知名度,使得BBA品牌在銷售價格上不敢與前者相比,但即使以較低的門檻和一定的優惠加持,除BBA之外的其他豪華品牌仍然難以與這三個品牌競爭。因此,許多有實力、產品力不弱的優質汽車也因此被市場逐漸遺忘,這是很令人遺憾的一點。